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古拉山鎮

唐古拉山鎮

唐古拉山鎮,是長江源區域的唯一一個行政區劃建制鎮。

1、行政區劃屬於青海省,位於青海省西南部,屬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代管)。

該地原屬玉樹州,1956年為有效管理剛建的青藏公路大動脈而特設唐古拉山工作委員會(縣級)並隸屬柴達木盆地工作委員會,1964年為便於管理和維修青藏公路、鋪設進藏輸油管線及籌建青藏鐵路等因素,改由格爾木市管轄,1980年確定是代管,所以玉樹州在此有系列權利。它處於長江源之正源沱沱河流域,與格爾木市中心之間有玉樹州治多縣西部(北麓河鄉)相隔,距市區425公里,面積4.78萬平方公里。

政府駐地沱沱河沿,過往司機俗稱為沱沱河鎮(指市場集鎮而非行政鄉鎮)。沱沱河沿在沱沱河與青藏公路交叉處,現有沱沱河火車站,有沱沱河長江源特大橋

青海省在此的人群管理設7個村:多爾瑪、措加瑪、格勒、鬧日巴、拉赤、葉格、長江源村。

青藏鐵路在此鎮設9個站,如沱沱河站通天河站雁石坪站唐古拉站(進西藏的入口)。

2、目前大部分區域有雙重管轄的性質:地理行政管轄權屬青海省,西藏安多縣在此設立幾個安多移民管理板塊性質的鄉鎮(不是普通意義上那種全權鄉鎮)如雁石坪鎮等,原因是1962年冬安多縣大雪災,借青海省唐古拉山鄉治多縣雜多縣一些地方給牧民渡災,經青海、西藏兩省區召開四次協商會,2001年5月國務院下文裁決,兼顧青海和安多的安排。為解決混居混牧區的糾紛,青海下發過管理檔案。

基本介紹

介紹,地理與交通,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單位和商戶,經濟,交通服務業,煤礦,教育,牧業,基建,長途班車,鄉升級為鎮,河湖山脈,河湖密布,山脈,保護區,交叉屬性,界線事務,界線勘定,邊界管理,移民管理板塊,雁石坪鎮,多瑪鄉,瑪榮鄉,

介紹

唐古拉山鎮位於青海省西南部,地處北緯32°39′——34°48′;東經89°40′——92°55′,在青藏高原腹地的唐古拉山脈北坡,遠離格爾木市主區的一個鎮,處於長江的正源——沱沱河地區,與格爾木市之間有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西部(北麓河鄉)相隔,距市區425公里,面積4.78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
青海省在此的人群管理有7個村:多爾瑪、措加瑪、格勒、鬧日巴、拉赤、葉格、長江源村。
屬青海省海西州格爾木市代管,青海省玉樹州在此還有一系列權利。
另外,西藏安多縣在此設幾個移民管理板塊類型的鄉鎮。

地理與交通

唐古拉山鎮地處青藏高原腹地、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內,長江源的正源沱沱河位於境內,全鎮平均海拔在4700米以上,屬內陸高寒氣候區,生態環境極其脆弱。轄區北靠可可西里國家自然保護區,北鄰玉樹州治多縣,西南與西藏自治區接壤,是海西蒙古自治州格爾木市的一塊飛地
2013年底,總人口為1605人,其中在校學生400多人。
鎮政府駐地位於沱沱河沿(過往司機俗稱為沱沱河鎮,指市場集鎮而非行政鄉鎮),距格爾木市區425公里,是青藏公路上的重要驛站,青藏鐵路在此設有沱沱河站,有學校、科研機構及駐軍人員等等。
唐古拉山鎮區域,火車站有沱沱河站(鎮政府駐地沱沱河沿)、通天河站雁石坪站唐古拉站。鐵路線上有十多個道班。
全鎮轄區面積達4.75萬平方公里,是中國面積很大的鄉級行政區之一。
唐古拉山鎮位置

