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兵器,亦稱“石兵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原始社會晚期)的兵器。由生產工具主要是狩獵工具轉化而來。為冷兵器之萌創階段。以磨製之石兵器為代表,包括木、竹、角、蚌、藤、皮革等非金屬材料。據出土資料,已有石矛、骨矛、石斧、石鉞、石戈、木棒等格鬥兵器;有石質、骨質、角質之匕首等護身兵器;有木質或竹質之單體弓和裝有石、骨、蚌質鏃之箭矢;有竹、木質之盾,革、藤製之甲冑。夏代以後,青銅兵器漸多,原始兵器消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原始兵器
- 年代: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兵器
原始兵器,亦稱“石兵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原始社會晚期)的兵器。由生產工具主要是狩獵工具轉化而來。為冷兵器之萌創階段。以磨製之石兵器為代表,包括木、竹、角、蚌、藤、皮革等非金屬材料。據出土資料,已有石矛、骨矛、石斧、石鉞、石戈、木棒等格鬥兵器;有石質、骨質、角質之匕首等護身兵器;有木質或竹質之單體弓和裝有石、骨、蚌質鏃之箭矢;有竹、木質之盾,革、藤製之甲冑。夏代以後,青銅兵器漸多,原始兵器消亡。
原始兵器,亦稱“石兵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原始社會晚期)的兵器。由生產工具主要是狩獵工具轉化而來。為冷兵器之萌創階段。以磨製之石兵器為代表,包括木、竹、角、蚌、藤、皮革等非金屬材料。據出土資料,已有石矛、骨矛、石斧、石...
青銅的特點是硬而脆,利切削而不利砍劈,從出土的實物中可以證明早期已有短的削刀,造型頗為原始,單刃曲背,若作為攻擊性武器的話,恐怕稍嫌單薄脆弱了些,事實上,當時的刀作為切削工具的作用可能還大於護身,真正作為兵器的,應該是長於刺擊的劍。早期的青銅劍約在商朝即已大致成形,最初僅長十餘公分,直脊...
我國古代從原始社會晚期到清朝後期(19世紀中葉)的戰爭中,使用的進攻性兵器和防護裝具的總稱。在原始社會晚期(即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戰爭中,帶有鋒刃的生產工具分化出專門用於作戰的兵器。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戰爭的需要,兵器不斷發展變化,到了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以青銅和鋼鐵為主的冷兵器的發展日趨成熟。火藥...
在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中,曾發現過一種磨製非常精細的石鉞,鉞體扁平,刃部寬闊,弧曲度大,兩角微微上翹。這種精心製作的石鉞顯然不適宜砍伐林木或用於農作。據推測很可能是古人專門製造的原始兵器。從考古出土的器物來看,中國所有的斧形器物,最早都來源於距今1萬年至170萬年前石器時代斧形砍削器。這種砍削器...
中國古代兵器萌芽於原始社會晚期,當時只是以石塊、竹木、骨角為原料,經砍削、打磨、烘烤,製成弓、箭、刀、矛、棍等。進入階級社會以後,為了適應對外進行戰爭和對內維護統治的需要,兵器製造一直是統治階級高度重視的官營手工業部門。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戰爭的發展,兵器製造技術不斷提高,生產規模日益擴大,...
拋射兵器 利用物體慣性,在空中獨立飛行一段距離後殺傷敵人的冷兵器。拋射兵器種類繁多,按賦予飛行動力的形式可劃分為手拋兵器、拋擲器械和彈射器械。拋射兵器源於在原始社會用於獰獵的石塊、木棒等。後出現了將樹枝彎曲用繩索繃緊的弓。隨著勞動和戰爭實踐的發展,出現了金屬手拋兵器和較為複雜的拋擲、彈射器械。射擊...
“干戈”是古代兵器的總稱,甲骨文已有了乾和戈字,“執干戈以衛社稷”是《禮記·檀弓下》對干戈職能的總評述。乾是分杈的樹枝,用來抵禦野獸與敵人的進犯,是原始社會時人類的防禦武器;戈則是在木桿上縛上刃狀物,或收穫,或狩獵,後來發展成兵器,是一種典型的“勾兵”。干戈,一種用於防禦,一種用於進攻,...
出於戰爭的需要,人們手中的勞動工具也越來越多地演變為兵器,促使兵器走出原始時期,與勞動工具分道暢銷。在進入階級社會之後,戰爭具有了階級鬥爭的性質。這些具有獨特形制和專門作用的戰鬥器具才演變成真正意義上的兵器,它連同軍隊一併成為統治階級的壟斷工具。青銅兵器 青銅兵器時期從夏朝算起一直延續到春秋戰國。這...
