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且不辱使命

唐且不辱使命

《唐且不辱使命》選自《戰國策·魏策四》,戰國策西漢末年劉向根據戰國史書整理編輯的,共三十三篇,分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十二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且不辱使命
  • 選自戰國策·魏策四
  • 朝代西漢末年
  • 主人公:唐雎
百度名片,原文,注釋,譯文,課文研討,整體把握,問題探究,練習說明,教學建議,理解重點,通假字,一字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特殊句式,戰國策,

百度名片

《唐且不辱使命》選自《戰國策·魏策四》,標題為後人所加,又名《唐且為安陵君劫秦王》。唐且,也作“唐雎”,是文中安陵君的臣子。不辱使命,意思是勝利完成了出使的任務。辱,辱沒,辜負。

原文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悅(yuè)。安陵君因使唐雎使於秦。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於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於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於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注釋

1.選自《戰國策·魏策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標題是後人加上。《戰國策》是西漢末年劉 向根據戰國史書整理編輯的,共三十三篇,分東周西周中山十二策,又稱《國策》。唐雎(jū),也作唐且,人名。不辱使命,意思是勝利完成了出使的任務。辱,辱沒、辜負。
2.秦王:秦始皇帝趙政,當時他還沒有稱皇帝
3.使:派遣
4.安陵君:安陵國的國君。安陵是當時的一個小國,在河南鄢(yān)陵西北,原是魏國附屬國戰國魏襄王封其弟為安陵君
5.易:交換。
6.其:句中用來加重語氣的助詞
7.加惠:給予恩惠。
8.雖然;即使這樣。雖,即使。然,這樣。
9.弗;不。
10.秦滅韓亡魏:秦滅韓國始皇十七年(前230),滅魏國在始皇二十二年(前225)。
11.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安陵君看作忠厚長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錯意,置意。錯,通 “措”,安放,安置。
12.請廣於君:意思是讓安陵君擴大領土。廣,擴充。
13.逆:違背。
14.非若是也:不是這樣的。非,不是。是,代詞,指秦王說的情況。
15.直:只,僅僅。
16. 怫(fú)然:盛怒的樣子。
17.公:相當於“先生”,古代對人的客氣稱呼。
18.布衣:平民。古代沒有官職的人都穿布衣服,所以稱布衣。
19.亦免冠徒跣(xiǎn),以頭搶(qiāng)地爾:也不過是摘掉帽子,光著腳,用頭撞地罷了。搶,撞。徒:光著。跣(xiǎn):赤足。
20.庸夫平庸無能的人。
21.士:這裡指有才能有膽識的人。
22.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彗星的尾巴掃過月亮。專諸,春秋吳國人。公子光想殺王僚自立,就使專諸把匕首藏在魚肚子裡,借獻魚為名,刺殺了王僚。“彗星襲月”和下文的“白虹貫日”“蒼鷹擊於殿上”都是自然現象,本文把這些現象同人事聯繫起來,是古代迷信的說法。
23.聶政之刺韓傀(kuǐ)也,白虹貫日: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一道白光直衝上太陽。聶政,戰國時韓國人。韓傀是韓國的相國。韓國的大夫嚴仲子同韓傀有仇,就請聶政去把韓傀刺殺了。
24.要(yāo)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撲到宮殿上。慶忌是吳王僚的兒子。公子光殺死王僚以後,慶忌逃到衛國,公子派要離去把他殺了。倉,通“蒼”,青。
25.懷怒未發,休祲(jìn)降於天:心裡的憤怒還沒有發作出來,上天就降示了徵兆。休祲,吉凶的徵兆。休,吉祥。祲,不祥。
26.與臣將(jiāng)四矣:(專諸、聶政、要離)加上我,將成為四個人了。這是唐雎暗示秦王,他將效法專諸、聶政、要離三人,刺殺秦王。
27.若:如果。
28.必:將要。
29.怒:發怒,動詞。
30.縞(gǎo)素:白色的絲織品,這裡指穿喪服。
31.是:這樣,代詞
32.秦王色撓:秦王變了臉色。撓,屈服。
33.長跪而謝之: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古人席地而坐,坐時兩膝著地,臀部靠在腳跟上。跪時上身挺直,表示莊重。謝,道歉。
34.渝:明白,懂得。
35.謂:

