嗇夫:秦代和漢代郡縣級以下的官員。傳為周司空的屬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嗇夫
- 拼音:sèfū
- 出處: 《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
- 釋義:農夫
漢語詞語
基本信息
詳細解釋
古代官名
- 掌管幣禮的官員。《書·胤征》:“瞽奏鼓,嗇夫馳。” 孔 傳:“嗇夫,主幣之官。”
嗇夫:秦代和漢代郡縣級以下的官員。傳為周司空的屬官。
嗇夫:秦代和漢代郡縣級以下的官員。傳為周司空的屬官。...... 章炳麟 《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名為目營四海,實乃與里巷嗇夫同其傖陋。”3.農神...
【大嗇夫】戰國時秦國縣令的別稱。《雲夢秦簡·效律》:“官喪夫免,縣令令人效其官,官嗇夫坐效以費,大嗇夫及丞除。縣令免,新嗇夫自效殿(也),故青夫及丞皆...
官名。戰國秦置。縣令所屬各專職嗇夫的通稱。《睡虎地秦墓竹簡·金布律》: “官嗇夫免,效其官而有不備者,令與其稗官分,如其事。”參見“嗇夫”。 ...
【市嗇夫】縣佐吏。漢置,掌管理縣市、征課市稅。《漢書·何武傳》有市夫求商,或雲即縣市緣之異稱。參見“市擦”。 ...
官名。戰國魏置。主引見。《戰國策·魏策四》:“周最善齊,翟強善楚,二子者欲傷張儀於魏。張子聞之,因使其人為見者嗇夫,聞見者因無敢傷張子。” ...
吏嗇夫, 春秋戰國時期管理某一職事的官長。《管子·君臣》:“吏嗇夫任事,人嗇夫任教”,。吏嗇夫盡有訾程事律,論法辟衡權斗斛,文劾不以和論,而以事為正...
官名。主管糧倉的小吏。戰國秦置。秦漢沿置。《睡虎地秦墓竹簡·倉律》: “縣嗇夫若丞及倉、鄉相雜以印之,而遺倉嗇夫及離邑倉佐主稟者各一戶以氣 (餼)...
官名。戰國魏等國置。掌銅器鑄造及保管。《魏安邑銅鐘銘》: “安邑下官重(鐘)。 七年九月, (府)嗇夫某, 治吏狹(造)之。 ” ...
官名。掌管上林苑之虎圈。《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 “文帝游上林苑,問上林尉禽獸簿。虎圈嗇夫從旁代尉對上所問禽獸甚悉。” ...
官名。戰國秦置。縣府屬官。掌亭務。《睡虎地秦墓竹簡·效律》: “其它冗吏、令史掾計者,及都倉、庫、因、亭嗇夫坐其離官屬於鄉者,如令、丞。” ...
司空嗇夫 官名。戰國秦置。司空有監督刑徒製作車輛等物的機構。司空嗇夫即其主管官員,即邦司空或縣司空。《睡虎地秦墓釣簡·秦律雜抄》:“大車殿,貲司空嗇夫...
少內嗇夫,是一種官名。《漢書·丙吉傳顏師古注:“少內,掖延主府藏之官也。”少內可以說是後宮的小倉庫,以嗇夫掌管之。 ...
苑嗇夫,古代官職名稱。戰國秦置。主管苑囿。《睡虎地秦墓竹簡·內史雜》: “苑嗇夫不存,縣為置守,如廄律。” ...
官名。戰國秦置。秦制,附設的官府機構稱離官。長官稱離官嗇夫。《睡虎地秦墓竹簡·金布律》:“都官有秩吏及離官嗇夫,養各一人。” ...
禁苑嗇夫 性質 古代官名 朝代 秦朝 職責 掌捕盜 官名,禁苑是直屬朝廷的苑強,蒂非子·外儲說右下篇記秦昭王時即建有五苑,專供君主游猜之用,禁止民人入...
【縣嗇夫】秦制,指縣令、縣長。雲夢睡虎地《秦簡·倉律》:“入禾倉,萬石一積而比黎之為戶。縣嗇夫若丞及倉、鄉相雜以印之,而遺倉嗇夫及離邑倉佐主稟者...
李嗇夫,男,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神經內科主任、湖南省神經康復醫學會委員,長沙市神經學會委員,湖南省腦血管病防治專家組成員,1983年畢業於衡陽醫學院。擅長神經內科...
官名。戰國置。餘子,嫡長子之弟,亦稱眾子或庶子。餘子嗇夫,管束和役使餘子的長官。三晉官印《簠齋古印集》第四三號:“餘子嗇夫”。 ...
發弩嗇夫 官名。戰國秦置。射弩兵之官長,《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雜抄》:“除土吏、發弩嗇夫不如律,及發弩射不中,尉貲二甲。發弩嗇夫射不中,貲二甲,免...
官名。掌管帝王園陵。《後漢書·城陽恭王祉傳》: “立考侯、康侯廟,比園陵,置嗇夫。”李賢注: “嗇夫本鄉官,主知賦役多少,平其差品。園陵置之,知祭祀、...
文子避嗇夫是一則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文子避嗇夫原文 編輯 晉中行文子①出亡,過於縣邑。從者曰:“此嗇夫②,公之故人。公奚不休舍③,且待後車。”文子曰:...
薔夫,亦作嗇夫,是秦漢常見的官職名稱。...... 薔夫,亦作嗇夫,是秦漢常見的官職名稱。亦作嗇夫是秦漢常見的官職名稱。起源較早,春秋時期已有此名。嗇為穡的初文,...
這裡所說是“三老”是與鄉里中的國家官吏序列中的鄉屬職官“有秩、嗇夫、游徼”是排列在一起的,而且,當時的鄉里中的分工還很明確,即“三老掌教化;嗇夫職...
漢文帝認為做官就應該這樣,上林尉不合格,下詔命令張釋之任命嗇夫頂替上林尉。 [3] 張釋之不贊同漢文帝的做法,就問漢文帝如何看待絳侯周勃和東陽侯張相如,漢...
·縣令管理下屬各鄉,鄉下設游徼,三老,有秩(嗇夫)(管理大鄉),嗇夫(管理小鄉)。·三老管理下屬各亭,亭設亭長。亭長管理下屬各里,里設里長。秦朝官制中央官制...
釋之曰:“周勃、張相如稱長者,兩人言事曾不出口,豈效此嗇夫喋喋利口捷給哉?今以嗇夫口辯而超遷之,恐天下隨風而靡,爭為口辯而無實也。”帝曰:“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