歷史沿革

青海省與西藏的傳統界線是唐古拉山,這個唐古拉山地區屬青海省傳統管轄的範圍,歷史上,一些區域為藏族和蒙古族的低度活動區(介於無人區與普通區域之間),該區域布曲尕爾曲等名稱是藏族語,而橫貫該區域中心地帶的祖爾肯烏拉山名稱來自蒙古語“像心臟的山”,另一些區域長期是無人區(它所在的周圍在二十世紀末曾有60多萬平方公里的無人區如可可西里無人區、藏北無人區、新疆阿爾金山無人區),青海唐古拉山地區的烏蘭烏拉湖等劃歸於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圈,以前屬無人區。
唐古拉山鎮唐古拉山鎮
該區域原為玉樹州治多縣轄地。1950-1954年修建成青藏公路,玉樹州及其治多縣的駐地都在交通很不方便的遙遠南方,都難以參與管理這條西北大動脈,而且當時附近藏區的政權還處於農奴制時代(1959年因藏區農奴主一起叛亂、出走印度才推行制度革命)、一些大貴族反感社會主義人身自由和平等的制度,對青藏公路構成危險,為有效管理這條進藏大動脈、國防生命線,1956年3月設立唐古拉山工作委員會(縣級),駐唐古拉山(即溫泉,海拔5600米,距格爾木546公里),隸屬青海省柴達木盆地工作委員會。應該了解,當時有效管理這條進藏大動脈極為重要,因為進藏物質的運輸極為艱難,公路建成之前累死八千匹駱駝,建成之後的較長時期內公路狀態非常低級,進藏物質的運輸仍然很艱難,以致能力只能抵達雅魯藏布江以北而無力進軍藏南地區,被印度步步吞併(印度從1950年到1960年步步搶占藏南是因為那裡多年裡沒有中國駐軍這種阻力),可見那個年代有效管理進藏大動脈多么重要。
1958年,唐古拉山工作委員會向北遷移到海拔較低且離噶爾穆(今格爾木)更近的沱沱河沿(海拔4533米,距溫泉121公里,距格爾木425公里)。
1964年6月,國務院批准撤銷唐古拉山工作委員會,改為烏麗人民公社,其行政區域併入格爾木市。為便於有效管理青藏公路、鋪設進藏輸油管線及準備修建格爾木-拉薩的鐵路等因素,而且當時是制度革命後不久,擔心威脅青藏公路和進藏輸油線,還有一個重要因素,1962年冬西藏安多縣大雪災而1963年起青海省借西部一些區域予安多縣牧民渡災放牧,青海省同時也擔心失去其西部區域,唐古拉山區域併入格爾木市可以提高管理該區域的有效度。
1980年7月,青海省政府發文(青政[1980]183號文)確定:由格爾木市 “代管玉樹藏族自治州的唐古拉山公社”。因為是代管,玉樹州在此還有一系列權利。
2005年,青海省格爾木市撤銷唐古拉山鄉,設立唐古拉山鎮。

行政區劃

2008年,唐古拉山鎮下轄8個行政村,分別設7個牧民委員會和1個村民委員會:多爾瑪村、措加瑪村、格勒村、鬧日巴村、拉赤村、葉格村、長江源村。
——這是指青海省方面的,並不涉及西藏安多縣在此設立的幾個移民管理板塊性質的鄉鎮。

單位和商戶

鎮政府所在地沱沱河沿,設有沱沱河教學點、衛生院(職工7人)、獸醫站(職工5人)、派出所(幹警3人)。還有兵站、機務連、油泵站和武警等4個駐軍單位和氣象站、水文站、運輸站及火車站等其它外單位4家。
唐古拉山鎮境內的長江源冰川唐古拉山鎮境內的長江源冰川
現在沱沱河地區有飯館、旅社、小賣部等工商個體戶80餘家,常住人口1000人左右。

經濟

交通服務業

唐古拉山鎮作為青海省通往西藏的交通要道,青藏公路109國道、
唐古拉山鎮
青藏鐵路和格拉段輸油管線橫貫全鎮,使鎮政府所在沱沱河沿成為了青藏線上的一個重要驛站。
青藏公路開通後沱沱河沿是主要驛站、過往司機俗稱為沱沱河鎮——此鎮指集鎮,是萬里長江第一集鎮,格拉段輸油管線也重要,特別是,青藏鐵路開通後設立一系列道班 以維護鐵路,是青藏線上重要的服務區,交通服務業(廣義上現代交通業屬於工業)成為經濟主體。
青藏鐵路在此鎮設9個站(西寧站起的59號站沱沱河站到67號站唐古拉站),一般是無人值守的,知名的有沱沱河站(鄉鎮政府駐地沱沱河沿)、通天河站雁石坪站唐古拉站(進西藏的入口)。鐵路線上有十多個道班。

