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鎮鎮

索鎮鎮

索鎮鎮是位於桓台縣東部的小鎮,東北與博興縣、東與臨淄區接壤,南靠果里鎮、西靠唐山鎮、北依起鳳鎮,面積76.8平方公里,轄45個行政村,6.4萬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索鎮鎮
  • 所屬地區桓台縣
  • 面積:76.8平方公里
  • 人口:6.4萬
歷史沿革,經濟狀況,歷史古蹟,行政區域,人口數據,

歷史沿革

索鎮春秋時為齊國渠丘邑,漢初為西安縣治,南北朝時為索盧縣治所,後縣廢,演變為索鎮。境內屬沖積平原,有烏河貫穿南北,205國道和淄東鐵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通訊發達。

經濟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索鎮經濟、社會、文化取得長足發展,城郊農業特色鮮明,境內國家級農業開發面積2.5萬畝,綠色食品旱地白蓮藕名揚國內外。全鎮工業已初步形成了以板紙、化工、機械、紡織為主的格局,建築業年承接工程量達20萬平方米。舊城改造突飛猛進,城市面貌日新月異,第三產業發展迅速,跨入“淄博市經濟強鄉鎮”,主要指標列全市前三名。
索鎮鎮

歷史古蹟

索鎮歷史悠久,春秋時稱“渠丘邑”,西漢時為西安縣,南北朝時改為索盧縣。索鎮之名,始見元朝初期。索鎮歷史古蹟眾多,有戰國時期的趙家、後畢遺址,秦漢時期的馬家、北辛遺址等。渠丘邑遺址在花園村南二里許烏河以東。
“雲濤”古蹟,位於烏河中段玉帶橋北側,為河中一船形高埠。南北長87米,東西最寬處31米,面積約2400平方米。古時烏河碧水長流,玉雲濤古蹟帶橋下濤聲不絕。雲濤四周水花飛濺,天將雨時,便有雲氣盤於高埠之上,若雲若濤,故名“雲濤”。大雨過後,玉帶橋上遊河水暴漲,水位有時高於雲濤,高埠卻仍不被淹沒。此時,只見雲濤被水霧包繞,兩側巨流奔騰,從橋上觀望,時隱時現,類似海市蜃樓,時人引以為勝景。有一年,烏河水勢洶湧,淹沒了兩岸房屋,只有雲濤不沒。傳說雲濤下面有烏龍神馱著,使高埠隨水勢沉浮,附近百姓紛紛逃上雲濤而得救。因此,雲濤所在的烏河,亦稱烏龍河。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索鎮人於茂節立“雲濤古蹟”石匾於高埠南端。

行政區域

索鎮鎮 轄:3個居委會(寶發、錦秋、雲濤)、44個村委會(建國、五里、趙家、於家、三岔、北辛、西鎮、新民、永和、花園、東鎮、東辛、馬家、北王、楊家、前畢、後畢、南辛、李賈、孟家、劉茅、張茅、崔茅、邢劉、東逯、耿橋、河崖頭、永安、李家、小辛、姜廟、睦和、蘇王、王溝、徐家、張橋、任莊、劉家、蘭柳、東雅、西雅、義和、宮家、桃園)。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81444

40080

41364
家庭戶戶數
25816
家庭戶總人口(總)
79318
家庭戶男
38963
家庭戶女
40355
0-14歲(總)
16228
0-14歲男
8474
0-14歲女
7754
15-64歲(總)
59724
15-64歲男
29170
15-64歲女
30554
65歲及以上(總)
5492
65歲及以上男
2436
65歲及以上女
3056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7105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