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后(李煜大小周后)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周娥皇(936年-965年),南唐司徒周宗長女,十九歲時,入宮為妃,得到後主李煜恩寵。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繼位,冊封周娥皇為國後。[1] 乾德二年(964年),周娥皇因病逝於瑤光殿,時年二十九歲,謚昭惠,葬於懿陵,史稱大周后

小周后(950年-978年),名不詳,南唐司徒周宗次女,周娥皇大周后)之妹。開寶元年(968年)十一月,立為國後,南唐亡國後,隨後主被俘入北宋京師(今開封)。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夕,後主死於汴京,小周后不久亦與世長辭。

基本介紹

  • 本名:周后
  • 別稱:周娥皇
  • 所處時代:南唐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時間:936年
  • 去世時間:965年
  • 諡號:昭惠
  • 性別:女
大周后,小周后,大小周后,

大周后

周娥皇
一、愛情故事
南唐後主李煜在後人腦海里留著一個鮮明印象,就是他留給了我們不少香艷、柔情、悲哀的詞。他的詞,確實給他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偉大,所以後人對他的評價,除了作為曾經的國君,還被譽為“詞中之帝”。
但是我們要知道他的成功——文學的成功,是不能忘記一個被他迷戀著的女人——周后。
周后,名娥皇,生於公元九三六年,比後主大一歲。她在文史記載中,確是個多情而賢慧的女人,因為古代帝王們,多是後宮佳麗三千人,很少能將全部靈魂寄托在一個后妃身上的,更很少不變遷其愛情,而表現於文學的,周后之能得到一個多情帝王的專寵,且使將愛情流露於文學,當然她是一個資質佳惠,美艷多才的女子了。
陸游《南唐書》載:她精通書史,善音律,尤工琵琶。元宗(後主父親)賞其藝,賜以焦桐琵琶。後主作念家山,後亦作邀醉舞。二人曾重訂霓裳羽衣曲,此曲在唐之盛傳,最為大曲,後主獨得其譜,乃與後變易訛謬,頗去窪,繁手新昔,清越可聽。
她常彈奏後主的詞調,極得後主讚美,這就是後主作詞的原動力了。
李煜的初作《浣溪紗》: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
把迷戀周后的情感,深宮香艷的情形,全部寫托出來。請讀他的《一斛珠》:
曉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這種香閨韻事,兒女柔情,真赤裸裸地寫了出來。“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多爛漫,多么嬌柔的兒女姿態,以現代眼光看,固然不足為奇,但是,在千年以前的封建社會里,那就夠奇特的了。
周后的多情,感動了後主的詞筆,後主的詞筆,介紹了多情的周后給千古瞻仰,文學是環境的產物,是情感的交流,在這裡完全得到印證了。
人生總沒有不散之筵席,不幸的事總要有一天降臨到最歡樂的人們身邊的。當後主二十八歲那年,周后生病了。後主朝夕視食,藥非親嘗不進,衣不解帶者累夕,如侍父母之痴。然而,周后終被秋風吹去了,其時,後主哀苦骨立,杖而後起,亦如其喪考妣,且將投井以殉,賴救之獲免。又自製誄詞數千言,皆極酸楚。
對後主來說,真是天大的不幸,後來將她葬於懿陵,諡號昭惠,從下面詞中,可以看到後主那時的心情。請看下面這首《輓辭》:
珠碎眼前珍,花雕世外春,未銷心裡恨,又失掌中身。玉笥猶殘藥,香奩已染塵。前哀將後感,無淚可沾巾。
艷質同芳樹,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實,又苦雨傷叢。穠麗今何在?飄零事已空。沉沉無問處,千載謝東風。
這首詩表達了後主對周后深摯情意以及深哀巨痛的心情。
後主自失了他的愛妻,這種痛苦,這種刺激,已深種在他底心靈深處,把他從溫柔沉醉的大國,拖到悲哀悽慘的境域裡來,於是他的詞也從“爛嚼紅茸”而轉變為“為誰和淚倚欄桿”、“秋風多……夜長人奈何”的悽慘調子,以後家破國亡,更給他許多詞的材料。
周后生前能使後主做香艷的詞,死後又影響後主做感傷悲切的詞,這種功績,是後人應該感謝她的。
自古文人與美人,是結著不解緣的;幾多偉大文藝作品,都是以香草美人為題材,為背景的。《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和“金陵十二副釵”都是絕代佳人。
的確,美人的魔力,足以感應文人的心靈,而使之寫出血和淚的文學來。後主不會做皇帝,而無意中做了詞中之帝,被後世推崇在一切帝王們之上,誰說這不是周后的力量呢?
二、相關史料
後周顯德元年,李煜十八歲,納昭惠,是謂大周后
昭惠周后,通書史,善歌舞,尤工鳳蕭琵琶。唐朝盛時,霓裳舞衣曲為宮廷的最大歌舞樂章,亂離之後,絕不復傳,後(大周后)得殘譜,以琵琶奏之,於是開元天寶之餘音復傳於世。
十年後,大周后病重,一日,見小周后在宮中,“驚曰:‘汝何日來?’小周后尚幼,未知嫌疑,對曰‘既數日矣。’後恚怒,至死,面不外向。(陸游《南唐書·昭惠傳》)
後主昭惠國後周氏,小名娥皇,司徒宗之女,十九歳來歸。通書史,善歌舞,尤工琵琶。嘗為壽元宗前,元宗嘆其工,以燒槽琵琶賜之。至於采戲弈棋靡不妙絕,後主嗣位立為後,寵嬖專房,創為高髻纖裳及首翹鬢朶之妝,人皆效之。嘗雪夜酣燕,舉杯請後主起舞,後主曰:“汝能創為新聲則可矣。”後即命箋綴譜,喉無滯音,筆無停思,俄頃譜成,所謂邀醉舞破也,又有恨來遲破亦後所制。故唐盛時霓裳羽衣最為大曲,亂離之後,絕不復傳,後得殘譜以琵琶奏之,於是開元天寶之遺音復傳於世。內史舍人徐鉉聞之於國工曹生,鉉亦知音,問曰:“法曲終則緩,此聲乃反急,何也?”曹生曰:“舊譜實緩,宮中有人易之,非吉徵也。”後主以後好音律,因亦躭嗜,廢政事。監察御史張憲切諫,賜帛三十疋,以旌敢言,然不為輟也。未幾,後臥疾,已革,猶不亂,親取元宗所賜燒槽琵琶,及平時約臂玉環,為後主別。乃沐浴妝澤,自內含玉,卒於瑤光殿,年二十九,葬懿陵。後主哀甚,自製誅刻之石,與後所愛金屑檀槽琵琶同葬,又作書燔之與訣,自稱鰥夫煜,其辭數千言,皆極酸楚。或謂後寢疾,小周后已入宮中,後偶褰幔見之,驚曰:“汝何日來?”小周后尚幼,未知嫌疑,對曰:“既數日矣。”後恚怒,至死面不外向,故後主過哀,以揜其跡雲。