譯文

秦王派人對安陵君安陵國的國君)說:“我想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應我!”安陵君說:“大王給予(我)恩惠,用大的土地交換小的土地,好得很;即使這樣,我從先王那繼承這塊封地,願意一生守護它,不敢交換!”秦王(聽後)不高興。安陵君因此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國
秦王對唐雎說:“我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卻不聽從我,這是為什麼?況且秦國滅了韓國亡了魏國,但安陵卻憑藉方圓五十里的土地倖存下來,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長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如今我用大於安陵十倍的土地,讓安陵君擴大自己的領土,但是他違背我的意願,是他看不起我嗎?”唐雎回答說:“不,並不是這樣的。安陵君從先王那裡繼承了封地,只想守護它,即使是方圓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換,更何況只是五百里呢?”
秦王勃然大怒,對唐且說:“先生也曾聽說過天子發怒嗎?”唐雎回答說:“我未曾聽說過。”秦王說:“天子發怒(的時候),會有百萬人屍體倒下,鮮血流淌千里。”唐雎說:“大王曾經聽說過平民發怒嗎?”秦王說:“平民發怒,也不過就是摘掉帽子光著腳,把頭往地上撞罷了。”唐雎說:“這是平庸無能的人發怒,不是有才能有膽識的人發怒。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彗星的尾巴掃過月亮;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一道白光直衝上太陽;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突然撲到宮殿上。他們三個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膽識的人,心裡的怒氣還沒發作出來,上天就降示了凶吉的徵兆。(專諸、聶政、要離)加上我,將成為四個人了。如果有才能有膽識的人發怒,只會倒下兩人,血濺出不過五步遠,天下百姓因此穿喪服,如今的情形就是這樣了。”說完(唐雎)拔出劍站起來。
秦王變了臉色,直身跪著,向唐雎道歉說:“先生請坐!為何會到了這種地步呢?我明白了:韓國、魏國會滅亡,但安陵卻憑藉方圓五十里的土地倖存下來的原因,只是因為有先生您啊!”

課文研討

整體把握

這篇文章所記敘的是強國和弱國之間一場外交鬥爭的情況。戰國時期最後十年,秦以秋風掃落葉之勢相繼翦滅各諸侯國,前230年滅韓,前225年滅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國,秦企圖用“易地”的政治騙局不戰而屈人之兵秦人往往借遷移之名行滅國之實),由此引起安陵君唐雎出使秦國一事。文章用人物對話生動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現了唐雎維護國土的嚴正立場和不畏強暴、敢於鬥爭的布衣精神,從而揭示了弱國安陵能夠在外交上戰勝強秦的原因。唐雎這種凜然不可侵犯的獨立人格和自強精神,在歷史長河中一直熠熠生輝。
本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寫唐雎出使秦國的背景。秦王派人向安陵君提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要求,這是一個明顯的騙局,因為安陵只是一個方圓五十里的附庸小國。安陵君看出秦王的野心,委婉地加以拒絕,並派唐雎出使秦國,意在修好。唐雎在吞併和反吞併鬥爭的背景下出使秦國,任務的艱巨程度可以想見。這一部分是為下面的情節做鋪墊。
第二部分(第2、3段),寫唐雎同秦王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的經過。可分兩層:
第一層(第2段),寫唐雎堅決抵制秦王的騙局,表現出維護國土的嚴正立場。唐雎一到秦廷,秦王就對安陵君提出嚴厲的指責。他一面裝出一副施恩加惠的臉孔,指責安陵君“逆寡人”“輕寡人”,一面以“滅韓亡魏”來炫耀自己的軍事實力,企圖迫使唐雎屈從他的意志。唐雎對此則洞若觀火,立即重申“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的嚴正立場,斷然拒絕“易地”。這種尖銳的對立,勢必促使雙方間的矛盾進一步發展。這是鬥爭的第一個回合。
第二層(第3段),寫唐雎以“士之怒”反擊秦王的“天子之怒”。秦王的騙局既被揭穿,炫耀武力也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於是進一步用戰爭進行恫嚇,極力描繪由“天子之怒”引起的戰爭的可怕場景。對此,唐雎毫不示弱,立即接過話題,以“士之怒”進行反擊,自然而然地引出專諸、聶政、要離行刺的故事,並表示自己要效法他們,意即要跟秦王拚命。說罷,立即付諸行動,“挺劍而起”。這是鬥爭的第二個回合,也是這場鬥爭中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4段),寫唐雎在這場鬥爭中得到了勝利。秦王沒有料到唐雎敢於跟他拚命,只好“長跪而謝之”,表示屈服。這種表示雖屬權宜之計,但也反映出他確實看到了唐雎在保存安陵五十里地這件事情上的作用。這是鬥爭的結局。

