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瑪縣(呼瑪)

呼瑪縣

呼瑪一般指本詞條

呼瑪縣,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下轄縣,政府駐地呼瑪鎮。位於大興安嶺東麓,黑龍江上游西南岸。地理坐標為北緯50°49′20″至52°53′59″、東經125°03′20″至127°01′30″之間,西部和北部與新林區塔河縣毗鄰,南部與黑河市愛輝區嫩江市接壤,東部與俄羅斯施馬諾夫斯克市、斯沃搏德內市和馬格達加奇區隔江相望。對俄邊境線長達371公里,占到大興安嶺地區對俄邊境總長的近二分之一,也是黑龍江省對俄邊境線最長的縣份。呼瑪縣轄6鄉2鎮,總面積為14335平方公里,總人口5.3萬人(2012年)。縣政府駐地呼瑪鎮,是1993年5月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對外開放的國家一類口岸。

2018年,呼瑪縣地方生產總值完成11.5億元,同比增長1%。呼瑪縣是大興安嶺地區唯一以農為主的行政縣。著名特產有木耳、蘑菇、猴頭、藍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呼瑪縣
  • 別名:呼瑪爾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黑龍江大興安嶺市 
  • 地理位置:大興安嶺東麓,黑龍江上游西南岸
  • 面積:14335 km
  • 下轄地區:6鄉、2鎮
  • 政府駐地:呼瑪鎮
  • 電話區號:0457
  • 郵政區碼:165100
  • 氣候條件: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人口數量:5.3萬(2012年)
  • 著名景點:呼瑪江邊公園
  • 火車站韓家園站
  • 車牌代碼:黑P
  • 地區生產總值:11.5億元(2018年) 
  • 方言東北官話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人口民族,地理環境,位置境域,氣候,地貌,水文,土壤,自然資源,礦產資源,動物資源,植物資源,水資源,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文化,體育,教育,衛生醫療,社會保障,交通,旅遊景點,地方特產,所獲榮譽,

建制沿革

呼瑪縣,因呼瑪河得名。“呼瑪”,又稱“呼瑪爾”、“庫瑪爾”,系達斡爾語,“高山峽谷不見陽光的急流”之意。
中俄界碑中俄界碑
屬鮮卑。
唐屬室韋都督府。
屬東京道室韋部。
金屬上京蒲峪路
遼陽行省開元路。
初,始屬寧古塔將軍管轄。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清政府派寧古塔副都統薩布李甘率1500名士兵進駐呼瑪爾建木城,作為抵禦沙俄侵略的前哨堡壘。二十二年(1683年),在黑龍江上游呼瑪爾河口附近,修建呼瑪爾木城,改隸黑龍江將軍管轄,屬黑龍江副都統轄區。清雍正五年(1727年),黑龍江將軍於呼瑪爾城設定呼瑪爾卡倫。光緒三十四年七月初九日(1908年8月5日),為驅逐沙俄越境掠奪黃金,清廷批准,擬設呼瑪直隸廳,駐西爾根卡倫。後因條件所限,緩設。宣統元年(1909年),於呼瑪爾河口設定呼瑪爾河總卡官,節制呼瑪爾河、依西肯、倭西門、安乾、察哈彥、望哈達卡倫。隸屬璦琿兵備道。
民國元年(1912年7月1日),設定呼瑪廳設治局,駐呼瑪爾河口(又稱“金山口”,今金山鄉金山村)。
民國三年(1914年1月11日),呼瑪廳設治局改為呼瑪縣,為二等縣。同年7月11日,呼瑪縣知縣孫繩武啟用“呼瑪縣印”,隸屬黑河道;10月批准,呼瑪縣署遷至古站(今呼瑪鎮)。
民國四年(1915年1月),將倭西門卡倫改為呼瑪縣分駐倭西門縣佐。
民國五年(1916年4月),呼瑪縣署正式移駐古站。
民國十八年(1929年2月1日),倭西門縣佐升改鷗浦設治局,旋即改設鷗浦縣。呼瑪縣由黑龍江省直轄,同年4月提升為一等縣。
民國十九年(1930年),東北淪陷後,初由黑龍江省直轄,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日本侵略占領了呼瑪縣。12月,劃歸黑河省管轄。
民國二十四年(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隸屬黑龍江省管轄。
1945年8月,呼瑪解放。
1946年8月13日,建立了呼瑪縣人民政府。
1947年3月,撤銷鷗浦縣和漠河縣,併入呼瑪縣。呼瑪縣改隸黑河專區管轄。
1964年8月,將西部林區劃歸大興安嶺特區管轄。
1970年4月,將呼瑪縣劃歸大興安嶺地區管轄。
1981年5月,將沿江漠河、興安、開庫康、依西肯公社和十八站公社分別劃歸新設定的漠河縣和塔河縣管轄。11月,呼瑪縣一分為三,單設了漠河縣塔河縣
1992年,呼瑪縣共轄11個鄉鎮。縣政府駐地呼瑪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呼瑪縣共轄8個鄉級行政區,包括2個鎮、6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分別是呼瑪鎮、韓家園鎮鷗浦鄉、白銀納鄂倫春族民族鄉、興華鄉金山鄉北疆鄉三卡鄉。呼瑪縣人民政府駐呼瑪鎮迎賓街。

