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母石是一塊位於河南省嵩山南麓的萬歲峰下的一座漢代石闕前的石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啟母石
- 地址:嵩山南麓
啟母石是一塊位於河南省嵩山南麓的萬歲峰下的一座漢代石闕前的石頭。
啟母石是一塊位於河南省嵩山南麓的萬歲峰下的一座漢代石闕前的石頭。景點介紹河南省啟母石,在嵩山南麓的萬歲峰下,有一座漢代石闕,叫“啟母闕”。闕的東北面,矗立著一塊幾丈高的大石頭,這塊石頭叫“啟母石”。千百年來,在我國勞動人...
啟母石,傳說中啟母所化之石,在中國共有兩處,分別位於安徽省懷遠縣塗山之陽,啟母澗之西;河南省嵩山南麓的萬歲峰下。有巨石如慈祥的婦人端坐于山崖之上,此即傳說中啟母所化之石。明代邑賢袁賦詩云:“塗山之國臨淮海,山中石母幾千載。苦歷冰霜不事妝,任教風雨顏無改。獨坐岩頭望百川,懷襄疏濬為桑田...
啟母石又名望夫石,位於今安徽省懷遠縣塗山之陽,啟母澗之西,有巨石如慈祥的婦人端坐于山崖之上。此即傳說中啟母所化之石。4000多年前大禹在此娶妻生子,劈山導淮,召會諸侯,並留下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千古佳話。明代邑賢袁賦詩云:“塗山之國臨淮海,山中石母幾千載。苦歷冰霜不事妝,任教風雨顏無改。獨坐岩...
登嵩山十首啟母石 《登嵩山十首啟母石》是宋朝詩人蘇轍的作品之一。詩詞正文 神夫化黃熊,神母化白石。嬰兒剖還父,涕泣何暇恤。爾來三千歲,往事誰復識。惟有少姨存,相望居二室。
《觀啟母石》是明代李昌祺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作品原文 觀啟母石 夙負山水癖,苦乏幽討緣。幸茲崧與少,秀色當眼前。公餘陟峻岡,忽睹石一卷。特立四無鄰,觚稜不相聯。雲是啟母身,化在郊墟壖。呼之乃擘裂,啟出仍完全。幻語本荒唐,昉見淮南篇。遐想覆載間,滄桑屢更遷。安知運代移,墜彼千仞巔...
1961年3月4日,啟母闕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8月1日,包含啟母闕在內的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歷史沿革 啟母闕北190米有一處開裂巨石,即“啟母石”。據《淮南子》載: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其妻塗山氏化為巨石,石破北方而生啟。漢武帝...
啟母神,明·陳士元《名疑》中神怪。啟母,大禹之妻塗山氏也。明·陳士元《名疑》卷四:登封有啟母石,應劭、郭璞輩皆雲啟母塗山氏所化。歷代崇祀,見《漢武帝紀》、《淮南子》,雲禹通輟轅,塗山欲餉,聞鼓乃來,禹跳石誤中鼓,塗山忽至,見禹為熊,慚而去,至嵩山下化為石。禹日:歸我子。石破北方...
而此時他的妻子塗山氏也生下了兒子啟,嬰兒正在哇哇地哭,禹從門外經過,聽見哭聲,也狠下心沒進去探望。“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千古佳話就此流傳。塗山氏女日夜向丈夫治水的方向遠眺,但望穿秋水,也不見禹的歸來。她朝思暮想,最終精誠所至,化作一塊望夫石,端坐在塗山的東端,後人把它叫做啟母石。而塗山...
則郭璞所謂陽城西啟母石,李彤所謂嵩山南啟母祠,隋巢之說有徵,《鴻烈》之言無爽者矣。昔者鸞川之上,母變空桑;豚水之濱,男生破竹。美人之虹名螮蝀,仙婦之月作蟾蜍,精衛銜木而償冤,女屍化草而成殯(一作媚)。山崩蜀道,台候婦而無歸;石立武昌,亭望夫而不及。論乎誕載,群下莫尊於帝王;語乎...
