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式太極拳經典十六勢》是2016年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於子順,本書以“一動一太極”的陰陽辯證之理為主線,將以前視為非門內弟子不傳之秘的功法、功理、推手傾囊相授與讀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式太極拳經典十六勢
- 作者:於子順
- 出版社: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 ISBN:9787534973550
《吳式太極拳經典十六勢》是2016年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於子順,本書以“一動一太極”的陰陽辯證之理為主線,將以前視為非門內弟子不傳之秘的功法、功理、推手傾囊相授與讀者。
《吳式太極拳經典十六勢》是2016年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於子順,本書以“一動一太極”的陰陽辯證之理為主線,將以前視為非門內弟子不傳之秘的功法、功理、推手傾囊相授與讀者。內容簡介《吳式太極拳經典十六勢》以“...
4.單鞭5.提手上勢6.白鶴亮翅 7.摟膝拗步(一)8.摟膝拗步(二)9.摟膝拗步(三)吳式太極拳 10.摟膝拗步(四)11.手揮琵琶12.進步搬攔捶 13.如封似閉14.豹虎推山15.十字手 16.斜摟膝拗步17.翻身斜摟膝拗步18.攬...
吳式太極拳,分南北兩派,南派為吳鑒泉宗師傳承,其傳人主要有吳公藻、吳公儀、吳英華、馬岳梁等。北派為王茂齋宗師傳承,其傳人主要有趙鐵庵、楊禹廷等,再傳有趙安祥、李經梧、王培生等。起源與傳承 45式太極競賽套路 第一段1、起勢2...
吳式太極拳的特徵可概括為:功架緊湊、安靜自然、招勢嚴密、細膩綿柔,符合太極陰陽理論。修煉事項 修煉時須注意:(一)中正:每一個姿勢務求端正,最忌偏斜。重心必須穩定,開合必須講究虛實對稱。尤其是三盤(胸臂以上為上盤、腰胯...
卦位、卦象、卦與卦的交錯,爻位的變化,觀其陰消陽長、陽消陰長、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互存,和一陰一陽謂之道,以及其生生不息、太化流行的運動特徵和意義,將其運用和貫穿在拳義、拳理之中,創造出太極拳“十三勢”。
吳式太極快拳,又稱吳式太極快架子,也稱用架。該拳亦可文武兼練。文火可練身為體,武火則發勁為用。也就是"慢練為功,快打為拳"。練體則以文火行拳,亦稱慢架子,慢架行拳講究緩慢虛靜、輕靈圓活、松靜自然、精神內斂,以蓄...
太極功法二十四勢,是以太極拳一動一太極的陰陽之理和用意不用力的要求,結合吳式太極拳的“神領、意催、氣運身”的特點,將太極拳的功法和易筋經、一指禪、燕青手的喝太陽功與大成拳的樁功等整理而成,具有氣感強,上功快,不易出...
壓腿、劈腿、蹬腿、行步 第三章 吳式太極基礎13式拳拳譜 太極起勢 右攬雀尾 左右摟膝拗步 進步搬攔捶 右左野馬分鬃 退步倒卷肱 右海底針 左閃通背 撇身捶 摟膝指襠捶 玉女穿梭 正單鞭 合太極勢 附:演示者簡介 ...
太極拳是中華民族辯證的理論思維與武術、藝術、氣功引導術的結合,是高層次的人體文化。其拳理來源於《易經》、《黃帝內經》、《黃庭經》、《紀效新書》等中國傳統哲學、醫術、武術等經典著作,並在其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又吸收了道、儒、...
《吳家太極拳》是由宗師吳鑒泉次子吳公藻於1980年在香港編著,堪為吳氏太極拳之經典著作。而後1985年10月上海書店第一版“吳公藻編”之《太極拳講義》出版說明:“究其拳理,一九三五年吳公藻曾有《太極拳講義》一書出版,文字簡要而於...
《吳式太極拳左右精練40式》是2008年中國海關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梁秀珍。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多年習練吳氏太極拳術的實踐與經驗的精練總結和心血結晶,主要內容包括:《吳氏太極拳左右精練40式》簡介、基本技術規格、套路講解及圖示...
5.拳 法 6.勾 手 三、吳式太極拳運動要求 (一)正 (二)穩 (三)舒 (四)輕 (五)靈 (六)柔 (七)圓 (八)自 然 第二章 拳術入門 第1勢 太極起勢 第2勢 攬雀尾 第3勢 單 鞭 第4勢 提手上勢 第5勢...
它以楊式太極拳為主,吸收了陳式、吳式、孫式太極拳的動作。形成了動作外形嚴格規範,動作氣勢舒展大方,動作勁力剛柔並重,動作速度剛柔有變的特色。 非常適合廣大太極拳愛好者賽前學練和健身鍛鍊。競賽套路 1、起勢 2、右攬雀尾 3...
左右打虎 右蹬腳 雙峰摜耳 斜飛勢 右迎面掌 十字拍腳 摟膝左栽捶 左海底針 右閃通背 雲手(向右)左高探馬 回身指襠捶 左下勢 上步七星 退步跨虎 左迎面掌 轉身擺蓮 彎弓射虎 退步搬攔捶 收勢 附錄:吳式太極拳動作路線圖 ...
《吳式太極拳競賽套路》1997年1月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 徐偉軍 內容簡介 主要內容包括:套路結構特點、套路技術特點、套路教學特點、功法、基本動作、基本方法練習、城關路動作教程、動作布局示意圖等。圖書目錄 一、套路結構...
吳式太極13刀又名單背劍,長度從地面豎直到胸口為度,刀身前半部為劍型,後半部為刀型,護手象佛教中萬字型,刀把長度三手把,其後是刀環,刀環甚是講究,其形似古代銅錢,中間使一圓孔,以圓孔為中心,制有太極八卦圖,在練習時...
1933年-1944,在北平太廟太極拳研究會。北平第三民眾教育館武術培訓班任助教。1935年受學友金互、徐振寬二老等人教授,學習儒家、道家等傳統文化經典及修身之法。1936年與沈心禪、吳金鏞、張道一、王月後等人研習佛道之法。1946年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