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是清代錢載創作的一首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古琴
- 出處:蘀石齋詩集卷第一
- 作者:錢載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詩
《古琴》是清代錢載創作的一首詩。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國傳統撥弦樂器,有三千年以上歷史,屬於八音中的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古籍記載伏羲作琴,又有神農作琴、黃帝造琴、唐堯造琴等傳說; 舜定琴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紂又增一弦...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又稱、絲桐和七弦琴,至少有三千年以上歷史。是中國古代地位最崇高的樂器,被譽為哲學性的藝術或藝術性的哲學,被列為琴棋書畫四藝之首。樂具介紹 古琴是中華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樂器,自古“琴”為其特指,19世紀20年代起為了與鋼琴區別而改稱古琴。琴有“士無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書”...
古琴演奏是中國歷史上最古老、藝術水準最高,最具民族精神、審美情趣和傳統藝術特徵的器樂演奏形式。古琴藝術是繼崑曲之後被列入“人類口頭與非物質遺產”的第二個中國文化門類。琴棋書畫,曾是中國古代文人引以為傲的四項技能,也是四種藝術。其中,琴樂是中國歷史上淵源最為久遠而又持續不斷的一種器樂形式,其可考證...
古琴是中國最早的彈弦樂器,是中國傳統文化之瑰寶。它以其歷史久遠,文獻瀚浩、內涵豐富和影響深遠為世人所珍視。《詩經》、《尚書》等文獻中都對這一藝術形式有所記載。2003年11月,中國古琴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第二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2008年被納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古琴...
中國古琴十大名曲,指《瀟湘水雲》《廣陵散》《高山流水》《漁樵問答》《平沙落雁》《陽春白雪》《胡笳十八拍》《陽關三疊》《梅花三弄》《醉漁唱晚》瀟湘水雲 作者是南宋著名古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古琴浙派創始人郭楚望。金兵入侵時,他移居於湖南寧遠九嶷山下(瀟水自九嶷山流過),深感國事飄零,借...
中國古琴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四大古琴之一有焦尾琴。此古琴是東漢著名文學家、音樂家蔡邕親手製作。據史料記載,蔡邕亡命江海,遠跡吳會,十二年,其間隱居在吳楚交界的溧陽觀山、黃山湖一帶。傳說蔡邕曾在觀山一農家灶堂里搶出一段尚未燒完的青桐木,他依據青桐木的長短、形狀,製成一張七弦琴,音色奇絕,因琴尾...
古琴 古琴是清代的文物,現存於安徽博物院。文物特徵 古琴,又稱瑤琴和七弦琴,是中國的傳統樂器。文物鑑賞 古琴為連珠式。
開封古琴是開封的一種古琴藝術。古琴概述 河南開封的古琴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與優良的傳統。古琴伴隨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一直流傳,從未間斷過,早在公元前662年,河南人早就選用桐、梓來造琴了。中國古琴藝術,2002年我國政府已向聯合國申報成功為非物質性世界文化遺產,這必將對宏揚古琴藝術,對進一步深入...
古琴藝術,中國藝術研究院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06年5月20日,古琴藝術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Ⅱ-34。簡介 關於琴的創始者,總覽歷代文獻與上古傳說,有伏羲、神農、黃帝、唐堯、虞舜造琴幾種說法。有專家學者認為,商代的甲骨文中“樂”字是“從...
五弦琴是一種彈撥樂器,屬於古琴的一種。歷史悠久比較悠久,七弦琴比較廣泛,五弦琴具有民族特點, 發音柔和,音色圓潤,音量不大。可用於獨奏或為民歌、民間舞蹈伴奏。五弦琴概況 中國許多古老的弦鳴樂器,如琴、箏、築等,都曾經歷過五弦的形制。《尚書》有:“舜彈 五弦之琴。”《禮·樂記》:“箏,五弦...
九嶷派古琴是傳統古琴藝術的重要流派之一。古琴是傳統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樂器,古有士無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書之說。清代時,楊宗稷(時百)建立九嶷琴社,立一家宗風,形成九嶷琴派。琴風蒼勁堅實,出塵脫俗,講究吟猱節奏。另外,九嶷派在發掘古譜方面尤為突出。2003年11月,古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列。2006年6月10...
古琴流派是琴人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呈現出的相同或相近的藝術風格,它受地域和師承淵源的影響,精彩紛呈的琴樂流派體現著古琴藝術在各個歷史階段的發展水平。古琴是中國文化中的瑰寶,在中國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樂器,古有士無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書之說。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琴派簡介 百家爭鳴,對於學術...
大聖遺音琴是傳世唐代古琴中最為完好的一件。琴腹內池的兩側有朱漆隸書款“至德丙申”四字,表明此琴制於唐肅宗至德元年,即公元756年,應為安史之亂之後的作品。四字款表明這是一件宮廷用物。文物簡介 此古琴為圓首內收狹尾,項、腰各作內收淺弧形,相傳為神農式,琴面渾厚略呈半橢圓狀,項、腰作圓棱。
古琴藝術(諸城派),山東省諸城市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山東省諸城市既是諸城琴派的故鄉,又是中國古琴的發源地之一。諸城派古琴藝術又稱“琅琊派古琴”,形成於19世紀中葉,經幾代琴家的探索發展,逐漸形成了一個具有鮮明藝術個性和特定曲目傳譜的古琴流派。諸城派古琴的立調體系以三弦為宮而以律呂...
