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南都賦
於顯樂都1,既麗且康2!陪京之南3,居漢之陽4。割周楚之豐壤5,跨荊豫而為疆6。體爽塏以閒敞7,紛鬱郁其難詳8。
爾其地勢,則武闕關其西9,桐柏揭其東10。流滄浪而為隍11,廓方城而為墉12。湯谷涌其後13,淯水盪其胸14。推淮引湍15,三方是通16。
其寶利珍怪17,則金彩玉璞,隨珠夜光18。銅錫鉛鍇19,赭堊流黃20。綠碧紫英21,青雘丹粟22。太一金糧23,中黃瑴玉24。松子神陂25,赤靈解角26。耕父揚光於清泠之淵27,游女弄珠於漢皋之曲28。
其山則崆𡼁嶱嵑29,嵣㟐嶚剌30,岝㟯嶵嵬31,嶔巇屹嵲32,幽谷嶜岑33,夏含霜雪。或峮嶙而纚連34,或豁爾而中絕35。鞠巍巍其隱天36,俯而觀乎雲霓37。
若夫天封大狐38,列仙之陬39,上平衍而曠盪40,下蒙籠而崎嶇41,阪坻巀嶭而成甗42,溪壑錯繆而盤紆43。芝房菌蠢生其隈44,玉膏滵溢流其隅45。崑崙無以奓46,閬風不能逾47。
其木則檉松楔㮨48,槾柏杻橿49,楓柙櫨櫪50,帝女之桑51。楈丫栟櫚52,柍柘檍檀53。結根竦本54,垂條嬋媛55,布綠葉之萋萋56,敷華橤之蓑蓑57,玄雲合而重陰,谷風起而增哀。攢立叢駢58,青冥盰瞑59。杳藹蓊鬱於谷底60,森䔿䔿而刺天61。虎豹黃熊游其下,豰玃猱㹶戲其巔62。鸞鸑鵷鶵翔其上63,騰猿飛蠝棲其間64。其竹則籦籠䈽篾65,筱簳箛棰66,緣延坻阪67,澶漫陸離68。阿那蓊茸69,風靡雲披70。
爾其川瀆,則滍澧置濜71,發源岩穴72。潛㕎洞出73,沒滑瀎潏74,布濩漫汗75,漭沆洋溢76。總括趨欱77,箭馳風疾。流湍投濈78,砏汃輣軋79,長輸遠逝,漻淚淢汨80。其水蟲則有蠳龜鳴蛇81,潛龍伏螭82。鱏鱣鰅鱅83,黿鼉鮫觿84,巨蜯函珠85,駁瑕委蛇86。
於其陂澤87,則有鉗盧玉池88,赭陽東陂89。貯水渟洿90,亘望無涯91。其草則藨薴薠莞92,蔣蒲蒹葭93。藻茆菱芡94,芙蓉含華。從風發榮95,斐披芬葩96。其鳥則有鴛鴦鵠鷖97,鴻鴇鴐鵝98。𪃈鶂鷿鶙99,鷫鷞鵾鸕100。嚶嚶和鳴101,澹淡隨波102。
其水則開竇灑流103,浸彼稻田104。溝澮脈連105,堤塍相輑106,朝雲不興,而潢潦獨臻107。決渫則暵108,為溉為陸109。冬稌夏穱110,隨時代熟111。其原野則有桑漆麻薴,菽麥稷黍112。百穀蕃廡113,翼翼與與114。
若其園圃,則有蓼蕺蘘荷115,藷蔗姜䪤116,菥蓂芋瓜117。乃有櫻梅山柿118,侯桃梨栗119。梬棗若留120,穰橙鄧橘121。其香草則有薜荔蕙若122,薇蕪蓀萇123。晻曖蓊蔚124,含芬吐芳。
若其廚膳125,則有華薌重秬126,滍皋香秔127,歸雁鳴鵽128,黃稻鮮魚,以為芍藥129,酸甜滋味,百種千名。春卵夏筍130,秋韭冬菁131。蘇蔱紫薑132,拂徹膻腥133。酒則九醞甘醴134,十旬兼清135。醪敷徑寸136,浮蟻若蓱137。其甘不爽138,醉而不酲139。
及其糾宗綏族140,禴祠蒸嘗141。以速遠朋142,嘉賓是將143。揖讓而升144,宴於蘭堂145。珍羞琅玕146,充溢圓方147。琢雕狎獵148,金銀琳琅149。侍者蠱媚150,巾褠鮮明151。被服雜錯152,履躡華英153。儇才齊敏154,受爵傳觴155。獻酬既交156,率禮無違157。彈琴擫籥158,流風徘徊159。清角發徵160,聽者增哀。客賦醉言歸,主稱露未晞161。接歡宴於日夜,終愷樂之令儀162。
