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陽古稱博浪沙,秦時置陽武縣,西漢置原武縣,1950年,原武、陽武二縣合併成原陽縣。自秦漢至元代,誕生了張蒼、陳平、周勃等14位官居宰相的歷史名人,留下了“毛遂自薦”、“唾面自乾”等成語典故,古博浪沙、陳平祠等歷史文化遺址成為原陽悠久歷史的見證。原陽盤鼓和農民書畫成為今日原陽獨具魅力的文化名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原陽十四丞相
- 相關成語1:唾面自乾
- 相關成語2:豺狼咬魚
- 相關成語3:兩腳野狐
- 相關成語4:毛遂自薦
- 相關成語5:脫穎而出
- 相關成語6:一言九鼎
- 相關成語7:九鼎大呂
- 相關成語8:錐處囊中
- 相關成語9:三寸之舌
- 相關成語10:盜嫂受金
- 相關成語11:汗流浹背
基本信息,漢代四相,南北朝一相,唐代六相,五代一相,宋代二相,
基本信息
原陽地處中原腹地、九曲黃河之濱,自古便是黃河之津渡,華夏東西南北之要衝,為諸侯會盟處,兵家必爭地,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原陽
悠久的歷史催生燦爛的文化。在煙波浩淼的歷史長河裡,在五彩繽紛的歷史畫卷中,原陽人以其聰穎、智慧、勤勞、質樸、果敢、善良、忠貞、孝廉,獨樹一幟。造字鼻祖倉頡,史書和地方史志多有記載為原陽人;毛遂自薦,扶危救趙,堪稱千古佳話;陳平六出奇計,輔劉興漢,成為漢初一代名相;周勃攻城略地,平定諸呂,定國安劉,戰功顯赫;周亞夫細柳屯兵,治軍有方,削平七國,功蓋史冊;張蒼勘定律歷,增補《九章算術》,在中國科技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及至唐宋時期,原陽更是人才濟濟,群賢備至。婁師德出將入相,氣度寬宏,唾面自乾,青史留芳;韋氏一門三相,滿門忠貞:韋思謙剛正不阿,恪盡職守;韋承慶用人公允,才思敏捷;韋嗣立直陳諫言,忠君憂民。李惲雖生不逢時,卻風流倜儻;李穆事母至孝,也稱得上滿腹經綸、德才兼備之人。至於楊再思,雖諂媚之極,但其明哲保身的處世原則可圈可點。張亮,雖以謀反被誅,但其伺察善惡,所在見稱,就連一代明君唐太宗也追悔其反行未具,罪不當誅。
屈指算來,自秦漢至唐宋,原陽官居宰相之職的歷史名人達14位之多。其中,漢代有張蒼、陳平、周勃、周亞夫;南朝陳有毛喜;唐代有張亮、婁師德、楊再思、韋思謙、韋承慶、韋嗣立;五代十國時北漢有李惲;宋代有万俟卨、李穆。因此,譽原陽為“宰相之鄉”實不為過。
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對一代偉人毛澤東的研究不斷深入,經考證,原陽是中華毛姓的發源地。因此,便有了“原陽是毛澤東祖根地”一說,並且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專家組的認可。現在“湖南韶山是毛澤東的故居,江西吉水是毛澤東的祖籍地,浙江江山是毛澤東的祖居地,河南原陽是毛澤東的祖根地”的認定已得到社會各界的公認。由於原陽是毛姓的發源地,歷史上的原陽毛氏名人眾多,除毛遂、毛喜外,毛寶、毛穆之、毛安之、毛璩(qù)祖孫四人擁旄開國,被《晉書》稱為“將帥之家”。毛寶的曾孫毛修之,《晉書》、《南史》、《北史》、《宋書》、《魏書》五部正史為他一人立傳,可謂中國一絕。
漢代四相
陳平——奇計安邦大謀善終
張蒼——長命百歲精於歷算
