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理論

命題理論與心理模型理論、多水平模型、關係組織理論同屬於表象的理論,該理論得到了Pylyshyn的支持,但實際上Anderson和Bower已經放棄了命題是所有心理表征的基礎的觀點,但因為Paivio對於表象存在的實驗證據,這一理論得以保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命題理論
定義,性質,實驗證據,

定義

Anderson和Bower提出的命題理論認為,人不存貯表象而只存貯命題,命題是詞和畫共有的,即一切信息的存貯和表征都是由命題來實現的。

性質

命題是體現概念之間關係的工具,是潛藏於概念的特殊關係之下的意義,命題之間形成網路,來自外界的言語刺激和非言語刺激,在結果感覺分析後激活概念網路中的不同結點。人在回憶時出現的表象形式或言語描述,就是從同一命題表征中產生的,因此,在命題理論中表象只是一個副現象。命題能夠被用來描述各種關係,許多命題又可以組合以表示更複雜的關係表象和系列字詞,而且心理表征的命題形式是以一種更抽象的形式來表征知識的隱含意義。

實驗證據

1. Kosslyn在實驗中發現,當被試不使用表象時,對於“貓有爪子”的反應時比較短,對於“貓有頭”的反應時比較長,而當被試被要求使用表象時結果相反,證明“貓”、“爪子”、“頭”之間是通過命題聯繫起來,而不是通過表象。
2. Carmichael的實驗結果發現語義信息在表象意義方面有扭曲視覺表象的趨勢,回憶實驗刺激圖片時給出的不同釋義是基於對這些圖形給出的不同標記得到的而不是基於表象本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