問題探究

作者是怎樣塑造人物形象的?
本文篇幅不長,卻繪聲繪形地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作者把這兩個人物放在一場尖銳的矛盾衝突當中,通過對話,鮮明地表現了他們各自的性格特點。
唐雎:不畏強暴、敢於獻身、愛國。
唐雎是一個有膽有識的謀臣。文中雖然只有他的兩段話,卻不難看出他對秦王的陰險狡詐是有認識的,如何應付也早已成竹在胸,因此,在這場面對面的交鋒中,他不為秦王的謊言所動,也不為他的威脅所屈,始終處於主動的地位。當秦王以“輕寡人”相責難時,他立即堅決予以駁斥:“否,非若是也。”不僅如此,為了掌握鬥爭的主動權,他有意激怒秦王,以“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進一步揭穿秦王的騙局,表達維護國土的強硬立場。當秦王惱羞成怒,以“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相威脅時,他毫不驚慌,而是以非凡的機鋒轉問秦王是否聽說過“布衣之怒”,再就秦王的答話點出“士之怒”這個要害,然後慷慨陳辭,歷數專諸、聶政、要離三個刺客,以“懷怒未發,休祲於天”歌頌他們的壯舉,在氣勢上完全壓倒了對方。待到最後說出“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並且“挺劍而起”時,秦王就只剩下“長跪而謝之”一條退路了。這一場鬥爭,表現了唐雎凜然正氣和不畏強暴的布衣精神。
在文中,秦王驕橫狂暴和野心勃勃的形象也被刻畫得很鮮明。他開始向安陵君提出“易地”要求時,就用了居於上位者發號施令的口氣,所謂“其許寡人”,就是必須要服從他,不得違抗,實際上是把一個明顯的騙局強加於人,表現出十足的驕橫。在會見唐雎時,劈頭就是嚴厲的質問,而且不容對方分說,說起起自己“滅韓亡魏”的能力來,透露出他完全可以使用武力來吞併安陵的意思,但由於還想兜售“易地”的騙局,又稱安陵君為“長者”,用“不錯意”來麻痹對方,顯得謀略頗深。這樣軟硬兼施之後,又進一步向唐雎施加壓力,以所謂“逆寡人”“輕寡人”大興問罪之辭。短短的幾句話,其盛氣凌人之態觸目皆是。待到唐雎表示了“不易地”的強硬立場後,他不顧剛剛說過的好話,立即進行戰爭恫嚇。但他錯誤地估計了這個小國使者的反抗程度,所以當唐雎反過來問他什麼是“布衣之怒”時,他說布衣之怒只是“免冠徒跣,以頭搶地”,依然是一副輕蔑。直到最後唐雎“挺劍而起”,他才氣焰頓減,“色撓”,“長跪而謝之”,並稱頌唐雎的膽識,是對唐雎的一種賞識與稱讚。
可見,在文章中,唐雎和秦王的形象是互為襯托的,它們共同構成了這正義與非正義間拚死較量的一幕。

