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有形似奶塊的斑膜

口腔黏膜有形似奶塊的斑膜

口腔黏膜上出現乳白色的小點或融合成片,頗似奶塊,白膜覆蓋在口膠黏膜上,不易擦去。初起時成小片狀,逐漸融合成大片,形似奶快。是新生兒鵝口瘡的一種臨床表現。新生兒鵝口瘡,是口腔黏膜受白色念珠菌(屬黴菌)感染所致。黏膜上出現乳白色的小點或融合成片,頗似奶塊,白膜覆蓋在口膠黏膜上,不易擦去。初起時成小片狀,逐漸融合成大片,形似奶快。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這種真菌有時也可在口腔中找到當嬰兒營養不良或身體衰弱時可以發病。新生兒多由產道感染,或因哺乳奶頭不潔或餵養者手指的污染傳播。《諸病源候論》卷五十:小兒口裡所起白屑,乃至舌上成瘡,如鵝口裡,世謂之鵝口。為多見於新生兒、嬰兒泄瀉及營養不良或麻疹等病後期的口腔疾患之一。主症為口腔舌上滿布白色糜點,形如鵝口,故名。脾開竅於口,脾經鬱熱,循經上行,熏於口舌而致。治宜清熱瀉火,用瀉黃散加生地、黃連。脾熱導致胃陰不足者,宜益氣養陰,用益胃湯。並用青黛、兒茶或冰硼散、錫類散,塗拭患處。

基本介紹

  • 患病部位:頭部
  • 相關疾病:鵝口瘡 營養不良 口腔黏膜病
  • 所屬科室:五官科 口腔科
  • 相關症狀:敗血症 煩躁不安 口腔黏膜白斑 口腔黏膜上白色較硬的隆起斑塊 口腔黏膜有形似奶塊的斑膜 吞咽困難 細菌感染 真菌感染
原因,檢查,鑑別診斷,緩解方法,

原因

鵝口瘡是兒童口腔的一種常見疾病這種疾病因為常常在口腔里發生白色的假膜,有時這種假膜白得象一片雪一樣。所以稱為雪口雪口病是由白色念珠球菌所引起的,白色念珠菌就是許多微生物中的一種,通常多發生在口腔不清潔營養不良的嬰兒中,在體弱的成年人中亦可發生。白色念珠球菌在健康兒童的口腔里也常可發現但並不致病。
以下情況均可引起感染:
1.母親陰道有黴菌感染嬰兒出生時通過產道,接觸母體的分泌物而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徹底,母乳餵養時,媽媽的奶頭不清潔都可以是感染的來源;
3.接觸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嬰幼兒在6~7個月時開始長牙此時牙床可能有輕度脹痛感,嬰幼兒便愛咬手指,咬玩具這樣就易把細菌、黴菌帶入口腔,引起感染;
4.在幼稚園過集體生活有時因交叉感染可患鵝口瘡;
5.長期服用抗菌素或不適當套用激素治療,造成體內菌群失調,黴菌乘虛而入並大量繁殖,引起鵝口瘡。

檢查

根據臨床表現進行診斷。
1.口腔黏膜出現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圍無炎症反應,形似奶塊無痛,擦去斑膜後,可見下方不出血的紅色創面斑膜面積大小不等,可出現在舌、頰齶或唇內黏膜上;
2.好發於頰舌、軟齶及口唇部的黏膜,白色的斑塊不易用棉棒或濕紗布擦掉;
3.在感染輕微時除非仔細檢查口腔,否則不易發現,也沒有明顯痛感或僅有進食時痛苦表情。嚴重時寶寶會因疼痛而煩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難,有時伴有輕度發熱;
4.受損的黏膜治療不及時可不斷擴大蔓延到咽部、扁桃體、牙齦等更為嚴重者病變可蔓延至食道、支氣管,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現呼吸、吞咽困難,少數可並發慢性黏膜皮膚念珠菌病可影響終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繼發其他細菌感染,造成敗血症。
真菌感染引起的鵝口瘡原因比較單純。不需要進行其他方面的檢查。如果寶寶的鵝口瘡反覆發作。可以小心地刮下一點白斑送到檢驗室檢測。通過檢驗能夠確定酵母菌的類型。以便醫生能更準確給寶寶用藥。

