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栽培及初加工技術》是2010年海南出版社、三環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龍宇宙。
基本介紹
- 書名:咖啡栽培及初加工技術
- 作者:龍宇宙
- 類別:專著
-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三環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
- 頁數:96 頁
- ISBN:9787544332682
- 來源資料庫:館藏中文資源
- 所有責任者:龍宇宙,董雲萍,孫燕
- 出版發行地:海口
- 語種:Chinese 漢語
- 分類:中圖分類:S571.2
- 叢編題名:海南熱帶高效農業實用技術叢書
《咖啡栽培及初加工技術》是2010年海南出版社、三環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龍宇宙。
《咖啡栽培及初加工技術》是2010年海南出版社、三環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龍宇宙。關鍵字: 咖啡---栽培咖啡---加工咖啡1摘要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咖啡的栽培概況,經濟價值與消費情況,咖啡的種類和栽培品種,咖啡種苗的繁...
雲南小粒咖啡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形成了濃而不苦,香而不烈,帶一點果味的獨特風味,世界一流咖啡專家評價是全世界最好的咖啡,其栽培技術,單產也是世界一流的。形態特徵 小喬木或大灌木,高5-8米,基部通常多分枝;老枝灰白色,節膨大,幼枝無毛,壓扁形。葉薄革質,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6-...
中粒種咖啡。(二)立地條件 海拔900米以下,濕潤、蔭蔽的森林河谷地帶,咖啡園須建防風林。pH值4.5至6.5之間,土壤的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鉀、有機質含量分別高於60毫克/千克、15毫克/千克、80毫克/千克、25g/千克;並以水源方便、排水良好的紅壤土及黃壤土為佳,其次為沙壤土和沖積土。(三)栽培技術 1....
咖啡樹的根屬於淺根系圓錐型根系,一般植根於10-30cm 土層內。樹的每節上有 1 對芽,上芽分枝於苗高 30 cm 左右萌發,但受溫度影響嚴重,下芽分枝受頂芽抑制嚴重。每年 2-4 月開花,6-8 月果實發育,10 月-翌年 2 月成熟。種植技術 選種制種 選擇5年以上、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母樹,採摘籽粒飽滿、果...
《咖啡栽培技術》是2017年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燕。內容簡介 本書由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組織有關專家編寫,介紹了咖啡生物學特徵特性習性、常用栽培品種、育苗與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採收與加工方面等內容。內容通俗易懂,可操作性性強,可供農民、農業技術員及相關專業人員閱讀。目錄 序 前言 一、概述...
《咖啡高產栽培技術》是2009年8月1日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董雲萍、龍宇宙、孫燕。內容簡介 咖啡是世界三大飲料中產量、消費量和經濟價值均居首位的熱帶經濟作物。全世界喝咖啡人數已超過15億,年消費咖啡達500餘萬噸,因而咖啡豆是國際貿易中繼石油和小麥之後的第三大宗商品。美國、德國、巴西、日本都是...
《小粒種咖啡初加工技術規範(NY/T 606-2002)》由雲南省熱帶作物學會負責起草,華南熱帶農產品加工設計研究所參加起草。《小粒種咖啡初加工技術規範(NY/T 606-2002)》主要起草人:周仕崢、陳成海、李維經、洪龍漢、何普銳。《小粒種咖啡初加工技術規範(NY/T 606-2002)》描述了小粒種咖啡初加工技術規範。《小粒...
咖啡(英語:coffee),是用經過烘焙磨粉的咖啡豆製作出來的飲料。作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其與可可、茶同為流行於世界的主要飲品。咖啡樹是屬茜草科多年生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日常飲用的咖啡是用咖啡豆配合各種不同的烹煮器具製作出來的,而咖啡豆就是指咖啡樹果實裡面的果仁,再用適當的方法烘焙而成,一杯標準的咖啡...
教材的主要內容包括緒況、咖啡栽培發展簡史與咖啡產區概論、咖啡樹栽培的生物學基礎、咖啡樹栽培的生態學基礎、咖啡樹種質資源與良種選育、咖啡樹的繁殖、咖啡園的建立、咖啡園的管理、咖啡病蟲鼠害防治技術、小粒種咖啡的產量和品質、咖啡的採收與初加工技術、咖啡樹栽培與可持續發展。本書不僅是高等院校林學、農學、...
主要內容包括:概述,小粒咖啡的植物學特徵,咖啡生物學特性與生態適宜區劃分,咖啡園營建技術,咖啡園田間管理技術,咖啡施肥技術,咖啡病蟲害防治技術,咖啡的採收與加工技術及咖啡標準化栽培檔案記錄和檔案管理。本書謹供從事咖啡科研、教學、生產、加工及貿易工作的相關人員閱讀參考。圖書目錄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
2009年11月16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福山咖啡”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產品特點 福山咖啡樹屬於茜草科,多年生常綠小喬木,中粒種咖啡,屬羅伯斯特種咖啡在福山氣候環境和人工技術條件下的變異和馴化。福山咖啡顆粒飽滿均勻,圓滑光潔、色澤光亮,聞起來美味香醇。成熟呈深紅色。脫皮的咖啡豆圓滑光潔、品質優良。以...