練習說明

一、熟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你認為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樣的用心?
2.秦王是怎樣恐嚇唐雎的?唐雎是如何回應秦王的?恐嚇:“天子之怒”
此題意在使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和人物形象。
1.秦王要求“易地”肯定是包藏禍心的,所以安陵君唐雎君臣堅決不答應。具體答案依學生見解,不求統一。
2.參見“課文研討”。
二、下列各組加粗的詞各相當於現代漢語的什麼詞,表示什麼語氣?
1.安陵君不聽寡人,何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
2.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
技亦靈怪矣
3.大王嘗聞布衣之怒
4.與臣而將四
泯然眾人
此題意在引導學生體會人物對話的不同語氣。課文的主要部分是人物對話,寫人物對話,離不開語氣的表達。虛詞運用得恰當,能妥善表達人物說話時的語氣,才能把人物的神態描繪得更形象、逼真。藉此可以讓學生熟悉、積累更多的文言文語氣詞。
1.“也”是表示疑問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呢”,這裡有反問的意思;“也”是表示判斷語氣,不譯。
2.“哉”是表示疑問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呢”,這裡表示反問;“哉”表示感嘆的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呀”。
3.“乎”表示疑問的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嗎”;“乎”表示感嘆的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啊”。
4.“矣”表示陳述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了”;“矣”表示陳述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了”。
三、翻譯下面的句子,注意加點的詞古今意義的不同。
1.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
2.雖然,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
3.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有先生也。
此題意在使學生逐字逐句理解文章的內容,幫助學生學會抓住關鍵文言詞語,疏通文言文意的方法。
1.秦王想要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國安陵君一定要答應秦王呀!
(古):交換。(今):簡單。
2.即使如此,但我是從先王那裡接受了封地,願意始終守護它,不敢交換!
雖然(古):即使這樣。(今):錶轉折。
3.韓國、魏國滅亡了,而安陵國卻憑藉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來,只是因為有先生啊!
(古):只。(今):白白地。
四、戰國時期,“士”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社會階層。請你請教老師,查找有關資料,說說戰國時期的“士”是指哪一類人,舉出幾個歷史上有名的“士”,在班上講講他們的故事。
此題意在以本課為契機,讓學生了解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士”這一社會文化現象,引導他們多閱讀一些相關的歷史資料或人物傳記,並互相討論增加文化積累。

教學建議

一、本文故事情節生動,富有戲劇性,學生樂於接受。教學時,仍應以朗讀為主,在反覆誦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己講解文章主要內容,教師只需要對個別詞句略加點撥,其餘由同學自主思考,把不懂的問題提出來。朗讀時應引導學生注意把握說話人的語氣。甚至可以讓學生表演唐雎和秦王的這段對話,以便加深理解。
二、引導學生從分析唐雎和秦王的形象入手,由此加深學生對文言詞語、句式的理解也是一個一舉多得的辦法。
三、在中國歷史上,像唐雎這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有著凜然正氣的布衣之士還有很多,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他們的事跡,鼓勵學生學習他們的品格。
四、《戰國策》中的許多人物、事例,往往不合史實。如課文,唐雎是不可能帶劍接近秦王的,並且一個使者是不可能如此同君主說話。如果學生有疑問,教師可以給予解釋。本文主要還是體會人物形象,不必過分認真計較史實。

理解重點

通假字

1.故不意也(“錯”通“措”放置)
2.鷹擊於殿上(“倉”通“蒼”,青灰色)
3.輕寡人 (“與”通“歟”,疑問語氣助詞
4.豈五百里哉(“直”通“值”,只,僅僅)
5.寡人矣(“諭”通“喻”,明白)

