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陵是唐憲宗李純和孝明皇后鄭氏的合葬陵墓。李純是唐朝第十二個皇帝,生於唐代宗大曆十三年(公元778年),元和十五年(公元821 年)春正月,暴崩於大明宮中和殿,終年四十三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唐景陵
- 外文名稱:jing tomb of tang dynasty
- 地理位置:蒲城縣城西北
- 著名景點:唐景陵
主要景點,陵門,下宮遺址,石刻,碑林,地理位置,唐憲宗李純,孝明皇后,相關連結,
主要景點
陵門
西3公里為橋陵,東19公里為泰陵。景陵依山建陵,座北向南,陵園布局與其他唐帝陵略同,分內外城垣,四周均設陵門,其位置分別為:
朱雀門。在今三合鄉景陵村東北約400米處;
玄武門。在今大孔鄉王坡村西;
青龍門。在今翔村鄉皇邊村西;
白虎門。在今三合鄉原家山村後。
景陵“封內20平方公里”,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占地20頃30畝,陵道長3279.5米,寬105.4米(合34.56公頃,518畝),陵南廣植蒼柏。
景陵依山為陵,陵區周圍20公里。陵園東南和西南角闕址間距及西南和西北角闕址間距均2400米,南北二神門間距2500米,東西二神門間距2900米。陵園東南、西南和西北角闕址尚在,東南角闕址高4米、底長20米、寬7米;西南角闕址高3.5米、底徑15米;西北角闕址高5.5米、底徑14米。三個角闕址附近出土唐代磚瓦碎塊甚多。
陵園四神門外4對闕址、乳台和鵲台均在。南神門北50米為獻殿遺址,範圍東西200、南北150米。鵲台的西闕址尚在,高1米、底長7米、寬6米。東闕址已被平掉,二闕址間距63米。鵲台北距陵園南神門2876米,北距乳台2350米。其二闕址東西間距195米,均被嚴重破壞。
下宮遺址
下宮遺址北距陵園2300米。遺址範圍東西350、南北200米。遺址南有“大宋新修唐憲宗廟碑銘”,碑額六螭垂首,碑身高2.66米、寬1.52米、厚0.48米,碑座長1.77米、寬1.37米、高0.47米。開寶九年(公元976年)立。
石刻
陵區原有石刻,除玄武門外增加小型石獅1對外,其他均與豐陵相同。景陵的小型石獅(唐懿宗簡陵也有2對)為唐代陵園所不多見。四門石獅身高180、寬85厘米。石獅頭呈方形,額和眉脊突出,雕刻粗疏。
神道石刻組合與泰陵相同,東西列間距60米。
華表位於乳台闕址北79米,形制同崇陵。華表通高770厘米。
翼馬位於石望柱北24米。翼馬身長235、身高250厘米。兩肋的翼翅下端進一步簡化,翼馬栽鬃,頭頂有獨角。東列垂尾,獨角較小;西列縛尾,獨角較大。
鴕鳥位於翼馬北24米。身高135、身長175厘米。頭頸彎曲較大,身驅肥碩,尾小,腿短如鴨狀。鴕鳥腹下所襯山石,前後同高。
石馬位於鴕鳥北24米,每對石馬南北間距亦24米。石馬身長195、身高155厘米。形制與建陵同。
石人位於石馬北22.5米,每對石人南北間距22米。石人身高265厘米。形制與泰陵相同。
在北神門外有石馬三對,東西列間距45米。除西列第三個石馬為縛尾外,其餘石馬均與神道石馬形制相同。
在北神門外石馬北有兩對小石獅,東西分列。一對蹲獅在南,東西間距18米;一對行獅在北,東西間距41米。
景陵石刻氣勢雄偉,雕刻精美,生動逼真,代表了我國古代造型藝術隆盛時期的風格,也反映了唐代“元和中興”的盛況。
