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鎮

唐山鎮

唐山鎮位於桓台縣中部,東鄰索鎮,西靠周家、新城、田莊鎮,南接果里鎮,北依起鳳鎮。唐山原叫唐藏店,又名唐三。東周時期已有村落。“唐山在城東十八里,土埠也,村以山名,上有古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唐山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桓台縣
  • 下轄地區:32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居民委員會
  • 電話區號:0533
  • 郵政區碼:256400
  • 地理位置:位於桓台縣境中部
  • 面積:43.6平方公里
  • 人口:3.8萬
  • 方言:山東方言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馬踏湖風景區
  • 車牌代碼:魯C
簡介,沿革,行政區劃,自然資源,農業發展,特色產業,科教文衛,

簡介

唐山鎮位於桓台縣中部,東鄰索鎮,西靠周家、新城、田莊鎮,南接果里鎮,北依起鳳鎮。面積43.53平方公里,耕地2533公頃,轄32個行政村,11257戶,37730人。

沿革

1950年後,境內24個自然村屬桓台一、二、三、六區所轄。1956年11月撤區設鄉,分為西畢、七里、唐山3個鄉。1958年9月改為衛星第七公社。1984年4月,改為唐山鎮。境內有唐山遺址、東高苑城和薛廟古槐樹。
由來
唐山原叫唐藏店,又名唐三。東周時期已有村落。民國22年(1933年)《重修新城縣誌》載:“唐山在城東十八里,土埠也,村以山名,上有古冢”。
遺址
唐山遺址為高出地面5~7米的丘埠,東西300米,南北170米,占地面積5.1公頃。1980年前,曾出土文物灰陶罐、白陶罐、陶盤、陶鬲、陶斗和青銅盉、古錢幣等。經專家鑑定為東周前期遺物。1984年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高苑城遺址,位於唐山西南3.5公里處古城村。城址方形,東西560米,南北500米。城中有一古井,相傳為管仲所鑿。古城村即春秋齊相管仲之城。城址出土文物有繩紋陶磚、灰陶罐、漢代行軍鐵鍋等。漢在此置高苑縣,晉因之。《山東通志》載:“高苑故城在新城縣東十二里,今名格孫城,又名箕游城”。民國22年(1933年)《重修新城縣誌》載:“格孫城,即今古城”。據《漢書》載:“景帝以親親封元王子歲為沈猶侯於此”。“古城,即沈猶侯故邑也”。唐洪福寺石幢云:“東有格孫之城”。附近一墓碣云:“藏於箕游之城”。
相傳,商朝時此即為防衛城池,大臣箕子曾到此遊覽,故名箕游城。春秋時期,齊桓公之孫因不服管教,被放逐於此,又名“隔孫城”。東高苑城原有四門,南門橫額書:“格孫城”。北門橫額書:“箕游城”。城內南門至北門大街兩旁樗樹成行,鬱鬱蔥蔥,綠蔭蔽日,空氣清新宜人。昔日的東高苑城景觀,已面目全非,唯殘塌的城垣尚存。
唐山西南2.5公里薛廟十字街西南側,有一株古槐。樹幹高6米餘,直徑1.7米,樹冠30平方米,枝葉茂盛。每逢夏日,村民便聚於樹下歇息乘涼,談古論今,弈棋品茗。據考此樹系元末栽,樹齡已600餘年,為市級重點保護文物。

行政區劃

轄唐一、唐二、唐三、唐四、唐五、賈家、前大、後大、巴王、邢里、前七、後七、莫王、大有、興旺、郭家、樓一、樓二、東周、於堤、滸家、徐店、宋店、石店、薛廟、西畢、西馬、八
里、古城、仁和、王茂、鄭家32個村民委員會和同濟萬鑫生活小區1個居民委員會,共33個行政組織。1984年4月由人民公社改為鎮政府。2002年全鎮11171戶37803人,其中非農業630戶2089人,比1988年減少322人。有漢族、蒙古族、布朗族、滿族、傣族、彝族、布依族、白族、拉祜族9個民族,少數民族17人。
唐山鎮唐山鎮

自然資源

南高北低,地勢由西南向東北緩傾,西南部最高,海拔21米,東北部最低,海拔12米。南部為魯中山區閧麓沖積平原,北部為黃泛沖積平原,主要為褐土及潮褐土。前後大王及仁和、古城、薛廟、西畢一帶 為褐土,處在緩崗地帶。興旺、郭家、東周、樓子一帶為槽狀窪地土壤類型,為褐土及砂姜黑土。其它地帶為潮褐土。全鎮有耕地42176畝,占全縣耕地總面積的9.4%。鎮內交通便利,壽光至濟南路橫貫東西,唐山至華溝路與於堤路相接,縱穿南北。
主要自然災害,1990年6月10日,王茂、薛廟等村部分地塊受輕雹災,受災面積達200餘畝,小麥減產三成。1994年6月15日,西馬等村部分地塊受輕雹災,受災面積150餘畝,受災地塊小麥減產近兩成。1997年8月19日,遭受強大風災,8000餘畝玉米被颳倒。玉米減產20%。