於是暮春之禊163,元巳之辰164,方軌齊軫165,祓於陽瀕166。朱帷連網,曜野映雲167。男女姣服168,駱驛繽紛169。致飾程蠱170,偠紹便娟171。微眺流睇172,蛾眉連卷173。於是齊僮唱兮列趙女174,坐南歌兮起鄭儛175,白鶴飛兮繭曳緒176。修袖繚繞而滿庭177,羅襪躡蹀而容與178。翩綿綿其若絕179,眩將墜而復舉180。翹遙遷延181,䠥躃蹁躚182。結九秋之增傷183,怨西荊之折盤184。彈箏吹笙,更為新聲。寡婦悲吟,鵾雞哀鳴185。坐者淒欷186,盪魂傷情187。
於是群士放逐188,馳乎沙場189。騄驥齊鑣190,黃間機張191。足逸驚飆192,鏃析毫芒193。俯貫魴鱮194,仰落雙鶬195。魚不及竄,鳥不暇翔。爾乃撫輕舟兮浮清池,亂北渚兮揭南涯196。汰瀺灂兮船容裔197,陽侯澆兮掩鳧鷖198。追水豹兮鞭蛧蜽199,憚夔龍兮怖蛟螭200。
於是日將逮昏201,樂者未荒202。收驩命駕203,分背回塘204。車雷震而風厲205,馬鹿超而龍驤206。夕暮言歸,其樂難忘。此乃游觀之好207,耳目之娛。未睹其美者,焉足稱舉208。
夫南陽者,真所謂漢之舊都者也。遠世則劉後甘厥龍醢209,視魯縣而來遷210。奉先帝而追孝211,立唐祀乎堯山212。固靈根於夏葉213,終三代而始蕃213。非純德之宏圖214,孰能揆而處旃215!
近則考侯思故216,匪居匪寧217。穢長沙之無樂218,歷江湘而北征。曜朱光於白水219,會九世而飛榮220。察茲邦之神偉221,啟天心而寤靈222。
於其宮室,則有園廬舊宅223,隆崇崔嵬224。御房穆以華麗225,連閣煥其相徽226。聖皇之所逍遙227,靈祇之所保綏228。章陵郁以青蔥229,清廟肅以微微230。皇祖歆而降福231,彌萬祀而無衰232。帝王臧其擅美233,詠南音以顧懷234。且其君子,弘懿明睿235,允恭溫良236。容止可則237,出言有章238。進退屈伸,與時抑揚239。
方今天地之睢剌240,帝亂其政241,豺虎肆虐242,真人革命之秋也243。爾其則有謀臣武將,皆能攫戾執猛244,破堅摧剛245。排揵陷扃246,蹴蹈鹹陽247。高祖階其塗248,光武攬其英249。是以關門反距250,漢德久長。及其去危乘安251,視人用遷252。周召之儔253,據鼎足焉254,以庀王職255。縉紳之倫256,經綸訓典257,賦納以言258。是以朝無闕政259,風烈昭宣也260。於是乎鯢齒眉壽261,鮐背之叟262,皤皤然被黃髮者263,喟然相與歌曰:“望翠華兮葳蕤264,建太常兮裶裶265,駟飛龍兮騤騤266,振和鸞兮京師267。總萬乘兮徘徊268,按平路兮來歸269。”豈不思天子南巡之辭者哉!遂作頌曰:
皇祖止焉270,光武起焉271。據彼河洛272,統四海焉。本枝百世273,位天子焉。永世克孝274,懷桑梓焉275。真人南巡,睹舊里焉276。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於(wū):讚嘆詞。《書·堯典》:“於!鯀哉!”顯:著名。樂都:指南都。
2.康:安。
3.陪京:指東京洛陽。
