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法,史書的編纂方法。包括對史料的蒐集、整理,以及對材料加以剪裁、組織的方法和形式,主要表現為史書的體裁和體例。清代史家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提出了“史法”和“史意”這一對史學範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史法
- 類別:史書的編纂方法
史法,史書的編纂方法。包括對史料的蒐集、整理,以及對材料加以剪裁、組織的方法和形式,主要表現為史書的體裁和體例。清代史家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提出了“史法”和“史意”這一對史學範疇。
史法,史書的編纂方法。包括對史料的蒐集、整理,以及對材料加以剪裁、組織的方法和形式,主要表現為史書的體裁和體例。清代史家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提出了“史法”和“史意”這一對史學範疇。解釋中國古代史學重視講求“史法”的應淵...
尤安·史法(Joann Sfar),男,生於1971年8月28日,法國尼斯的一個猶太家庭。 代表作《猶太長老的靈貓》《黑色橄欖》等。人物生平 JoannSfar出生於法國尼斯一個猶太家庭,15歲起就開始畫漫畫投稿,雖然頻頻遭到退件,他仍不死心地持續創作。大學念的是哲學,哲人話語雖善雖美,柏拉圖還是沒有繆斯魅力大,他...
小松史法,1978年7月23日出生於東京都,日本男性配音演員,隸屬於アクロス 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事務所,2006年參與配音《地上最強新娘》(高尾),2008年參與配音《機動戰士高達00》2nd season(聯邦士兵)。演出作品 電視動畫 2006年 地上最強新娘(高尾)2007年 古代王者 恐龍王傳說(警備員)地上最強新娘(...
“史意”是史家通過對史事的編排、組織,即“史法”表現出來的。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以“史意”為史學的本質要素,根據是否具備“史意”將古今史籍概括為“撰述”與“記注”兩大門類,這是從理論上對中國古代史學的特性作出的總結和闡發。古代史家普遍認為孔子著《春秋》,將“義”貫穿於“事”、“文”...
《塞爾日·甘斯布:英雄人生》是由Universal發行的傳記電影,該片由尤安·史法執導,埃里克·埃爾莫斯尼諾、露西· 高登、蕾蒂莎·科斯塔等主演。該片講述了二戰期間巴黎街頭一個猶太男孩如何成為一代歌王的故事。該片於2010年1月20日在法國上映。劇情簡介 二戰期間巴黎街頭一個名叫盧錫安·金斯布的猶太男孩,長大後成了...
史法和史意 ——從形式與內容的審視到思想的剖析 / 43 一、 “史法”和“史意” ……… 43 二、葉適的“史法”論及其史學批評 ………46 三、章學誠的“史意”論及其史學批評 ………48 天與人及天人之際 ——關於歷史變化動因的認識 / 51 一、 “倘所謂天道,是耶?非耶? ” ………51 二、 ...
《桃色凶車》是由尤安·史法執導的驚悚影片, 弗雷婭·梅弗 、斯塔西·馬汀、班哲明·比歐雷 、 埃里奧·傑曼諾等參加演出。於2015年8月5日在法國上映。影片講述了被叫到老闆家加班的女主在第二天送老闆夫妻去機場後,開車去看海卻捲入了一起兇手案的故事。劇情簡介 女主被老闆叫到家裡打字,老闆夫婦晚上都不在家...
一、“史法”和“史意”二、葉適的“史法”論及其史學批評 三、章學誠的“史意”論及其史學批評 天與人及天人之際 關於歷史變化動因的認識 一、“儻所謂天道,是耶非耶?”二、“天道,不復系乎人事”,“功者自功,禍者自禍”三、“天文、地理、人道,本皆人之所以自命,其是非得失,吉凶禍福,要當反之...
一、史法 二、史意 第四節 通代與斷代 第五節 歷史表述 第六節 德、才、學、識 第四章 《春秋》與傳統編年體的史學觀念 第一節 《春秋》的史法和史義 一、通與殷鑑後世 二、仁與內聖外王 三、禮與屬辭比事 四、信與書法不隱 五、忠與親親尊尊 第二節 敘事與論史相結合 一、言事相兼,史論相...