小周后

周嘉敏
一、生平經歷
大司徒周宗之次女,其姐大周后周憲是錢塘著名美女。在大周后生病時,小周后借探病之機與姐夫李煜偷情,著名的《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描述的兩人不倫通姦時的情景:“花明月暗飛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大周后被丈夫和妹妹的雙重背叛刺激的病情迅速惡化,李煜負疚萬分,朝夕相伴左右,但次子仲宣之死使大周后病入膏肓,最終去世,謚“昭惠”,下葬懿陵。悔恨交加的李煜為愛妻寫下了多篇詩詞,已知最長的一篇是感人肺腑的《昭惠周后誄》,並自稱“鰥夫煜”。  四年後,小周后被立為皇后,當時文官大臣在對李煜再次封后的賀書中對小周后去姐夫通姦氣死姐姐之事加以諷刺,李煜不以為意。小周后嫁給李煜的時候,南唐國勢早是江河日下,李煜對國事更沒有了興趣。專心致志地酒醉金迷。雖然對小妻子仍然寵溺,但在感情上和生活情趣方面卻已經無復當年大周后時的盛況。金陵皇宮中的嬌娥美女越來越多了。不過小周后對後宮嚴厲,宮中的美人沒法得到相應的名份,若有心懷怨忿不能忍耐的,小周后甚至會施展辣手,或責或遣送出宮。連從幼年就入了南唐宮廷,大周后甚為欣賞的黃保儀,也靠著格外卑躬屈膝侍奉小周后才得以保全。  975年,李煜被俘後,在開封被封為違命侯,拜左千牛衛將軍。史書上說趙光義多次強姦小周后。每次小周后回去,都是又哭又罵,李煜在痛苦鬱悶中,寫下《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古代畫家還繪有《熙陵幸小周后圖》,明人沈德符《野獲編》中:“宋人畫《熙陵幸小周后圖》,太宗戴幞頭,面黔色而體肥,周后肢體纖弱,數宮人抱持之,周后作蹙額不勝之狀”。李煜被毒死後,小周后跟著去世。  後多被人所讚頌,以‘娥皇女英’來紀念娥皇和嘉敏。
二、影響評價
小周后雖然悲慘地離開了人世,但她卻為後世文人墨客留下了一個吟詠愛情題材的美好形象。直到清代,還有人在作畫吟詩,讚美她與李煜的那段浪漫往事。 而最美的歌,便是那絕望的歌。那首用詞帝之生命所鑄就的《虞美人》,讀起琅琅上口,全無任何人工雕琢之痕跡,正所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樸素的卻又近乎麻木的嘆述中卻包含著李煜無限的哀愁和無奈,李煜那看似歸於平淡的心境中又蘊藏著如此火熱般的眷戀與絕望,真是道是無情卻有情,詞中雖只有一個愁字,卻能讓我們感受到李煜那讓人窒息的對一生經歷的哀嘆!在此詞傳遍大江南北,引起無數詞人的共鳴,終成千古絕唱,永世流傳。

大小周后

小周后比之周娥皇,雖然更加年輕,但才藝卻相差一大截。李煜和她談書畫,她心不在焉;李煜邀小周后共歌舞,她又跟不上節拍。好在她擅長下棋,李煜便丟開自己的愛好,同她終日消磨在棋局上。大臣們再三苦苦勸諫,他表面上接受,也裝模作樣地召集大臣們進宮議事,但不出三天,又照舊躲進小周后的寢宮。經常通宵達旦地歌舞宴樂,而不以治國守邊為意。平時還常動用國庫,大量招募僧人,大興佛事,他自己也穿上僧衣,誦經拜佛,祈求佛靈的保護。他還替自己取了一個「蓮峰居士」的佛號,並在皇城里修建佛堂,請了不少的僧人尼姑居住,每天都要和小周后去佛堂里朝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