4.漢:漢水。陽: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曰陽。
5.周楚:指今陝西、湖北一帯。周,古部落名,先後定居在陝西武功、彬縣、岐山、泮水一帶。周,此指陝.西。楚,古國名,曾建都於郢(今湖北江陵)。此指湖北。南都在今河南南陽,正好將陝西、湖北分開,故曰敬“割周楚”。豐壤:沃土。
6.荊豫:指湖北、河南。湖北,古為荊州。河南,古為像州。南陽當時地處荊像交界,故曰“跨荊豫”。
7.體:靠近。爽塏(kǎi):地勢高而土質乾燥。閒敞:廣闊。
8.紛:多。鬱郁:美盛的樣子。
9.武闕:武闕山。關西:成為西面的關。
10.桐栢:桐栢山。揭:表,屏障。
11.滄浪:水名。隍:沒有水的護城河。
12.廓:擴張。方城:山名。墉:城牆。
13.湯谷:水名。
14.淯(yù)水:水名。胸:“胸,謂前也。”(劉良注)
15.推淮引湍:淮、湍,皆水名。李善註:“淮水自此而去,故曰推。湍水自彼而來故曰引。”
16.三方是通:張銑註:“三方,謂南有育水,西有滄浪,北有湯谷,通水東流。”
17.珍怪:貴重而少見的物產。
18.隨珠:同“隋珠”,寶珠名。據《
淮南子》載:隨侯見大死傷斷為它上藥包紮。蛇愈,夜間銜大珠來報,因此稱此珠為隨侯之珠。也叫月明珠。
19.鍇(kǎi):好鐵。
20.赭堊(zhě è):紅土白土。
21.綠碧紫英:玉石一類的礦物。
22.青雘(huò):一種石性物,可做顏料。丹栗:紅色細沙。
23.太一、金糧:皆石性礦物,可作藥。金,一作“余”。
24.中黃:石中子黃,即石脂。瑴玉:白玉。胡刻本作“糓”。
25.松子:亭名。神陂:神奇的水池。一說奇異之堤。
26.赤靈:赤龍。解角:脫角。
27.耕父:神名。《
山海經·中山經》:“東南三百里曰豐山,神耕父處之,常游清冷之淵,出入有光。”
28.游女:漢水的女神。漢皋:漢水岸邊。曲:河曲,即河之曲折隱秘的地方。李善注引《韓詩外傳》:“鄭交甫將南適楚,進彼漢台下,乃通二女珮兩珠,大如荊雞之卵。
29.崆峴:形容山勢高大而險峻。嶱嵑:形容山勢高峻。
30.嵣㟐(dàng mǎng):山石廣大。嶚剌:山高而相戾。
31.岝㟯(zuò è):山勢不齊之狀。嶵(zuì)嵬:高峻。
32.嶔巇(qīn xī):山峰耐鑄而險梭。屹嵲(niè):懸崖絕壁。
33.嶜(qín)岑:高峻峭拔的樣子。
34.峮嶙(qún lín):山山相連。纚(lí)連:連綿不斷。
35.豁爾:截然斷開的樣子。
36.鞠:高高的樣子。隱天:遮天。指山高入雲層。
37.雲霓:高空的雲霧。
38.天封、大狐:皆山名。
39.陬(zōu):角落。
40.平衍而曠盪:平坦寬廣。
41.蒙籠:草木茂盛。崎嶇:傾側。
42.坂坻:坡岸。巀嶭(jié niè):高峻的樣子。甗(yǎn):古炊器,上可蒸下可煮。
郭璞注《爾雅・釋畜》:“甗,山形似甑,上大下小。”
43.錯繆:雜亂的祥子。盤紆:屈曲。
44.芝房:靈芝。靈芝頭部有些小隔,如同分開的房間,故日芝房。菌蠢:靈芝生長的樣子。隈:角落。
45.玉膏:中多玉,形容泉水如玉。滵:流動的樣子。
46.崑崙:山名。奓:大。奓,通“侈”。
47.閬風:山名,在崑崙之上。
48.檉(chēng):木名。即河柳。楔:木名,似松而有刺。㮨(jì):木名,即水松。
