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畫像石,中國漢代墓室畫像石。發現於河南省南陽地區。經考古發掘墓葬及收集零散作品,畫像石的總數已逾千塊,其主題內容和藝術風格有著區別於漢代其他地區畫像石的獨特面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陽畫像石
- 外文名:relief stone sculptures in Nanyang
- 造型特點:淺浮雕藝術
- 出土地點:河南省南陽地區
南陽畫像石,中國漢代墓室畫像石。發現於河南省南陽地區。經考古發掘墓葬及收集零散作品,畫像石的總數已逾千塊,其主題內容和藝術風格有著區別於漢代其他地區畫像石的獨特面貌。
南陽畫像石,中國漢代墓室畫像石。發現於河南省南陽地區。經考古發掘墓葬及收集零散作品,畫像石的總數已逾千塊,其主題內容和藝術風格有著區別於漢代其他地區畫像石的獨特面貌。分期 南陽畫像石的藝術發展可分為3期:①西漢中葉至王莽...
傳說中的“石人大睡覺”,就是指橫砌於橋基上的人物畫像石。出自漢代古墓。歷史背景 環境 南陽位於河南省的西南部,地處漢水流域,東、北、西三面環山,是一個扇形盆地。這裡河流縱橫,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秦時在此設定南陽郡。西漢時,南陽郡因其所處優越的地理環境和豐富的物產資源而成為農業和手工業...
南陽漢畫像石,是漢畫發展最鼎盛的東漢早中期,先民留下的一筆極其特殊、極其珍貴的頂尖歷史文化遺產。漢代,南陽郡的管轄範圍主要包括現在的南陽市,也包括今天的平頂山市和湖北省北部(漢水以北地區)等地區。南陽地處南北交通要衝,為當時最大的南北經貿集散地,朝廷在這裡設定了鐵官、工官等官營手工工場。西漢時期...
畫像石是中國古代文化遺產中的瑰寶,現代出土的畫像石大多來自秦漢時期,大多沒有留下名字的民間藝人在墓室、棺槨、墓祠、墓闕上進行雕刻,以石為地、以刀代筆,是珍貴的石刻藝術品。中國發現畫像石的地域很廣,分布區域主要有4箇中心:一是河南南陽、鄂北區,二是山東、蘇北、皖北區,三是四川地區,四是陝北、...
東晉末年,戴延之在《西征記》中首次記載了今山東地區魯恭墓前的石祠堂、石廟及其畫像。北魏末年,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記述了今山東、河南南陽等地李剛、魯峻、胡著等人的石祠堂及其畫像。但是這些石祠堂及其畫像,都是作者在記述地理形勢和河川時作為地理標誌而寫進著作中的,還算不上是漢畫像石的學術性...
位於河南省南陽市一帶。其中楊官寺墓、襄城茨溝墓、南陽馮儒人墓、唐河針織廠墓、南陽中原機校墓等都頗具規模。南陽為東漢光武帝的故鄉,東漢時期十分繁盛,反映在大量畫像石墓的發現中。20世紀20年代起陸續發現,是中國最早發現與研究的畫像石產地之一。畫像石墓可以分為3期:西漢晚期到東漢早期多為平頂前後雙室墓...
許阿瞿墓志銘畫像石被譽為南陽漢畫館的鎮館之寶,屬國家一級文物,1973年出土於南陽市李相公莊,是全國獨一無二帶墓志銘的漢畫像石。在這塊畫像石上,墓志銘共有6行136字,位於畫像石左邊。從銘文中可以得知,東漢建寧三年,墓主許阿瞿年僅5歲時夭折,全家人極為悲傷。此石的右邊刻有畫像,分上下兩格。上...
是徐永斌編寫的圖書。內容簡介 《南陽漢畫像石藝術》重點介紹了南陽漢畫像石的藝術特色,旨在開拓學生的視野,加深對南陽漢畫像石藝術魅力的了解,提高藝術欣賞水平。我國發現漢代畫像石的歷史很早,出土漢代畫像石墓的地區很多,就其地域而言,主要分布於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故鄉徐州周邊和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故鄉南陽周邊,...
新野出土的《斜索戲車圖》、《平素戲車圖》、《雙索戲車圖》等表現了漢代雜技藝術的輝煌成就。史料記載的履素都為地上固定設索。這些畫像使其由平地上升到空中,由固定的形式變為飛動的形態。漢畫研究者認為,南陽漢畫磚與國內其它地區相比,其藝術水平“有過之而無不及”,與南陽的漢畫像石相比,它在藝術上...
1959年,漢畫館工程開工興建,計建工子房11間,廊房20間,展廳展覽面積900餘平方米,共收藏畫像石500餘塊。陳列方式仍採用壁間鑲石的方法,共收藏展出南陽漢畫像石500餘塊。9月8日,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先生為漢畫館題寫了館名。再建的漢畫館於十月一日正式開館迎賓。同時在館前放置了兩個漢代大型圓雕...
《南陽漢代畫像石綜合研究》全兩冊是2022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對考古發掘的119座南陽漢代畫像石墓進行梳理,歸納出純石結構墓6座,磚石結構墓112座,岩洞、磚石混合結構墓1座,其中有墓道73座,無墓道22座,無法確定24座,總計出土漢代畫像石1473塊。根據這些資料,本書對南陽漢代畫像...