張蒼(前256—前152年),秦漢陽武縣(今原陽縣福寧集鄉張大夫寨)人,著名曆法家、數學家,中國唯一一個以科學家身份主計國政的丞相,繼陳平後任相長達15年之久。史載其身高8尺有餘,活了一百多歲,占盡了福祿壽的風光。秦時曾為御史大夫,後歸漢。漢初先後任常山郡守、代相、趙相,功封北平侯。以精通圖籍,制定律歷,刪補《九章算術》而著稱於世。輔佐漢高祖劉邦律定曆法及度量衡程式,使西漢建國之初典章制度很快建立起來,奠定了漢承秦制的基礎。任相期間強調“勸農立本”,發展生產,成就了歷史上“文景之治”的盛世。孝景帝五年(前152年)卒,謚為文侯,葬於陽武(今原陽縣城關鎮谷堆村)。墓前存清康熙陽武知縣安如泰立“漢丞相北平侯張公諱蒼之墓”碑一通。
周勃——軍功卓著定國安劉
周勃(?—前169年),秦漢卷縣(今原陽縣師寨鎮磁固堤村)人,官至右相。他自幼家貧遷徙沛縣,以織箔曲為生,間以吹簫給人辦喪事。秦末從劉邦起兵,以軍功為將軍、太尉,封絳侯。漢初佐劉邦鎮臧荼、韓信、陳豨、盧綰的叛亂。劉邦臨終囑後事曾寄語:“安劉氏必勃也!”呂后稱制時任太尉。呂后死,與陳平合謀,計奪諸呂兵權,殺呂產、呂祿等,平定諸呂之亂,迎立代王劉恆,親手跪奉天子璽,是為孝文帝。文帝賜金五千斤,邑萬戶,任右丞相。由於周勃“厚重少文”,故史籍有“絳、灌無文”之說。孝文帝十一年(前169年)周勃薨,諡號武侯,
葬於西安北景帝陽陵附近。其長子周勝之襲絳侯,因過國除,次子亞夫封條侯,後為丞相。今磁固堤村周氏宗祠有兩個牌位,一是“周氏祖宗周勃之神位,”一是“漢條侯周亞夫之神位”。因傳有“官大不過亞夫”的皇帝封諭,所以每年大祭之日,正中牌位為“漢條侯周亞夫之神位”,平時為“周氏祖宗周勃之神位”。
周亞夫——治軍有方削平七國
周亞夫(?—前143年),周勃次子,西漢名相,襲周勃爵位,封為條侯。以“細柳屯軍”、“削平七國”典故稱於史冊。文帝時,為防匈奴進犯,亞夫領兵駐細柳,軍紀嚴整,文帝細柳勞軍,倍加讚賞,譽之為“真將軍”,拜為中尉。“細柳”、“細柳營”等語詞為後世詩文中常出現的典故之一。文帝臨終,誡太子曰:“即有緩急,周亞夫真可任將兵”。文帝崩,他為車騎將軍。
孝景帝三年(前154年),吳楚七國之亂,景帝拜亞夫為太尉,率軍東征吳楚,僅用三個月時間,吳楚破平,確保了西漢王朝江山一統。景帝甚重之,遷為丞相。孝景帝後元元年(前143年)因其子備甲盾作冥器,被人變告謀反,他受株入牢,不堪忍受吏薄污辱,絕食五日,嘔血而死。諡號武侯,縣誌載,他葬於今原武鎮小村南“柏林冢”,俗呼“亞夫墳”,現存明殘碑一通。
周勃、亞夫故里在今師寨鎮磁固堤村,有清道光年間增修的周家祠堂,傳統對聯有“細柳屯軍天子改容成禮,柏林遺冢野人頌德歌功”;“大丞相諫書屢上,真將軍壁壘一新”和橫批“將軍府”、“削平七國”。1986年,時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為亞夫廟題詞“治軍嚴明,一統大業”,題詞石碑立於祠堂院中。
南北朝一相
毛 喜——數有諫諍事並見從
569年,陳頊以先帝遺詔為名廢掉廢帝,自己登基,是為宣帝,立陳叔寶為太子,拜毛喜為給事黃門侍郎(備顧問應對討論政事)、兼中書舍人(起草詔令),典軍國機密(主持軍國機密)。宣帝將北伐,敕令他撰《軍制》十三條詔頒天下,並遷他為太子右衛率右衛將軍,以定策之功封毛喜為東昌縣侯,食邑百戶,又以本官管理江夏(湖北鄂州)、武陵(湖南常德)、桂陽三王府國事。
571年,毛喜卸職回家服母喪,宣帝下詔追贈他的母親庚氏為東昌國太夫人,賜布五百匹,錢三十萬,官方負責辦理喪事。又派官員專門為其選擇墓地,宣帝親自為墓地的設計進行修改圈定。不久,宣帝又起用他為明威將軍、右衛、舍人如故。接著又改授為宣遠將軍,義興(江蘇宜興)太守、御史中丞,又加授他為散騎常侍、五兵尚書(即“五兵曹尚書”,職掌同“兵部尚書”。五兵曹指中兵、外兵、騎兵、別兵、都兵各曹),參掌選事。
