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昌鎮(吉林省磐石市吉昌鎮)

吉昌鎮(吉林省磐石市吉昌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吉昌鎮位於磐石市西北部,位於雙陽區、伊通縣、磐石市三地交界處,距明城鐵路線12.5公里,明雙公路貫穿鎮內,屬丘陵地帶,灰棕土壤,全鎮幅員面積367平方公里,轄32個行政村,一個社區,103個自然屯,全鎮人口45560人,有漢、朝鮮、滿、回等8個民族,其中的漢族所占比例較大,約占90.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吉昌鎮
  • 外文名:Ji Chang Zhen
  • 面積:5525公頃
  • 活立木蓄積量:263569立方米
  • 郵編:132316
發展現狀,概況,沿革,所轄村及代碼,經濟發展,重點企業,投資環境,勞動力轉移,組織建設,社會發展,鄉鎮名人,

發展現狀

全鎮林有面積5525公頃,活立木蓄積量263569立方米,森林覆蓋率42%。全鎮礦產資源在等金屬礦;有石灰石白雲石矽石矽灰石等多種非金屬礦。其中,石灰石、矽灰石儲量較大。 全鎮耕地8494公頃,其中水田746公頃,旱田7748公頃,農業人口37931人。全鎮農業總產值實現125830萬元,糧食產量55268噸,主要農業產品有玉米水稻大豆高粱等農作物。
旱田旱田
全鎮有中學一所、國小20所、幼稚園5所,有教職員工366人,在校學生4076人。鎮衛生院3所,村級衛生所35所,全鎮衛生從業人員121名。鎮內有文化站1個,從業幹部5名,轄區內設村級辦公室32個,包括文化娛樂場所。

概況

吉昌鎮位於磐石市西北部。面積367平方千米,人口4.6萬人。轄幸福社區以及冰窖、官帽、西北、豐勝、燒鍋朝鮮族、馬蹄、興華、東北、滿井、燒鍋、志力、磚廟等32個行政村,103個自然屯。主要水源有倒木溝河、汶水河、溴河、黃河水庫。吉昌鐵礦鐵路專用線東接瀋吉鐵路。

沿革

1949年置區,1956年設吉昌鄉、大旺鄉、長崴子鄉。1958年改吉昌公社,1962年析置大旺、長崴子公社。1983年改吉昌鄉、大旺鄉、長崴子鄉,1984年吉昌撤鄉建鎮。1997年,吉昌鎮面積136平方千米,人口2.1萬,轄吉昌、吉昌鮮、興華、志力、帽山、磚廟、東北、燒鍋、燒鍋鮮、西北、官帽、水窯、豐勝、馬蹄、滿井15個行政村和吉昌、鐵礦、場站3個居委會;大旺鄉面積138平方千米,人口1.5萬,轄倒木、倒木溝、大旺、當石、倒木鮮、永旺、長勝、福興、花樓、八棵、東升11個行政村;長崴子鄉面積86平方千米,人口1.1萬,轄三泉、長崴子鮮、汶水、大鹿、長崴子、孟家、二道炕7個行政村。2001年,撤銷大旺鄉,併入吉昌鎮。2002年12月30日,吉林省民政廳(吉民行批[2002]12號)批覆同意撤銷長崴子鄉,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吉昌鎮管轄。

所轄村及代碼

220284107:~001 121幸福社區 ~200 122吉昌漢村 ~201 220興華村 ~202 220志力村 ~203 220磚廟村 ~204 220帽山村 ~205 220東北村 ~206 220燒鍋漢村 ~207 220燒鍋朝鮮族村 ~208 220西北村 ~209 220冰窖村 ~210 220官帽村 ~211 220豐勝村 ~212 220馬蹄村 ~213 220滿井村 ~214 220倒木村 ~215 220倒木朝鮮族村 ~216 220東升村 ~217 220當石村 ~218 220大旺村 ~219 220倒木溝村 ~220 220永旺村 ~221 220長勝村 ~222 220福興村 ~223 220花樓村 ~224 220八棵村 ~225 220長崴子鮮村 ~226 220汶水村 ~227 220大鹿村 ~228 220三泉村 ~229 220長崴子村 ~230 220二道炕村 ~231 220孟家村

