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鎮(陝西涇陽縣項下轄鎮)

口鎮(陝西涇陽縣項下轄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口鎮位於涇陽縣北部,東經108度,北緯34度,東接安吳鎮,南連雲陽鎮,西臨興隆鎮,北靠嵯峨山和淳化縣接壤。總面積50.4平方千米,轄12個村(居)委會,人口22159人(2017),耕地面積39403畝,2014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0008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口鎮
  • 外文名稱:Kou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西北
  • 下轄地區:東曹村、吊莊村、山底村等
  • 電話區號:209
  • 郵政區碼:713704
  • 地理位置:涇陽縣北部
  • 面積:50.4平方千米 
  • 人口:22159人(2017)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陝D
  • 農民人均收入:10008元(2014年)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交通運輸,機構設定,經濟概況,歷史文化,風景名勝,著名人物,地圖信息,

建制沿革

口鎮古稱谷口,也稱寒門谷口。
漢時曾設谷口縣、湖城縣等,後稱冶峪鎮、口頭鎮、口子頭。

行政區劃

全鎮劃分為1個社區和11個行政村(口鎮村、東曹村、官道村、褚家村、長街村、藥樹村、王莊村、瓦堯村、郭塬村、吊莊村、山底村),共有54個自然村(其中有口鎮、官道、東曹、西曹、瓦渣院、埝渠、賈河灘、木劉、東溝、褚家、東何、西何、新建、古道、申雷、北潘、藥樹、祁家、吳家溝、窯店、城子、王莊、李莊、龔家、吊莊、新村、土地岔、寺底、長街、王巷、師巷、埝口、張家、馬寺、南潘、北劉、蔡家堡、瓦堯、樊堯、潘家莊、河南、黃塬、南堯、大堡子、郭塬、木家莊、南趙、梁家、黃家、山底何、潘家莊、何溝、五何、躍進),90個村民小組。有22159人(2017)。
口鎮村
東曹村
吊莊村
山底村
官道村
褚家村
藥樹村
長街村
王莊村
瓦堯村
郭塬村

地理環境

口鎮位於渭北地塹邊緣,冶峪河從鎮區西北至東南蜿蜒而過,把口鎮地域分成了三大塊,即沿山、川道、南塬。地形走向為西北高東南低,屬黃土高原邊緣的黃土台塬地帶是渭北高原與關中平原的分標之鎮。塬面呈波狀起伏,北部為石灰岩、土石山區,山勢挺峻,溝谷短淺,沿山南麓一帶為半丘陵梯田帶。由於地形複雜,土壤的種類較多,主要是黃善土、褐善土、黑壚土、紅土,沿冶峪河兩岸有部分沖洪積扇前沿淤土。大部分土質疏鬆、滲水透氣、酸鹼性適中(PH值為8.1左右)保水保肥(除紅土外)適宜耕作。
口鎮海拔高度為550m—1048m,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度。因受嵯峨、北仲兩山走向和谷口等地形的影響,造就了口鎮的小氣候,特別是口鎮的風,“一年一場風,從春吹到冬”。一般說來,夏季比周圍地區較涼,冬季寒冷、多風、乾燥、夏季受兩山斜坡輻射熱的影響,白晝升溫迅速,晚上較為涼爽。春季冷空氣活動頻繁,常有倒春寒和大風。雨量較為適中,一般多集中於七、八、九月間,雷雨多出現於嵯峨主峰地區,累年平均降雨量為591mm(按冶峪河管理局多年測定數據),晝夜溫差大,對果樹生長和提高品質非常有利。過境客水為冶峪河。該河上游建有黑松林水庫,官山水庫,還建有冶峪河灌區樞紐,為本縣北部塬區的主要灌溉水源。本鎮冶峪河灌溉面積為21000畝。

自然資源

口鎮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石灰石、工業用粘土、鋁土岩、赤鐵礦、含鐵灰岩、大理石等,以石灰石的儲量最大(儲量為599億立方米)。冶峪河從出山口到出境長達數十多里,兩岸水利便利,土地肥沃,勝產菜、果、糧,是口鎮的“魚米之鄉”。物產素以紫皮大蒜、紅皮紅芋、梅杏、雞心黃柿子、紅白玫瑰葡萄等特產聞名省內外。近年來,發展養殖業(龐家養雞場)、藥樹香醋、發印豬蹄和粉條等特產。

