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學

反應學

反應學(Reactionology),20世紀20年代前蘇聯心理學發展初期的一個流派。奠基人是K.N.科爾尼格夫。1922年,科爾尼洛夫發表了《論人的反應學說》一文,後來正式命名為“反應學”。他主張新的心理學應該實現主觀心理學和客觀心理學(行為主義心理學、反射學等)的綜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反應學
  • 外文名:Reactionology
  • 簡介:蘇聯心理學發展初期的一個流派
  • 奠基人:是K.N.科爾尼格夫
簡介,理論的崛起,主、客關係,遭批判,發展史,事件,發展方向,

簡介

理論的崛起

20世紀20年代崛起的一種心理學理論。它由κ.Н.科爾尼洛夫所創立。反應學試圖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確認心理是高度組織起來的物質的屬性;並堅持以唯物辯證法三大法則為心理學的方法論前提。它既反對當時心理學中切爾帕諾夫的主觀派只研究內省意識而低估或拋棄意識的機制及其客觀表現,又反對Β.Μ.別赫捷列夫的客觀派只研究反射、行為而忽視意識。

主、客關係

它認為馬克思主義心理學未來的體系應該是主、客觀兩者的綜合。作為心理學研究的對象主觀性是“主題”,反射或行為動作是“反題”,反應就是其“綜合”。因而要建立唯物論的、決定論的、辯證法的心理學就應該把心理學的專門領域定義為“反應學”。它強調“反應”是一種主客觀的統一,以區別於反射學的純粹生理“反射”而不顧及主觀內容。反應學套用動力計時儀和動作描記器等實驗技術,為研究人類感覺運動反應的速度、強度及主要形式提供了有價值的資料。

遭批判

它還強調社會階級在決定個體反應中的影響,提出心理學不宜僅限於個體心理學,還應包括建立在歷史唯物論的基礎上的社會心理學,諸如“階級心理學”等。30年代初期,在蘇聯清除心理學中唯心論和機械論的殘餘時,反應學受到批判而衰落。它被認為在實質上仍脫離不開機械唯物論和心身平行論的影響,是馬克思主義原理與某些機械論和唯能論思想的折衷。它的反應分類方案被認為漠視了意識的影響及社會過程對反應的矯飾作用。雖然如此,反應學仍開創了蘇聯心理學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的方向。
主觀心理學在研究心理和主觀世界的同時,忽視了對運動和壽為的總體的分析。客觀心理學忽視心理,而只研究應答性運動。科爾尼洛人認為反應學就是兩者的綜合。反應學是用客觀的實驗方法研究人對外界刺激有些什麼反應,他把一切活的有機體的表現都歸到反應的概念之內,同時把反應看成是一種生物社會的概論,強高人的心理現象的社會特點,因此把心理學看成是一門社會科學。
反應學的任務包括藉助於測時法、驗力法和運動圖表法等方法研究反應進行的速度、力度和形態,包括揭示一系列逐漸雜貨 的反應(自然反應、肌肉反應、感覺反應、選擇反應等等)。他由研究反應而獲得的實驗資料是對前蘇聯心理學的重大貢獻。科爾尼洛夫試圖把馬克思主義的一些基本原理運用到心理學中去。
這一方向被認為是正確的,但在運用時有某些形式主義的傾向和機械主義的錯誤,主要表現在他實際上是把複雜的心理過程降低到對刺激的簡單眼應,用抽象的方法來研究行為,在其著作中也存在某些當時流行的“唯能論”的思想。這些錯誤後來也受到了批評。但是,前蘇聯心理學界對他的在前蘇聯心理學領域中的工作,基本上還是肯定的。然而,在反應學中形成了並且很快就表現出新心理學正確地提出的那些任務(在馬克思主義基礎上進行改革、支援社會主義建設)同它的具體內容的極簡單的提要之間的矛盾。這些矛盾的實擀在30年代初的心理學爭論中暴露出來(反應學的爭論)。這次爭論的結果導致了摒棄反應學的圖式,並在心理學領域中消除了“反應學”的概念。