農業發展

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1988年,全鎮小麥播種面積4.24萬畝,玉米3.6萬畝。小麥單產376公斤,總產1594.24萬公斤;玉米單產418公斤,總產1505萬公斤。1989年大旱之年,
小麥畝產426公斤,玉米畝產583公斤,小麥、玉米耕畝單產達到1009公斤,率先實現江北第一個“噸糧鎮”。2002年,全鎮優質小麥和玉米播種面積面積分別2.8萬畝,小麥單產468公斤,總產310.4萬公斤;玉米單產613公斤,總產1716.4萬公斤。小麥、玉米大面積均衡增產,創我國北方大面積整建制均衡增產生產典型,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經濟作物以棉花、蔬菜為主。1988年,全鎮棉田面積756畝,畝產200公斤,總產15.12萬公斤。受國家價格影響,1994年,棉田面積達到1409畝,畝產250公斤,總產35.23萬公斤,畝收入1250元。1995年,棉鈴蟲害嚴重,畝產下降到150公斤左右,畝收入750元左右。1996年,植棉面積下降150畝。2002年植棉面積開始回升到940畝,畝產籽棉250公斤,畝收入1250元。
小麥小麥
蔬菜,以白菜、芹菜、大蔥、黃瓜、西紅柿、茄子、辣椒、豆夾、芸豆、韭菜、圓蔥種植最普遍。其中芹菜、黃瓜、白菜、韭菜、豆夾等種植歷史悠久,白菜、芹菜、圓蔥產量高、質量好。1988年,全鎮蔬菜種植面積2500畝。1994年,常年菜、大棚菜、季節菜等12000畝。2001年,全鎮種植拱棚西瓜1000畝,產品銷往北京、天津等地,畝收入3500元。榮獲“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優產品稱號”。唐四村被市政府命名為“全市西瓜生產專業村”。
畜牧業發展
1988年,全鎮畜牧業開始由傳統分散經營、粗放管理向集中經營、高效低耗方向轉變。1990年,大牲畜存欄5600頭,豬飼養量12150頭,年存欄4925頭,比1988年增加2405頭
。同年,鎮政府投資1000萬元建成畜牧開發中心,帶動全鎮養雞業發展。5月27日,原農業部長何康為唐山鎮題詞:“建成噸糧鎮,畜牧雙豐收”。1991年,全鎮養雞專業戶350戶,村辦養雞場13處,蛋雞存養30萬隻,肉雞飼養100萬隻。1998年,全鎮存養牛6950頭,飼養量達到1.16萬頭;生豬存欄9800頭,飼養量2.8萬頭;蛋雞存養50萬隻;羊飼養1.2萬隻,存養5000隻。2002年,畜牧養殖小區182處,養殖戶4900個。畜牧業產值7600萬元,占農業總收入的30%。
小麥小麥
工業發展
1988年,全鎮工業初步形成建築、鑄造、毛紡、化工、輕工、建材、機械製造等九大門類、五大行業格局,至1990年,鎮、村工業企業120家,工業總產值由1988年的5815萬元增加到10031萬元;利稅由188萬元增加到550萬元。主要企業有:唐山蠕墨鑄鐵廠、濟南化工桓台分廠、唐山繅絲廠、化工三廠、前大毛紡廠、於堤毛紡廠、後七棉紡廠等。1991年,開展“質量、品種、效益年”競賽活動,到1992全鎮工業總投入6500萬元,其中鎮辦工業投資4500萬元,村辦企業2000萬元
。辦成合資企業4家,利用外資60萬美元,與台灣地區合資創辦了淄博仁仁服飾有限公司,成為桓台縣第一家直接出口創匯企業。新上村辦工業企業28個,新產品開發20個,其中有4個新產品填補國內空白,稀土蠕墨鑄鐵產品開發獲國家星火計畫三等獎。1993年鎮、村辦企業分別投資2300萬元和1000萬元,新上和技術改造項目69個。全鎮工業總產值實現3.9億元,利稅1950萬元。1994年,受國家緊縮銀根貨幣政策及亞洲金融危機影響,電鍍廠、印刷廠、被服廠、鑄管廠、織布廠、毛紡廠、煉鋼廠、軋鋼廠等十餘家鎮、村辦企業停產或半停產。1998年,全鎮調整所有制結構,先後對萬鑫、蠕鐵、化三廠、繅絲廠、仁仁服飾廠、畜牧開發中心等36家鎮、村辦工業企業採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兼併、租賃、拍賣等形式改制。促進化工、鑄造、建築、木器、印刷、建材等主導產業最佳化升級。東嶽集團氟製冷劑產品打入西歐市場,年供貨3000噸,供貨值6000萬元。寶源公司主導產品鹽酸羥銨和滅多威肟產品出口東南亞、西歐,年創匯100多萬美元。
唐山鎮唐山鎮
全鎮先後建成了東嶽、萬鑫2家國家級企業集團和蠕鐵1家省級企業集團。全鎮民營企業達到60家,工業總產值達到4.26億元,經濟綜合實力跨入了全省鄉鎮100強行列。2002年,全鎮以發展民營企業為重點,抓投入,上項目,完成生產固定性資產投資2.5億元,有24個項目建成投產。工業總產值實現13.58億元,同比增長40.4%,其中限額以上工業完成8.34億元,銷售收入7.7億元,實現利稅1.1億元;全年引進縣外資金1.5億元;實現出口創匯2158萬美元。

