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非遺》是2018年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合肥非遺
- 作者:合肥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
- 出版社:安徽文藝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39664934
《合肥非遺》是2018年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園位於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崗集鎮臥龍山自然生態風景區,距合肥市區僅10公里。寧滬高速、合淮阜高速等九條高速匯於距園區僅1.5公里處的北三環入口。同時,新橋國際機場距離園區的距離也只有14公里。非遺文化園 臥龍山地處我國南北分界線的江淮分水嶺上,是合肥市北部生態屏障,境內山戀起伏、綠樹成...
經廬陽區文化館組織非遺專家評審小組(評審組成員有合肥市非遺申報評審專家、文化局分管領導、文化館非遺辦工作人員等組成)對報送的文本、圖片、實物等經過初步考察評審,現將廬陽麵塑、朱氏剪紙、馬氏刺血療法、劉氏剪紙、廬陽棕編、文玩木雕技藝、竇氏大寫意根藝、木板水印製作技藝、廬陽殷氏字畫、宋門心意六合拳等10...
合肥非遺園,按照歷史和形態對中國文化進行分類,有合肥首家玻璃橋,設定了楚漢文化園、千年文房四寶園、佛藝園、大自然玩樂園、中華物產園等子園區。園區同時引入了民間舞龍舞獅表演、七十二行當起源演示暨表演、黎陽仗鼓、皮影戲、木偶戲、鳳陽花鼓等等。非遺園將突出打造文化與科技、與旅遊融合的特色,成為合肥版的...
《合肥非遺》是2018年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合肥非遺》從發掘整理文史資料的角度出發,不僅全面系統地整理出合肥市已經批准備案的各級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還正面搶救性蒐集整理了廣大文化工作者在非遺調查保護中湧現出的典型人和典型事,同時記錄了眾多非遺傳承人創新發展的精彩故事。這對於發揮文史...
▪ 特點 3 歷史文化 4 製作方法 合肥烘糕簡介 編輯 播報 合肥烘糕配製講究 合肥烘糕為傳統名點,被譽為合肥糕點族中的“四大名旦”之一。歷史悠久,風味獨特,是合肥四大傳統特產,歷來被人們用作待客和饋贈的禮品。合肥烘糕獨特品種 合肥生產的烘糕,色潔白,酥脆可口,清香味美,是糯米製品中獨具特色的品種。
合肥市委宣傳部主辦,合肥演藝集團、合肥市廣播電視台、合肥市文化館承辦。活動內容 晚會力求將“文里文氣”與“科里科氣”相結合,採用多種高科技元素,充分展現了非遺藝術和現代科技交融的獨特魅力。晚會在開場秀《我真的到了合肥了》中拉開帷幕,隨後在眾多知名表演藝術家和非遺傳承人的精彩演繹下,廬劇、門歌、蓮...
包公故事,合肥地區流傳的民間文學,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21年5月24日,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歷史淵源 安徽合肥素稱“三國故地、包拯家鄉”,其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宋代的大政治家、一代名臣包拯就出生在這裡。公元999年包拯誕生於合肥市肥東縣包公鎮的小包村;公元1062年,包拯病逝...
劉靖,男,1972年12月出生,漢族,紙箋加工技藝非遺傳承人。1994年畢業於合肥聯合大學工業產品造型專業,在家庭影響下,逐步走上傳統加工紙的研製之路。2017年12月28日,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人物經歷 幼年時,母親創辦了“掇英軒”,劉靖從小耳濡目染感受到了傳統紙文化的...
合肥鐵研居書院是是一所書院。成立於2017-05-22,註冊資本為100萬人民幣,投資人為鄧之元,經營狀態為存續,工商註冊號為340121000115702,註冊地址為長豐縣吳山鎮新合淮路西側,經營範圍包括非遺傳習及藝術培訓;鐵字鐵畫、青銅工藝品、字畫、文房四寶創意設計、銷售;裝飾工程施工。(依法須經批准的項目,經相關部門...
在主會場之外,首次在中國(合肥)非遺園設定了分會場。大會共設定了文化產業成果形象展、古典家具及紅木家具展、工藝美術精品展、文房四寶及書畫精品展、國際新聞出版產業展、國際動漫遊戲展等7大展館。同時,現場鑒寶、讀書節、cosplay動漫真人秀、過關尋寶等一系列活動,也讓觀眾在參與的過程中近距離感受文博會。亦...
合肥植物園位於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董鋪水庫東南岸,占地約108公頃,是國家4A級風景區、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國家重點花文化基地。合肥植物園以其生態園林風貌與植物文化相融合而著稱,是集植物種質資源保育、科研科普、旅遊休憩於一體的綜合性植物園。園內收集植物3000餘種,建有梅園、水景園、竹園、桂園、花博園、秋景...
