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台閣制
- 成立時間:25年
- 辦公地址:東漢京師雒陽
- 性質:輔佐君主決策與發號施令的機構
台閣制,是東漢光武帝開創的政體。東漢鑒於西漢末三公權勢太大,就出現了台閣制。自此三公失權,事歸台閣3,成為尚書台掌實權的行政體系。1台閣制中的“台閣”指尚書台,西漢中後期由宦官典領尚書台,而東漢為了限制宦官子弟為官,防止...
台閣,本指尚書(系古代輔佐皇帝處理政務之官)。因尚書台在宮廷建築之內,故有此稱,後引伸為官府之代稱。介紹特點 其特點是字型方正、光潔、烏黑,大小一律。台閣體之所以會產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朝廷出於寫內制(系皇帝文誥)、外製(系中書機構所撰詔敕)的需要,於是詔四方工書者入宮,負責繕寫誥制、詔命...
台閣體是指明朝永樂至成化年間,文壇上出現一種所謂“台閣體”詩。台閣主要指當時的內閣與翰林院,又稱為“館閣”。台閣體是指以當時館閣文臣楊士奇、楊榮、楊溥等(號稱“三楊”)為代表的一種文學創作風格。楊士奇(1365-1444年),名寓,字士奇,泰和(今江西泰和縣)人,官至華蓋殿大學士。楊榮(1371...
台閣是一種民間文藝活動,即舞台造型藝術。就是將舞台造型縮小在方桌一樣大小的面積上。台閣的台座是一隻特製的彩台,它用木料製成,有六角型、八角型,四周雕刻花卉圖案,並掛有彩色圍布。台閣的扮演者必須站立在八人扛的台子上,或站立在車子上的彩台上。表演者大多是男女孩童,身穿各色艷麗服裝打扮成戲劇人物...
三楊,指楊士奇、楊榮、楊溥,為明代“台閣體”詩文的代表人物。三人均歷仕永樂、洪熙、宣德、正統四朝,先後位至台閣重臣,正統時加大學士銜輔政,人稱“三楊”。以“三楊”為代表的台閣體詩文,內容上歌功頌德,粉飾現實;藝術上追求雅正,流於平實。永樂至成化年間,明代文壇幾乎為台閣體壟斷。時人鹹稱楊...
尚書省形成於東漢(時稱尚書台);中書省和門下省形成於三國時,目的在於分割和限制尚書省的權力。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後,汲取歷史的經驗教訓,設立台閣制,以“雖置三公,事歸台閣”方式削弱三公權利,代之而來的是“尚書台”和六曹機構權利的大大加強,這就是後來“三省六部制”的雛形,加強了皇權緩和階級矛盾為...
又因在高台上演出,也稱“台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抬閣藝人們的制“閣”手法不斷創新,“閣”也逐漸向高、峭、奇、險、美的方向發展。抬閣藝術已發展成為集戲劇與雜技為一體,集木藝、鐵藝、畫藝、扎藝、布藝等於一身的成熟的高台表演藝術形式。“李三娘推磨”抬閣表演讓觀眾笑得合不攏嘴。3米高的彩台上...
如沙埕鎮南鎮村的鐵枝,為單層台閣,使用竹質、木質材料製作,兩根竹竿固定於抬閣當中,便於用肩抬扛。再以鐵枝《寶蓮燈》為例,選擇常用塑膠製作蓮花台、蓮花燈;扶枝可選用鐵管,用紗布包紮成可以坐的形狀;燈光使用照明電條和裝飾燈具。由於規模小,南鎮村台閣制作保持傳統單一、簡樸的特徵。而沙埕村鐵枝製作較...