特色產業

林業
1988年,全鎮植樹10.5萬株,林木覆蓋率6.8%。1989年實現“農田林網一步到位”,農田林網化面積4.76萬畝,占宜林網面積的95.1%,其中新建林網18276.8畝,補植林網17600畝,植樹13.8萬株。1994年,全鎮完成了“八五”綠化任務。林業覆蓋面積1618.8畝,林木覆蓋率16.8%。2000年,以公司、基地、農戶結合方式,大戶投資,分散管理,互惠互利。建立雪松育苗基地200多
畝,綠化苗木2000餘畝,速生豐產林2300多畝,經濟林400多畝,果樹大棚20多個。2002年,鎮依託省林業局苗木調劑中心,建起了2500畝林業育苗基地,先後引進歐美楊107、108、109、110、中林2001、2025、銀杏、白臘、國槐、雪松、青桐等優良樹種。新樹種林業育苗1500畝,實現當年育苗當年見效,畝收入達3000元,全鎮增收450萬元,人均苗木增收118元。同年2月,全省林木種苗交易會在唐山鎮於堤村召開,交易額3500多萬元。建築業
雪松雪松
1988年鎮建築公司設安裝公司、地基基礎公司和19支施工隊,從業人員6223人。固定資產1078萬元。1991年,鎮建築公司改制為淄博唐山建工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資質晉升為二級。至1992年,全鎮建安產值1.6億元,比1990年增長51.25%。其中,鎮辦建安產值8500萬元,勞務收入2400萬元;村辦建安產值7500萬元,勞務收入2000萬元。唐一、唐二、唐四、樓一、後七等村建築公司企業資質晉升為三級。1993年,市場萎縮,西馬、東周、邢里、唐二、唐五等十餘家村辦建築隊自行解體。1997年,建工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市建工系統率先通過了9002質量體系認證。同年2月,鎮建工實業有限公司改制為山東萬鑫集團。1998年2月,兼併縣建築工程總公司,被列入全縣七大重點企業集團之一。2001年,萬鑫集團企業資質晉升為一級。2002年,全鎮建築業業發展到
8個土建公司、5個專業化公司、6家參股單位。企業資產增加到33407萬元。年接工程153項,完成施工面積80萬平方米,竣工工程合格率100%,建安產值4.8億元,從業人員9536人。先後創出“泰山杯”2個,部優工程1個,省優工程42個,市優工程106個,並獲得“全國先進施工企業”、“首屆中國百佳企業形象獎”、“國家全面質量管理金屋獎”等百餘項省級以上榮譽第三產業
1988年,鎮域商業網點有鎮供銷社3個門市部和西畢、徐店、於堤、樓子、大有、後七、前七、前大村8個各供銷點,個體商業網點遍布各村。農村集貿市場有唐山、樓子、西畢3個集市,唐山集市最繁榮,東西延伸1300餘米,南北延伸250餘米,日常市場貿易人員5000餘人,每逢春節達到10000餘人,1992年境內新辟商業街4條,總長5000米,新增服務網點210個,新增個體工商戶250戶,第三產業投資1300萬元,總產值達1400萬元。1995年,徐店、後七兩村設立集市。1998年後,薛廟、西畢、徐店、於堤、樓一、興旺、唐二、前大村設立夜市。2002年全鎮個體工商戶發展到342家,從業人員683餘人,年貿易成交額在205.2萬元以上。
唐山鎮唐山鎮