巨石遂即裂開生下一位男孩,這塊巨石就是後世所稱作的“夏後啟母石”(附“啟母石”照片),意即夏朝國王啟的母親石。傳說這個男孩由巨石開裂而生,因此就取名為“啟”,也就是後世所稱作的禹的兒子“夏後開”。啟母化石的傳說,到漢代仍廣為流傳。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兩青蛇,乘兩龍,...
”巨石當即破裂,跳出一男孩兒,這就是大禹的兒子“啟”(後做了夏王朝第一個國君)。如今那塊巨石還在嵩高峰下,人們叫它“啟母石”。塗山氏的妹妹,一向仰慕大禹和姐姐治水為民的精神,即刻從嵩縣三塗山趕到嵩山下,繼承姐姐的遺志,協助大禹治理水患,並以身相許,嫁給了大禹。他們不懈努力,終於大功告成,水...
啟母闕在萬歲峰下,是啟母廟前的神道闕。在闕的東北面,聳立著一塊幾丈高的石頭,名為“啟母石”。相傳大禹治水之事感動上蒼,玉皇大帝施展法術,讓禹成為一個開山鑿渠的大力士。開放程度 鑒於東漢三闕的重要性和目前中國石質文物保護面臨的新壓力,專家建議對東漢三闕實行封閉管理,待文物監測、恆溫保護等技術...
峰上有一巨石,因地殼運動墮落其下,即今稱之啟母石。而墮落石頭之處有一凹陷,表面平坦,呈長方型,似一巨匾,當地民眾稱之謂“匾掛石崖”。神話傳說,乃上天為嘉獎大禹治水而鑿石掛匾。峰下有啟母闕、二郎觀、崇福宮(萬歲觀)等。宋樓異有《萬歲峰》詩:“仙仗西來感百神,泥金檢玉尚青新。華封知是...
啟母闕 位於登封縣城西北2公里嵩山南麓,為啟母廟前的神道闕。在啟母闕北190米處有一開裂巨石一啟母石。據《淮南子》載,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其妻塗山氏化為巨石,石破北方而生啟。漢武帝游嵩山時,為此石建廟,早已不存。東漢延光二年(123年)穎川太守朱寵於啟母廟前建神道闕。漢代因避景帝劉啟之諱,改名...
如安徽小懷遠縣的塗山,有石屹立,如婦人正襟危坐,極目遠望,人們稱為“啟母石”,與夏禹治水故事聯繫在一起。相傳夏禹治水,久不歸家,啟母登山望夫,化而為石。再如浙江境內的筆架山是與書聖王羲之故事有關。這些都表明我國源遠流長的奇石文化在中華大地上的長期延續和留存。《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有一首詠...
⑾“望夫”句:《初學記》卷五引《幽明錄》:“武昌北山上有望夫石,狀若人立。古傳云:昔有貞婦,其夫從役,遠赴國難,攜弱子餞送北山,立望夫而化為石。”⑿“君看”二句:相傳夏禹娶塗山氏之女,化為石後,石破生子啟。《漢書·武帝本紀》:“朕用事華山,至於中嶽,獲駁麃,見夏後啟母石。”⒀...
一天,禹在挖運土石時不小心將石頭墜落到了鼓上。其妻聽到鼓聲後,便攜飯送至工地,只見一頭巨熊,於是又驚又愧,急忙回頭就走,走到嵩山下便化成了石頭。此時她已懷身孕,禹趕來一看妻子已化成石頭,急忙連呼“歸我子”,石頭聞聲後破其北面而生啟,因稱啟母石。西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漢武帝“...
3,啟母石(亦即望夫石)。4,生啟之地台桑。5,防風冢等。建築人文 廟原有三進,現尚存二進,院內有千年銀杏兩株,大可數圍,拔地而起。西北有瞭望台,登臨其上,渦、淮波涌,荊、塗翠峰,盡收眼底,西南有啟母石(又名望夫石),正襟危坐如婦人遠望,傳為禹妻塗山氏望夫所化。西有“聖泉”“靈泉...
《少室石闕銘》的篆書寬博樸厚,氣象恢宏,有大家之風。清王澍評云:“石甚租劣,篆文亦未盡善,然刻雖未工而字殊朴茂,商彝、周鼎、清廟、明堂,可以尋常耳目間珊巧之物同日而語乎?”(《虛舟題跋》)開母廟闕位於登封城東北三公里萬歲峰之開母廟前。這裡有著名的古蹟啟母石.開母廟本名啟母廟,據說建...