處理各種事務 大外記、少外記——屬於少納言局,負責文書記錄 台閣 在古代中國,與太政官類似的總攬政務、輔佐皇帝審議政策的機構,被稱為“台閣”。日本在向唐朝學習律令制的同時也用“台閣”來稱呼太政官。這種稱呼也被明治維新之後的太政官制繼承,直到1885年用以“內閣”為中心的內閣制度取代了太政官制。
劉秀在位期間整頓吏治,推行度田令,打擊地方豪強,緩解土地兼併;設立台閣制,強化皇權,成為三省六部制的雛形;改革監察制度,罷州牧,置刺史,強化中央集權;外交上,接見日本使臣並將漢字傳入日本,平定越南征側女王獨立運動。在位期間安定民生,復甦經濟,輕徭薄賦,勤政愛民,倡行節儉,開創了“光武中興”的治世。歷代史家對其多...
從三省的職權來看,他們都為皇帝服務,皇帝是國家的直接治理者,這與三公九卿制有根本區別。皇帝為加強皇權,拚命的擴大三省權利,擴充三省機構,三公九卿制被嚴重衝擊。三公之中除丞相省置無恆且尚有實權外,九卿已徒有虛名,到了東晉時甚至已經可有可無。東晉桓溫說:“今事歸台閣,而九卿為虛設,皆宜省並。”...
東漢實行台閣制,光武帝吸取西漢中後期宦官典領中書的教訓,為了限制宦官子弟為官、防止宦官掌權後結黨營私,於是尚書台全部任用士人,因此宦官已無法染指尚書事物,因而無法取得實權,只能依附於皇帝。作為君主專制體制中的一項重要政治制度,東漢宦官在一定範圍、一定程度、一定意義上起到了維護中央集權和專制君權的作用...
抬閣因四個人抬著一個閣子式的台櫃而得名。台櫃通常是方形,台面約一平方米左右大小,四角各豎一根竹桿,飾以彩條,頂上覆以蓬蓋,張燈結彩。主角是台上的“台閣娘”(即扮演的小孩,一般有一至數名長相漂亮的六至八歲的兒童扮演),人物造型多取材於老百姓耳熟能詳的戲曲故事、民間傳說、小說等,也有歌頌...
可以肯定的是,當時景德鎮御窯廠臨摹當時官方常用“台閣體”書寫宣德款絕非一人。因此造成宣德官窯瓷器上年款字型的寫法不一。以“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為例,常見“大”字的撇畫,下分割第一筆橫劃,有右邊長的,也有左邊長的,也有左、右相等的,且這一橫還有長短之分的。但,由橫劃左側三分之一處分割為...
明清以來,朱金漆木雕廣泛套用於民間日常生活,日用陳設、佛像雕刻、家具裝飾,特別是婚娶喜事中的"床"和"轎"都用到朱金木雕,既講究又排場,以致有"千工床"、"萬工轎"之說。另外,用以迎神賽會和參與燈會的雕花木船、鼓亭、台閣等也均以朱金漆木雕製成,皆是絕妙的民間工藝品。上世紀四十年代,朱金木雕...
沙埕鎮“鐵枝”俗稱“槓”、“閣”,又稱台閣。早期是竹、木質結構,用人抬扛,為單層2至3米高,叫平閣。隨後發展成用鋼管或鐵條焊接成枝狀並固定於車轅上搬行的一種民間表演藝術。沙埕鐵枝表演方式都是流動性的,在街市當中邊搬行邊表演。限於支架的承受力,演員都是少年兒童。其表演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
左雄提出的“陽嘉新制”確立了分科考試制度,為中國科舉制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其文章切中時弊,援據經傳而辭尚駢偶,有典麗之美,被《文心雕龍》稱為“台閣之法式”。《全後漢文》錄有其文七篇。人物生平 治理貪吏 左雄在漢安帝時被察舉為孝廉,後經多次升遷,擔任冀州刺史。冀州中多大族,請託之風盛行。
抬閣(武義抬閣)是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活動簡介 武義台閣是武義民間喜聞樂見的民俗表演活動。於清康熙年間盛行,流傳至今,以俞源鄉、柳城畲族鎮最具特色,其他鄉鎮村皆有。武義台閣規模浩大,參與人數者達兩三百人,浩浩蕩蕩,熱鬧非凡。台閣大多扮演西遊記、空城計、桃園三結義、白牡丹對課等戲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