人口民族

2012年,總人口5.3萬人,滿族、回族、朝鮮族、達斡爾族、錫伯族、蒙古族、俄羅斯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哈薩克族等10餘個少數民族。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呼瑪縣位於黑龍江北部,地外大興安嶺東麓黑龍江之濱,北緯50°49′20″至52°53′59″、東經125°03′20″至127°01′30″,東部和北部為黑龍江環繞,黑龍江主航道為國境線,北與塔河縣相連,西為新林區、松嶺區接壤,南與黑河市、嫩江市毗鄰。南北長230公里、東西寬135公里,總面積14335平方公里。
呼瑪縣

氣候

呼瑪縣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嚴寒而漫長,極端最代低氣溫-50.2℃,夏季炎熱多雨且短暫,年降雨量300至500毫米之間,極端最高氣溫38℃,年平均氣溫-2℃。積雪覆蓋期長達150余天,無霜期80至110天,結冰區期每年7個月左右。年平均日照時數2529小時。年≥10℃的活動積溫為1998.0℃。
呼瑪風光呼瑪風光
春季日照時間長降水量少,溫度低,風天多;夏季日照時間長降水量多,溫度高,雨天多;秋季日照時間短降水量較多,溫度漸低;冬季日照時間短降水量少,溫度低,晴天多。

地貌

呼瑪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部屬低山丘陵區,東南部屬漫崗平原區。地貌標高143-788米,平均海撥350米(系黃海高程)。屬多山區,轄區內深山地約占全縣總面積的83.8%,丘陵地約占全縣總面積的5.4%,平原約占全縣總面積的9.9%,河流湖泊等約占全縣總面積的0.9%。

水文

呼瑪縣境內水境內有名稱河流127條、無名稱河流56條,均屬黑龍江、嫩江兩大水系,呼瑪河水向東注入黑龍江,境內流程209公里,是縣內最長的一條大河。境內泡澤共有331個。江河水含省量少,透明度29-33左右。

土壤

呼瑪縣土壤屬大興安嶺東部山地棕壤、黑土、草甸土和草甸沼澤土4個類型13個亞類型。有機質含量高,但土溫低,有機質分解緩慢。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呼瑪縣境內蘊藏著十分豐富的礦產資源。這裡盛產黃金,自古有“黑水鑲邊、黃金鋪路”之稱。金礦遍布全縣各個鄉鎮,金沙品位高、儲量大,已探明的黃金儲量占全省的45.9%,是中國重點黃金產地。
呼瑪縣(呼瑪)
截至2012年,呼瑪縣礦產資源有金、煤、鐵、磷、鉬、石墨、雲母、石灰石、石英砂、花崗岩、膨潤土等。呼瑪素有“黃金鋪地”、“金鑲邊”的美稱,探明的黃金儲量居黑龍江省之冠,已探明的煤炭儲量達1億噸,埋藏淺、易開採。褐煤埋藏淺、易開採,儲量達1.7億噸以上,鷗浦煤礦、椅子圈煤礦已建成投產。鐵、釩鈦磁鐵礦儲量探明627萬立方米,儲量達4000萬噸的石英砂礦體,為中國國內石英砂礦所罕見。

動物資源

呼瑪縣野生異獸珍禽有鹿、、黑熊、狍子、猞猁、黃鼬、紫貂、水獺、麝鼠及飛龍鳥榛雞、樹鳥、雉鳥等。江河中盛產聞名遐邇的鰉、鱘、鮭魚和鰲魚、哲羅、細鱗為代表的“三花五羅十八鱗”等魚類。