我國青銅劍的創造及其發展歷史,約可追溯到原始社會開始進入奴隸制社會的商周時代即已出現,發展到春秋戰國時期已是高峰階段,嗣後,一直延續到秦漢。到鐵劍出現時,青銅劍就逐漸銷聲匿跡了。通過田野考古發掘,全國各地出土包括青銅劍在內的青銅兵器,可說是層出不窮,異彩紛呈,特別是前些年,吳王夫差劍和越王勾踐劍...
棍是一種武術兵器,也被稱作“棒”,古代多稱棍為“梃”,名稱雖異,實為一物。棍為無刃的兵器,素有“百兵之長”之稱。棍的歷史悠久,是原始社會主要生產工具之一,也是最早用於戰爭中的武器之一。長度約為1.3—2.6米,也有的長達4米,截面一般為圓形,粗細以單手能夠把握為準。棍是近戰搏鬥兵器,它的...
弓是古人戰爭中遠距離打擊約有利武器,自人類出現戰爭到近代槍炮大量使用為止,弓的作用是任何武器無法替代的。弓 單純的弓在不同時代和地域的演變 [中國弓]古代射箭用的器械。起源於原始社會,初將樹枝弩曲用繩索繃緊即成,以後各代在製作技術上都有發展,選材、配料、製作程式都有嚴格的規定。原始的制弓材料為...
到春秋戰國時期,刀的形狀發生巨大變化,兩漢時,刀逐漸發展為步兵的主戰兵器之一如環首刀,同時出現了許多不同形式的長柄刀。銅刀存世數量不多,體形均輕薄,最厚處僅0.35厘米,其形制粗分有短柄翹首刀、長柲卷首刀、平刃刀、曲刃刀等數類。在原始社會,古人類就用石頭、蚌殼、獸骨打製成各種形狀的刀。他們...
“十八般兵器”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呢?在我國古籍記載里認為,刀、槍、弓、箭為黃帝所造;“十八般兵器”是戰國時代軍事家孫臏、吳起所創。其實這些兵器的出現比黃帝、孫臏、吳起時代要久遠得多,至少在中石器時期,我們的祖先為了防身和狩獵需要,就開始懂得製造和使用木棒、石刀、石斧等一類原始的兵器(不妨說...
但是,實戰畢竟不是武術對練,特別在對付以現代化裝備的敵寇時,這些刀法對於提高大刀這種原始兵器戰鬥力的有效性顯然很微弱。即使是“喜峰口大捷”也不能證明大刀的有效性,儘管是突然發起的夜襲,而且進攻前還向敵軍營帳投擲了大量手榴彈,殲敵總數也不過800餘,29軍自身陣亡卻有近600人,王長海團副團長鬍重魯,營長...
相當於新石器時代後期,即原始社會晚期。當時最先進的工藝是磨製石器,因此原始兵器也以磨製的石兵器為代表,同時也大量使用木、骨、蚌角製作的兵器。這一時期,生產力發展和私有制萌發促進了原始社會的解體,部落聯盟向國家過渡,部落聯盟之間不斷發生激烈而殘酷的原始戰爭。作戰方式主要是徒步混戰,並採用偷襲和伏擊等...
原始時代的陶器 陶器是新石器時代在造型美術方面遺留下來的主要創作。新石器時代的陶器較重要的有泥質灰陶、彩陶、黑陶和幾何印紋陶四種。泥質灰陶是古代最普遍的陶器,表面上有繩紋或籃紋、席紋等編織紋的裝飾。灰色陶器的有代表性的器形是“鬲”(三空足的煮器)。這種陶器最初大概發生在陝、晉、豫交界一帶,...
不過當時的火箭只是在箭頭後部綁附浸滿油脂的麻布等易燃物,點燃後用弓弩射至敵方,達到縱火目的的兵器。北宋的軍官馮繼升、岳義方、唐福等(公元10世紀後期),曾向朝廷獻過火箭及火箭製造方法。那時的火箭已經使用了燃燒效能更好的火藥,但仍由弓弩射出。從而出現了人類歷史上最早、最原始的“火藥箭”。它用紙糊成...
七孔石刀是原始社會晚期作戰的重要兵器。此件七孔石刀出土於安徽潛山薛家崗。數字博物館 2013年,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與中文百科強強聯手,共同打造了數位化、立體化的知識普及平台: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之百科數字博物館。該數字館通過古代文物館和近現代文物館分館,全方位展示了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眾多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