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呂師囊
- 所處時代:北宋
- 出生地:台州仙居
- 出生時間:?
- 去世時間:1121年
- 主要成就:回響方臘起事
- 信仰:摩尼教
- 職業:農民起義領袖
人物生平,人物背景,揭竿而起,兵敗被殺,水滸形象,東廳樞密,兵敗潤州,退守常州,人物結局,人物評價,後世評價,水滸贊詩,衍生形象,戲曲形象,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作為歷史人物的呂師囊,在史料中的記載比較零散,其生平經歷有些是通過民間傳說等流傳下來的,還原度參差不一。只能根據現存不多的資料,整理出一個大致的輪廓。
人物背景
揭竿而起
北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方臘在睦州起兵,自號“聖公”,改元“永樂“。而當年仙居災荒嚴重,呂師囊遂在宣和二年帶領民眾回響方臘,攻下白塔寨和仙居縣,殲滅巡檢鄒進及縣尉徐默成。而根據傳說,呂師囊當時與千餘百姓被征為縣署送糧,因不堪押糧官虐待,呂師囊與眾人在忍無可忍之下殺押糧官,隨即舉義。附近眾多摩尼教徒及貧苦百姓都紛紛回響。與呂師囊幾乎同時回響方臘的,包括蘭溪靈山朱言吳邦、剡縣仇道人、方岩山陳十四、蘇州石生、歸安陸行兒等人所帶的義軍。
兵敗被殺
宣和三年四月底,方臘被擒。大約與此同時,呂師囊攻占樂清縣城。六月,在石峽口被宋將姚平仲所部打敗,部下太宰呂助被擒。七月,與永嘉人俞道安會合後,攻溫州。後來於十月,宋軍折可存部追擊呂師囊至黃巖縣斷頭山,呂師囊據險堅守,宋軍多日無法前進。這時宋軍中的將領楊震用計,帶輕兵沿著山背上山,在高處放箭投石,呂師囊部受驚逃散,又放火自衛。這時楊震披上重鎧,帶兵越火而入,生擒了呂師囊,部下三十名首領被殺。又有一說稱,呂師囊是被宋將何灌所擒。
根據台州當地史籍記載及民間傳說,呂師囊戰敗時,乃是傷重跳崖被俘,解至臨海,先被箭射,後遭裂屍。百姓多有為其而痛哭者。宣撫使童貫又下令誅殺呂的族人和摩尼教友。呂師囊家鄉呂高田全村被毀。多年後,一些倖存者從逃亡地遷回,在原呂高田村東的韋姜溪橋頭重建家園,稱為呂橋頭村。
水滸形象
東廳樞密
呂師囊是《水滸傳》中方臘部下將領裡面極少有的歷史真實人物,但在《水滸傳》中,其形象與歷史上有較大出入。不過呂師囊為後世人所知,很大程度上源於《水滸傳》。
兵敗潤州
梁山眾將定了計策,扮作帶軍糧來投奔呂師囊的陳益、陳泰等人,乘三百條船渡江。呂師囊見了,對他們並不完全信任,只放了為頭扮成陳氏兄弟的穆弘、李俊上岸。而方臘和三大王方貌也緊急派人來報,要提防北面來的可疑人等。船上的梁山將領見岸上一直沒有動靜,便拿起兵器,殺上岸來,將守把南軍打個措手不及。而江北的部分梁山將領也在此時渡江,不久便攻占了潤州城,呂師囊帶著殘餘六名統制官,逃往丹徒縣。同時緊急向在蘇州的方貌求救。
退守常州
梁山軍隊攻下潤州後,又繼續占領了丹徒縣,呂師囊又帶殘兵逃往常州。常州守城統制官錢振鵬帶副將許定、金節迎接,表示願協助收服潤州。而宋江則把梁山眾將分成兩撥:盧俊義帶兵打宣、湖二州,宋江帶兵打常、蘇二州。
宋江所部進攻常州,錢振鵬出戰被關勝所殺。交戰數場後,雙方各有損兵折將。金節與許定不睦,有歸降宋朝之心,便暗中與宋軍聯絡,裡應外合,讓宋江軍馬取了常州。呂師囊帶著許定,從南門逃出。
人物結局
呂師囊和許定退到無錫縣,但宋將軍馬很快也追擊到來,無錫縣也被攻占。呂師囊只得帶著許定和六軍指揮使衛忠奔到蘇州城向三大王方貌求救。方貌大怒,要斬呂師囊。被衛忠求情,因此得免。方貌命呂師囊帶兵去無錫縣攻打宋軍。呂師囊過了寒山寺,宋江便得知,於是帶兵出來迎戰。兩軍相遇,呂師囊親自出戰,宋江麾下徐寧接戰,約戰了二十餘合,呂師囊露出破綻來,被徐寧肋下刺著一槍,搠下馬去。呂師囊在《水滸傳》中的情節到此便終結了。
以上情節根據120回本《水滸全傳》概括,但在其他現存版本中(金聖歎之70回本為例外),除了回目略有不同外,涉及呂師囊的情節基本上都是一致的。
人物評價
後世評價
儘管“吃菜事魔”、摩尼教及方臘起義這三者的關係一直有爭論,現代的研究一般都認同歷史上的呂師囊是一名摩尼教首領。而在古代,呂師囊確實曾被當做“吃菜事魔”的典型,用來警誡百姓。如南宋《戒事魔十詩》中有“眼見菜頭頭落地,今人諱說呂師囊”之句。
對於《水滸傳》中的呂師囊,評論者一般認為由於作者歷史背景的原因,對這一歷史人物的形象有所貶低。但是,根據其在小說中的表現,仍常被人算在“方臘手下八大猛將”之中。
水滸贊詩
頭帶茜紅巾,身披錦戰袍。
內穿黃金甲,外系彩絨絛。
馬振銅鈴響,身騰殺氣高。
乾坤無敵手,當陣逞英豪。
衍生形象
除《水滸傳》本身外,呂師囊出現在各種文藝作品當中的形象,多是源於其在《水滸傳》中的形象。也有少量作品,是結合了其歷史形象和文學形象的。
戲曲形象
影視形象
1975年邵氏電影《蕩寇志》:王青飾呂師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