收復淮南地方後,毛喜又獻安邊之策,被宣帝採納。宣帝又問他:“我想把淮北也收回來,你看如何?”毛喜回答:“我非聖人,怎能預測未來?但我認為,淮南才被收復,邊境不穩固,周氏開始併吞齊國,咱們很難與之抗衡,怎能以咱們現在的疲憊之師再加深入。況且棄了舟船的長處,去踐踏車騎之地,這是揚短避長之舉。因此,我認為,現在不如安民保境,休整兵馬,踐行盟約,然後再廣募英才,順時而動,這才是長久之計。”這次宣帝沒有採納他的建議,硬是讓吳明徹出兵伐周,結果大敗而歸。宣帝誠懇地對他說:“卿之所言,驗於今矣。”
宣帝剛繼位時,就把國家政務委託給毛喜,他也勤心至忠,多次直陳諫言,均被宣帝採納。宣帝在位十餘年間,狹小的江東達到鼎盛時期。只是與北周之戰,沒有採納毛喜的建議,以至吳明徹大敗,宣帝對此事很後悔,曾對袁憲說:“不用毛喜計,遂令至此,朕之過也。”於是對他更加親近,達到言無迴避的程度。
太子登基後,把毛喜貶為永嘉內史。587年,征為光祿大夫,領左驍將軍。因他在郡里有惠政,回朝路上,數百里內,百姓均沿途追送。這年,毛喜病卒與途中,享年72歲。
唐代六相
張 亮——所在見稱反形未具
張亮(約600—646年),唐鄭州滎陽郡原武縣人。唐朝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年青時以種田為業。隋大業末年(618年),參加李密的軍隊,房玄齡將其介紹給了秦王李世民,任秦王府車騎將軍,逐漸成為李世民的心腹干將。在李氏兄弟手足間皇位爭奪中,他效命於李世民,勇擔重任,忍辱負重,被誣坐牢。直至武德9年(626年)6月玄武門事變,唐太宗李世民政權鞏固。他才被敕封為長平郡公,授懷州(今沁陽)總管,太宗親賜封五百戶,此後且官職一直上升。歷任御史大夫、光祿卿;豳、夏、鄜三州(均在陝西)都督;金紫光祿大夫兼相州(安陽)大都督;洛州(洛陽)都督;鄖國公;太子詹事;工部尚書;貞觀17年(643年),升遷為刑部尚書參予決策朝政,就任主管中央公、檢、法、司的國務副宰相,倍受唐太宗的隆愛與器重。
貞觀20年(646年),張亮被仇家誣告“謀反”,加上他確實也有諸如生活不檢點、迷信“稱王”陰陽占術等毛病,太宗盛怒之下,下旨判“斬於市。”一年後,太宗李世民反躬省察,以“反形未具”為他錯案平反追悔。
韋 思 謙——恪盡職守剛正不阿
?>韋思謙(?—689),唐·鄭州陽武縣(今原陽縣陡門鄉韋城村)人,本名仁約,因避武則天父名諱,故用其字。少舉進士,初任應城縣令,經吏部尚書高季輔舉薦,被提拔為監察御史,從此名聲大震,史載有“御史出朝,地動山搖”之說。官至鳳閣鸞台三品(宰相)。今陡門鄉韋城村有思謙祠,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性情耿直,正派嚴謹,不怒自威。他認為:大丈夫處在匡扶社稷、為人師表的位置,一定得光明磊落,旗幟鮮明地報效國家,絕不能碌碌無為,只會做太平官,護擁著妻子兒女過安逸日子。在中央紀檢司法機關上班時,他遇見王公大臣往往不參拜,不打招呼,有人提醒他這樣做對自己不利。他卻說:“翱翔長空的雄鷹哪會和普通家雀一般見識,何必以庸俗客套去狎媚他們呢?況且作為朝廷命官,本來就應該嚴格自律,不能吹吹拍拍,亂拉關係!(鵰鶚鷹鸇,豈眾禽之偶,奈何設拜以狎之?且耳目之官,固當獨立也。)”
奏事儀態從容,言辭得體,理由充分,分寸適度,很受聖上讚許。垂拱初,賜封博昌縣五等侯爵,任宰相之職。退休時加封太中大夫。武則天永昌元年(689年)九月壽終正寢,被增封為“幽州都督”。