一字多義

以:
1.寡人慾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
2.而安陵五十里之地存者(憑藉)
3.徒有先生也(因為)
4.君為長者 (把)
5.頭搶地耳 (用)
徒:
1.亦免冠跣(光著,動詞)
2.以有先生也(只,僅僅,副詞)
夫:
1.此庸之怒也(……的人)
2.專諸之刺王僚也(句首發語詞,無意義)
怒:
1.此庸夫之也,非士之怒也(發怒)
2.懷未發(憤怒,名詞)
使:
1.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派遣,動詞)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於秦。(兩者皆為動詞,前“使”:派遣;後“使”:出使)
而:
1.挺劍起(表修飾,不翻譯)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錶轉折,但是)
3.受地於先王而守之(表順承,不譯)
之:
1.而安陵以五十里地存者(結構助詞,的)
2.願終守(代詞,指代安陵國土)
3.夫專諸刺王僚也(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4.長跪而謝曰(代詞,指唐雎
者:
1.以君為長(……的人)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的原因)
然:
1.雖 (這樣)
2.秦王怫怒 (...的樣子)
雖:
1.千里不敢易也(轉折連詞,即使)
2.然,受地於先王(假設連詞,即使)
於:
1.受地先王(從)
2.倉鷹擊殿上(到)
3.請廣君(給)
與 1.輕寡人(通"歟",疑問語氣助詞)
2.臣而將四矣(加)

古今異義

1.非若也(古:這樣,如此。今:今常用作判斷詞
2.豈五百里哉(古:只,僅僅。今:不彎曲)
3.祲降於天(古:吉祥。今:常用作休息)
4.以五百里之地安陵(古:交換。今:容易,簡單)
5.雖然,受地於先王(古:即使這樣。今:連詞,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卻”等與它呼應,表示承認前邊的事,但後邊的並不因此而不成立)
6以有先生也(古:只。今:徒弟)
7.秦王色(古:屈服。今:輕輕地抓)
8長之(古:一種坐姿。今:雙膝著地。 古:道歉。今:感謝或凋落)
9.以頭地耳(古:撞。今:搶奪)
10 安陵君使唐雎使於秦(古:於是。今:因為)

詞類活用

且秦魏——————滅和亡也可以理解成使動用法,使韓國和魏國滅亡,滅稍微牽強點,但亡是可以的。判斷使動主要是看這個詞是後面的賓語還是前面的主語的性質,這裡是魏亡而非秦亡,所以可以理解為使動。
於君——————廣,可以看作形容詞活用為動詞,解釋為擴充
寡人與?——————輕,形容詞用作動詞,此處的意思是輕視。
千里不敢易也——————千里可以理解為數量詞活用為名詞,千里的土地,但我們不這樣翻譯,其實也理解得通順
屍百萬,血千里——————因為主語是天子,所以伏屍和流都可以理解為使動,使百萬人屍體倒下,使血流千里。
屍二人,血五步——————伏,使動用法,使……伏流,使動用法,使……流
天下縞素——————縞素,名詞作動詞,穿戴喪服
跣——————免,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免,脫去。徒: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徒,光著
與臣而將矣------數詞活用做動詞,成為四人

特殊句式

非若是也—— 判斷句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判斷句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判斷句
受地於先王——狀語後置
請廣於君——狀語後置
倉鷹擊於殿上--狀語後置