經濟發展

根據吉昌鎮農業大鎮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在選項目和確定主導產業時,要把著眼點放在農業和農副產品深加工項目上。吉昌鎮確定了6個主導產業項目。2個農業農產品,即高油大豆、專用玉米、4個農副產品加工,即白蘿蔔加工、蛋雞、藍狐、金針蘑。通過6個主導產業的發展,可使全鎮人均收入增加100-200元。
高油大豆高油大豆
高油大豆產業
以遼源裕龍公司為龍頭建成2500垧高油大豆基地,主要分布亞吉灌區水改旱等12個村社,3200戶。同時,在興華、當石、倒木漢、長勝四個村建成專項大豆生產基地。
專用玉米產業
以吉糧集團為龍頭建成3000垧專用玉米基地,主要分布在吉昌北片長崴子等16個村,4200戶。
農副產品深加工
白蘿蔔加工。引進金鑫農副產品有限公司建成100垧白蘿蔔生產加工基地,分布全鎮各個村屯。
畜牧業基地建設
即帽山蛋雞養殖基地:由帽山村農民尤立章等7戶人家投資150萬元人民幣,在本村南側興建蛋雞牧業小區,占地面積達2公頃,年產雞蛋1500噸。藍狐
藍狐園區養殖建設
即由吉昌鎮內韓大明等人投資150萬元人民幣,在吉昌鎮原朝鮮族國小內新建一個藍狐養殖小區,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並引進河北藍狐和皮毛加工項目,打出“昌興”牌藍狐皮毛品牌,年可加工皮毛1萬張。年內藍狐存欄達2.3萬隻,真正形成吉昌特有經濟動物小區。
吉昌鎮食用菌基地
金針蘑養殖小區:是由遼寧省東港市武文奎先生投資50萬元人民幣,在吉昌原場站飛機洞內養殖金針蘑,面積達2萬平方米,年產金針蘑15萬噸。

重點企業

磐石市吉昌鎮水稻育苗床土調製劑廠 磐石市吉昌鎮磚廠
藍狐藍狐
磐石市吉昌鎮長峰矽灰石礦
磐石市吉昌鎮飛躍藍狐養殖廠

投資環境

吉昌鎮始終堅持把市委、市政府提出“陽光式政府,賓館式服務”的工作目標,把“創一流環境、樹政府良好形象”作為招商引資的亮點和最寶貴的資源。
矽灰石矽灰石
1、吉昌鎮有優質的法制環境。吉昌鎮一直注重民主法制建設,已創造了規範有序、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並且依法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同時,給有貢獻的人一定的獎勵。
吉昌鎮
2、吉昌鎮有優質的服務環境。通過對各站年中層幹部的認真測評,重新理順了“主僕”關係,還權於企業,還權於民眾,還權於納稅人,以大局為重,視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為第一要務,多方面、全防衛地為駐地企業服務,已成為政府機關的自覺行為。推選的“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一個視窗對外”的辦事制度,極大地縮短了投資者辦事時間,提高辦事效率。 3、吉昌鎮有寬鬆的政策環境。吉昌鎮制定了一系列有利於企業投資、經營、發展的優惠政策,其內容涉及到企業生產經營、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
4、吉昌鎮有和諧的人文環境。公民整體素質有很大提高,重商、親商、扶商、富商為已任。政府開明,團結向上,說了說辦,定了就乾,決不給企業“空頭支票”。“陽光式政府,賓館式服務”是吉昌鎮永遠的承諾。

勞動力轉移

磐石市吉昌鎮黨委狠抓轉移剩餘勞動力,提出“一年打基礎,兩年大發展,三年成產業”的工作思路,採取多種措施,將勞務輸出工作作為富鎮裕民工作的重點來抓,收到實效。共輸出農村剩餘勞動力9767人,其中跨省5462人,省內3943人,境外762人,赴境外務工人員年人均收入8—10萬元,年收入7000餘萬元。安置252名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舉辦集中培訓700餘人接受集中培訓。900餘人接受分散培訓。
吉昌鎮吉昌鎮

組織建設

吉昌鎮從村幹部管理機制入手,加強村級幹部隊伍建設,有效促進了全鎮農村經濟社會健康發展。2007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達到7.1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5256元。
吉昌鎮
一是動態管理,建立良性用人機制。鎮黨委根據各村實際情況採取民主選舉、組織下派、兼任、交流等形式,在選人用人上打破身份、職業、地域界限建立動態管理模式,使村級幹部隊伍充滿生機和活力。全鎮下派鎮幹部到村兼任村支部書記的有3人;以交流形式任村幹部的5人。 二是加強培訓,增強“雙帶”本領。利用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網路、黨員創富基地等資源,採取短期培訓、示範交流、外出考察、掛職鍛鍊等多種辦法,對村級幹部特別是黨支部書記輪流進行教育培訓,使村幹部的整體素質得到有效提高,增強了村組幹部領富帶富能力。全鎮共舉辦村“兩委”成員各類培訓班30多期,培訓400多人次。
吉昌鎮吉昌鎮
三是培養後備,增強村組活力。鎮黨委制定了《吉昌鎮村級後備幹部選拔方案》,注重對德才兼備、有發展潛力的年輕黨員的培養,並把成績突出、民眾公認的致富帶頭人和鄉土人才納入後備幹部隊伍管理,建立了村級後備幹部信息庫,實行培訓準入制度,使一批批優秀後備幹部脫穎而出。
四是提高待遇,解除“村官”後顧之憂。鎮黨委本著多支持、少指責,多獎勵、少懲罰,多服務、少干預的工作理念,對村級幹部實行激勵工資制度,採取以獎代補的方式,提高村書記的待遇。村黨支部書記年薪最高可達6000多元。