哈巴羅夫斯克國立師範大學成立於1937年,位於俄羅斯的哈巴羅夫斯克市,現更名為人文遠東國立大學。人文遠東國立大學專業設定分為本科、碩士、預科,開設有數學、信息學、計算機科學和數學、數學物理、物理與信息、俄語語言文學、新聞學、歷史學、史法、法學、地理、生命安全等幾十個專業。學校簡介 人文遠東國立大學擁有...
《老北大講義:歷史研究法通史新義》是2009年時代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炳松。本書介紹了西方歷史研究方法,並指出其與中國古代“史法”、傳統“史評”、“史論”的差異,認為歷史研究的方法就是對“人的歷史”的研究,而不是對古代史著的評論。內容簡介 《老北大講義:歷史研究法 通史新義》講述了:《...
其主要觀點,一是志乃史體,所以“體裁宜得史法”,方誌的編寫應仿照紀傳體史書,並提出“藝文”部分不能濫入詩文,詩文應另編文選作為志書的輔佐等建議。二是方誌應當“可為國史取材”,所以必須“詳贍明備、整齊劃一”。為此,他提出地方上“平日當立一志乘科房”,以保存有關資料。三是編寫方誌應有所“創特...
《書劍齋古代文學論叢》是2013年重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熊篤。《書劍齋古代文學論叢》主要內容包括:中國文學史分期構架芻議、史意、史識、史學、史法——評馬積高、黃鈞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新體·卓識·精博·允當——評郭預衡主編的《中國古代文學史長編》、評趙義山著《明清散曲史》、賦體源流論——《...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百十九.子部二十九.雜家類三》則將全書分作十五類,謂:“大抵前七卷皆論經義,八卷至十二卷皆論政事,十三卷論世風,十四卷、十五卷論禮制,十六卷、十七卷皆論科舉,十八卷至二十一卷皆論藝文,二十二卷至二十四卷雜論名義,二十五卷論古事真妄,二十六卷論史法,二十七卷論注書,...
范宇焜,山西太原人,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太原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史學理論與中國史學史,在《光明日報(理論版)》、《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刊》等報刊發表論文多篇。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意義 第二節 研究現狀 一、注釋、考訂方面的研究 二、從“史法”角度評論《漢書...
據姜淮《岐海瑣談》:“郡守孫公懋請修《永嘉譜》,坐大雲僧舍,閱半歲而成,人謂得史法。”《永嘉譜》立年譜、地譜、名譜、人譜四目為總綱,而系子目。年譜志建置、沿革諸大事並編年紀之;地譜志山川、疆域、名勝、古蹟;名譜志物產等;人譜志官師除罷、選舉人物。這是古地誌中首創體例,前所未見。其...
何萱另著有《紅露山人文集》10卷,《詩集》1卷,《尺牘》1卷,《紅露館古文》1卷,《琴法指掌》2卷。道光元年(1812),何萱還私修《泰興縣誌略》4卷。全志編為地理、建置、祠祀、田賦、官師、人物、選舉、表徵8類。該志“質實而典雅,具有史法”。地方志一般均為官修,何萱自己出錢修志,是修志史上...
四 有關史事、人物的考證與評價 五 對前人成果的評價和補充 六 考校過程中的疏漏與失誤 第三節 趙翼與兩《唐書》一 史法 二 史事 三 理性超越與類比舉證方法的運用 第四章 唐代金石文獻的整理與研究 第一節 金石學的復興與繁榮 一 經久不息的金石熱 二 著錄宏富的金石文獻 三 新史料意識的全面覺醒 第...
《與高錫望書》是唐代孫樵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與高錫望書 文章如面,史才最難。到司馬子長之地,千載獨聞得揚子云。唐朝以文索士,二百年間,作者數十輩,獨高韓吏部。吏部修順宗實錄,尚不能當孟堅,其能與子長、子云相上下乎?足下乃小史,尚宜世嗣史法,矧足下才力雄獨,意語橫闊。嘗序義復...
