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詞觀止:下》是2015年學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宋詞觀止:下
- 作者:本書編委會編
- 出版社:學林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11月1日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48609209
《唐宋詞觀止:下》是2015年學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唐宋詞觀止:下》是2015年學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新版前言《中華傳統文化觀止叢書》是學林出版社於1995年12月出版的一套大型選本,包括《中華古詩觀止》《中華古文觀止》《中華古詞觀止》《中華古曲觀止》共四部。1...
《詞林觀止》是由嶽麓書社於2003年1月1日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目前這冊於二十一世紀初完成的《詞林觀止》,是一個貫通唐宋詞和元明清詞的新選本,名為“觀止”,非自詡所選評之詞已臻於盡善盡美,而只是表達我們的一種願望,即希望所選評的作品能較為全面的反映出詞林的豐富多彩,使讀者能充分欣賞和領略到...
另外廣泛擷取唐宋詩詞名家精華之篇匯成兩本合輯,一為《唐代詩人名家名作賞讀》,一為《唐宋詞人名家名作賞讀》,一併呈獻給讀者。十位大家在唐宋兩代詩詞領域中,已經具備了較強的代表性,再加上兩本合輯盡搜名家名作,故本叢書足具唐宋詩詞之大致面貌,觀止矣。徐建委 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研究生,擅國畫,著...
編著有《全宋詞》、《全金元詞》、《詞話叢編》、《唐宋詞鑑賞辭典》等,著有《宋詞三百首箋注》、《南唐二主辭彙箋》、《宋詞四考》、《元人小令格律》、《詞苑叢談校注》、《宋詞紀事》、《詞學論叢》等。宋詞總集。今人唐圭璋編。宋人詞集叢刻,始自明末毛晉《宋六十名家詞》。其後,清代侯文燦刻有《...
九三學社中央委員俞平伯《唐宋詞觀止下》:“本詞篇題以及篇中大意多與李欣《古從軍行》相合。詞以主要筆墨描繪邊塞景色,渲染悲涼氣氛,最後點出出征人老於邊陲的哀思,慷慨感人。”作者簡介 曹勛(1098~1174),字公顯,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賜同進士出身。靖康初,為閣門宣贊舍人、勾當龍德官...
已發表《百韻五言長律嬗變考述》《大曆詩壇上的一個特殊存在---論韋應物詩歌功頌德的藝術特徵》等學術論文近百篇,被全文轉載,部分摘編,摘評、書評、引用為參考文獻近300次,參編、編著、主編《唐宋詞鑑賞辭典》《增訂注釋全唐詩》《宋詞觀止》《宋文鑒》(校點)《文史通義》(校點)《杜甫詩選注》《漢魏...
現代詞學家宛敏灝:全詞運用思想活動虛寫,而“執手相看淚眼,更無語凝噎”以至“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種種情景,讀者自可於字裡行間見之。(《唐宋詞鑑賞》)作者簡介 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子湖居士,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進士第一。孝宗朝,累...
《宋詞觀止》(參編),陝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2月出版。 《唐宋八大家文觀止》(參編),陝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2月出版。 《金元明清詞鑑賞辭典》(參與撰寫),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5月出版。 《唐宋詩詞評析辭典》(參與撰寫),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11月出版。 《唐宋詞百科大辭典》(參編),學苑出自版社1990年...
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傅紹良:“這是一首懷舊詞。上闋以‘月’和‘煙’為中介物,烘托歌女的溫柔多情;下闋以‘垂楊’和‘紅塵’為參照,反襯自己對歌女的深切思念。首尾兩次用‘淚’字,與‘倦客紅塵’相呼應,深有‘同是天涯淪落人’之感。”(《宋詞觀止》)作者簡介 晏幾道(1038年—1110年),北宋詞人,...
《唐多令·秋暮有感》是南宋詞人陳允平的一首詞。上片開頭勸人別去採蓮,引出令人生愁的秋江煙水之景,從多個角度表達女子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下片寫“心事”是對上片“閒愁”的具體說明,用黃昏之景作結,烘托出一片迷茫悵惘、無可奈何之愁。全詞既清疏騷雅,又平和婉麗,寫的是女子在秋天思念遠方的人...