植物資源

呼瑪縣境內植被種類繁多,野生草本、木本植物共62科215屬374種,擁有建材、家用材、水土保持等各類植物。樹種以興安落葉松為主,樟子松、蒙古柞、白樺黑樺次之,有相當數量的灌木林——都柿甸、沼柳,還有少量的楊樹、榆樹水曲柳、黃波羅、榛子、興安胡枝子、興安杜鵑等。草本植物中主要建群植物有小葉樟、五脈山黛豆、苔草、紫花和白花地榆、大葉樟、大油芒等。天然草場以林緣草地為主,沿河流溝谷呈樹枝狀公布。可劃分為草本沼澤類,沼澤草甸和灌叢類三個類型。
呼瑪縣境內有毛尖蘑、猴頭蘑、黑木耳和蕨菜、黃花菜等食用山產品,有都柿(學名藍莓)、稠李子、黑加倫、刺玫果等野生漿果,還有北芪、五味子、掌參、黨參、柴胡、桔梗、防風等寒地野生藥材。

水資源

呼瑪縣水資源總量為73億立方米(過境水量來計),其中地下7億立方米,多為淺層的裂隙水。江河泡澤面積總計25.6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1.2%,人均占水量10.4萬立方米,年平均流經總量38億立方米,年平均水能蘊藏量50萬千瓦(不包括黑龍江)。

經濟

綜述

2012年,呼瑪縣地方生產總值完成12.69億元,同比增長10.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89億元,與2011年相比增長25.15%;全口徑預算收入1.26億元;一般預算收入8,496萬元;一般預算支出8.4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9.48億元。

第一產業

2012年,呼瑪縣糧食總產突破4億斤大關。35畝低溫水稻試種喜獲成功,玉米、水飛薊等高產高值作物種植面積分別擴大到5.3萬畝和4.5萬畝,全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超過80萬畝,大馬力深松整地達到40萬畝,4個大豆高產創建示範片、4個千畝連片種植區和10個科技示範基地建設初見規模,投入900萬元建設了旱作農業示範基地、冷水性魚類增殖放流站。發放各類農業補貼4766萬元,政策性農業保險30萬畝,災害性理賠150萬元。
全縣綠色有機食品標誌認證已達19個,認證綠色食品小麥基地3萬畝、無公害食品基地50萬畝,發展綠色、特色農業的基礎更加堅實。

第二產業

2012年,呼瑪縣實現簽約項目12個,其中落地開工項目6個、異地招商落戶安達萬寶山園區項目1個,到位資金7.2億元,招商引資成績斐然。產業項目紮實推進,納入全區重點的6個產業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21億元,超額140.5%完成投資計畫;60萬噸產能擴儲改造已經啟動實施。加大了跑省進京力度,全年共爭取各類項目38個,到位資金1.65億元,投入配套設施建設資金1810萬元,完成民房拆遷82戶,徵收土地76公頃,修建園區外環路基4.15公里。

第三產業

2012年,呼瑪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1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1億元。
2013年,呼瑪縣整合黃金開採、抗擊沙俄入侵、鄂倫春民俗發展、知青上山下鄉等歷史文化資源,修繕吳八老島、中俄古戰場遺址、抗聯戰鬥紀念碑、呼瑪革命烈士紀念碑等重溫先輩們抵禦外侮的歷史憑弔場所,建成畫山棧道和景區白色公路、景觀亭榭,打造畫山界江旅遊度假區、呼瑪河口風景旅遊區、桃源峰水利風景旅遊度假區、白銀納鄂倫春民族文化旅遊區4大核心景區,突出大森林、大冰雪、大濕地、大界江和黃金古驛路、鄂倫春風情特色,帶動服務業發展。

社會事業

文化

機構的設立
文化館
1950年,呼瑪縣建立了縣文化館,負責縣鎮的有線廣播、圖書借閱及全縣的民眾文化活動。在縣文化館的配合、協助下,學校、機關、團體的文藝活動也活躍起來,經常舉辦歌詠比賽和演出小節目。
新華書店
1956年,呼瑪建立了新華書店。當時只有一百二十平方米的土木結構的簡陋房屋作營業門市,1964年,新建了磚瓦結構的二百平方米的門市和辦公室。
電影放映
1955年,建立了一個縣辦電影放映隊;1960年,又建立二個隊。1962年,縣內建立了電影管理站,將縣鎮電影院和三個放映隊管理起來,負責影片的發行和管理,成為全縣電影事業的管理單位。
評劇團
1958年,由外地流入呼瑪縣十幾名藝人會同地方部分文藝愛好者建立起民辦評劇團。除在縣鎮演出外,還到農村和林區演出。1963年,停演解散。
圖書館
1981年,建立了呼瑪縣圖書館,縣投資14.7萬元,維修舊電影院730平方米,1983年交付縣圖書館使用,從而擴大了圖書閱覽場所,增加閱覽桌16個,電鍍摺疊椅100把,書架40個,書刊架10個,購書款每年5000元。
文藝創作
截至2010年,呼瑪縣的文藝創作達到了新高,文聯會員的作品在國家、省、地頻頻見報,計有數百件(篇),文學作品、曲藝、歌曲、書法美術、攝影等門類多次獲獎和獲得好評。陸續出版了《鐵血龍江》、《豐收的田野》、《光輝的歷程》、《林海雄鷹》、《鄉情》等書籍。

