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香(漢語詞語)

含香(漢語詞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含香是一個漢語詞語

拼音為 hán xiāng,

釋義:1、如帶著香氣;2、古代婦女銜香於口以增芬芳之氣;3、謂含服香藥。4、古代尚書郎奏事答對時,口含雞舌香以去穢,故常用指侍奉君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含香
  • 拼音:  hán xiāng
  • 釋義:帶著香氣等
  • 注音:ㄏㄢˊ ㄒㄧㄤ
引證解釋,詞語典故,

引證解釋

1、帶著香氣。
.南朝·梁·江淹《待罪江南思北歸賦》:“桂含香兮作葉,藕生蓮兮吐絲。”
唐·李百藥笙賦》:“柳佩翠而辭寒,梅含香而受日。”
2、古代婦女銜香於口以增芬芳之氣。
唐·張鷟遊仙窟》:“艷色浮粧粉,含香亂口脂。”
宋·辛棄疾瑞鶴仙·賦梅》詞:“溪奩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艷粧難學。”
3、謂含服香藥。香,指春藥。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助情花》:“ 明皇 正寵妃子,不視朝政……﹝ 安祿山 ﹞因進助情花香百粒,大小如粳米而色紅。每當寢處之際,則含香一粒助情發興,筋力不倦。”
4、古代尚書郎奏事答對時,口含雞舌香以去穢,故常用指侍奉君王。
漢·應劭漢官儀》卷上:“尚書郎雞舌香伏其下奏事。”
通典·職官四》:“尚書郎口含雞舌香,以其奏事答對,欲使氣息芬芳也。”
唐·王維重酬苑郎中》詩:“何幸含香奉至尊,多慚未報主人恩。”
唐 鄭谷《寄左省張起居》:含香復記言,清秩稱當年。點筆非常筆,朝天最近天。家聲三相後,公事一人前。詩句江郎伏,書蹤甯氏傳。
明·屠隆《彩毫記·仙翁指教》:“你且去近侍君王,準被著簪筆彤墀,含香畫省,起草 明光 。”

詞語典故

東漢恆帝時,有一位名叫刁存的侍中,年紀大而有口臭,上朝面奏時皇帝就難以忍受。一天,漢恆帝賜給刁存一個狀如釘子的東西,命他含到嘴裡。刁存不知何物, 惶恐中只好遵命,入口後覺得味辛刺口,便以為是皇帝賜死的毒藥。他沒敢立即咽下,退朝後便急忙回家與家人訣別。恰好有人來訪,感覺此事有些蹊蹺,便讓刁存 把"毒藥"吐出來看看。刁存吐出後,卻聞到一股濃郁的香氣。朋友認出這是一枚上等的雞舌香,是皇上的特別恩賜。虛驚一場,遂成笑談。
也許正是刁存口臭的提醒,口含雞舌香奏事逐漸演變成為當時的一項宮廷禮儀制度。蔡質(東漢文學家蔡邕之叔)編寫的《漢官儀》,便記錄了當時這項風雅的宮廷 禮儀規定,尚書郎要"含雞舌香伏奏事"。"雞舌香"形如釘子,又名丁子香,它可不是我國北方的丁香,它是東漢時一種名貴的進口香藥,含之能避口臭,令口氣 芬芳--可謂今天口香糖的老祖宗。
"含雞舌香伏奏事"後來衍變成了在朝為官、面君議政的一種象徵。例如唐代劉禹錫剛被貶為郎州司馬時,在《早春對雪奉澧州元郎中》寫道:"新恩共理犬牙地, 昨日同含雞舌香。"詩的大意說,皇帝派我們來治理這種蠻荒之地,而昨天我們還曾經一同在朝堂之上共事。唐代詩人和凝也有詩云:"明庭轉制渾無事,朝下 空餘雞舌香。"
魏武帝文集》中有個曹操諸葛亮雞舌香的故事,說的是三國時期,曹操有一次將雞舌香精心包裝起來,並修書一封寫道:"今奉雞舌香五斤,以表微意。"遣 使者把香送到千里之外的孔明軍中。--何意?當然不可能是譏諷孔明先生口臭。這裡是向諸葛亮示好,以表招賢納士之意。暗示:我曹操希望能和你諸葛亮一起口 含雞舌香,同朝為官。可能是這一招太過含蓄溫文,所以偏好撰寫奇謀秘計的《三國演義》沒有採用這故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