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故事(合肥地區流傳的民間文學)

包公故事(合肥地區流傳的民間文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包公故事,合肥地區流傳的民間文學,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1年5月24日,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包公故事
  • 批准時間:2021年5月24日
  • 遺產編號:Ⅰ-164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民間文學
  • 申報地區:安徽省合肥市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安徽合肥素稱“三國故地、包拯家鄉”,其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宋代的大政治家、一代名臣包拯就出生在這裡。公元999年包拯誕生於合肥市肥東縣包公鎮的小包村;公元1062年,包拯病逝於開封。包拯逝世後,諡號“孝肅”,歷史上的清官包拯因其清正廉潔、剛正不阿、勤政愛民,被後人尊稱為“包公”,成為老百姓心目中的“包青天”。
千餘年來,合肥地區流傳的包公傳說故事主要依靠口口相傳,其次為散見於文字記載的各類書刊,以及說唱、話本、戲曲、書場等形式保存下來的演義傳說故事等,合肥歷代的地方史志對此也均有詳盡記載。
包公故事在合肥周邊地區世代相傳、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無不寄託著家鄉人民對包拯這一歷史人物的崇敬和愛戴,寄託著人民對這位嫉惡如仇、體察民情的歷史清官的敬仰與讚頌。

文化特徵

《包公故事》已整理成冊的有近百篇,可分為勤奮好學、執法如山、鐵面無私、清廉正直、料事如神、為民伸冤、嚴懲貪官、不畏權貴等八個類別。

傳承保護

2023年10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包公故事》項目評估合格,合肥市文化館獲得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