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多灣在日本九州島的北部,常年水色明媚,島影綽約,現為日本之國家公園。歷史文化名城福岡沿灣而立,占盡海濤松風之雄姿、山光水色之神韻。這裡與中國有著深厚的不解之緣,也是中國與日本的恩恩怨怨的一個縮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博多灣
- 地點:日本九州島的北部
- 特色:常年水色明媚,島影綽約
- 性質:現為日本之國家公園
博多灣在日本九州島的北部,常年水色明媚,島影綽約,現為日本之國家公園。歷史文化名城福岡沿灣而立,占盡海濤松風之雄姿、山光水色之神韻。這裡與中國有著深厚的不解之緣,也是中國與日本的恩恩怨怨的一個縮影。
博多灣在日本九州島的北部,常年水色明媚,島影綽約,現為日本之國家公園。歷史文化名城福岡沿灣而立,占盡海濤松風之雄姿、山光水色之神韻。這裡與中國有著深厚的不...
位於日本(全稱:日本國JAPAN)九州(KYUSHU)的西北博多灣內,鄰福岡市,西至佐世保126海里,至上海約500海里,西北至釜山約120海里,至北九州約60海里,臨朝鮮海峽國際...
博多空港酒店位於福岡,是家2星級酒店。酒店,距離JR博多站步行10分鐘。...... 博多空港酒店位於福岡,是家2星級酒店。酒店,距離JR博多站步行10分鐘。...
福岡縣的縣廳設立於福岡市博多區東公園7-7。在福岡市北方有玄界灘,中間凸出的系島半島形成了博多灣,南方有脊振山地以及東方有三郡山地所包圍起來的福岡平原。...
文永之役 文永之役後,鎌倉幕府為了防元軍再犯,沿博多灣海岸西從今津東至香椎,修造了約20公里的石壘,以阻止元軍登入,即所謂元寇防壘。...
海之中道是一座位於日本福岡縣福岡市東區北部的連島沙洲,連結志賀島與九州本島。沙洲全長約為8公里,最寬處寬度2.5公里。沙洲北臨玄界灘,南接博多灣,將博多灣...
由8000多片半反射鏡覆蓋著的塔身,映出福岡的街景。不論白天或夜晚塔身都散發著光亮。在高116米和123米處各設有一個瞭望室,可瞭望福岡市景及博多灣全景。7...
其位於博多灣沿岸,是1601年建於那珂川西側的福岡城堡,及位於河對岸的以商人聚居區著稱的博多,因此現在博多是福岡的別名。 福岡市人口一百三十萬,面積337.59...
位於博多灣和玄界灘之間的海中道海濱公園離志賀島不遠,這裡是福岡人周末全家出遊的熱門目的地。...
志賀島,位於日本九州福岡市東區博多灣,是一個由海之中道連繋的小島。這島在歷史上有重要性,這裡是弘安之役忻都第一個登入作戰的地方,但因不熟悉環境和被武士...
能古島(能古島,のこのしま)是福岡博多灣外沿的一個小島,從侄浜碼頭出發僅十分鐘的船程。...
志賀島位於日本福岡以西海面的博多灣上,面積約 12 平方公里,有現代化的公路相通。志賀島金印公園就坐落在這個小島上。沿環島公路行至南志賀島東側,臨海的公路邊...
謝國明,原為南宋末年臨安府的商人,在遷往博多灣後居住於櫛田神社。他頗有財力,還曾擔任小呂島地頭。...
能古島公園,位於能古島嶼北部,占地面積約15萬平方米的自然公園。以博多灣為背景,一年四季都可以欣賞到大波斯菊和油菜花等鮮花。...
忻都為爭奪頭功,無視在壹岐島同江南軍會師的作戰部署,貿然進攻博多灣。六月六日,忻都派出一支小型艦隊,前往長門海域牽制守軍,使其不敢救援大宰府,大部隊開往博...
郭沫若最早的兩首新體詩《抱和兒浴博多灣中》、《鷺鴛》,張聞天的處女作《夢》以及葉聖陶等人的早期作品,都是在他主編的《時事新報》副刊上發表的。...
早良區是日本福岡縣福岡市中面積最大的行政區。福岡市內主要景點之一福岡塔位於此區。北部接鄰博多灣,南側以脊振山地與佐賀縣相鄰。北部為主要市區,交通便利,...
志賀島之戰,1281年(弘安四年)元朝第二次東征日本的一次戰役。6月,元東路軍到達博多灣。其間,洪茶丘率元軍攻占志賀島。日軍在安達盛宗的率領下從海陸兩路進攻元...
1942年(昭和17年)9月19日 - 博多灣鐵道汽船與西日本鐵道合併,與糟屋線共用同一個車站站房。1944年(昭和19年)5月1日 - 日本政府進行戰時收購私鐵,將西...
天氣晴朗時,搭乘SDF除了能眺望包括福岡塔(福岡タワ-)等現代化的城市景觀外,也能隔著博多灣看到能古島與志賀島等鄰近地區的離島。SDF的入場全票為800日圓,學生與...
1942年(昭和17年)9月19日 - 博多灣鐵道汽船與西日本鐵道合併,與糟屋線共用同一個車站站房。1944年(昭和19年)5月1日 - 日本政府進行戰時收購私鐵,將西...
元寇防壘,鎌倉時代日本北九州博多灣一帶的石築防壘,為防範蒙古軍登入建築。1933年成為日本指定史跡。...
《郭沫若的三十年(1918-1948)》內容包括:1918:“博多灣水碧琉璃”、1919:“神州是我我神州”、1920:“死了的鳳凰更生了”、1921:“旗鼓既張,奮鬥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