體育

建立機構
1952年4月,成立體育運動委員會。每年六七月間召開全縣性或縣直的田徑運動會;冬季開展滑冰運動;組織球類比賽;推出廣播體操;協助中國小開展學校體育活動;指導農村、廠礦企事業的體育活動;舉辦業餘體育訓練班等。
體育發展大事
1954年7月,組織呼瑪縣籃球代表隊參加黑河地區籃球比賽獲得亞軍。
呼瑪街道呼瑪街道
1955年7月,呼瑪縣體育代表隊參加黑河地區田徑運動會,榮獲團體亞軍。
1959年3,參加黑河地區冰上運動會,通過速滑和花樣比賽,奪得滑冰比賽團體成績第二名。
1965年7月,呼瑪縣體育代表隊參加黑河地區桌球錦標賽,獲得女子桌球團體冠軍和女子單打冠軍。
1968年,呼瑪縣體育運動委員會被取消。
1972年2月,恢復了呼瑪縣體育運動委員會,同年6月10日,舉行全縣體育運動大會。
1974年6月,呼瑪縣桌球代表隊參加大興安嶺地區舉辦的桌球比賽,榮獲男子桌球團體冠軍。
1975年6月,召開呼瑪縣第八屆田徑運動會。同年參加大興安嶺地區冰球運動比賽大會,榮獲第二名。
1976年6月,召開縣直第九屆田徑運動大會。7月,呼瑪縣舉重運動員張志芳被選為國家代表隊,參加在泰國舉行的亞洲舉重錦標賽,在次輕量級舉重比賽中,奪得抓舉冠軍。冬季,呼瑪縣冰球隊參加大興安嶺地區舉辦的冰球運動會,在比賽中獲得少年組冰球比賽第二名。冰球運動員代表地區冰球隊,參加了黑龍江省冰球比賽運動會。
1980年,呼瑪縣體育代表隊的青少年組在地區首屆全運會中獲金牌13塊。
1996年後,體育工作由合併後的文化體育局負責。

教育

呼瑪縣誌記載:呼瑪教育始於1915年(民國四年)的“私利國民初級國小”。截至2010年,呼瑪縣有中國小校15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職業技術學校1所,初級中學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3所,國小9所。另有教師進修學校1所,公辦幼稚園4所。共有教師527人。其中,擁有本科學歷305人,專科學歷193人,中專(含高中)學歷29人。國小國中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均為100%。有高級職稱的40人,中級職稱的309人,初級職稱的154人。特級教師2人,縣級以上骨幹教師120人。
2012年,呼瑪縣投資2500餘萬元,建成縣特殊教育學校、三卡鄉中心校食宿樓及2個鄉鎮幼稚園,投資100餘萬元為縣鄉學校安裝了監控裝置和交通減速帶。全部免除了學前3年教育收費和本縣戶籍高中生議價學費。2012年高考本科進線146人。

衛生醫療

截至2012年,呼瑪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63所,其中縣級9所,即縣人民醫院、疾控中心、衛生監督所、婦幼保健站、紅十字會、合管辦及醫學會、紅十字救護站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級9所即9個鄉鎮衛生院;村級37所即37個行政村衛生所、另有4所個體診所和4所廠礦衛生所。衛生系統共有職工309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41人,行政管理人員68人;高級職稱47人,中級職稱75人,初級職稱76人;全縣共有鄉村醫生37人。每千人口擁有衛生技術人員4.8。
2013年,呼瑪縣投入2000餘萬元新建縣急救中心和購置先進醫療設備,新農合報銷比例提高到95%,基本藥物制度實現了鄉村全覆蓋。
2019年8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社會保障

