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敦煌通俗文學簡介
指
敦煌遺書中的唐五代通俗文學作品。是唐五代通俗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敦煌學的一個重要方面。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 年),在敦煌
莫高窟藏經洞發現一批已湮沒近千年的敦煌遺書,主要是唐五代時期的各種寫本和木刻書籍,總數達 4 萬多件,這是 20 世紀人類文化史上的重大發現,引起了國際學術界的極大關注。在不長的時間內(1907~1914 年),英、法、俄、日、美等國的探險者紛紛前往敦煌,大肆劫掠。許多有價值的敦煌遺書,現分別藏在英國倫敦不列顛博物館、法國
巴黎國家圖書館、列寧格勒蘇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以及日本大谷大學、龍谷大學圖書館等處。國內北京圖書館收藏敦煌遺書近萬卷,多屬佛道經典。近年來,隨著國際文化交流的發展,國內已獲得英、法兩國所藏敦煌遺書的原捲縮微片。蘇聯也曾於 60 年代開始出版所藏敦煌遺書的解說目錄和一些變文的影印解說本,但大部分內容尚未公之於世。
敦煌遺書是中國民族文化的寶藏,它們為研究中古時期的社會歷史、政治經濟、宗教思想、科學技術、文化藝術以及當時的中西交往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因而隨之產生了專門研究敦煌文物的敦煌學,敦煌通俗文學是敦煌學研究的重要對象。
敦煌通俗文學分類
在已發現的敦煌遺書中,有相當數量的文學作品,除去少數文人作品及某些專集、選集殘卷外,大多是唐五代時期流傳於民間的通俗文學作品。主要有以下幾類:
表現手法
在藝術上有可取之處:
題材多樣化。它們在廣闊的社會領域展現了佛寺禪門和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不僅有佛國天堂的虛幻描繪,冥界地獄的恐怖場景,也有現實社會的真實記錄和人情世態的生動表現。它們或揭露矛盾、抨擊現實,或感慨悲懷、觸景興嘆,或勸世警俗、譏諷嘲弄,或多或少地觸及當時社會的某些弊端,從而豐富了文學創作的內容。
語言通俗化。作為民間流傳的通俗文學作品,敦煌文學保存了大量的口語俚詞,並具有文學語言的準確精煉性。它所創造的散韻結合、詩文並用的語言體式,儘管還不夠完善,但已顯示了後代通俗文學的發展方向。
創作方法理想化。敦煌文學既注重對現實的客觀描繪,又充分發揮藝術想像來表達人們的意願,如《韓朋賦》、《葉淨能詩》等還能巧妙地把兩者糅合在一起,力求塑造出理想同現實相結合的人物形象。這些對後代的詩、詞、小說、戲劇和民間說唱文學都有一定的影響。
歷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