戰國策

戰國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策略,展示了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典籍。西漢劉向編定為三十三篇,書名亦為劉向所擬定。宋時已有缺失,由曾鞏作了訂補。有東漢高誘注,今殘缺。宋鮑彪改變原書次序,作新注。吳原師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煒有《補釋》,今人繆文遠有《戰國策新注》。總共三十三篇,按國別記述,計有東周一、西周一、秦五、齊六、楚四、趙四、魏四、韓三、燕三、宋、衛合為一、中山一 12國策,共33篇。記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周貞定王十六年,下迄秦二世元年。以策士的遊說活動為中心,反映出這一時期各國政治、外交的情狀。全書沒有系統完整的體例,都是相互獨立的單篇。雖然習慣上把《戰國策》歸為歷史著作,但它的情況與《左傳》、《國語》等有很大不同。有許多記載,作為史實來看是不可信的。如《魏策》中著名的“唐雎劫秦王”,寫唐雎在秦廷中挺劍脅逼秦王趙政(即秦始皇),就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這一類內容,與其說是歷史,還不如說是故事。《戰國策》的思想觀念,就其主流來說,與《左傳》等史書也有截然不同之處。劉向序說:“戰國之時,君德淺薄,為之謀策者,不得不因勢而為資,據時而為畫。故其謀扶急持傾,為一切之權,雖不可以臨教化,兵革救急之勢也。”戰國時代,是春秋以後更激烈的大兼併時代,過去還勉強作為虛飾的仁義禮信之說,在這時已完全被打破。國與國之間,如今講的是以勢相爭,以智謀相奪。那些活躍在政治舞台上的策士,也只是以自己的才智向合適的買主換取功名利祿,朝秦暮楚,毫不為怪。如蘇秦始以連橫之策勸說秦王併吞天下,後又以合縱之說勸趙王聯合六國抗秦。他游秦失敗歸來時,受到全家人的蔑視;後富貴還鄉,父母妻嫂都無比恭敬。於是他感慨道:嗟夫,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貴,蓋可忽乎哉!作者以欣賞的筆調,描繪了蘇秦躊躇滿志的神情。這些看來也許是不值得讚賞,但在當日的歷史條件下,原本受貴族壓抑的平民的心理就是如此,這樣寫比虛假的說教更富於真實性。另一方面,由於策士以一種比較自由、可以擇君而輔之的身份,在當時的政治與外交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而
今本共33卷:東周策1卷、西周策1卷、秦策5卷、齊策6卷、楚策4卷、趙策4卷、魏策4卷、韓策3卷、燕策3卷、宋衛策1卷、中山策1卷,共497篇。《戰國策》一書對司馬遷的《史記》的紀傳體的形成,具有很大影響。《戰國策》歷來為研究者稱讚其文學價值,但是對它的思想卻是眾說紛紜。這是由於該書與後世的儒家思想不符,過於追逐名利。而且過於誇大縱橫家的歷史作用,降低了史學價值。 劉向 字子政 本名更生 他是經學家、目錄學家士的分類戰國文獻中,以"士"為中心組成的稱謂和專用名詞,據粗略統計有百餘種。這不僅說明士階層的複雜,也說明他們的行跡遍及社會各個角落。為了區分不同的士,當時的人便開始對士進行類分。《墨子·雜守》篇把士分為"謀士"、"勇士"、"巧士"、"使士"。《商君書·算地》把士分為"談說之士"、"處士"、"勇士"、"技藝之士"、"商賈之士"。《莊子·徐無鬼》把士分為"知士"、"辯士"、"察士"、"招世之士"、"中民之士"、"筋力之士"、"勇敢之士"、"兵革之士"、"枯槁之士"、"法律之士"、"禮教之士"、"仁義之士"等。根據士的特點、社會地位等情況,大體可分成三大部分:(一)武士。其中又分不同類別。第一類是國家的武裝力量。