1992年,合肥掇英軒文房用品統技研究所又從漢韻堂分離出來。1994年,生產基地遷到巢湖市,後更名為巢湖市掇英軒文房用品廠。巢湖市掇英軒成立後,在繼承傳統加工紙工藝的基礎上,致力於加文花工紙工藝的研究與開發,恢復了失傳多年的加工紙工藝。如手繪描金粉逝善蠟箋、硃砂箋、絹本宣、羊腦箋的傳統工藝。這不但恢復...
三河羽扇製作技藝,流行於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的傳統技藝,安徽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三河羽扇製作技藝自春秋時就初步形成,製作是以禽鳥的羽毛作原材料,按照羽毛的自然花紋特徵,經過分檢、配料、清洗、染色、刷整、包角、繪畫、裝璜等工序形成成品,羽扇製品毛片平薄,質軟風柔,制工精緻,式樣較為美觀。2014年...
廬州土陶燒制技藝是一種傳統技藝,安徽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歷史淵源 廬州土陶傳人李宏亮的家族制陶史可追溯到清末民初,其曾祖父用手工製作的方法和簡易的柴窯,燒制出了形態各異的碗、盤、碟、罐、缸等生活土陶製品。隨著李家制陶水平的逐步提高,李氏土陶逐漸成為合肥地區頗具影響的一個手工技藝品種。傳承人物 2...
剪紙(廬陽剪紙)是一種民間文學,安徽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文化軼事 廬陽剪紙是對流傳在合肥地區剪紙的統稱,由於剪紙本身在百姓生活中分布廣泛,因此廬陽剪紙在當地民眾中也具有廣泛的影響和生存的空間。廬陽剪紙大都通過家傳身教的方式,代代因襲相傳。傳承人物 許多藝人都早已湮沒於歷史的煙波,目前依然活躍的剪紙...
2022年6月10日,巢湖市蘇灣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組織開展“多彩非遺,魅力傳承”主題活動,巢湖樹雕畫代表性項目傳承人尹修平來走進蘇灣鎮中心國小,示範巢湖樹雕畫的製作過程。文化軼事 相傳清初蘇灣山里許村一許氏姑娘嫁到合肥後,思鄉情重,在水邊排思解憂時見柳樹皮黝黑,像家鄉的山石,就帶回家製成了山水畫,以解...
鄭書山。安徽合肥人。著名鐵字書畫藝術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吳山鐵字”傳承人。研製鐵字書法及鐵畫藝術三十多年,更以鐵字書法見長。曾先後被新華網、中新網及當地政府網站等媒體數次報導2016年作品《七律·長征》入選當代中國工藝美術雙年展在國家博物館展出並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收藏。人物生平 鄭書山,安徽合肥人,高級...
在部隊任通訊班班長、汽車駕駛培訓隊教練。跟隨父親鄧之元學習"吳山鐵字畫"製作工藝,先後任吳山智源鐵畫廠廠長,智源鐵字畫研發中心總經理,鐵研居書院副院長,榮獲合肥市"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光榮稱號。2013年,將鄧煥春申報第三批合肥市級非遺傳承人;2016年10月,在長豐縣吳山鎮,製作“吳山鐵字”。藝術作品 ...
王勇 王勇,安徽省高級工藝美術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主攻木雕文房用品,木雕作品題材廣泛,主要有花鳥、魚蟲、瑞獸等,作品純樸、自然、靈動,意境深遠、格調高雅。《合肥最會“擺”的人是他》江淮晨報報導 《探尋非遺—王勇:小木頭雕出“文藝范兒”》萬家熱線報導 ...
降血脂功效,這一先進技術填補國內空白,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前期已試驗成功,產品已面市。社會影響 2014年,橫望山米酒榮獲"安徽老字號"稱號,央視《消費主張》於2014年報導橫望山米酒,其產品在本地區家喻戶曉,口碑極佳,並銷往北京、上海、合肥、無錫、杭州、蕪湖等,甚而漂洋過海。堪稱"江南極品米酒"。
2017年02月23日,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會成立大會在合肥舉行,來自省直及全省16個市的國家級、省級非遺名錄項目傳承人、專家學者、文化企業家及文化志願者等200餘人匯聚天鵝湖畔,並就“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守護民族精神文化家園”話題進行了深入地交流討論。2023年4月20日,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會一屆五次...
傳承保護 第三代傳承人季洪民,在艱苦條件下堅守古籍修復技藝。第四代傳承人季玉方先生在原有家傳漿糊製作的基礎上,創新性增加幾味特選中藥材,使得漿糊無爆性,黏性適中,經久不腐,無異味,防蟲防蛀效果更佳。當前季氏古籍修復技藝共傳承五代,主要分布於河南開封,安徽合肥兩地,浙江杭州亦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