交通運輸

口鎮地處要塞,是關中通往陝北、西北的要道,在軍事上舉足輕重,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谷口的兩側山上留有多處古城堡遺址。口鎮也是共產黨活動較早的地區。解放前,共產黨在口鎮建有地下黨支部、設有地下交通站,做為向陝北解放區輸送人才、物資和傳遞信息的中間站。涇陽解放時,也首先是從口鎮開始的。現在211國道橫穿口鎮東西,涇石口路貫通南北,鹹旬高速出口位於東曹村口,通村道路全面硬化,交通十分便利。

機構設定

口鎮機構設定為四個辦公室,分別是黨政綜合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社會事務辦公室、財稅辦公室。

經濟概況

主要產業有“綠(菜)、紅(果)、白(畜)”三方面。蔬菜產業(綠),新建藥樹設施蔬菜基地1個,新增設施蔬菜面積568畝,露地面積600畝,全鎮設施蔬菜種植面積達3200畝。釀酒葡萄產業(紅),落實葡萄種植面積1700畝,其中釀酒葡萄1200畝,鮮食葡萄500畝。奶畜產業(白),全鎮奶牛養殖小區4個,養殖戶502戶,存欄數8700頭。
2002年全鎮奶牛、奶山羊存欄分別達到1738頭和13000隻。蔬菜生產歷史悠久,大蒜等特色菜享譽省內外,大棚菜面積達110畝,蔬菜總面積2700畝;果林業以桃、棗等雜果和花椒等經濟林為主,面積2800餘畝。建材產業依託沿山豐富的石灰石資源,形成採石、破石等企業群。2002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1.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95元。

歷史文化

口鎮有著豐富輝煌的文化遺產。據考古專家論證,早在6000多年前,口鎮就是古人類的繁衍生息地,4000多年前,華夏始祖軒轅黃帝曾在口鎮冶銅鑄鼎。春秋戰國中期,縱橫家王禪(鬼谷子)及其弟子蘇秦、張儀、孫臏、龐渭等曾在此建寨、教學、練兵,智殼寨遺址至今尚存。秦王朝東擴時曾在此建都,建谷口宮。唐女皇武則天曾在此設鼎州府。唐代佛教大師悟空曾在口鎮生活傳教,官道村尚有悟空廟遺址,且廟會至今還在舉行。北魏時期建的清涼寺,相傳幾千年,遺址至今尚存。

風景名勝

嵯峨屬六盤山之餘脈,山巒重疊,山峰突兀,是口鎮北部的天然屏障。嵯峨山主峰海拔1423M,主峰左右兩側奇峰競秀,壁立千仞,常有雲霧繚繞,奇麗壯觀,是史稱“涇陽八景”之一的“嵯峨凌雲”。冶峪河沿山谷朝東南方向汩汩而下,流經黑松林,入口鎮境內,沿塬畔折向東去。50年代後期修成了黑松林水庫、官山水庫,開通了東、西兩乾渠,灌地面積擴大到11萬畝(口鎮境內為2萬多畝)。70年代先後修建吊莊及山底何兩個抽水站和賈河灘水庫。
口鎮特有的地理環境,有山有水、有川有塬,溶山水川塬為一體。城區地形象一條鯉魚,頭伸向谷口,活象一幅鯉魚鬧龍門畫。壯麗的嵯峨山屹立鎮北,將鎮區攏進自己懷抱。素有文川秀色之美稱,是涇陽八景之一。在北仲山東端、嵯峨山西端,兩山交會的冶峪河出山口,南有賈河灘壩像一塊明鏡鑲嵌城下,中有谷口寒門,再向里有響龍潭、絡絡潭、東風渡、漫潭、紀念亭,省戰備電台等有名景致。

著名人物

口鎮歷來人才輩出。明代有戶部尚書、太子太保、柱國少保張問達、兵部尚書潘伯茂、太子少傅潘伯仁、文華龍閣大學士潘體乾;近現代有農運領袖雷志學、中央文學出版社社長何紀祖、廣東省公安廳廳長馬甫、三級解放勳章獲得者師級軍人何志遠、涇陽早期共產黨員原青海省紀律監察處長郭述全、拳師孫文成、孫耀傑、書法家雷振功、王普、烹飪大師劉鳳凱、畫家陳列等。

地圖信息

地址:鹹陽市涇陽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