煤礦

鎮政府駐地沱沱河沿西南方不遠處的開心嶺煤礦以服務於交通業和當地牧業等。

教育

全鎮現有1所學校(長江源民族學校),下設沱沱河教學點。在崗教職工30人(聘用7人),學校現有14個教學班級,共有在校學生436人(教學點學生29人)。

牧業

唐古拉山鎮,截至2013年底,總人口為1605人。
格爾木市地圖格爾木市地圖
全鎮牧民人均純收入達16819元,牲畜存欄5.36萬頭(只),牲畜總增率44.3%,仔畜成活率90%,母畜比例55.4%,出欄率45.2%,商品率40.3%,預防控制牲畜死亡率在4%以內,牲畜成活率達到80%以上。

基建

2005年市政府投資148.11萬元,完成了長江源村內水泥道路硬化9.257公里,2005年格爾木市區4號公車站延伸到了長江源村內,投資41萬修建了長江源村汽車站,2007年市政府投資65萬元建成天橋一座;牧區6個村各通砂石路30公里,橋樑6座(各村1座,其中拉赤村未建橋樑)。

長途班車

2005年格爾木市區4號公車站延伸到了長江源村內,這個車其實是長途班車。

鄉升級為鎮

歷史上是純牧業藏族鄉,由於交通服務為主的工業占主要地位了,鄉升級為鎮。

河湖山脈

河湖密布

烏蘭烏拉湖等等。一些湖泊劃歸於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圈。
沱沱河流域、ga尕爾曲流域、布曲流域、冬曲流域等等。