韋 承 慶——用人公允才思敏捷
韋承慶(?—706年),字延休,思謙之子,以文字功夫見長,很受時人推崇,他自幼謙恭嚴謹,以特別孝敬繼母而聞名鄉里。二十歲中進士,補雍王府參軍。王府檔案信函全部由他起草,語言精警,文辭優美,名聞遐邇。後升遷為太子司儀郎。其勸諫表章令讀者動容落淚。他為太子編寫的《諭善箴》、《靈台賦》均被視為珍品,朝臣爭相傳誦。長壽中(693年)升遷鳳閣舍人兼掌天官選事。他思維敏捷,辭如泉涌,即使涉及軍國大事的檔案,也是立馬可待,下筆即成,從來不必先打草稿。政府許多材料上,都不乏對其讚揚之處。他是歷史上第一個把“三農”作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提出來的人。他的諫書上反映貧民百姓苦不堪言的現狀,有“千里有勞於饋糧,三農不惶於稼穡”的句子,意思是說:“不遠千里探親訪友,最受寵的禮物是吃的東西,農村中從事耕種的農民紛紛逃荒保命,誰還有時間從事令人辛酸的農業?”這裡的“三農”,即指“農村、農民、農業”,指疆域內農民階層的生活處境及經濟狀況,是一個嚴重的“三農“問題。自天授(690年)始,三次掌管天官選事,又拜鳳閣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擔宰相之職,並依舊兼修國史;神農初(705年)被封為扶陽縣第四等爵位,神農二年(706年)中宗又特加封銀青光祿大夫,授職黃門侍郎,未任而逝。封贈秘書監,諡號“溫”。
韋 嗣 立——忠君憂民直陳諫言
韋嗣立(654—719),字延構,思謙次子,承慶異母弟。其母王氏遇承慶甚嚴,每有杖罰,他必解衣請代,母不聽,輒私自杖,被世人贊為承慶最親密的兄弟。
嗣立少舉進士,出任雙流縣令,政績卓著,為蜀中之最;他主張重教興學,培養才德兼備的接班人;反對濫食封邑、興建廟觀,曾多次上書,陳述政見,言辭肯切,據理深刻。後遷秋官侍郎。三遷鳳閣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任宰相之職。曾兼檢校汴州、魏州刺史,又徙洛州刺史,饒州長史,太僕少卿兼掌吏部選事。承慶卒,代為黃門侍郎。玄宗開元七年(719年)卒,贈兵部尚書,謚曰“孝”。
他與其父韋思謙、其兄韋承慶父子三人同為唐朝丞相,史譽“一門三相”。
楊再思——明哲保身風趣圓滑
楊再思(約640—709),唐鄭州原武縣(今原武鎮楊大寨村)人,是一位以風趣世故而著稱的唐朝宰相。少舉明經(進士),反應機敏,歷事四主,仕途通達。在高宗、中宗、睿宗、武皇期間先後擔任天官員外郎、左右肅政台御史大夫、同鳳閣鸞台平章事、戶部尚書、中書令、侍中、內史、尚書右僕射加光祿大夫,封鄭國公,穩稱四朝元老。他為官無威,處世機敏,明哲保身,見風使舵,八面玲瓏,為人圓滑世故。他做官只給皇上辦事,別人概不考慮。身居要職十幾年,不拉關係結黨羽,無所薦達,沒提過反面意義。《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等史籍指責他“知政十餘年,未嘗有所薦達,為人巧佞邪媚,能得人主微旨,主意所不欲,必因而毀之;主意所欲,必因而譽之。”司刑少卿桓彥范懲處武皇幸臣,他知武皇有為幸臣開脫之意,便主動為其評功擺好,使武皇得以釋其罪,復其職。桓一夥十分惱火,罵他是狡黠佞奸的滑頭,並寫《兩腳野狐賦》對他進行挖苦、嘲諷。被楊再思以破壞領導班子團結,污衊大臣為由而貶謫出京城。再思身居相位,沒有官氣,一次同僚聚會,他竟身披紫袍,當眾跳高麗舞,且“縈頭舒手,舉動合節”,神氣十足,非常投入,那些封建社會的中央官員們認為他不顧身份,只圖玩得盡興,便“滿座嗤笑”,斥之為不知恥羞。