49.槾(wàn):木名。杻(niǔ):木名,多彎曲,可為弓弩。橿(jiāng):木名,質堅硬,古時作車輪的外周。
50.楓:木名,即楓香樹。柙(xiá):木名。櫨(lú):木名,一名黃櫨。櫪:同“櫟”,木名。
51.帝女之桑:桑樹。李善注引《
山海經》:“宣山有桑焉。其枝,名帝女之桑。”
52.楈枒(xū yā):木名,即椰子樹。栟櫚:木名。
53.柍(yǎng)柘檍(yì)檀:皆木名。
54.結根:盤根錯節。竦本:樹幹向上。
55.嬋媛:形容樹枝互相牽引。
56.萋萋:茂盛的樣子。
57.敷:布。蓑蓑:下垂的樣子。
58.攢立叢駢:形容樹木長得密集的樣子。
59.青冥盱暝:形容濃蒴昏暗的棒子。
60.杳藹:深遠的樣子。蓊鬱:茂盛的樣子。
61.森:樹木叢生茂密。䔿䔿:樹木炎盛的樣子。張銑註:“皆茂盛上指於天。”
62.豰:獸名,即白寒幼子。玃(jué):大猴。猱:獸名,猿類。㹶(tíng):獸名,猿類。
63.鸞鸑(yuè):皆鳥名。鳳屬。鵷鶵(chú):鳥名,鸞鳳之屬。
64.飛蠝(lěi):飛鼠。
65.籦(zhōng)籠:竹子的一種。䈽(jīn)篾:竹子的一種,白皮如霜,大者可為篙。篾,桃枝竹。
66.筱:小竹,可為筋。簳(gǎn):小竹。箛:竹子的一種。箠:竹名。
67.緣延:布散的樣子。坻:水中小洲或高地。阪:山坡。
68.澶漫:布散的樣子。陸離,參差不齊。
69.阿那:同“婀娜”,柔美的樣子。翁茸:密盛的樣子。
60.風靡雲披:形容竹子隨風擺動的樣子。
71.川瀆:河川。滍(讀音:[):水名。古稱水,也稱渡川。今河南魯山葉縣境內的沙河。澧(lǐ]):水名。即濃水,在河南省境內。藥:水名,在河南省境內。濜(jìn):水名。
72.岩穴:山洞。
73.潛㕎(ké):水從山旁洞穴中流出。㕎,山旁洞穴。
74.沒滑瀎潏(miè yù):水流很急的樣子。
75.布濩(hù):散布。漫汗:廣大。
76.漭沆:寬廣的樣子。洋溢:廣泛傳布。
77.總括趨欱(hē):水注入江海之勢。呂延濟註:“言江海欲受諸水,故總括而趨。”
78.湍:水流很急。濈:水外流。
79.砏汃(pà)輣(péng)軋:波浪相激的聲音。
80.漻淚:水急流的樣子。淢汨:水急流。
81.蠳(yīng)龜:龜的一種。鳴蛇:傳說中的動物名。《山海經·中山經》:“(鮮山)其中多鳴蛇,其狀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見則其邑大旱。”
82.螭:傳說中無角的龍。
83.鱏(xún):魚名,即鱘魚。鱣:魚名,即鯉魚。鰅(yú):魚名。鱅:魚名。即胖頭魚。
84.黿:動物名。也稱綠團魚,生在河中。鼉:動物名。也稱揚子鍔。鮫:海鯊。《山海經·中山經》:“(荊山.渟永出焉而東南流注於睢,其中多黃金,多鮫魚。”觿(xī):大龜。
85.蜯:同“蚌”。函:含。
86.瑕:同“蝦”。委蛇:很長。郭璞注《爾雅》:“蝦,大者長二丈。委蛇,長貌。”
87.陂澤:池塘。
88.鉗盧、玉池:陂澤名。
89.赭陽、東陂:澤名。
90.淳洿(wū):水停滯不流的樣子。
91.亘望:極目遠望。
92.藨:草名。可胡。薴:植物名。麻屬。薠(fán):草名。莞:草名,即蒲草。
93.蔣:植物名,即白。蒲:草名,即香蒲。蒹:荻。與蘆同屬異種。葭:蘆葦。
94.藻:水草的總稱。茆:草名。菱:俗稱菱角。一年水生草本植物。芡:水生植物名。