二十六卷論史法 二十七卷論注書 二十八卷論雜事 二十九卷論兵事,外國 三十卷論天象術數 三十一卷論地理 三十二卷論雜考 顧亭林自認 日知錄 是生平得意之作:“平生之志與業皆在其中。”音韻學著作《音學五書》三十八卷,前後三十年,修改過五次。《古音表》三卷 《易音》 三卷 《詩本音》 十卷 《唐韻正》...
《儒藏(精華編一七九)》是2016年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創作的書籍。內容簡介 《儒藏》精華編一七九冊收錄清代趙翼的史學著作《廿二史札記》。《札記》自《史記》始,至《明史》止,但因《唐書》與《五代史》均有新舊兩部,因此《札記》實涉二十四史。全書五百八十一條,分史法、史源、史實、史論四面...
但高等國小稱本國史學,中學堂及相當於大學預科的高等學堂稱中外史學。蒙學堂 4 年,依次講授“歷代國號、帝王世系”、“歷代帝王年數、建元”、“歷代興亡之大事”、“歷代疆域及分割之情狀”等,國小堂依次講授各朝各代歷史大略,中學堂講授外國歷史及“外國史法沿革之大略”, 高等學堂講授中外史制度異同、治亂...
《通鑑胡注論綱》是2012年5月8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林嵩。該書從文化背景與學術源流的角度評價了通鑑胡注的價值和地位,具體從史文的疏解、史事的考訂、史義的探求、史法的歸納,以及史料價值、學術價值、思想價值等方面分析和論證了胡三省音注的巨大成就,同時也對胡注的欠缺和不足進行了細緻的梳理...
《鐘繇傳》中乃引陸氏《異林》一條,載繇與鬼婦狎昵事; 《蔣濟傳》 中引《列異傳》 一條,載濟子死為泰山伍伯,迎孫阿為泰山令事; 此類鑿空語怪,幾十餘處,悉與本事無關,而深於史法有礙,殊為瑕頹。②然網羅繁富,凡六朝舊籍今所不傳者,尚一一見其厓略。又多首尾完具,不似酈道元《水經注》、...
猶能立國者,為禮教未殄之故也。其中多采詩賦之《序》,以足篇帙,特較他代為繁,殊嫌割裂。又司馬懿以及師、昭,雖《晉書·本紀》三祖並登,而揆以史法,終乖限斷。鼎祚既通編八代之文,自宜附之魏末,使名號不舛,時代靡差。乃因仍《晉書》之失,存其帝號以冠篇,是亦失於糾正者矣。
行文言簡意賅,頗具史法,為舊志中的最佳本。1985年3月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 《桐川樂府》一冊,康熙五十七年(1718)學正吳寧謐撰,知州周在健作序。全書32章,內容均為州屬之古蹟,有的紀實,有的糾謬,系補志乘之缺。亡佚。《復初書院志》,乾隆四十八年(1783)知州石應璋撰。亡佚。民國 民國26年(1937)...
民國十三年(1924),馮友蘭延聘他到開封中州大學執教,其間,撰《世界史略》。民國十六年(1927),經沈雁冰(茅盾)介紹,入國立武昌中山大學任歷史社會學系主任、教授。民國十七年(1928),應國立成都大學(今四川大學)之聘,任歷史學系教授,其間,撰《中國政治史》、《中國民族史》、《史學與史法簡編》。民國...
主席“悅讀”二十四史的態度,也表現在他的批文。洋洋灑灑,無一不是感從衷來,有情則批,從不做作。所以我們不僅能看到他對歷史人物、事件讚賞和批評,還能看到對史法的評價。諸如“明末事不能與漢末比”,“此等書法,不經說明,誰能知之”。其中還有不少是觸文生情的“懷古”之批。《漢書》卷一上、下是...
《通鑑胡注論綱(第3輯)》是2012年3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林嵩。內容簡介 《中國典籍與文化研究叢書:通鑑胡注論綱(第3輯)》從文化背景與學術源流的角度評價了通鑑胡注的價值和地位,具體從史文的疏解、史事的考訂、史義的探求、史法的歸納,以及史料價值、學術價值、思想價值等方面分析和論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