社會發展

吉昌鎮黨委“五個包保”促進新農村建設,開展“樹新風正氣,做勤廉公僕,推總量翻番,促和諧發展”主題教育活動以來,吉昌鎮黨委轉變工作作風,圍繞工作重點,加強包保工作,收到良好效果。
吉昌鎮吉昌鎮
一是包保產業園區。根據產業發展規模和各村實際情況,黨委領導對園區建設實行定點包保,對項目選擇、園區規劃、資金籌措、物資準備等各方面進行全程服務。全鎮已建成肉雞、藍孤等產業園區6個,並有兩名領導幹部帶頭髮展肉雞產業。
修築邊溝
二是包保貧困兒童。在“大手牽小手,關愛留守兒童”活動中,黨委領導與8名貧困留守兒童結成包保對子,隨時幫助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困難,直至國中畢業。 三是包保小康屯建設。按照精神文明創建整體規劃,每名領導幹部在自己所包片上,選擇基礎較好的村屯,實施小康屯建設,在包保領導指導下,全鎮新修邊溝4000多延長米,安裝路燈20盞,植樹3000多棵,修衛生廁所200座,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觀。
四是包保黨建落後村。每名領導幹部包保一個班子軟弱、黨建工作無變化村,幫助村班子在村務管理、“雙承諾”活動、黨員創富、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出主意、想辦法,增強黨組織凝聚力,提升基層黨建工作水平。
五是包保企業。鎮黨委制定下發企業聯繫卡,領導幹部對域內13家企業實行定點包保,深入企業走訪,切實解決困難。

鄉鎮名人

不當副鎮長 帶農闖市場——磐石市吉昌鎮養狐協會會長韓大明
藍狐養殖場
放著副鎮長不當,只為專心致志地帶領大家養狐狸致富,這事說起來讓人很難相信。可確實有這樣一個人。他就是磐石市吉昌鎮養狐協會會長韓大明。 1980年,韓大明從農機學校畢業後分配到吉昌鎮農機站工作。幾年下來,韓大明帶領大家經營油料農機配件,為農機站積攢了40多萬元的資產,這也鍛鍊了他致富的本領。
1994年,韓大明得知長春立園養殖場對外招商,號召農民養藍狐致富。他意識到這是一個好項目,便東挪西湊了7000元,買了6隻種狐。沒想到,由於缺乏飼養經驗,不到一年種狐就死了5隻。當年韓大明賠了6000多塊錢。家裡人的埋怨,外面人的嘲笑,真有點讓他抬不起頭來。但他有一個信念——自己一定能成功。1995年初,韓大明再次帶著4000元錢來到大慶養殖場,買了6隻種狐。韓大明認為,上次養狐沒成功,是因為技術不過硬。於是,他利用休息日去遼寧河北黑龍江等地學習。那時候他白天在單位上班,晚上回家又要照顧老人、病妻和孩子,同時還要餵養狐狸。幾個月下來,他整整瘦了一圈。
1999年,韓大明因為工作突出,被任命為吉昌鎮副鎮長,分管農業。職務的升遷當然讓他很高興,而更讓他高興的是鎮領導對他的信任。這為他推動全鎮藍狐產業發展提供了機會。他一方面認真履行副鎮長的職責,另一方面又扮演起藍狐產業帶頭人的角色。剛開始,他還能很好地兼顧兩方面工作,但隨著藍狐產業的發展壯大,養殖戶越來越多,他的分身術不靈了。一方面是繁忙的政務,另一方面是養殖戶急切的目光,韓大明作出抉擇:放棄行政領導崗位,帶領民眾發展養殖藍狐事業。在2001年機構改革時,才48歲的韓大明主動提出了預退申請。之後,他一方面擴大自己的養殖規模,讓農民看到養藍狐的效益,另一方面採取培養大戶、帶動小戶、發展新戶的“裂變”模式,全面推動全鎮藍狐產業的發展。對新發展的養殖戶,他手把手地教,送種狐,管防疫,並跟蹤一年服務,直到走上正軌。對於那些想擴大規模又沒有資金的貧困戶,韓大明幫助協調貸款,讓他們一個個走上了富裕路。他累計幫助村民協調和解決發展資金70多萬元。 2004年,在吉昌鎮黨委的支持下,韓大明在全鎮組織建立了第一個藍狐養殖基地,並於2006年成立了吉昌鎮藍狐養殖協會,他出任會長。韓大明當上會長後,以協會名義建立了吉昌鎮飛躍藍狐養殖網頁,及時向養殖戶提供種源、皮張價格以及毛皮加工等信息,幫助民眾把準市場脈搏。為了拓展銷售市場,韓大明三次自費去河北山東等地聯繫毛皮加工和銷售,並建立了長期供銷關係,給養殖戶吃上了定心丸。在此基礎上,他引導養殖戶向經紀人、中間商轉變,延伸產業鏈,拓展利潤空間。全鎮已培養藍狐經紀人10多名,已發展存欄100隻以上的養殖大戶540戶,藍狐平均存欄總量達到5萬多隻,年創經濟效益達5000多萬元。這個鎮的藍狐產業還輻射到周邊的鄉鎮。
藍狐皮毛藍狐皮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