嶺南古琴地域是嶺南派主要流行在珠江三角洲一帶(據說雲南一帶也有嶺南派的支流),發源地:廣東新會,2008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廣府文化的代表之一。嶺南古琴藝術真正源頭在宋代。南宋末年,隨著宋室的南遷,也把中原文化帶來廣東,特別對廣東的琴學發展帶來極大的影響。在後來的幾百年中,嶺南琴學昌盛,琴...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琴棋書畫”歷來被視為文人雅士修身養性的必由之徑。古琴對古人來說,不但是樂器,也是抒懷寄情之物。 古琴是我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是國樂之精粹。古琴的歷史非常悠久,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古琴融合了人們智慧的結晶,表現著華夏兒女對美好事物的讚頌與追求。古琴是一種濃縮了中國傳統文化內涵...
古琴藝術(浙派),浙江省杭州市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浙派古琴藝術流傳於浙江地區,古代浙派古琴藝術起於南宋,創始人為郭楚望。徐天民門下在元明時期傳承四代,將浙派古琴藝術推向頂峰,一時有“浙操徐門”“徐門正傳”之稱。入清以後,浙派古琴藝術漸趨衰微。浙派古琴演奏追求“微、妙、圓、通”的...
我們所能見到的古琴譜,又名減字譜,相傳為唐末曹柔發明,減字譜一般為四部分,上方記錄左手指法,下方紀錄右手指法,左上為左手按弦用指,右上為所按徽位,下方外部為右手指法,內部為所彈、按弦。除此之外,減字譜還有續部、注釋,一般用來標示音的細微變化。但由於減字譜無法記錄每個音的時長,故而造成了大量琴曲的...
古琴藝術(金陵琴派),江蘇省南京市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古琴藝術(金陵琴派)是中國古琴流派之一,它形成於明末清初,藝術活動主要集中在江蘇省南京地區。金陵琴派指法靈活細膩,演奏風格飄逸灑脫、跌宕起伏,尤善以“頓挫”。2008年6月14日,古琴藝術(金陵琴派)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
古琴曲專指用古琴演奏的曲子,需注意並不等於古老的琴曲。中國古琴有著悠久的歷史,它伴隨著中華民族的文明史流傳。琴、棋、書、畫它被譽為四藝之首,古琴是中國之中占據著中國古典樂藝術的最高點。基本介紹 中國十大古琴曲是“流水 ”、“瀟湘水雲”、“梅花三弄”、“陽關三疊”、“醉漁唱晚”、“漁樵問答...
古琴藝術(嶺南派),廣東省廣州市傳統音樂,發源於廣東新會,流行於珠三角一帶,是廣府文化的代表之一,2008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嶺南派古琴藝術主要流傳在廣東省廣州市及周邊地區,其淵源可追溯到南北朝時期。嶺南派古琴藝術受儒道兩家思想的影響,在曲目、音樂結構、音色及演奏技法等方面形成了清和淡雅、溫柔...
琴,一般意義上指我國古代一種樂器——古琴,亦泛指其它樂器,如:小提琴、大提琴、豎琴等。樂器介紹 琴,俗稱古琴,一種七弦無品的古老的撥弦樂器。琴,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概括與代表著古老神秘的東方思想。古琴,在古代稱作“琴”,還有“綠綺”、“絲桐”等別稱。雖說“伏羲制琴”、”神農制琴”、“舜作五...
古琴音樂主要受儒家中正和平、溫柔敦厚、「德音之謂樂」和道家順應自然、大音希聲、清微淡遠等思想的影響。曾由已故山東琴家詹澄秋珍藏。第十名:明代“奔雷”奔雷琴明長3190px肩寬475px尾寬390px故宮博物院藏仲尼式。黑漆,小蛇腹斷紋。背面龍池上方刻篆書“奔雷”,兩側刻有藏者題款:“南北東西幾度游,名琴能...
琴文化是中國文明的瑰寶,唐宋以來歷代都有古琴精品傳世。存見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譜百餘種,琴曲達三千首,還有大量關於琴家、琴論、琴制、琴藝的文獻,遺存之豐碩堪為中國樂器之最。中國音樂縱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但實際上從遠古至唐末,直接的聲音材料(樂譜)極為貧乏。所以研究古代中國音樂史只能從一些間接的...
斫琴是指對中國民族樂器——古琴(亦稱瑤琴,七弦琴,玉琴)進行精工細作的一種工藝技術。需要有專業技術的琴師完成操作。需體現其散、泛、按音質的勻稱等諸多專業要求。簡介 中國琴學在斫琴方面的造詣,遠在唐代前後的中古時期就達到了十分精湛的程度。自古以來留存至今大量唐、宋、元、明、清的傳世古琴實物,以及律...
後來,“綠綺”就成了古琴的別稱。一次,司馬相如訪友,豪富卓王孫慕名設宴款待。酒興正濃時,眾人說:“聽說您‘綠綺’彈得極好,請操一曲,讓我輩一飽耳福。”相如早就聽說卓王孫的女兒文君,才華出眾,精通琴藝,而且對他極為仰慕。司馬相如就彈起琴歌《鳳求凰》向她求愛。文君聽琴後,理解了琴曲的含意,不由...
太古遺音琴是中央音樂學院的一件藏品,唐初貞觀年間斫制,長122cm,額寬22cm,尾寬14cm,中央音樂學院藏,師曠式。原黑漆,大流水斷紋。背面龍池上方刻行書“太古遺音”,池下刻篆書“清和”印,左側刻“吳景略重修甲子中秋”。古琴音樂主要受儒家中正和平、溫柔敦厚、「德音之謂樂」和道家順應自然、大音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