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聖遺音琴(唐代古琴)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聖遺音琴是傳世唐代古琴中最為完好的一件。琴腹內池的兩側有朱漆隸書款“至德丙申”四字,表明此琴制於唐肅宗至德元年,即公元756年,應為安史之亂之後的作品。四字款表明這是一件宮廷用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聖遺音琴
  • 通長:120厘米
  • 肩寬:20.5厘米
  • 尾寬:13.5厘米
基本信息,簡介,歷史,

基本信息

大音稀聲《大聖遺音琴》
唐 至德元年(756年)
大聖遺音琴
通長120厘米
肩寬20.5厘米
尾寬13.5厘米
厚5厘米
底厚1厘米

簡介

此古琴為圓首內收狹尾,項、腰各作內收淺弧形,相傳為神農式,琴面渾厚略呈半橢圓狀,項、腰作圓棱。通身漆黑色,退漆處露栗殼色及部分鹿角灰胎,以朱漆修補,發大小蛇腹斷間細牛毛斷紋。金徽。琴底發波浪形細紋斷。圓形龍池,直徑 7.6cm,扁圓鳳沼,長12cm,寬2.9cm。琴面為桐木斫,色黃質松,紋直而密,小弦外側自岳山至少徽有拼合痕,納音微隆起。紫檀岳尾,製作細潤精緻。額下由軫池向外微坡,護軫系原作,岳、尾均有後換痕跡,裝舊青玉軫足一副,足雕葵瓣紋,軫作6棱尖底,系明黃絲絛長穗。
琴池上方刻4cm許草書“大聖遺音”4字,池下方刻8.1×7.6cm細邊粗筆方印,篆“包含”2字,池之兩側分別刻2cm許隸書銘文:“巨壑迎秋,寒江印月。萬籟悠悠,孤桐颯裂。”4句16字。龍池內兩側上下有3cm許朱漆隸書腹款“至德丙申”4字。琴背銘文均系舊刻,曾填以金漆,字口均已斷出。
我們熟知的“琴”字原先即特指古琴,謂之“古”乃因琴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樂器,流傳悠遠,高韻雅音,貫越千年,不絕如縷。無論是皇家的廟堂之上,還是隱士的上林之中,無論儒生、道士還是僧人,都有傾聽者、傾慕者和擅長彈奏的大家。琴音中融會了中華民族最古老最本源的民族精神和審美情趣。
“大聖遺音”琴是最珍貴的傳世古琴之一。此琴原寶藏於宮中,隨著清王室的衰落,昔日的古琴雅音漸被遺忘。清遜帝溥儀被逐出宮,故宮收歸國有後,清室善後委員會進行點查時,在養心殿南庫牆角發現此琴時,其似已被遺棄很久。當時,琴上既沒有弦,也沒有琴軫,架起琴弦的岳山也崩壞殘缺,又因屋常年漏雨,琴面大部分積上了一層厚厚的水垢,慘澹的灰白色看上去就像琴的漆面脫落殆盡的樣子,於是,這張稀世珍琴竟被登記為“破琴一張”。1947年,我院王世襄先生髮現,並鑑定為唐琴。又經古琴家管平湖精心修理,恢復了漆色、斷紋與金徽的原貌。此琴以指扣琴背,音堅松有迴響;按彈發音清脆,饒有古韻。我院古琴鑑定家鄭珉中先生(管平湖先生的弟子)認為此琴可稱故宮博物院最珍貴的一張古琴,可以做為鑑定唐琴的標準器。

歷史

傳世古琴中以唐代所制琴最為久遠珍貴。現在我們所見的古琴成熟形制至少已有兩千年左右的歷史,從傳世和出土文物來看,唐琴的製造可稱登峰造極,尤以當時雷氏家族所斫之琴最副盛名,又稱“雷琴”。唐代安史之亂後,唐玄宗李隆基被迫退休做了太上皇,他的兒子李亨繼承皇位,開始整飭唐王朝的爛攤子。新朝新氣象,也許這張琴就是為新君登基治禮作樂籌備製作的,原是一張中唐宮琴。
幸運的是這張古琴能為歷代文人、琴家和帝王所珍重,傳世千年。更幸運的是,在故宮博物院成立後,它又遇上了識琴的慧眼,並經古琴大師修復,寶藏至今。
有如神靈看到這張木質古琴,幽幽然然,我總在尋思是否有神靈活在它靈秀的外表下。難道就沒有神靈么?不過是一塊無覺的木頭,有了神奇的絲弦,它發出的渺渺妙音,就能夠穿透凡俗,帶你進入心靈貫通的廣闊彼岸。訴訴咽咽,似有無限欲說,其音調如此超然、蒼茫,才前又止,環環繞繞,不厭纏綿瑣細,悠然地觸動你的心弦,直入你的心底。
一件奇物
收藏家的眼光中,這件“唐琴”,無疑是一件稀世之寶。按琴音的品位,頂極聲調應具有九種品質--“奇、古、透、潤、靜、圓、勻、清、芳”,稱為“九德”。自銘“大聖遺音”古琴,世上現存只有兩件。難怪清代皇帝要把它入藏寢宮——南宮。
風雨侵襲
獨具心曲的人君,當年恐怕少不了夜靜之時玩賞,一快好古的閒情。當年查點溥儀出宮後遺物的人曾嚇過一跳,因為經歷多年的風雨侵襲, 這件稀世的珍寶,漆面已經結滿水銹,不成樣子。剝去歲月的這層鏽蝕,完好的漆胎,依然光亮可見,足見此器製造之精良。
以指扣琴背,音堅松有迴響,按彈發音清脆,饒有古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