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第一條 為進一步規範社會應急救援力量補助資金的使用,根據《合肥市應急救援力量建設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 本細則所稱社會應急救援力量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一)在我市民政部門註冊滿兩年以上,並在應急管理部社會應急力量管理系統中登記備案。
(二)登記業務範圍包含應急救援業務,主要在合肥市參與應急救援工作的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基金會等非營利性社會組織。
第三條 專項資金適用於社會應急救援力量建設,以及參與較大及以上突發事件救援行動、接受應急管理部門指令赴合肥市以外地區參與應急救援、培訓、競賽等活動的獎補。
年度獎補資金總量不超過80萬元,對單支社會應急救援力量的年度獎補總額最高不超過50萬元。
第四條 市應急管理局對社會應急救援力量實施獎補前,按《合肥市社會應急救援力量獎勵補助評估指標體系》(詳見附屬檔案)對其有關指標情況進行評估。
第五條 社會應急救援力量每年年初應當對照《合肥市社會應急救援力量獎勵補助評估指標體系》開展自評,自評報告作為向市應急管理局申請獎補資金材料之一。
第六條 市應急管理局行政審批處負責接收社會應急救援力量的申請並做好登記,應急協調處負責組織評估。
第七條 市應急管理局根據國家引導扶持社會應急救援力量新政策和我市社會應急救援力量發展實際情況,對相關評估內容適時進行調整。
第八條 評估結果根據得分劃分為四個等級,分別為優秀(分值≥90分)、良好(90分>分值≥80分)、合格(80分>分值≥60分)、不合格(分值<60分)。
第九條 評估結果為優秀或良好的,予以獎補;評估結果為合格或不合格的,不予獎補。
社會應急救援力量參與合肥市內較大及以上突發事件應急救援行動,以及接受應急管理部門的指令赴合肥市外參與應急救援、培訓、競賽等活動,可即時向市應急管理局申請獎補資金,市應急管理局採取“一事一議”方式予以獎補。
第十條 獎補資金實行專款專用、專項管理,專賬核算,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騙取、截留、挪用專項資金,不得用於發放個人福利、獎金等。社會應急救援力量違反上述規定的,市應急管理局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第十一條 對在評估中弄虛作假的社會應急救援力量,取消其當年獎補資格。
第十二條 本辦法由市應急管理局負責解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
政策解讀
2021年8月13日,《合肥市社會應急救援力量獎勵補助實施細則(試行)》(以下簡稱《細則》)印發實施。現將《合肥市社會應急救援力量獎勵補助實施細則(試行)》主要內容解讀如下:
一、出台背景和依據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基層應急隊伍建設的意見》(國辦發〔2009〕59號)中明確指出,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應急工作,鼓勵現有各類志願者組織在工作範圍內充實和加強應急志願服務內容,為社會各界力量參與應急志願服務提供渠道,地方政府根據情況對志願者隊伍建設給予適當支持。
2019年,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就我國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強調,要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採取與地方專業隊伍、志願者隊伍相結合和建立共訓共練、救援合作機制等方式,發揮好各方面力量作用。
《安徽省“十四五”應急管理體系及能力建設規劃》中指出,推進社會應急力量發展,鼓勵支持推動社會應急力量發展,完善社會應急力量管理服務制度,規範引導有序參與應急救援行動,完善救災資源動員機制,大力培育應急志願者隊伍,引導應急志願者有序參與搶險救援和恢復重建,建立社會力量激勵機制。
根據《合肥市應急救援力量建設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合應急〔2020〕29號)規定,應支持社會應急救援力量參與救援,並制定具體的獎勵補助辦法。
二、制定意義和總體考慮
近年來,各類災害多發、頻發,給災區經濟社會和民眾生產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救災任務十分繁重,迫切需要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發揮各自優勢,形成統籌協調、有序協作的救災合力。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社會力量參與救災的熱情持續高漲,逐漸發展成長為救災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尤其是2020年以來疫情防控、抗洪搶險等重特大災害發生後,大量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志願者、愛心企業等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現場救援、物資發放、維持秩序等工作,展現了社會力量組織靈活和服務多樣的優勢,發揮了重要作用,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導、多方參與、協調聯動、共同應對的救災工作格局。但也要看到,社會救援力量依然存在管理不規範、救援能力有限、資金裝備短缺和參與應急救援信息不對稱、協調不順暢等方面的問題,需要各地各部門加強引導、強化服務,積極支持和規範隊伍建設發展,推動社會救援力量發揮更大作用。