楊再思擔任玄武縣尉時,入京公幹,在客棧中被小偷偷取行李。小偷被楊再思發現後,只得認罪。楊再思卻道:“你是因為貧困才偷東西的。你把我的公文留下,其他的都拿走吧。”此後,楊再思沒有提及此事,只是借錢返回縣裡。
楊再思幽默風趣是出了名的,張宗昌綽號六郎,是官場掛上號的美男子。有人奉承他容貌美如蓮花,他卻故意大叫“不然,不然!人言六郎似蓮花,再思以為蓮花似六郎,非六郎似蓮花也”,足見其機敏乖巧,智商過人。曾有人當面問他:“公名高位重,何為屈折如此?”楊再思不假思索地說:“世路艱難,直者受禍。苟不如此,何以全其身哉!”一語道出封建社會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苦衷。看來他缺乏的是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勇氣和骨氣。
景龍三年(709)六月,楊再思薨,贈官并州大都督,陪葬於陝西北梁山乾陵,謚曰“恭”。
婁師德——出將入相寬宏大度
婁師德(630—699),字宗仁,唐鄭州原武縣(今官廠鄉雙樓村)人。進士及弟,官職累升,直至武則天時任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宰相)。他文武兼備,謙恭大度,列青史,享世祀,其德,其量,其才,其行,足以服當時而訓後世,後人讚譽他“才猷兼將相,度量納乾坤”。高宗上元初(674)為監察御史,時吐蕃勢力東進,威脅關中,婁乃自請從軍,屢立戰功,遷升殿中侍御史兼河源軍司馬,並知營田事。此後長期在甘肅、青海一帶主持軍事屯田。後累升官至鳳閣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兼檢校右肅政御史大夫,掌握朝政。師德為人忠厚,有大將之風,遇有冒犯,多能大肚為懷。狄仁傑的成功全賴師德舉薦,仁傑不知根底,反而排擠他,連武皇也看不下去了,當面指斥仁傑,令其羞愧難當,心服口服。師德令其弟樹“唾面自乾”的風範,稱堪萬世師表,“宰相肚裡能撐船”的著名典故便是由婁師德的政事演變而來。師德出將入相四十年,七十歲仍充天兵軍大總管,卒於任上,贈涼州都督,謚曰“貞”。歸葬故里,墓地在今原陽縣師寨鎮安莊村南。
豺狼咬魚:武則天曾頒布禁屠令,禁止屠宰禽畜。當時婁師德擔任御史大夫,到陝西公幹,吃飯時廚子送上一盤羊肉。婁師德道:“皇帝嚴禁屠殺,怎么會有羊肉?”廚子道:“這隻羊是豺咬死的。”婁師德笑道:“這隻豺太懂事了。”於是吃了羊肉。廚子又端上一盤魚膾,婁師德又問。廚子又道:“這隻魚是豺咬死的。”婁師德斥罵道:“你這個蠢貨,豺怎么能咬死魚呢,你應該說是水獺咬死的。”
唾面自乾:婁師德的弟弟被任命為代州刺史,臨行之時,婁師德問道:“我是宰相,你也擔任州牧,我們家太過榮寵,會招人嫉妒,應該怎樣才能保全性命呢?”弟弟道:“今後即使有人吐我一臉口水,我也不敢還嘴,把口水擦去就是了,絕不讓你擔心。”婁師德道:“這恰恰是我最擔心的。人家朝你臉上吐口水,是對你發怒。你把口水擦了,說明你不滿,會使人家更加發怒。你應該笑著接受,讓唾沫不擦自乾。”
感愧狄公:婁師德曾推薦狄仁傑擔任宰相。狄仁傑拜相後,對此絲毫不知,多次排擠他,將他放了外任。武則天問狄仁傑道:“婁師德賢明嗎?”狄仁傑道:“他擔任將領謹慎守職,是否賢明,我就不知道了。”武則天又問:“婁師德知人嗎?”狄仁傑道:“臣曾與他同僚,沒聽說過他知人。”武則天道:“我用你為宰相,就是婁師德舉薦的,看來他確實知人啊。”然後拿出當初婁師德舉薦的奏章。狄仁傑大慚,嘆道:“婁公盛德,我被他寬容相待卻不知道,我不及他太遠了!”
