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和人文環境
自然環境
桓台縣
唐山鎮八里村位於淄博市偏北部。地處北緯36°56′02″~36°56′27″,東經117°59′59″~118°00′17″之間。
八里村屬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區。大陸度65.9%,溫度適宜,光照充足,熱量較多,雨水集中,屬半乾旱半濕潤氣候。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冷晴燥,一年四季溫差明顯。
因處於泰沂山脈與太行山脈東北西南向的狹道之間,狹道氣流交換作用和山地與平原土壤夜間冷卻程度的差異,一年四季以南、西南風為主導風向。1988年始,年平均氣溫呈逐年上升趨勢。2002年1月出現最高氣溫20.1℃罕見天氣。
人文環境
桓台位於魯中山區和魯北平原的結合地帶,屬淄博市轄縣。全縣版圖面積509平方公里,總人口49.67萬。桓台是著名的“建築之鄉”和我國江北地區第一個“噸糧縣”。
八里莊就位於桓台縣的西南方。明初路、張二姓居此,起名路張莊。後於村南建廟,因距新城八里,遂易名八里廟子.建國後改稱八里莊。
現在的胡家,原是山西省洪桐縣遷至山東省胡家莊的,後來因生活困難,胡氏三兄弟遷出胡家莊,遷入八里莊。
歷史沿革
地域簡介
桓台縣境內地勢南高北低,由西南向東北傾斜,略呈微波狀。南部為緩崗,中部為平原,北部是湖窪。桓台縣為山東的糧倉,廣袤的平原,充沛的水資源和四季分明的氣候使其成為歷史上的產糧大縣,並形成了山東近代歷史上著名的以桓台商人為主的糧油商幫。
八里村體現原來平原地區地理環境、氣候特徵、自然資源,同時體現原來村落居住形態和空間分布,明清村落的布局、近代村落的變化、現代村落的面貌是村莊聚落的再現。村莊的公共設施和場所,如水井、碾屋、橋樑、廟宇、場院、祠堂、戲台等的布局和恢復體現傳統文化底蘊、農耕文化、社會經濟生活。
建築特點
1、歷代民居
村落特點,典型的平原地區村莊,是山東平原地區村莊的代表。民居為傳統的一進院落,院子敞亮,一溜五六間北屋,堂屋,灶間、臥室、雜間都包括了,然後在以北屋為界限為一個很大的院子,門樓位於院子的東南角,是獨立形成的門樓,門樓兩側都是圍牆。
現有四合院民居作為村落歷史的代表,可以採用設立村史民俗館的方式來實現。村史館的內容,應將歷史靜態敘述與實物動態陳列結合起來,通過可視、可感、可聽、可用等具體手段,向人們展示這個平原村莊的歷史和村莊中生活的這群人。
當地民居另一大特點是它的草房頂,這種草房頂使用麥秸草一層層苫成的,屋脊的中間壓一道大瓦,這種大瓦是直角形的,樣子很大也很特殊,這是房頂上除了煙囪之外唯一用瓦的地方,草房頂保暖隔熱性能業極好,雖然沒有海草耐久,但好的屋頂成上幾十年還是沒有問題,過去換草頂都是新麥收完後的夏天,用新的麥秸草重新苫上頂子,新換上的草頂黃燦燦的,散發著一種新麥草特有的香味,讓人感到舒服無比。
根據挖掘發現的地契、房契等文書考證,此民居至少建於清朝乾隆四十年以前至今已有240餘年的歷史,具有很好的歷史研究價值。
2、民居變遷史
(1)民國前的民居建築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下層庶民存身之處常見的乃是簡陋的草舍茅屋。自秦以降,在華夏人即後來的漢族人生活的傳統農業區,住所形制主要是土木結構的建築物。桓台縣唐山鎮八里村在民國以前的住所形制多是土木結構的建築物。
草房。這是對最古老建築形式的承襲。草房一般是土牆草頂,為使其牢固結實,牆基在平原地區一般用磚砌而成。民國前期茅草屋頂建築,牆基一般離地面二三尺高,用磚往往是五層、九層、十一層。
同時門窗的邊沿也用磚砌,叫做“鑲門鑲窗”。草房的房蓋結構,一般是在柱上架梁,樑上架檁,檁上架椽,椽上鋪笆。笆有多種,豫東、豫南一帶多用秫秸編織,豫北林州山區則用荊條編笆,另外也有用葦子、棉花柴、穀草等編織而成。
(2)民國時期到60年代民居建築
到民國時期,在廣大鄉村主要保留傳統的土木結構立體院落式低層建築的同時。磚木混合結構的建築開始出現,這是中國鄉村居住史上的一場革命。
瓦房。因其房頂用瓦蓋成而得名。瓦房的地基亦用磚或石頭砌成,牆壁次者用土坯壘就,稍好者採用雙層,即裡邊是土坯,外面用磚砌,俗稱“里生外熟”,最好者是全部用磚砌成,民間稱之謂“混磚到頂”。牆壁之上是房架,其基本組成亦是樑上架檁,檁上架椽,椽上鋪笆。
(3)70~80年代民居建築
新中國成立初期,村民住的大凡仍是舊房老屋,居住條件無甚改變。20世紀60年代以後,隨著農村的開始好轉,改善居住條件被村民提到了議事日程,有不少農戶開始了翻建新居。但總的來看,直至1978年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前,鄉村居住形式變化不大。
3、豬龍河拱橋
豬龍河原稱德匯水、珠龍河、鄭黃溝。據清道光《濟南府志》記載:“淄川德匯水俗稱豐水”。“源出淄川縣東北三十里,名泉河頭,可三畝余,諸泉並發,曰珠龍河”。又據《新城縣誌》記載:“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鄭黃溝又名珠龍河,源發於淄川之黌山”。