山脈

祖爾肯烏拉山東西橫貫地居在中心地帶,烏蘭烏拉山在西北區域,唐古拉山在南部。

保護區

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域的南部烏蘭烏拉湖等等,就屬於唐古拉山鎮。

交叉屬性

一些網民的疑惑問題
例如,雁石坪鎮:百度搜尋等,西藏那曲地區安多縣雁石坪鎮的下面註明在青海省格爾木市。一方面有西藏安多縣雁石坪鎮,一方面地圖上青藏鐵路上青海唐古拉山鄉範圍內的雁石坪站旁邊註明雁石坪(地址)。
唐古拉山鎮
遊客文章《青藏線上的雁石坪屬於西藏還是青海?困擾一周年的問題終於得解!》介紹其了解:5月9日出發去西藏,已經一年過去了,作為一個喜歡追根溯源的人,有一個問題始終困擾著我:從地圖上看,西藏自治區和青海省以唐古拉山為界,過了唐古拉山口往北就應該是屬於青海省了。可是去年我在走青藏線出藏時,過了唐古拉山口到雁石坪吃午飯,下午繼續向北走,過了通天河大橋青藏公路上橫著一個大牌坊“歡迎您再來西藏”(這個牌坊沒有設定在西藏和青海分界線的唐古拉山口,而是設在深入青海境內一百多公里的沱沱河附近)。當時我就暈了,唐古拉山口向北到雁石坪有一百多公里,這裡到底是屬於西藏還是青海呢?
2011暑假 親子西藏行——川進青出,西藏萬里紀略》介紹:在唐古拉山以北與西藏接壤的青海地面上,確實有土地是由西藏按多縣實際管轄的。即,西藏安多縣的雁石坪鎮、多瑪鄉、瑪榮鄉、瑪曲鄉、色務鄉 都在青海省境內!也就是說,當你從唐古拉山口往北行駛兩個小時之內,你同時既在青海又在西藏!
青海借地予安多牧民渡災
怎么回事?21962年冬安多縣大災,青海把唐古拉山北側暫時借給安多牧民渡災(後來因故成為長期生活區),但青海省幫助治多縣渡災並非讓出整個地盤,青海省在傳統的地理行政範圍里有重要利益和權利,因此,地理行政一直是青海省的,但移民管理行政屬安多,形成目前的特殊狀態。
唐古拉山鎮
《超巨星:問答海西州》第九部分介紹:
格爾木市代管的唐古拉山地區總面積4.754萬平方公里,但青海省主要控制面積只有1.4萬平方公里,其餘3.354萬平方公里土地由西藏安多縣在青海省的幾個鄉鎮實際控制。這是怎么回事呢?
歷史上,青海、西藏兩省區從未正式劃界,只是以唐古拉山主脈作為傳統習慣線。1962年冬,西藏那曲專區按多縣遭受特大雪災,西藏地方向青海省緊急求援,青海省同意由唐古拉山工作委員會暫借部分草場臨時安置按多縣受災牧民和牲畜。1963年3月和12月,唐古拉山工作委員會兩次借給按多縣草場面積共4.346萬平方公里(第一次借出通天河以南的草場,第二次借出沱沱河以南的草場)。此後,按多縣將一些區、鄉直接遷到唐古拉山以北青海省境內,該縣越界前往青海境內放牧的牧民有增無減,草場久借不還,且逐步向北推進,個別鄉的牧民深入青海縱深160多公里,占用草場面積遠遠超過當初“借牧”的4.346萬平方公里。青海、西藏兩省區牧民因越界放牧、交叉放牧而引發糾紛,並發生械鬥事件。
為解決邊界草場爭議,青海、西藏兩省區先後於1971年、1972年、1974年、1991年舉行了四次邊界草場糾紛問題協會,因雙方意見分歧嚴重,均未達成任何協定。筆者注意到一個細節:起初,西藏方面提出,同意以唐古拉山山脈傳統習慣線為界,但須將進入唐古拉山以北青海境內放牧的西藏牧民,移交青海方面管理(即轉為青海戶籍),但青海方面只要求收回借出的草場,不同意接收這些牧民;到最後,青海方面提出,以唐古拉山山脈傳統習慣線為界,按多縣歸還1960年代借用的全部草場,撤出全部人員和牲畜,如按多縣接收有困難,也可以由青海方面接管這些牧民,但這時西藏方面不同意了,要求人畜不撤,草場歸西藏(先是要求以沱沱河為界,繼而提出以通天河為界,均遭到青海方面的反對)。
安多設幾個移民管理體系
《超巨星:問答海西州》第九部分繼續介紹:
經青海、西藏兩省區召開四次協商會,2001年5月,國務院下發《關於西藏自治區與青海省行政區域邊界部分地段劃分及有關問題的批覆》(國函[2001]51號)裁決,明確劃定青海、西藏兩省區的法定邊界走向(基本以唐古拉山主脈傳統習慣線為界),同時確認西藏安多縣在唐古拉山以北青海境內所設鄉鎮及牧民仍歸西藏實際管轄。
唐古拉山鎮
到2005年,安多縣的雁石坪鎮、多瑪鄉、瑪榮鄉、瑪曲鄉、色務鄉等5個鄉鎮(整建制)、總面積4.75萬平方公里行政區域位於唐古拉山以北青海省境內(註:參見《西藏自治區地圖冊》,中國地圖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經比對中國地圖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青海省地圖冊》,多瑪鄉位於玉樹州治多縣雜多縣境內,瑪榮鄉位於玉樹州雜多縣境內)。
可見,一方面是青海省區域,一方面有安多縣幾個鄉鎮,因此,這些安多縣鄉鎮是移民管理體系,是移民管理類型的行政性質,而地理行政權力仍然屬於青海省。青海省接納移民而非讓出整個地盤,涉及省級界線,是省級大事,青海省還有自己的一系列許可權和利益,例如區域建設規劃、單位安排、資源協調、資源開發等,另一方面移民管理目前仍屬安多縣,為了不影響 安多縣財政。

