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唱和:chàng hè
(1) [write and reply in poems, using the same rhyme sequence]∶以原韻律答和他人的詩或詞
(2) [one singing a song and the others joining in the chorus]∶歌唱時
此唱彼和,互相呼應
翻譯:指歌唱時此唱彼和·
簡介
chànghè
詩詞術語。亦作「
唱酬」、「
酬唱」。謂作詩與別人相
酬和。大致有以下幾種方式:
1.一個人做了詩或詞,別的人
和詩,只作詩酬和,不用被和詩
原韻。
2
依韻,亦稱同韻,和詩與被和詩同屬一韻,但不必用其原字。
4次序,亦稱步韻,即用其原韻原字,且先後次序都須相同。唱和本是指唱歌時此唱彼和,互相呼應。後來“唱和”也作為彼此以詩詞贈答的代詞。
唱和有兩種不同的方式:一種是甲方贈乙方的詩詞,乙方根據甲方所內外交贈詩詞的原韻寫來回答,唐代
白居易、
元稹二人這種依韻唱和的詩頗多。另一種是乙方回答甲方所贈的詩詞,只根據原作的意思而另自用韻,唐代
柳宗元與
劉禹錫之間的唱和詩就屬這一類。
引證詳解
《漢書·律曆志上》:“律呂唱和,以育生成化,歌奏用焉。”
(3).互相呼應、配合。多含貶義。《後漢書·皇后紀下·安思閻皇后》:“更相阿黨,互作威福,
探刺禁省,更為唱和,皆大不道。”
晉
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二邦合從,東西唱和,互相扇動,
距捍中國。”
《新唐書·李宗閔傳》:“時德裕自浙西召,欲以相,而宗閔中助多,先得進,即引僧孺同秉政,相唱和,去異己者,德裕所善皆逐之。”
(4).以詩詞相酬答。唐
張籍《哭元九少府》詩:“閒來各數經過地,醉後齊吟唱
和詩。”
《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妾雖不敏,頗解吟詠。今遇知音,不敢愛醜,當與郎君賞鑒文墨,唱和詞章。”
郭沫若《李白與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動中的第一次大失敗》:“﹝
崔宗之﹞繼又移官
金陵,與李白相遇,詩酒唱和。”
(5).比喻彼此和諧融洽,多指夫婦關係。南朝 宋
謝靈運《鞠歌行》:“德不孤兮必有鄰,唱和之契冥
相因。”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唱和之禮,或爾汝之。”唱,一本作“ 倡 ”。
相關詞語
祭品唱和
年終歲末,民間祭天、祭神、祭祖活動多,祭祀時的祭品對唱(
一唱一和)
饒有趣味,算是
興化特有的草根文化,今整理抄錄於下,以饗讀者。
唱 | 和 |
---|
一獻香茗(茶)二獻佳果( 五果) 三獻 剛鬣(豬腳) 四獻 玉燕(冬粉) 五獻角芝(筋) 六獻德禽(雞) 七獻長發( 發粿) 八獻 文鯉(魚) 九獻紅霞(蝦) 十獻肺腑(肺) 十一獻金鳥(鴨) 十二獻肝膽(肝) 十三獻龍鬚(目魚) 十四獻玉兔(豬肚) 十五獻食報(米包) 十六獻肋肉(豬排) 十七獻竹筍(筍) 十八獻玉粒(米飯) 十九獻玉胎(饌) 二十獻角黍(粽) 二十一獻玉珠(紅丸) 二十二獻登高(棗燈) 二十三獻 金帛(金帛) 二十四獻銀光(銀紙) | 馨香奕世子孫滿堂 剛鬣齊家 玉燕齊飛 角芝呈秀 德禽報曉 長發其祥 鯉跳龍門 紅光煥采 肺全維新 金鳥西迎 肝膽相照龍髮捲水 玉兔東升 食報美淨 肋肉蒸嘗 衍傳永世 玉粒珍饈 玉胎吉品 角黍報江 金玉滿堂添丁進財 金帛遺風 銀光煥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