暨南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教研室教授鄧喬彬:全詞轉換優美的意象,而“象”中微露其“意”,讀者要“抉發”始能稍得,確實是婉轉而隱約。(《唐宋詞藝術發展史》)上海師範大學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朱淡文:全詞雖淺近而內涵豐富,耐人尋味。(《中華古詞觀止》)作者簡介 趙令畤(1051年?—1134年),字景貺,...
吉林大學中文系教授喻朝剛《中華文化的傳世經典·宋詞觀止》:本篇即事抒感,語言平易,風格悲壯,表達了作者憂時傷世的愛國情懷。蘇州大學終身教授錢仲聯《中國文學大辭典》:上片抒發壯士歸隱的英雄失路之感,以“擬把匣中長劍,換取扁舟一葉,歸去老漁蓑。”三句盡訴胸中牢騷。下片用“欲瀉三江雪浪,淨洗胡塵...
(《中華文化的傳世經典·宋詞觀止·六·注釋·解說·集評》)作者簡介 王質(1135年—1189年),字景文,號雪山,其先東平(今屬山東)人,南渡後,徙興國(今湖北陽新)。游太學,與張孝祥父子交,深見器重。紹興進士。闢為張浚都督江淮幕,入為太學正,被讒罷。虞允文宣撫川陝,闢為幕屬。入為敕令所刪定...
吉林大學教授喻朝剛《宋詞觀止》:全詞將敘事、議論和抒情融於一體,感情濃烈,語言凝鍊,字裡行間飽含著對英雄烈士的崇敬和對秦檜之流賣國賊的痛恨之情,在開禧北伐前夕起到了鼓舞士氣民心的作用。作者簡介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襄陽人,後移居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少懷志...
2、《唐宋詞鑑賞辭典》(參編,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出版)。1987年 1、《論近唐異宋的淮海詩》(《南充師院學報》1987年第2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2、《論秦觀詞的風格》(《南充師院學報》1987年第2期)。1986年 《唐宋詞鑑賞辭典》(參編,江蘇古籍出版社1986年出版)。1983年 《試論秦觀歌妓...
《將進酒·城下路》是北宋詞人賀鑄創作的一首詞。此詞借詠史而抒懷,上片用前人詩句而略加變化,顯示作者對自然、人生和歷史現象的觀察與思考,下片以熱衷名利的假隱士與忘形忘名的“高流”作對比,以憤慨、嘲弄的詞來描寫歷史上那些追名逐利、蠅營狗苟、熱衷權勢、貪得無厭之徒,表達了自己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
中國當代詞學家唐圭璋:疏盪有韻。(《唐宋詞簡釋》)作者簡介 張先(990—1078),北宋詞人。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人。天聖八年(1030)進士。歷任宿州掾、吳江知縣、嘉禾(今浙江嘉興)判官。又知永興軍(今陝西西安),闢為通判。後以屯田員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嘗知安陸,故人稱張安陸。以尚書都...
東南大學教授王步高《唐宋詞鑑賞》:此詞對宋金相持的局面表示不滿,悲憒激烈,而又不過於直露,應是愛國詞之佳篇。吉林大學教授夏於全《宋詞鑑賞大典 第三卷》:全詞氣勢豪邁,境界壯闊,對北伐充滿了必勝的信心,體現了詞人高昂的愛國主義熱情,不啻為一首激動人心的戰歌,與辛棄疾的詞風頗為相似。作者簡介 程珌(...
12主編《古代文學作品精選》十冊(《選秦散文》、《詩經·楚辭》、《史傳散文》、《辭賦》、《歷代小品》、《唐宋散文》、《唐詩》、《唐宋詞》、《明清短篇小說》、《元曲》),長江文藝出版社1996年 13《千家詩新注》(三位撰稿人之一),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初版,2007年修訂版 14《李白詩》,人民文學出版社...