界線事務

青海與西藏的行政區劃界線,包括青海省唐古拉山鎮與安多縣的界線,以2001年勘定線為準,據此管理界線,主要是妥善解決混居混牧區出現的矛盾糾紛,創平安邊界。

界線勘定

2001-05-25《青海省與毗鄰四省區的行政區域界線全部勘定》報導:“日前,隨著黨中央、國務院對青藏界線唐古拉山段和青甘界線花海子地段這兩處省際勘界遺留問題的解決,標誌著青海省與四川、甘肅、新疆、西藏四個省區之間總長7360公里的行政區域界線全部勘定,從而結束了青海省與友鄰省區之間無全面的、確切的行政區域界線的歷史,也從根本上消除了因界線不清存在的各類隱患。”2001-10-26發布的《國務院關於同意西藏自治區和青海省人民政府聯合勘定的行政區域界線協定書的批覆》(國函[2001]141號)批覆說:”西藏自治區、青海省人民政府:你們《關於報批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和青海省人民政府聯合勘定行政區域界線協定書的請示》(青政〔2001〕83號)收悉。同意《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和青海省人民政府聯合勘定的行政區域界線協定書》。請你們認真遵守協定書的各項規定,共同維護兩省(自治區)邊界地區的穩定,促進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網上搜尋就有)——可見,青海省的省際行政區劃以2001年勘定線為準,據此出版的中國行政地圖是權威地圖。

邊界管理

2004-04-22發布《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強行政區域界線管理 維護邊界地區社會穩定的通知》,2005-11-24發布《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民政廳等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行政區域界線管理工作意見的通知》,2006-05-10發布《海西州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州民政局等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我州行政區域界線管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西政辦〔2006〕36號》。
2012-11-07《【省民政廳】青藏兩省區行政區域界線第二輪邊界聯檢工作圓滿完成》報導:“青海、西藏兩省區行政區域界線全長2385.85公里,涉及雙方4個州(地)、12個縣(市)。自2001年行政區域界線勘定以來,兩省區倍加珍惜邊界地區來之不易的穩定局面,認真遵守勘界協定,通過2006年第一輪邊界聯檢,邊界日常管理工作切實加強,邊界地區民眾和睦相處,來往密切,有力地促進了兩省邊界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今年4月,在兩省區民政廳的組織下,兩省邊界接壤地區各級政府和民政部門對兩省區人民政府聯合勘定的行政區域界線協定書貫徹落實情況,界樁、界樁方位物是否完好,邊界線及西藏實際使用管理範圍線走向的地形是否發生重大變化進行了全面檢查,對雙方混居混牧區界限進行踏勘,並對聯檢結果進行了匯總。在雙方共同努力下,歷時8個月,全面完成了行政區域界線第二輪聯檢。在聯檢過程中,對於邊界地區出現的個別問題,雙方及時溝通協商,有力地維護了邊界地區和諧穩定,鞏固了勘界成果。”
與此相關,2013-09-26《玉樹州與西藏那曲簽訂平安邊界友好協定》報導雙方妥善解決安多縣治多縣混居混牧區出現的矛盾糾紛,共創平安邊界問題進行了友好協商。

移民管理板塊

西藏安多縣1962年冬出現大雪災,次年起安多借青海省唐古拉山鄉治多縣雜多縣的一些地方給牧民渡災,多次協調,兼顧青海和安多的安排,在唐古拉山鄉及其附近, 安多縣設立移民人群管理板塊性質的鄉鎮如雁石坪鎮等(不是普通意義上那種全權鄉鎮),而地理行政管轄權仍然屬青海省。
如上所述:經青海、西藏兩省區召開四次協商會,2001年5月國務院下發《關於西藏自治區與青海省行政區域邊界部分地段劃分及有關問題的批覆》(國函[2001]51號)裁決,兼顧雙方利益。

雁石坪鎮

安多縣雁石坪鎮 :西藏那曲地區安多縣在青海省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鄉雁石坪區域設立的(1962年冬大雪災後陸續遷來的)移民管理板塊。這裡有青藏鐵路雁石坪站

多瑪鄉

安多縣多瑪鄉:原來位於西藏自治區北部、唐古拉山腳下,1961年建多瑪鄉。1963年後因大雪災而移民青海省治多縣及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鄉之間的區域,政府駐地,先在青海省治多西恰日升山南麓,後來移到青海省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青藏公路上,在雁石坪鎮北方。因此,目前安多縣多瑪鄉人群所在區域跨越玉樹州治多縣的西南部和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的東部中段。

瑪榮鄉

安多縣瑪榮鄉:“瑪榮鄉_搜狗地圖”和“瑪榮鄉_百度地圖” 都顯示在青海省格爾木市 南部(即唐古拉山鎮)。
原來在安多縣北部,名稱是“馬榮”,其移民人群所在區域跨越玉樹州雜多縣西部區域和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的東南部,其管理中心在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東南部冬曲的上游(在青藏公路的東方較遠的地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