三、研判和起草過程
2019年機構改革後,我局職責由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擴大到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等突發事件應急救援。為滿足大應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報市政府同意,決定對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隊專項補助資金的補助範圍進行調整,擴大到危化救援隊和社會救援力量。2020年6月,我局會同財政局聯合制定了《合肥市應急救援力量建設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合應急〔2020〕29號)。
2020年12月,我局起草了《合肥市社會應急救援力量獎勵補助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2021年1月,徵求了財政局、公安局、市民政局等市直部門和各縣(市)區、開發區應急管理部門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在局網站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截止2月18日,各相關部門和市藍天救援隊對《細則》提出了相應的修改意見,採納了部分合理意見。5月,組織專家對《細則》開展專家評審,與會專家原則同意並提出修改意見。經局法制處合法性審查通過後,6月15日,局黨委集體審議《細則》,原則通過,並提出修改意見,進一步完善了《細則》,報市司法局審查登記後成文下發。
四、工作目標
制定《細則》,旨在適應新時代應急管理事業改革發展需要,培育、扶持社會應急力量發展,鼓勵、引導和規範社會應急力量與應急工作,充分發揮社會應急力量在防災減災和應急援中的重要作用。
五、主要內容
《細則》共十二條。主要規定了對社會應急救援力量進行獎勵補助的程式、要求和評估指標體系等方面的內容,具體如下:
一是明確制定依據及範圍(第一至二條)。對制定目的、依據作出說明,確定社會應急救援力量的範圍,規定了註冊時間、業務範圍和隊伍性質等條件。
主要是獎勵補助在我市民政部門註冊滿兩年以上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通過政府資金的投入,引導社會救援力量發展,發揮社會救援靈活便捷的自身優勢。
二是明確資金使用範圍和限額(第三條)。對社會應急力量的獎勵補助資金的使用範圍,年度獎補資金總量以及單支力量年度獎補資金限額。
年度獎補資金總量不超過80萬元,對單支社會應急救援力量的年度獎補總額最高不超過50萬元。獎補資金的使用範圍,適用於社會應急救援力量的日常建設,以及參與較大及以上突發事件救援行動、接受應急管理部門指令赴合肥市以外地區參與應急救援、培訓、競賽等活動,本條內容是填補了我市在這個領域的空白。
三是明確了獎補的程式(第四至七條)。主要規定了社會救援力量申請獎補資金的時間,市應急局接收申請和評估的職責劃分,對評估內容實時調整的情況。
對於評估指標體系,在具體實施前市應急局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相應的評估調整,社會應急救援力量自身也要對照評估指標體系開展自評,以此做到內部評價和外部評價相結合,促進社會應急救援力量的發展。
四是明確了評估的等級和獎補的條件(第八至九條)。對年度評估等級劃分為優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獎勵補助的等級要求,一事一議的獎補要求。
評估結果為優秀或良好的,予以獎補;評估結果為合格或不合格的,不予獎補。社會應急救援力量參與合肥市內較大及以上突發事件應急救援行動,以及接受應急管理部門的指令赴合肥市外參與應急救援、培訓、競賽等活動,可即時向市應急管理局申請獎補資金,市應急管理局採取“一事一議”方式予以獎補。
五是明確了《細則》的相關要求(第十至十二條)。專項資金的使用範圍和要求,對弄虛作假的情況處理,檔案解釋許可權和實施日期等。
獎補資金實行專款專用,不得用於發放個人福利、獎金等。對在評估中弄虛作假的社會應急救援力量,取消其當年獎補資格。本辦法有效期2年。
六、創新舉措
一是規範流程。社會應急救援力量對照《合肥市社會應急救援力量獎勵補助評估指標體系》開展自評並出具自評報告,由應急管理部門進行評估確定等級決定是否實施獎補。
二是體系完整。為支持引導社會應急救援力量全面發展,《細則》制定了全方位的評估指標體系體系,內容包括場所設定、制度建設、能力建設、工作成效、指揮調度和台賬管理,並設定了加減分項目。
三是資金支持。在對社會應急救援力量開展評估後,採取直接資金支持的方式加大扶持力度,充分發揮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鼓勵志願者參與應急救援工作,發揚社會力量自由和多樣化的優勢。
七、保障措施
一是調查摸底。進一步在全市範圍內對社會應急救援力量調查摸底,全覆蓋統計我市社會應急救援力量的數量和發展現狀。
二是自評互評。通知目前應急系統主管的社會應急救援力量開展自評,做好申請資金補助的準備工作。邀請第三方外部評價機構參與評估工作,確保評估公正公平。
三是宣傳引導。加大宣傳力度,做好相關解讀工作,營造社會積極參與應急工作的良好氛圍。
八、下一步工作
儘快組織我市現有社會應急救援力量進行自評和第三方評估,充分發揮政府資金的導向作用,規範社會應急力量依法健康有序發展,在各類突發事件中發揮更大作用,實現應急資源的最優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