南陽漢畫像石,雕刻技法多樣,題材內容豐富;構思巧妙,布局疏朗,造型生動,線條流暢,簡括傳神。既有神秘魅力,又有雄渾氣魄。南陽漢畫像石拓片,被魯迅定義為南陽漢畫,是以獨到技法再現漢畫藝術的二次創作,具有極其珍貴的藝術價值、文物價值和收藏價值。《甘雨隨車》原石長132cm,寬40cm。此車馬出行圖,為迄今...
雷公車畫像石 雷公車畫像石,石刻一車,三隻翼虎牽引,雲氣為輪,車中樹鼓。車乘二人,前為馭者,後為雷公。古人認為天上的雷聲就是雷公敲擊天鼓發出的聲音。雷公出行畫像預示著風調雨順的好年景。現藏於南陽市漢畫館。
南陽漢代畫像石 《南陽漢代畫像石》是1985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編輯委員會。書名。編輯委員會編。1985年文物出版社出版。該書收入的543幅拓片,都是從館藏的漢畫像石中經過精選,有一定的代表性。書前有《概論》一篇。
魯迅先生對漢畫情有獨鐘,生前曾先後蒐集到南陽畫像石拓片總計231張(幅),為蒐集、編選、研究南陽漢畫作出了卓越貢獻。魯迅漢畫像 蔡元培在《記魯迅先生軼事》里指出,魯迅早在北京時已經注意搜輯漢碑圖案的拓本了,“從前紀錄漢碑的書,注重文字,對於碑上雕刻的花紋,毫不注意。先生特別搜輯,已獲得數百種。...
史料記載的履索都為地上固定設索,而這些畫像說明其已由平地上升到空中,由固定的形式變為飛動的形態,是研究中國藝術史不可多得的材料。聞名於世 南陽不但出土過兩千多塊漢代畫像石,也相繼出土了近千塊漢代畫像磚,以其數量的豐富、內容的獨特、藝術的成熟而聞名於世。畫像磚中豐富多彩的舞樂百戲,由於民間匠...
由於自然風化及保護技術等方面的原因,現存的彩色畫像石較為罕見。南陽陳棚漢代彩繪畫像石墓是迄今為止南陽市發現的規模較大、保存較好的一座彩繪畫像石墓。為讓更多的研究者和參觀者能更加直觀和形象地感受漢代彩繪畫像石,了解漢代彩繪畫像的色彩運用及所傳達的文化信息,南陽漢畫館組織技術人員在拓片上還原了陳棚彩色...
南陽漢代畫像石刻 《南陽漢代畫像石刻》是1981年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介紹 南陽漢畫像石拓片。
在漢畫像石中,多數龍呈畜狀,或飢腸轆轆地捕魚,或疲於奔命地拉車,時而被神仙們逗弄,時而與奇禽異獸嬉戲。這幅畫面中的龍紋,造型勁健,與畫像石中的馬的造型十分接近。唯龍頭具有明顯的特徵,與馬有別。漢代畫像磚“蒼龍星座。龍紋 實物均為建築畫像磚,一出自河南南陽,一出自河南密縣。漢畫中龍體內外的...
南陽市博物館的建築的設計理念源自南陽漢畫像石代表夔龍紋的造型,從空中鳥瞰博物館,猶如橫臥的盤龍懷抱玉石。館藏文物 綜述 截至2019年,南陽市博物館有藏品數量13473餘件/套,珍貴文物422件/套。重要藏品 藏品保護 南陽市博物館對於不可移動的古代石刻進行原地保護;對於重要的古代石刻且能夠進入庫房的,在技術處理...
2000年,南陽府衙、內鄉縣衙與北京故宮、保定直隸總督府一起,被列入中國四大古代官衙國際旅遊專線,成為海內外遊人了解中國古代官衙文化的一個視窗。南陽漢畫館 南陽漢畫像石是我國古代的文化藝術瑰寶。南陽漢畫館是我國建館歷史最早、規模最大、藏品數量最多的一座漢代畫像石刻藝術博物館。這裡收藏的3000多塊畫像石,...
南陽兩漢畫像石 《南陽兩漢畫像石》是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建中,閃修山
南陽是中國出土漢畫像石最多的地區。南陽漢畫館始建於1935年,是中國建館歷史最早、規模最大、藏品數量最多的一座漢代畫像石刻藝術博物館,同時也是全國最大的漢畫像石研究中心。現收藏漢畫像石已達2500餘塊,場館占地53360平方米,在館後還有復原典型漢畫像石墓十餘座,是研究漢代社會的重要依據之一,有很高的觀賞...
南陽漢代畫像石的雕刻技法主要有四種(參閱《南陽漢代畫像石》第50頁,文物出版社,1985年。)。其一,淺浮雕兼陰線刻。先在石面上雕出畫像石輪廓,再用粗壯的陰線勾畫圖像的細部,然後再在輪廓外的空間鑿去一層並剔出橫、豎紋或斜紋襯底。其二,剔地淺浮雕。在修整好的石面上,先用陰線勾畫出圖像輪廓,圖像...
南陽石橋畫像石盤鼓舞圖便細緻而準確地表現了這一藝術造型。前鼓向後傾斜,表示右足向後蹬離鼓面,舞人四首斜眄身後一鼓,似全神貫注要後足踏鼓。 盤鼓舞 也很注意手袖和腰肢的動作。張衡《舞賦》有 裾如飛燕,袖如回雪 的描寫。傅毅《舞賦》有 羅衣從風,長袖交橫 的辭句,都是反映了舞者輕盈敏捷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