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哀樂未發

喜怒哀樂未發

喜怒哀樂未發

予初入道,憶子思以喜怒哀樂未發為“中”,意此“中”即“空劫以前自己”也。既而參諸《楞嚴》,則云:“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夫見聞泯,覺知絕,似喜怒哀樂未發,而曰“法塵分別”者,何也?意,根也;法,塵也。根與塵對,順境感而喜與樂發,逆境感而怒與哀發,是意根分別法塵也。未發則塵未交於外,根未起於內,寂然悄然,應是本體;不知向緣動境,今緣靜境,向固法塵之粗分別也,今亦法塵之細分別也,皆影事也,非真實也。謂之“幽閒”,特幽勝顯、閒勝鬧耳,“空劫以前自己”,尚隔遠在。此處更當諦審精察,研之又研,窮之又窮,不可草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喜怒哀樂未發
  • 出處:《中庸》
  • 體裁:文言文
  • 學科:語文
《中庸》說:“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這是四書五經中《中庸》的句子,嚴肅的學術解釋應該是儒家的解釋。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監督的目標。《中庸》說:“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可知“中”的本身並非喜怒哀樂,而是指對喜怒哀樂的持中狀態,就是說對喜怒哀樂等情慾要有一個適中的度的控制,過度的喜不叫喜,過度的樂也不叫樂。朱熹注釋說:“喜怒哀樂,情也;其未發,則性也。無所偏倚,故謂之中。”性即本性,本來的狀態,也就是本身固有的質和量。對喜怒哀樂能按應有狀態掌握,無所偏倚,這就叫“中”,平時能持中,一旦表現出來,就能中節,這就叫和。因為效果的“和”決定於方法的“中”,所以程頤解釋中庸一詞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不易說的是不可更易,不是別的不可更改,而是“中”的原則的不可更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