豬龍河發源於淄川區黌山北麓,流向西北,至張店西側之膠濟鐵路橋再北流,穿過張店城區,在石橋鄉朱莊北入桓台縣,於華溝村北入馬踏湖,再穿過予備河和孝婦河入小清河。河長47公里,河寬一般在10~15米,深2~3米,比降為千分之一至二千分之一,流域面積19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為0.1463億立方米,泄洪能力在張店區閆橋村以上為15立方米/秒,以下可達30立方米/秒。
豬龍河拱橋屬於空腹式拱橋,橋的兩側各有三個拱洞,拱橋跨徑約計20餘米,這種橋的特點就是跨越能力較大,耐久性好,維護維修費用少,外形美觀,構造簡單有利於泄洪。
橋洞不是普通半圓形,而像一張弓,橋面平坦寬闊,成為“坦拱”,兼顧了水陸交通,方便了車馬運行。
豬龍河拱橋的價值在於它的“敞肩拱”。在大拱的兩肩,砌有三個並列的小拱,既增大流水通道,節省石料,減輕橋身重量,又利於小拱對大拱的被動壓力,增強了橋身的穩定性。這就有力地保證了橋在50餘年的歷史中,經受住數次洪水衝擊,以及車輛重壓,千載如一日,至今仍巍然挺立在豬龍河之上。
4、烈士墓
烈士墓共有三部分組成,分別是烈士墓碑、六座烈士墓、烈士紀念碑組成。烈士墓碑及紀念碑分別採用紅磚底座,大理石碑身,其中烈士紀念碑背面書寫了當時烈士墓形成的來龍去脈。外圍採用圍牆進行防護。
人類對戰爭的反思、對和平的祈禱以及對保衛祖國、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而獻身的烈士的紀念,已成為當代紀念性社會活動的最大主題。烈士陵園、烈士紀念碑、紀念地等已經成為紀念性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人們在此表達愛好和平和反對戰爭的願望。沒有一座紀念建築不帶上思念、回憶、緬懷、哀悼及對現實環境的感受和感應。紀念建築所營造的環境“場”是一種事件的反映,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精神。
5、村中水塔
該水塔屬於磚筒身磚加筋水箱水塔,儲存水約計50立方米左右,結合上世紀70年代的時代特色,該水塔的建設採用圓筒式結構,採用紅磚砌築,從穩定性考慮,水塔自下而上直徑由大到小,上部設檢修口。施工時,為節約三大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屬於上世紀平原地區農村的主要耕種、灌溉工具及設施,雖已經廢棄,但是如果好好保護並恢復原樣,是很好的科普及歷史教育素材。
6、村中古井、農機具、水井
在路張村北有一口水井,約350年前,胡家莊胡氏三兄弟由於貧苦一路行乞行至現在的八里村位置定居下來,在古井旁邊建村,祖祖輩輩都從此井打水飲用。
古井大概已有350多年的歷史,村里其他水井因乾涸而回填上了,但這口井一直保留著,最深時有十多米。
農機具的更迭與灌溉水井的廢棄體現了八里村農業耕作水平的提高。
7、戲台
唱戲是上世紀農村居民的主要休閒方式,戲台是每個村子必不可少的建築之一,分為戲台和戲台背景牆兩部分組成。
戲台作為一種歷史上的戲劇舞台形式,是我們研究中國劇場形制沿革的第一手資料。戲台是隨著戲曲表演的日漸繁榮出現了比較固定的演出場所後出現的。村中戲台體現了農民們在農忙之外的季節的業餘生活的豐富性。
8、八里遺址
八里遺址位於桓台縣唐山鎮八里村南,南鄰大寨溝,南距西馬遺址約有150米,西鄰田莊至周家公路,面積43.25平方公里,境內地貌特徵為南高北低,略呈菱形,屬山前洪沖積平原。遺址內有兩條南北向生產路,東部有斷崖,南北長約300米,東西寬約300米,採集標本有戰國至漢代陶器底、沿等級瓷片等。該遺址為新發現遺址。
遺址中間部位有一口古井,是明初路、張二姓居住此地時修建的。
9、學校
原來八里村的老學校位於八里村最東邊,在村中很多20世紀50年代末出生的人們講起,他們那個年代上國小時的情景,那個時候正是學黃帥、張鐵生的時代,社會上流行一句口號‘寧可長社會主義的苗,不長資本主義的草’,在學校,教師很少講課,卻組織學生到生產隊幹活,諸如拾麥子、拔草之類的農活,在農業生產中接受教育。
10、“土圍子”遺址
1860年(清鹹豐十年)
秋,縣衙籌辦團練,配土槍、土炮。冬,前大王村舉人張繹武、團練周宗芹
在縣衙支持下,組織108個村的民眾修築大圍子,東起烏河,西依西鄭潢溝,南沿鄭潢溝、澇淄河,北枕馬踏湖,南北長10.25公里,東西寬14.25公里,牆高3岔,周長50餘公里,面積126平方公里,於1862年竣工。因四面靠河故名四河寨。
後來解放前夕,我軍解放了張店、長山、周村,截斷了桓城敵人逃跑之路,駐桓城守敵主力約1800餘人,桓城敵人成了瓮中之鱉。當時的土圍子給敵軍的防禦工作作出了重大貢獻。
地圖信息
地址:淄博市桓台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