發展史

事件

上世紀初,奧地利兒科醫師Clemens von Pirquet觀察到,注射破傷風抗毒素血清可使很多外傷患者避免發生破傷風。但同時又會使不少人在再次注射這種血清時出現強烈的反應,嚴重者甚至會死亡。von Pirquet將這種反應稱作變態反應。這種現象表明,變態反應不僅不能像免疫接種一樣對機體提供保護,還會導致對機體造成損傷的病理生理反應,這是變態反應學發展的第一個里程碑,von Pirquet也因此被視作變態反應學之祖。他於1906年首次在Allergie一書中提出Allergy(變態反應)一詞。因此,1906年也被視為變態反應學發展的元年,人們現將這門學科稱作Allergology(變態反應學)。
1902年,法國生理學家Charles Richet 在印度洋旅行時接觸到了一種海葵後,發生了全身蕁麻疹。此後,Richet提取這種海葵體內的物質注入體內,這隻狗在首次注射後並未出現任何不良反應,但連續注射20 天后再次注射0.1 ml上述提取物數秒後,狗便出現喘息、煩躁不
安、不能站立行走、腹瀉、吐血性物,繼而昏迷,25 分鐘後死亡。Richet認為這種現象是一種“失保護”狀態,並把這一現象命名為anaphylaxis(嚴重過敏反應)。這是首次成功創建過敏性休克實驗動物模型。自從他在法國科學院報告了這一發現後,各國學者競相用多種動物(包括狗、兔、豚鼠和大鼠等)及不同的抗原物質(包括蛋清、牛奶和菌苗等)進行類似試驗,且均得到了相似結果。從此,anaphylaxis一詞被廣泛用於形容動物過敏性休克,此術語已被用於描述人和各種動物發生的速髮型過敏反應。Richet因這項發現獲得1913年的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 Victor C. Vaughan於1907 年指出,變態反應與免疫反應可能是人體以相似的途徑產生的不同形式的反應。Meltzer在1910 年指出,豚鼠發生過敏性休克時肺的膨脹性改變與哮喘患者的肺臟病理改變相似,與此同時,許多學者也開始認同:支氣管哮喘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1911年,Schultz和Dale用致敏動物的離體子宮進行了試驗,他們將致敏子宮置於Ringer液中,當加入致敏抗原後,子宮會收縮,並釋放一種類似組胺的化學物質。這一現象被稱為Schultz-Dale反應,該方法後來成為檢測組織致敏狀態的經典方法。此後,許多學者對組織胺的作用進行了研究,發現給事先未經致敏的動物吸入或注射組胺可人為引發過敏性休克。人們因此一度認為,過敏反應的發生完全是因組胺所致。同年,Noon首次用小劑量花粉浸液注射治療花粉過敏性鼻炎獲得成功,開創了免疫治療的先河。變態反應學者根據大型流行病學調查發現,過敏性鼻炎患者在首次發病的一段時間後可能發展為過敏性哮喘,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臨床問題。世界衛生組織在關於變應性疾病免疫治療的指導性檔案中指出,特異性免疫治療是目前唯一能夠阻止變應性疾病自然進程的方法。
1937年,Daniel Bovet首次用化學方法合成了抗組胺藥物,並證實該藥在體內外均具抗過敏活性,他也因此獲得1957年的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1964年,荷蘭大氣生物學家FTM Spieksma與R Voorhorst共同證實,塵蟎為房間內灰塵中最重要的致敏成分。1967年,石坂夫婦從Ragweed花粉症患者血清中分離出抗花粉AgE抗原的特異性抗體,並將其命名為免疫球蛋白E(IgE),這對揭示變態反應的發生機制有重大意義。

發展方向

世界變態反應組織(WAO)在30個國家進行的過敏性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在這些國家總共12億人口中,有2億5千萬人(22%)患IgE介導的過敏性疾病。為引起人們對過敏性疾病流行的重視,該組織規定從2005年起,將每年的7月8日定為世界過敏性疾病日。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越來越多的過敏原可能導致過敏,這成為新的醫學課題和問題。氣傳過敏原可導致呼吸道過敏性疾病,嚴重危害人們的健康。氣傳過敏原導致的症狀不僅包括過敏性鼻炎和結膜炎,還包括支氣管哮喘。1997年,美國的Grossman明確提出的“同一氣道,同一疾病(One airway, One disease)”概念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對過敏原的分子生物學研究是世界變態反應學界研究的熱點之一,如將各種致敏蛋白質重組後進行研究,其中,對煙曲菌293 菌株基因組的研究已完成,結果於2005年發表在Nature上。建國初期,作者曾用國外醫師使用的過敏原診斷我國患者的過敏性疾病,後來在醫療實踐中逐步認識到,中國人所患過敏性疾病有自己的特色,因此要用產自本土的過敏原來診斷並治療,這也成為中國過敏原研發的主要方向。
變態反應學在流行病學、病因學、病理生理學和分子生物學等領域均取得了一些進展,進入分子生物學時代後,變態反應學也必將得到更長足的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