科教文衛

文化
1982年2月,建成容納觀眾1000餘人影劇院,經幾次改造,集圖書室、遊藝室、閱覽室、廣播錄相室、老年活動室和門球場、影劇院、農民業餘學校於一體,藏書近3萬冊。每逢春節、元霄節各村組織形式多樣的娛樂活動,唐二、唐三、後七、興旺、薛廟等村以高蹺、旱船、舞獅、花轎、花鼓
花桿等扮玩耍最活躍。同濟萬鑫幸福小區演出的小品《趕鴨》,西畢村自編自演的小呂劇《爭爹娘》被市電視台採訪、播放,文藝匯演獲縣一等獎。1988年,境內32個行政村均設廣播室,廣播喇叭3500隻。1994年,電視機在農村普及,廣播喇叭陸續停播,鎮電影隊撤消。2002年,全鎮擁有電視機15000台,其中彩色電視機13000台,有線電視入戶率達60%以上,覆蓋率達100%。戶均電話普及率達85%,覆蓋面達100%。教育
舞獅舞獅
1988年,全鎮有29處幼稚園,48個班,入園幼兒1521名,3至6周歲兒童入園率達87%,1999年年,各村幼稚園合併為12處,38個班,兒童入園率達97%。2002年,全鎮幼稚園13處,40個班,在園幼兒1316人。幼兒入園率達98%。1988年,全鎮有27處國小,132個班,在校生3350人,1998年並校合班後,國小調整為11處,73個班,在校生2469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均100%。1988年,全鎮有7處中學,45個班,在校生2520人。1991年,新建唐山二中。1994年,境內中學調整為3處。2002年全鎮初中學校調整為1處,48個班,在校生2423人。國中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均達100%。
1988年,全鎮教職員工有390人,中學教師學歷達標率42%;國小教師學歷達標率67%,到2002年,全鎮中國小教師325人。其中大專學歷153人,本科學歷35人,中師學歷137人。中國小學歷達標率分別為97.8%、100%。高級職稱教師36人,中級職稱教師155人,助理級以下職稱教師134人。
衛生
鎮設衛生院1處,於堤、西畢、西馬、後七、樓一、大有村設分院,其它26個村設衛生所。鎮衛生院所轄東嶽、同濟萬鑫幸福小區、海天(唐一)、街里(唐二)、郭家5處門診。有24個村實行合作醫療,占總數的75%。
鎮衛生院始建於1958年。1988年,有職工26人,業務用房900平方米。設床位15張,配x透視機一台。2001年6月,投資260萬元,對衛生院進行整體搬遷,建有占地15畝,建築面積2450平方米的門診大樓。至2002年,衛生院配置救護車2輛,擁有國內最先進的200ma光機、日本產光電心電圖機、中美合資b超診斷儀、西班牙產半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產血細胞分析儀、心電監護儀、腦電地形圖儀等大中型設備26台(套)。
心電圖機心電圖機
體育
全鎮有老年門球活動場2個,籃球場48個,排球場8個,桌球場室內26個,室外17個。農村和企業以下象棋、打籃球、桌球等體育娛樂活動居多,有組織開展活動較少。學校體育活動普及。1999年10月,在全縣田徑運動會中,中國小各組均獲第一名。2002年2月,獲“發展桓台體育事業突出貢獻獎”。
計畫生育
1995年8月,鎮政府投資150萬元,建起了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的“計畫生育服務站”。內設優生優育門診,綜合門診16個科室。育齡婦女每年4次,無生育條件婦女每年2次,已懷孕育齡婦女每月一次健康查體。1988-1990年,計畫生育率在96%,人口自然增長率在8‰。2002年,有180對夫婦自願放棄二胎生育指標,晚婚、晚育率保持在99.8%以上,出生率12.6‰,計畫生育率100%,人口自然增長率4.2‰。
宗教信仰
鎮內有天主教、基督教。天主教以王茂村為中心,輻射徐店、宋店。王茂村設有教堂,教徒155人。基督教南片以於堤村為活動中心,輻射樓子、東周、石店、鄭家、西畢、西馬、八里等13個村。1996年教徒集資9000餘元在於堤建立教堂。北片以前七村為活動中心,輻射後七、莫王、大有、後大、唐一、唐二等16個村。1991年教徒集資35800餘元在前七建教堂一座。基督教徒從1988年的460人發展到2002年的1168人。
社會新風
1989年,為淄川、博山兩區遭受旱災捐獻小麥60噸,現金1萬元,糧票1000多斤。1990年,全鎮抽出50多台收割機、脫粒機支援高青縣麥收。同年7月,於堤村村民伊茂義,為搶救暈倒在酒糟池內村民獻出生命,中共桓台縣委追認伊茂義為優秀共產黨員。
1994年,全鎮捐款25000元,幫助王茂村一名患有腎病村民治病。1996年3月,全鎮捐款200萬元,建成兩幢40戶的教師公寓。同年6月,為沂源縣遭受暴風雨災害捐款18萬元,小麥28噸。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表彰為“全國文明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