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隨筆經典:一個女人的精神生活

名家隨筆經典:一個女人的精神生活

《名家隨筆經典:一個女人的精神生活》是2012年長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玫、閻純德。

基本介紹

  • 書名:名家隨筆經典:一個女人的精神生活
  • 作者:趙玫、閻純德
  • 出版社:長春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1月1日
  • 頁數:244 頁
  • 定價:32.00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44519908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序言,

內容簡介

《一個女人的精神生活》始終與思考及學術同行,在某種意義上,是趙玫女士讀書或讀人的集輯。首先是那些對外國作家作品的解讀,然後是對林徽因、張愛玲、胡蝶、阮玲玉這些民國女子的描述,另外的部分是關乎寫作。她非常重視文字,一直認為文字是文學最基本的部分,始終堅守著對文字的痴迷,一直在努力嘗試著,讓語言的苛求甚於故事的鋪陳。因此,趙玫的文章很美。
《一個女人的精神生活》編選時作者趙玫希望這本散文集始終與思考及學術同行。在某種意義上,這是近年來讀書或讀人的集輯。首先是那些對外國作家作品的解讀。在這些篇什中,除了作品,還描述了那些外國作家或晦暗或明朗的人生。然後是對林徽因、張愛玲、胡蝶、阮玲玉這些民國女子的描述。她們璀璨絢麗的生,以及,她們無奈而不幸的死。另外的部分關乎寫作。“一個人的生存態度和精神生活,決定著作家作品的質地”,這是趙玫的文學信念。

圖書目錄

【總序】
文學魅力與散文精神——“大家書系”之隨想/閻純德
【自序】
遠離浮華是一種幸運
【第一輯一個女人的精神生活】
寫作之於激情
一個女人的精神生活
怎樣擁有杜拉
“背德者”紀德
重讀昆德拉
為斯特林堡辯護
為貝蒂·弗瑞丹的離去
她不想成為那束散亂的花
愛一次,或者,很多次
【第二輯左岸,左岸】
穿越奧茲的長廊
死亡也不能將他們分離
KeyWest的燈塔
左岸、左岸
我們選擇奧賽
各自孤獨地滅亡了
青澀憂傷
紐約的陳九
【第三輯曾經雲霞滿天】
文本背後
曾經雲霞滿天
誰說不是完美的告別
棉棉是一道風景
彩虹悄然當空
黃葒的《經過》
《梁祝》新讀
【第四輯愛的交換】
戲劇人生
愛的交換
父親的楊柳青
讓好書照亮人生
上海往事
朋友的江之南
殘陽如血
【第五輯從塵埃里開出花來】
我為什麼要摒棄“引號”
短語
讓語言比故事更重要
中國女性文學中的人本意識
從塵埃里開出花來
永久的謝幕
編織愛與死的永恆
智性女人的社稷天下
追逐另一種秩序
敘述者說
當“林花謝了春紅”

作者簡介

趙玫,滿族,生於天津。畢業於南開大學中文系,現任天津市文聯創作室主任。1986年開始發表作品,迄今已出皈《我們家族的女人》《朗園》《武則天》《高陽公主》《上官婉兒》《秋天死於冬季》等長篇小說16部,《太陽峽谷》《歲月如歌》《我的靈魂不起舞》等中短篇小說集5部,《一本打開的書》《從這裡到永恆》《欲望旅程》《左岸,左岸》《藍色的夏季》《遙遠而切近的記憶》等散文隨筆集15部,《趙攻文集》4部,《阮玲玉》等電視劇本80餘集,總計600餘萬字,曾獲第四、第五屑全圍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獎。1993年獲中國作家協會“莊重文文學獎”。1998年獲全國首屆魯迅文學獎

序言

上世紀80年代,我以文學評論進入文壇,寫了很多關於作家作品的文章。一些印象式的批評,一些對文本的描述,渴望在灰色的框架中展開想像的空間。那種寫作無疑給了我學習和思考的寬闊空間。
後來開始寫小說,是因為想要拓展文字的領域。在寫作中,我的那些總是很感性的語言或許更適合小說。然後便小說、散文,諸多樣式,在迥然不同的語言範式間往來遊走。
總之我喜歡這種一邊寫小說。一邊寫評論的感覺,因為這能讓我總是想起維吉尼亞·伍爾芙。我喜歡她的思考,她的創造性,她唯美的意象,她優雅的深度。她總是想得很苦,就像科學家的發明創造。那是唯有伍爾芙才有的一種生命的品質。喜歡她,還因為她孜孜以求的精神生活(無論感性還是理性)告訴了我,我應該成為一個怎樣的寫作者。
於是便有了這本《一個女人的精神生活》。編選時我希望這本散文集始終與思考及學術同行。在某種意義上,這是我近年來讀書或讀人的集輯。這要感謝提供我寫作評論文本的朋友們。
首先是那些對外國作家作品的解讀。一些出版社知道我對外國文學的喜愛,於是常將他們新出的譯作送給我。無疑我從這些傑出的作品中汲取了營養,自然也會投桃報李地將我的心得寫成文字。我特別喜歡參加外國文學的研討會,我覺得只有在這樣的會議上,我才能真正擁有那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在這些篇什中,除了作品,我還描述了那些外國作家或晦暗或明朗的人生。我覺得一個人的生存態度,在某種意義上,就決定了他作品的質地。
然後是我對林徽因、張愛玲、胡蝶、阮玲玉這些民國女子的描述。她們璀璨絢麗的生,以及,她們無奈而不幸的死。很多的篇章是關於藝術的,包括,我的父親以他的戲劇人生,帶給我的無限伸展的今天。
另外的部分關乎寫作。我一直以為文字是文學中最基本的部分,於是我始終堅守著對文字的痴迷。一本文字不好的書(包括翻譯作品)我會感到閱讀困難,無論其中的故事多么精彩。語言不僅要負載故事,還要承栽思想,所以小說也應該擁有詩一般的語言和意象。我於是一直在努力嘗試著,讓語言的苛求甚於故事的鋪陳。
於是我喜歡變化,喜歡新的嘗試,這會讓你的生活中充滿刺激感。有時候當你覺出在重複自己,就會有一種喪失了激情與鬥志的沮喪感,讓你心灰意冷。總之任何的創造性都來自對以往的背叛,關鍵是能否顛覆你自己。
我一直喜歡“形式”的追求,因為其中可以體現創新的手段。形式是一種很微妙的載體,既具體又形而上。形式之於我始終是一個明確的概念。我喜歡將這個概念融入情感乃至思想的認知。新的方式必然會帶來新的哲學。有時候景象就是思想,形式也就自然而然地負載了心意。我希望我的作品中充滿形式感,諸如意緒流淌、時空倒置、凝固或運動的文字,畫面般的描述,音樂般的交響,乃至句式、標點、字型的變異。總之形式會在任何不經意處生出無限深意,進而改變文本的走向,這常常是我們自己都猝不及防的。
寫作之於我已成某種生命狀態。這是我想做也能做的人生之一部分。獨自思考,讀書或寫作,咖啡或茶。在世事紛擾中,能讓自己遠離浮華,對我來說,確實是一種生活的幸運。
趙玫
2011年11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