碑林
另外,在景陵陵區,原有一個“唐陵碑林”,立有歷代碑刻四十餘通,該“碑林”大部分被毀,少量散存民間。
景陵陪葬墓,據《文獻通考》記載有四座,為郭皇后、鄭皇后、王賢妃、昭惠太子李寧墓。《唐會要》卷二十一載,景陵陪葬墓有惠昭太子寧、懿安郭后、孝明鄭後和王賢妃墓四座,但地面現已無遺存,且無墓碑,故詳址尚無法考證。現僅於陵園南1200米屈家村北和陵園南2050米西南莊西北各有一座陪葬墓。現僅存一座,名位難以考定。
地理位置
景陵位於蒲城縣城西北7公里的金幟山(今三合鄉義龍、趙家、景陵村附近)。金幟山(又稱半山)屬南山山系,山勢由西南向東北方向延伸,諸峰羅列(最高峰海拔806米),形成拱衛之勢,巍峨壯麗,陽光映照,猶如懸幟,故名金幟山。
唐憲宗李純
唐憲宗李純,原名李淳,被立為皇太子以後改名。他是唐順宗長子,大曆十三年(778)二月十四日出生在長安宮中。憲宗即位以後,經常閱讀歷朝實錄,每讀到貞觀、開元故事,他就仰慕不已。憲宗以祖上聖明之君為榜樣,認真總結歷史經驗,比較注重發揮群臣的作用,敢於任用和倚重宰相,他在延英殿與宰相議事,都是很晚才退朝。憲宗在位15年間,勤勉政事,君臣同心同德,從而取得了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並重振中央政府的威望,成就了唐朝的中興氣象。長期以來,唐朝皇帝得到評價較高的有三人:太宗、玄宗、憲宗。憲宗沒有能夠像太宗和玄宗那樣開創一個輝煌盛世,卻能夠和他們並駕齊驅、相提並論,這也正說明了他的不同尋常。
憲宗李純在位期間,以裴度、李降為相,整頓江淮財賦,以增加財政收入。並利用藩鎮之間的矛盾,先後平定了劉辟、李錡、吳元濟等藩鎮叛亂,朝政始有復興之勢。但其晚年,寵信奸臣皇甫鎛、程異,荒於政事。他在後官里多內劈,至死沒有立皇后。晚年迷信煉丹術,企圖長生不老,求取“長生藥”。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憲宗因服用金丹中毒,身體不適,病危之際被宦官王守澄、陳弘志等人殺害,死年43歲,葬於景陵。
孝明皇后
孝明皇后鄭氏(785年-865年),為唐宣宗生母。唐德宗貞元元年(785年)生於潤州丹楊縣,在元和初年李錡謀反時,有善面相之人對李錡說,鄭氏將來必當生下天子,李錡大喜,而將鄭氏納為侍妾。後來李錡被殺,鄭氏已叛臣眷屬的身分被沒入宮庭,充為唐憲宗寵冠六宮的郭貴妃的宮女。鄭氏後來受憲宗臨幸,生下憲宗第13子李忱,[2]後李忱被封為光王,鄭氏亦成為光王太妃[3]。
唐憲宗駕崩後,由鄭氏當年侍奉的郭貴妃所生的遂王李恆登基,是為唐穆宗,往後又歷經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三帝,自憲宗駕崩的元和十五年(820年)算起,一直到會昌六年(846年)為止,在這26年間鄭氏一直都只是個沒沒無聞、數朝前的光王太妃,唐武宗在位六年,為求長生不老而服用方士所貢鉛丹,最終導致中毒身亡、英年暴卒。武宗崩時雖遺有五子,皆可嗣其位;惟宦官干預朝政,擁立武宗庶叔光王李怡即位,是為唐宣宗。光王太妃鄭氏也因此一躍成為皇太后。據舊唐書記載,在會昌六年,鄭氏之弟鄭光曾夢見一輛車載著日月,光耀天下,被認為是吉兆,不久,宣宗登基,鄭氏成為太后,鄭光也獲得升遷,任官檢校戶部尚書、諸衛將軍、平盧節度使等等。