1958年德宏州在芒市建立了州咖啡生產基地,開展咖啡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技術研究,並攻克了咖啡選種、豐產栽培、防治病蟲等課題,使科學種植咖啡技術在各族民眾中得了普及。1960年,全州咖啡種植面積已達1.5萬畝,產量40多噸。德宏小粒咖啡到上海加工成咖啡粉,用鐵皮罐頭包裝,出口倫敦。1963年在國際博覽會上,德宏...
保山作為雲南小粒咖啡三大產區之一,是中國小粒咖啡種植和加工的先驅,小粒咖啡種植歷史悠久,栽培經驗豐富,可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據考證,最老的咖啡樹已經60多年。雲南保山市自1952年開始大規模種植咖啡,已近60年的歷史,由於境內怒江流域和枯河流域獨特的自然條件和多年積累的栽培技術,在廣大種植農戶和技術人員...
但中國栽培咖啡卻只有幾百年的經歷,1884年,台灣省開始引種咖啡。二十世紀初,華僑從馬來西亞帶回咖啡在海南省種植。後來,南方熱帶和亞熱帶的各省區才陸續開始種植物咖啡。雖然栽培的時間較短,但我國海南省和雲南省的咖啡具有超群的品質,獨特的魅力,在國際上享有盛譽,一些外國商人低價買去後,經加工再銷往國際市場...
第三章咖啡的栽培方法 阿拉比卡種的培育方法 第四章咖啡的精製 多樣的乾燥方法 原產地不同,精製方法也各不相同 第五章咖啡的流通 第二篇精品咖啡入門 第一章咖啡生豆的品質 運輸和保存 瑕疵豆的混入 烘焙引起的損害 第二章精品咖啡 從西雅圖模式的完成到進軍美國的全新市場 咖啡比賽的開展和作用 日本的精品咖啡...
《咖啡與生活》是2023年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從認識咖啡開始,涵蓋了咖啡栽培、多個咖啡品種、咖啡常見病蟲草害及其防治、咖啡加工(初加工、深加工)、咖啡相關機械、咖啡與健康等頗為豐富的內容,全書圖文並茂,既可以作為一本咖啡專業人士的專業指導用書,又可以作為咖啡行業認識了解咖啡的...
五、加快咖啡產業發展的八條措施 (一)建立科技服務體系 一是以我省最大的咖啡種質資源庫德宏熱作所為基礎,組建咖啡研究中心,承擔全省咖啡良種選育,咖啡種植加工技術研究推廣等工作。二是在思茅地區建立咖啡科技推廣服務中心,承擔全省咖啡豐產栽培及加工技術推廣工作,擔負全省的培訓任務。三是在省熱作學校開設咖啡...
第四章 複合栽培技術 第一節 香草蘭複合栽培技術 第二節 胡椒複合栽培技術 第三節 咖啡複合栽培技術 第四節 可可複合栽培技術 第五節 熱區主要複合栽培模式 第五章 主要病蟲當防治 第一節 主要病害及防治 第二節 主要害蟲及防治 第六章 果實收穫與初加工 第一節 收穫 第二節 初加工 第七章 發展前景 參考...
推進道地中藥材藥食同源產品精深加工,建設3條中藥飲片、配方顆粒及健康產品生產線。支持肉食品深加工擴能提質。7.加工園區建設工程。進一步最佳化空間布局,推進農產品加工向優勢區域聚集,著力提升農產品加工園區加工能力、技術升級、產品創新,培育要素聚集、產業鏈條完備的加工園區。重點推進雲南精品咖啡加工園區、思茅產業...
1727年巴西北部開始了咖啡種植,然而糟糕的氣候條件使得這種作物種植逐漸轉移到了其他區域,最初是里約熱內盧,最後到了聖保羅和米納斯洲(大約1800-1850期間),在這裡咖啡找到了它最理想的生長環境。咖啡種植在這裡發展壯大,直到成為巴西最重要的經濟來源。 正是在1740到1850期間,咖啡種植在中南美洲達到了它的普及...
14.技術創新集成推廣工程。健全省級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聯合優勢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龍頭企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加快科研成果轉化,提升農業科技服務能力。重點圍繞蔗葉腐熟還田、普洱茶精深加工、天然橡膠和蘋果柑橘等綠色高效生產、花卉無土設施栽培、核桃精深加工、精品咖啡種植加工、道地藥材標準化生產、...
按照GB10789-2007飲料通則,將無酒精飲料分為果蔬汁飲料類、蛋白飲料類、包裝飲用水類、茶飲料類、咖啡飲料類、固體飲料類、特殊用途飲料類、植物飲料類、風味飲料類、其它飲料類等10類。產生歷史 最早的飲品生產是穀物造酒。中國古代的釀酒技術已有相當高的水平。公元前350年的中國東周辭書《爾雅》中已有茶和茶樹栽...
農業機械租賃;小微型客車租賃經營服務;雲計算裝備技術服務;工業網際網路數據服務;穀物種植;豆類種植;油料種植;薯類種植;棉花種植;糖料作物種植;花卉種植;食用菌種植;蔬菜種植;菸草種植;園藝產品種植;水果種植;堅果種植;含油果種植;可可豆種植;茶葉種植;香料作物種植;咖啡豆種植;中草藥種植;農副食品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