如安徽小懷遠縣的塗山,有石屹立,如婦人正襟危坐,極目遠望,人們稱為"啟母石",與夏禹治水故事聯繫在一起。相傳夏禹治水,久不歸家,啟母登山望夫,化而為石。再如浙江境內的筆架山是與書聖王羲之故事有關。這些都表明我國源遠流長的奇石文化在中華大地上的長期延續和留存。《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有一首詠...
啟母闕,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太室山南麓的萬歲峰下,為漢代“啟母廟”前的神道闕。啟母闕以北190米處有一開裂的巨石即“啟母石”。據《淮南子》記載: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其妻塗山氏化為巨石,石破北方而生啟,後世流傳有“聞鼓餉夫”的故事。漢武帝在游嵩山時,為此石建了一座廟,今廟已不復存在。東漢...
金剛石 新疆玉石 水晶及其親族 壽山石 大理岩、花崗岩、石灰石 南京雨花石 黃山怪石 越王台與浣紗石 虎丘諸石 無錫惠山的瑪瑙石 關溝諸石 靈石何來 回心石旁傳佳話 天門石 寶雞磻溪釣魚石 路南石林 達摩洞與面壁石 明故宮的血跡石 大禹與啟母石 醉僧石傳奇 九龍庵旁兩擔石 化石 化石之最 最完整的象化石 最早...
安徽懷遠縣的塗山,相傳是大禹取塗山氏和大會諸候的地方,後人在塗山項修建了規模宏大的禹王宮,象徵塗山氏的天然石像——啟母石矗立在禹王宮前。塗山隔河相望是荊山,在那裡曾為大禹的兒子建造過啟王殿,山腰有白乳泉和望淮樓,在那裡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名聯:“片帆從天外飛來,劈開兩岸青山,好趁長風沖巨浪,...
第三種說法認為,古代華夏族就有以石祈嗣,石形生殖崇拜習俗。古代歷史傳說“禹生於石”,說禹的母親修己氏,感石而生禹於“石紐”;又說禹的妻子塗山氏,化身為石而生啟,石在嵩山,故稱為“夏啟母石”。“石紐”又稱“石樞”,為“公石”,與“母石”相對,一公一母,是夏族石形男女生殖器崇拜。“...
聚仙台為古塗山氏國國都所在地,位於懷遠縣城東南的淮河東岸,是諸神聚會朝拜大禹之處。據《康熙鳳陽府志》載,塗山:“山半有聚仙台、臥仙石”。聚仙台位於臥仙石之北,有巨石鼎立,上鐫“聚仙台”三字,傳說是諸神聚會朝拜大禹之處。塗山有禹王宮、啟母石、聚仙台、聖泉、靈泉、安邦定國石等30多處名勝古蹟。明...
妻子生兒子啟,抱子望夫,最後化成一塊巨石,被稱為“啟母石”,仍屹立山中。大禹治水功績卓著,“萬國”諸侯“執玉帛”來朝,場面壯觀。後人為了紀念大禹治水成功,興建了大禹廟,解放初期還存有大禹廟的遺蹟。“當時,禹墟的面積很大,建在大土堆上。上面有兩個大石碑,還有一些廟宇的殘留石牆。”74歲的村民陳...
元和四年三月二十六日,與著作佐郎樊宗師、處士盧仝,自洛中至少室,謁李征君渤。樊次玉泉寺,疾作歸。明日,遂與李、盧、道土韋濛、僧榮並少室而東,抵眾寺,上太室中峰,宿封禪壇下石室。遂自龍泉寺釣龍潭水。遇雷。明日,觀啟母石。入此觀,與道土趙玄遇,乃歸。閏月三日,國子博士韓愈題。作者簡介...
大禹治水十三年,三次路過家門而不入,女嬌十分想念大禹,每天抱著兒子啟站在山坡上向著遠方眺望,祝願丈夫治水成功,早日歸來。由於她望夫心切,精誠所至,化成了一塊巨石,後人稱為“望夫石”、“啟母石”。為了紀念他們,人們蓋起了禹王廟,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日趕廟會,打起鑼鼓,跳起舞蹈,從此就有了花鼓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