五代一相
李惲——弈棋飲酒生不逢時
李惲(917—988),字孟琛,五代十國時期開封陽武人。生於後梁貞明3年(917年),性情疏達,善談明理。少年時好滑稽,及北漢英武帝朝為相,頗事持重。李惲居官之時,世事維艱,戰亂頻繁,其母在鄉下生活,李惲時常掛心,擔心其母安危存亡,終日鬱鬱寡歡,縱酒弈棋,以解思母之憂,不理政務。英武帝多次批評,他仍不介意,有次剛與和尚擺開棋局,英武帝便派近侍將其棋盤投入爐中。李惲不慍不火,慢吞吞地到皇帝面前檢討謝罪,皇帝狠狠數落了他一頓。第二天又置了一幅新棋,和過去一樣又下起來。北宋統一後,始知母亡,上表追服母喪,沒被批准,並令出知廣州,遷司農卿,連知許、孟二州,以足疾求解,授忠武軍司馬,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卒,終年七十三歲。
宋代二相
李穆——事母至孝德才兼備
李穆(927—984),字孟雍,宋開封府陽武縣(傳說原陽縣靳堂鄉夾灘)人,宋太宗時良相。少時便是作文高手。人品高尚,拾金不昧,每撿到遺物,總要千方百計找到失主,當面奉還。後周顯德初年(954)以進士身份在郢、汝州供職,官至右拾遺;宋朝初年遷洋州通判,多年積案審理一清,百姓稱快。他為官清廉,任京官時決策英明,處理到位,秩序井然,歌舞昇平。直至拜左諫議大夫參知政事為相,舉國大治。李穆尤精通書畫詩文,以其特有的清正高雅文風,一掃五代流傳下來的空洞華麗矯柔造作的弊俗,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典章水平。舉止言談,令人欽佩。他一生為國家舉薦大批有用之才,可謂桃李滿天下。還是個大孝子,其母略有不適,起臥翻身必親自扶掖,文學孝行,見稱於世。
李穆57歲卒,宋太宗哭悼良臣。贈工部尚書。
万俟卨——使金主和愚忠喪節
万俟卨(mo qi xie)(1083—1157),宋開封陽武縣(今原陽縣齊街鄉麥寨村)人,字元忠,進士及第,歷任樞密院編修官,尚書比部員外郎,為南宋高宗時宰相。万俟卨才華橫溢,經綸滿腹。有相當強的組織能力,曾以其臨危受命,保全沅州而提點湖北刑獄官。其一生作為,被世人褒貶最多的是他為高宗趙構的主和固位投降路線而不惜名節,冒天下之大不韙,參與迫害抗金名將岳飛,甘為統治階級的鷹犬,置身於萬世唾罵之中。死後雖被皇家封謚“忠靖”,卻為人格之節所不容。作為一個朝代的國家級領導人之一,其歷史背景複雜莫名、撲朔迷離。客觀地說,万俟卨和岳飛都是封建愚忠統治的犧牲品,一個為忠喪節,一個為忠喪命,是被傳統的忠君觀扭曲魂靈的悲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