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瑪縣誌

呼瑪縣誌

《呼瑪縣誌》是1980年中共呼瑪縣委員會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共呼瑪縣委員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呼瑪縣誌
  • 作者:中共呼瑪縣委員會 
  • 出版時間:1980年
  • 出版社:中共呼瑪縣委員會
  • 頁數:728 頁
  • 裝幀:精裝
  • 統一書號:11354-109 
內容簡介
黑龍江水奔騰澎湃,大興安嶺綿延起伏。在黑龍江上游南岸,大興安嶺北部山麓,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城鄉村落,象一串串“明珠”鑲嵌在江岸之上,又象百顆“繁星”閃爍在山谷之間。由這些“明珠”和“繁星”貫穿點綴而成的地方,就是祖國的“北極”——呼瑪縣。
長江天下險,廬山天下秀。呼瑪縣山川壯麗,千峰競秀,萬匯爭流,如入畫圖。黑龍江上的尹家大炕島、羅鍋灘的奇險可與三峽爭勝,迎門砬子、八十里灣子的秀逸,堪同香爐峰比美。而開春時,江面上那長瓊大玉似的冰排,則是萬里長江未曾有過的壯觀;入冬後,大興安嶺上
那凌霜傲雪的青松,比起廬山勁松來,又是一番別樣風光。
呼瑪縣物產豐饒也是人所罕見。大興安嶺特產質地如鐵的落葉松,紋理如雲的樟子松,聞名世界,素有“綠色寶庫”之稱;漠河、興隆盛產成色精純、光澤耀眼的黃金,揚名中外,是著名黃金產地之一;黑龍江里的鰉魚、鱘魚,呼瑪河裡的大馬哈魚,堪稱魚中美味;山林中的
猴頭蘑,金廠碃旁的毛尖蘑更是席中佳肴。至於飛龍鳥、熊掌、犴鼻子早已是宴中珍饈。真可謂錦鱗在水,香蕈在林,珍禽在天,奇獸在山。
遼闊的疆域,雄秀的山川,陶冶了各族人民勇敢剽悍的性格;肥沃的土地,富饒的物產,培育了各族人民勤勞樸實的美德。早在人類遠古的時代,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這白山黑水廣大地區上披荊斬棘,用勤勞的雙手同大自然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開發了萬古洪荒,創造了悠久文化,推進了社會進程。隨著歷史前進,時間推移,生活在這裡的各族人民與中原王朝的政治臣屬關係更加密切,經濟往來愈加頻繁,我國歷代王朝對這一地區的管理也越來越嚴密。
十七世紀中葉,東北邊境上突然襲來了腥風血雨,沙俄侵略者闖進我國黑龍江流域,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製造了駭人聽聞的種種暴行。我國各族人民奮起抗擊沙俄侵略者,進行了一次又一次自衛的反侵略戰爭,於一六七八年取得了著名的雅克薩戰爭的偉大勝利。抗擊沙俄義士們的業績為歷代子孫傳頌。
抗日戰爭時期,東北抗日聯軍一部在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利用得天獨厚的大興安嶺深山密林的自然條件,同日本侵略軍進行了殊死鬥爭,播下了抗日種子。抗日聯軍的英雄們,用血與火描繪了一幅有聲有色的歷史畫卷。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呼瑪縣的各族人民和全國人民一樣,終於迎來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線曙光。一九四五年日本侵略者投降,呼瑪大地光復,人民獲得新生。一九四九年建國後,各族人民在黨的教育下,精神面貌為之一新。經過三十年的艱苦奮鬥,生產一年比一年發展,經
濟一年比一年繁榮,生活一年比一年改善,對國家的貢獻越來越大。現在,全縣人民更加滿懷勝利豪情,堅持黨的政治路線和思想路線,為建設安定、繁榮、富庶的社會主義新邊疆而奮鬥!
為了使先輩們開創業績的辛勞不被湮滅,藉以告慰九泉之下的祖先,他們用血汗澆灌的種子,終於開出了鮮艷的花朵,結出了豐碩的果實;為了使人們知道呼瑪的昨天,熱愛呼瑪的今天,從而以百倍的努力把四個現代化推向前進;為了使後來人把這部縣誌放大開來,汲取經驗,
汲取力量,把呼瑪縣的明天建設得更加燦爛輝煌,我們根據縣委、縣革委指示精神,編寫了這部《呼瑪縣誌》,以此做為呼瑪縣人民向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年的獻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