2012年,呼瑪縣新增就業1829人,其中困難民眾就業825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障迅速鋪開,參保人員達到9,389人;城鄉低保、醫保補差標準提高,發放社會保障金7497萬元,發放城鄉低保、大病救助、社會救災、優撫定補及傷殘撫恤、高齡津貼等資金達1411萬元。

交通

呼瑪縣交通以公路為主,境內黑(黑河)呼(呼瑪)、呼(呼瑪)塔(塔河)兩條公路是縣內貨運輸主幹線。鐵路終止於縣韓家園鎮,距縣城呼瑪鎮百餘公里。黑龍江在明水期客貨航運便利,發展水運事業潛力很大。加上呼(呼瑪)加(加格達奇)客運線的開通和以縣城為中心通往興隆、新街基、韓家園、鷗浦的縣鄉公路網。

旅遊景點

金山林場-國家級樟子松種子園
金山森林公園位於呼瑪縣城西北金山林場內。金山林場始建於1959年,位於大興安嶺主脈東側,伊勒呼里山脈的東北坡,呼瑪河下游,黑龍江的右岸。東西長42公里,南北寬26公里,施業區東臨黑龍江,南北西與韓家園林業局接壤。有占地20多萬畝的天然樟子松母樹林,是黑龍江省最早確定為天然樟子松母樹林種子基地之一,分布在30個林班,54個小班內,平均年齡41年,平均鬱閉度0.6,平均地位級Ⅱ級。屬珍貴樹種,1990年,被林業部和黑龍江省林業廳確定為國家級樟子松種子園。
國家級樟子松種子園國家級樟子松種子園
拓荒者樂園-察哈彥旅遊風景區
呼瑪縣江段屬於黑龍江上游,因地質情況等諸多原因,此江段地質斷層較多,所以形成了多處奇山美景。察哈彥,村名,黑龍江邊上的一個不足百戶人家的自然小村屯的名字,地理坐標北緯52°16'、東經126°23',行政區劃隸屬於呼瑪縣金山鄉。察哈彥村因察哈彥山而得名,也因察哈彥山而聞名。察哈彥風景區為察哈彥半島,北起黑龍江第一險關迎門砬子,沿綿延5公里。
察哈彥旅遊風景區察哈彥旅遊風景區
界江神龍-龍頭山景區
龍頭山景區位於呼瑪縣的湖通鎮附近,是黑龍江上游江段著名的風景區之一。
龍江第一灣-八十里灣風景區
江灣,俗稱“八十里灣子”,因黑龍江的江道在此繞了一個巨大的“S”形彎子(巨大的彎子由中國的江灣半島與俄羅斯的沙漠墩半島所組成),致使直線距離只有幾百米路程,乘船則需要繞行八十華里,故得此名。江灣也有“天下第一灣”的美譽。
呼瑪縣(呼瑪)
北極第一漂-呼瑪河口景區
呼瑪河口景區,距離呼瑪鎮縣城有9公里,位於呼瑪河大橋南岸。呼瑪河是黑龍江在大興安嶺流域的一條重要支流,發源於大興安嶺呼中區的大白山,流經新林、塔河、呼瑪這三個縣(區),在呼瑪鎮東側匯入黑龍江,全長524公里。呼瑪河以盛產珍稀的令水魚而著稱,如珍稀瀕危的哲羅魚、大馬哈魚、細鱗魚等。呼瑪河兩岸樹木成林,有興安落葉松、樟子松、蒙古柞、水曲柳、白樺、黑樺等珍貴樹種。

地方特產

果酒
以無污染的野生都柿果(學名藍莓)、野玫瑰果、稠李子果為原料釀製,含多種胺基酸、維生素、檸檬酸等,不含任何人工色素,保持天然野果的色、味和營養成分。
呼瑪老醋
呼悅牌“呼瑪老醋”歷史悠久,酸度高,色味濃正,具有獨特的芳香氣味和永貯不腐的特點。1983年列為全區科研項目,經多年研製,總結出一套獨特生產工藝,經省地食品監測部門檢驗證明理化衛生等指標符合部頒標準。
呼悅牌豆瓣醬呼悅牌豆瓣醬
呼悅牌豆瓣醬
以優質地產黃豆為原料,以獨特製作工藝和科學方法精製而成,在製作過程中不加入任何化學成分和添加劑,保持了黃豆特有的芳香和營養。
醬油
呼悅牌醬油是以糧食為原料精製菌種發酵數日之後淋制而成,具有味道香醇,色濃味美的特點。

所獲榮譽

2021年1月18日,被國家衛生健康委命名為“2018-2020年全國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