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貨幣供給量亦稱 “最適度貨幣數量理論”。有關貨幣供給量的一種理論。形成於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其代表人物主要有M·弗里德曼、G·托利、馬蒂等。它是貨幣經濟學家將社會最佳狀態下的一些標準邊際條件運用於貨幣供給量分析這一特殊問題的結果。其基本觀點為: 由於貨幣功能可以由紙幣來實現,而紙幣的生產成本是與它們的交換價值相分離的,所以增加實際貨幣數量的邊際成本實際上是零。例如: 如果每個人需要增加5%的持有貨幣,他們的這種希望可以通過所有名義價格都降低5%來實現。很顯然,在這一過程中,增加持有貨幣數量的邊際成本為零。而合理的貨幣供給量則產生於邊際效益等於邊際成本的臨界點上。因此可以說,合理貨幣供給量就是使增加實際貨幣數量的邊際效益和邊際成本都等於零的貨幣供給量。雖然社會可以通過降低總體價格水平從而以零成本增加實質貨幣餘額,但卻沒有任何個人可以做到這一點。對身處競爭均衡環境的個人來講,他要增加其貨幣持有量,就必須出售一些資產,而這些資產的名義利率就是他增加貨幣持有量的邊際成本。因此,只要名義利率為正,就意味著他持有某個實際數量的貨幣的邊際效益仍為正。為鼓勵人們持有最適度數量的貨幣,經濟學家們已經提出了兩種政策措施。一是對貨幣支付競爭性利息,以使持有貨幣不承擔任何機會成本; 二是使價格水平下降率等於實際利率,從而推動名義利率也就是持有貨幣的私人成本趨向於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