這首詞在音律上,一反《水調歌頭》僅葉平韻、不葉仄韻的舊例。不僅平仄通葉,皆用同部之韻,而且以發揚豪壯之音的“麻韻”與“馬”、“榪”之上去聲韻互葉。輕重相杈,嘹亮亢爽,較他人同調所作,更饒聲情。所以龍榆生於這首詞的聲調組織之美,至有“觀止”之嘆。此作辭情俱佳,在北宋同題詞作中,可與...
近代·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人若具此健筆,胸中當磊落不平時,即潑墨傾寫,亦一快事。宋人評東坡詞,為以作論之筆為詞,後村殆亦同之。作者簡介 劉克莊(1187—1269),南宋江湖派詩人,字潛夫,號後村居士,莆田(今屬福建)人。以蔭入仕,淳祐六年(1246)賜進士出身。官至工部尚書兼侍讀,...
《唐代詩歌藝術管窺》、《歷代散文》、《唐宋八大家文觀止》、《〈醒世姻緣傳〉校注》、《〈金瓶梅〉注釋》等。以副主編,分部主編參編著作有:《中國詩文名句大辭典》、《唐詩百科大辭典》、《唐宋詞百科大辭典》、《古代散文百科大辭典》、《中華禪詩鑑賞辭典》等。參編高校統編教材《書法教程》曾獲國家委95優秀...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第三句問訊息於杏花,以年計也;訴愁心於明月,以月計也。乃申言第二句二年相思苦。下闋新愁舊恨,一時並集,況“簾垂”、“微雨”之時,與玉溪生“更無人處簾垂地”句相似,殆有帷屏之悼也。劉毓盤《詞史》第二章:張曙《浣溪沙》詞,按《花間集》、《花菴詞選》均日...
霧散,夕陽的餘暉斜倚著山頂,將半邊天空都染成了紅色,天水輝映,江面上霎時呈現出半紅半綠的景色來,奇幻瑰麗,令作者嘆為觀止。雖未描述作者的行為事跡,也恰恰表現了他被貶之後不得自由、無所適從,只能寄情山水的生活狀態。處於這種狀態下的作者,對自然環境自然有超乎常人的感知能力。所以他狀景細緻入微,...
現代文學評論家劉永濟《唐五代兩宋詞簡析》:此詞相傳有實事。蓋泌少時與鄰浣衣女相愛,後女嫁別人,泌寄以一詩云:“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多。隋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浣衣女得詩,流淚而已。封建社會,婚姻不得自由,如此事者甚多。此二首或追敘少時相愛情事。前首寫其居處及妝罷自憐...
2.《唐宋詞研究與欣賞》(獨著,蘭州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版)3.《宋元小說戲曲研究論稿》(獨著,蘭州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版)4.《新選古文觀止》(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5月版)5.《毛澤東詩詞全集輯注》(主編,甘肅文藝出版社1995年6月版,1995年10月第二次印刷)6.《將帥詩詞鑑賞》(主編,...
4、《唐宋詞三百首評註》(第一作者),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0月。5、《古文觀止譯註》(第一作者),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1月。論文 (一)獨著 1、《敦煌本〈劉子殘卷〉舉善》,《敦煌研究》1989年第3期。2、《敦煌遺書〈劉子〉殘卷校證》,《杭州師範學院學報》1989年第5期。3、《唐寫本〈禮記音〉考...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彭玉平《唐宋詞舉要》:雖也隱有被無端貶謫的不平,作者卻為讀者刻畫了一個風流拍肩,氣岸凌舉的老翁形象。吉林大學中文系教授喻朝剛《宋詞觀止》:該詞語意疏宕,意境開闊,顯示了山谷雖身處逆境,卻不甘消沉的精神風貌。作者簡介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
濟南職業學院教授徐北文:全詩用了大量典故,總是利用對仗的技巧來發抒去職安貧的自嘲自慰的情感。此詩字面工巧,語含幽默,頗符合儒家詩教“怨而不怒”、“哀而不傷”的宗旨。(《唐詩觀止》)作者簡介 韓偓(842?—923?年),字致堯,一作致光。小名冬郎,號玉山樵人。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龍紀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