鑑別診斷

口腔黏膜有形似奶塊的斑膜的鑑別診斷:
1、口腔滯留奶塊:其狀雖與鵝口瘡相似。但用溫開水或棉簽輕拭。即可移動。除去奶塊。而本病白屑不易擦去。若用力擦去。其下面的黏膜潮紅。粗糙。
2、口腔黏膜上白色較硬的隆起斑塊:斑塊狀白斑:口腔黏膜上出現白色或灰白色的均質型較硬的斑塊,質地緊密,損害形態與面積不等,輕度隆起或高低不平。值得注意的是,損害大小同癌變的可能性之間並無平行關係,有時即使只有米粒大小時已發生癌變。斑塊狀損害的肉眼所見,往往很難同白念菌白斑相鑑別,但捫時前者較硬。是口腔黏膜白斑症的一種臨床表現。
白斑(leukoplakia)是指僅僅發生在黏膜上的白色或灰白色角化性病變的斑塊狀損害,口腔黏膜上的這種斑塊是不能被擦掉的,在臨床和組織病理學上又不能列入其他疾病分類之中者,是一種常見的非傳染性慢性疾病。口腔各部黏膜均可發生,但以頰、舌部最多。國內1980年普查結果患病率為10.47%(包括煙斑)。長期以來曾將口腔黏膜上所發生的白色斑塊都稱為白斑,使許多白色損害混同於白斑,從而造成流行病學和治療方法上的不恰當結果。白斑的色澤除了白色以外,還可表現為紅白間雜的損害。應該明確,白斑是肉眼所見的臨床術語,在組織病理上的變化,應該符合癌前損害的特徵――上皮異常增生,而不是單純的上皮增生。
根據臨床表現進行診斷。
1.口腔黏膜出現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圍無炎症反應,形似奶塊無痛,擦去斑膜後,可見下方不出血的紅色創面斑膜面積大小不等,可出現在舌、頰齶或唇內黏膜上;
2.好發於頰舌、軟齶及口唇部的黏膜,白色的斑塊不易用棉棒或濕紗布擦掉;
3.在感染輕微時除非仔細檢查口腔,否則不易發現,也沒有明顯痛感或僅有進食時痛苦表情。嚴重時寶寶會因疼痛而煩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難,有時伴有輕度發熱;
4.受損的黏膜治療不及時可不斷擴大蔓延到咽部、扁桃體、牙齦等更為嚴重者病變可蔓延至食道、支氣管,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現呼吸、吞咽困難,少數可並發慢性黏膜皮膚念珠菌病可影響終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繼發其他細菌感染,造成敗血症。
真菌感染引起的鵝口瘡原因比較單純。不需要進行其他方面的檢查。如果寶寶的鵝口瘡反覆發作。可以小心地刮下一點白斑送到檢驗室檢測。通過檢驗能夠確定酵母菌的類型。以便醫生能更準確給寶寶用藥。

緩解方法

1.產婦有陰道黴菌病的要積極治療。切斷傳染途徑;
2.嬰幼兒進食的餐具清洗乾淨後再蒸10~15分鐘。
3.哺乳期的母親在餵奶前套用溫水清洗乳暈;而且應經常洗澡。換內衣。剪指甲。每次抱孩子時要先洗手;
4.對於嬰幼兒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曬;寶寶的洗漱用具儘量和家長的分開。並定期消毒;
5.幼兒應經常性地進行一些戶外活動。以增加機體的抵抗力;
6.在幼稚園過集體生活的嬰幼兒。用具一定要分開。不可混用;
7.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生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