宣宗對於生母鄭太后孝養至誠,此時宮中除鄭太后以外,還有兩位太后;一是文宗生母積慶太后蕭氏;另一位是當年鄭太后曾經服侍過的郭貴妃,郭氏在其子穆宗登基後成為太后,孫子敬宗登基後又成為太皇太后。郭氏自被穆宗尊為太后起,一直以來都是唐朝皇室的母儀代表,不論郭氏與每位皇帝之間親疏與否,郭氏一直都受到每位皇帝的尊敬與孝養,即使敬宗、文宗各自尊生母為太后,對於郭氏的孝養依然如舊。但在宣宗登基後,因鄭太后曾為郭太皇太后當年的侍女,因此兩人之間素有舊怨,連帶使宣宗對郭太皇太后有所疏遠,這使郭太皇太后大為不滿,甚至曾欲跳樓自盡,雖後來郭太后被左右攔阻並未墜樓,但郭太后當晚即去世。
郭太后去世後,宣宗因為鄭太后之故,不願讓郭太后升祔憲宗太廟,即使曾有禮官力爭,宣宗仍不讓郭太后祔廟。宣宗在位13年後因服食丹藥中毒而駕崩,其子李漼登基,是為唐懿宗,而鄭太后也以懿宗祖母身份成為太皇太后,這也是唐朝第二與最後一位太皇太后。
對於鄭太皇太后的薨辰,新唐書與舊唐書出現分歧:新唐書記載,在鹹通三年(862年)懿宗曾在三殿侍宴鄭太后,3年後,唐懿宗鹹通六年拾貳月(865年12月26日),鄭太皇太后逝世;至於舊唐書則是記載鄭太皇太后於大中末年(860年12月26日)逝世。不論如何,鄭氏在當時算來是相當長壽。鄭氏死後葬於唐憲宗的景陵旁園,諡號孝明皇后。
相關連結
蒲城縣唐景陵發現4件殘石人
蒲城縣文物部門工作人員近日在唐景陵發現一華表,該華表線刻畫清晰。另外,工作人員同時在唐景陵發現了4件殘石人。
據蒲城縣文物局局長賀正全介紹,該局文保中心工作人員19日在進行唐景陵南門石刻扶正及基礎加固工程時,在沿南鬥神道原西側華表遺址處發現有水沖的深坑,細心勘探挖掘後,發現了倒覆於地下的華表,最淺的地方埋深兩米,最深的地方埋深8米。出土的華表寶頂保存完好,華表身殘為三截,其餘的底座等碎為十餘塊,該華表八稜柱身,棱寬46.5厘米,華表直徑為1.1米,總高為8.01米。
另外,截至昨天下午,工作人員還發現了4件殘石人。
該縣文物局書記胡增欣表示,蒲城4座唐陵中,橋陵、泰陵和景陵東側有殘缺不全的華表,這些華表因為年代久遠已經沒有了花紋,此次在景陵發現的這個華表稜柱上的線刻畫清晰可見,保存較為完好。4件殘石人身子和衣飾完整,3件沒有發現頭部,一件頭部較為完整。這些文物為唐景陵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實物依據,尤其是為唐末的葬制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目前,石刻扶正和地下後續文物鑽探工作仍在進行中。
唐景陵位於蒲城縣城西北7公里的金幟山,是唐憲宗李純陵墓,景陵依山建陵。李純是唐朝第十二個皇帝。憲宗在位15年間,勤勉政事,君臣同心同德,從而取得了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並重振了威望,成就了唐朝的中興氣象。憲宗在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長期以來,唐朝皇帝得到評價較高的有三人:太宗、玄宗、憲宗。
華表是古代宮殿、陵墓等大型建築物前做裝飾用的巨大石柱,是中國一種傳統的建築形式。華表一般由底座、蟠龍柱、承露盤和其上的蹲獸組成。柱身多雕刻龍鳳等圖案,上部橫插著雕花的石板。華表是一種標誌性建築,已經成為中國的象徵之一,也被稱為神道柱,石望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