由於技能、職掌、兵種以及國別等不同情況,又有各式各樣的稱謂:"選士"、"練士"、"銳士"、"精士"、"良士"、"持戟之士"、"射御之士"、"材伎之士"、"虎賁之士"、"劍士"、"死士"、"甲士"、"爪牙之士"、"教士"、"庶士"、"吏士"等。第二類是俠士。典籍中稱之為"俠"、"節俠士"、"遊俠"。這些人的特點是見義勇為,為知己者死。第三類是"力士",指力氣大而勇悍之士。(二)文士。《韓詩外傳》卷七說:"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筆端,避武士之鋒端,避辯士之舌端。"這裡把操筆桿的稱為文士。其實文化人,包括辯士,皆可稱為文士。早在戰國之初,墨子就曾對文士的特點與文士的不同類型作過劃分,他說賢良之士"厚乎德行,辯乎言談,博乎道術"。德行、言談、道術應該說是對文士的類分。戰國史籍中有關文士的各種稱謂不下三、四十種。這幾十種稱謂,大體可歸入如下幾類。第一類可稱為道德型。這一類的士把道德修養作為奮鬥目標。因此當時有不少人從道德品質意義上給士下定義或概括士的特點和本質。如孔子說:"士志於道。"《呂氏春秋·正名》記尹文與齊王的對話:"尹文曰:'今有人於此,事親則孝,事君則忠,交友則信,居鄉則悌。有此四行者,可謂士乎?'齊王曰:'此真所謂士已。'"道德之士的稱呼計有:"通士"、"公士"、"直士"、"志士"、"修士"、"善士"、"信士"、"廉士"、"勁士"、"正士"。第二類可謂之為智慧型型。這些人重在知識和學以致用,有如下稱謂:"文學之士"、"遊學者"、"法術之士"、"智術之士"、"有方之士"、"法律之士"、"弘辯之士"、"遊說之士"、"遊宦之士"、"察士"、"巧士"、"博士"、"智士"、"賢能之士"、"策士"、"任舉之士"、"傾危之士"等。隱士可以說是以上兩類的附類或兼類,這類士因種種原因不為官。不出仕並不是都不關心國計民生、社會政治大事;相反,有些隱士發表了許多評論時政得失的言論,甚至提出系統的理論,成為一家之言。有些隱士在社會上具有很高的聲望,君主貴人派使臣再三延聘,卻拒不受命。也有些隱士是一時的,隱居只不過是靜觀待機之術。與"隱士"相同或相近的,還有如下稱呼:"居士"、"處士"、"山谷之士"、"江海之士"、"岩穴之士"、"貴生之士"、"高士"、"閒居之士"等。第三類可謂之技能型。這部分人又可分技藝之士、商賈之士、方術之士三部分。技藝之士指有一技之長和專門技能的人。《商君書·算地》說:"技藝之士資在於手。"《韓非子·顯學》說:"今商官、技藝之士,亦不墾而食。"商賈之士指經營工商業之士。例如管仲鮑叔牙早年就曾經商。范蠡是士人經商致富的典型。子貢既是士,又是大商人。戰國時期的白圭也是著名的士兼商人。到戰國有了"商賈之士"的說法,《商君書·算地》說:"商賈之士資在於身。"方術之士指卜、巫、相面、看風水、求仙藥之類的士人。如《荀子·非相》:"梁有唐舉,相人之形狀顏色,而知其吉凶,妖祥。"戰國時期這一類的士人頗為活躍,有的參與國政。"荊有善相人者,所言無遺策,聞於國,莊王見而問焉。" 秦始皇統一之後,"悉召文學術士甚眾,欲以興太平。方士欲練以求奇藥" 。(三)低級官吏。有些低級官吏稱之為"士"。具體有以下幾種情況:一種是司法官的屬吏稱"士",《孟子·梁惠王下》載:"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士師"為高級司法官,"士"則為較紙級的屬官。第二種是指基層臨民的官吏。這種士有其治所,如《非攻下》云:"士不暇治其官府。"《管子·八觀》把"里尉"稱之為"士"。第三種泛稱各種屬吏。《禮記·祭法》:"庶士,庶人無廟。"註:"庶士,府吏之屬。"還有一些難於歸類的。如"勇士"、"國士"、"秀士"、"俊士"、"烈士"、"豪士"、"車士"、"都士"等。通過以上的分類,可以看到士成份之複雜和在社會上分布面之廣,這說明士是社會中最活躍的一個階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