95.從風發榮:花迎風開放。榮,花。
96.斐披:各種顏色交錯。芬葩:香氣。
97.鵠:天鵝。鷖:水鳥,即鷗。
98.鴻:大雁。鴇:鳥名。鴐(jiā)鵝:鳥名,野鵝。
99.𪃈:鳥名。鶂:鳥名。鷿(pì):鳥名,野鳧。鶙(tí):鳥名,鷂鷹。
100.鷫鷞(sù shuāng):水鳥,雁的一種。鵾:鳥名,鶿雞。鸕:鳥名,鸕鶿,俗稱老鴉。
101.嚶嚶:鳥和鳴聲。
102.澹淡:漂浮的樣子。
103.竇:孔穴。灑流:分流。
104.浸:灌溉。
105.溝澮:田間排水的道。脈連:互相勻通。
106.堤塍:堤壩和田間界路。捃:相連的樣子。
107.潢:積水池。潦:積水很多。
108.決渫:同“決泄”;排水。暵(hàn):乾枯。
109.為溉為陸:指種水田種旱田。
110.稌(tú):稻。穱(zhuō):早收的麥稻等穀物。
111.隨時代熟:隨著季節而交替成熟。代,交替。
112.菽:豆類。稷黍:穀物。
113.蕃廡:茂盛。
114.翼翼與與:茂盛的祥子。
115.蓼:草本植物,古人用作調味品,可入藥。蕺(jí):菜名,也叫魚腥草,可吃。蘘(ráng):多年生草本植物,芽供食用根可入藥。荷:荷花,果實叫蓮,地下莖叫莉,皆可吃。
116.藷(zhū)蔗:甘蔗。䪤(fán):小蒜。
117.菥蓂(xī mì):草名。芋:植物名。
118.柿:柿子。
119.侯桃:山桃。
120.梬(yǐng)棗:水果名,類似柿子。若留:水果名。即石榴。
121.穰:縣名。漢屬南陽郡。鄧:縣名,漢屬南陽郡。
122.薜荔:香草名,緣木而生。若:慧草頻杜若,皆香草名。
123.薇蕪:香草名,即蘼蕪。蓀:香草名,即荃。萇:植物名,即羊桃。
124.晻曖:草水瞑而茂盛。蓊蔚:濃郁繁茂。
125.廚膳:飲食。
126.華薌:鄉名。重秬:黑黍,黍去皮為米,皮與米合稱,故曰重。
127.滍皋:滍水之澤。滍水,古水名,在今河南省境內。皋,沼譯。秔(jīng):不粘的稻子,稱粳子。
128.鵽(duò):鳥名,大如鴿子,出北方沙漠,肉美。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此鳥肉甚美,故歸猛鳴,以標珍味。”
129.芍藥:調和五味。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以芍藥為調和之解為得。”又說,“五味之和,總謂之芍藥。”
130.卵:卵蒜,俗稱小蒜。生山澤間,根如鳥卵,十二月及正月掘取食之。筍:竹筍。
131.韭:韭菜。菁:菜名,即蔓菁,又名蕪菁。
132.蘇:草名,即紫蘇,又名桂崔。蔱:植物名,卸茱英。有濃烈香味,可入藥。
133.拂徹:除掉。膻腥:一種難聞的氣味。呂向註:“言蘇変紫薑香辛,能拂除羶腥之氣也。”
134.九醞:酒名,以法為名。李善注引魏武集:上九醞酒奏日:“三日一酸,滿九斛米止。””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上九醞酒奏,魏武帝集作奏上九転酒法。”醞,酸酒。醴:甜酒。
135.十旬:酒名,以釀法為名。十旬清酒,百日而成。
136.醪敷徑寸:濁酒表面布上一層泡沫。醪,濁酒。敷,布。
137.浮蟻:浮於酒麗上的泡沫。蓱:同“萍”,即水上浮萍。
138.爽:傷。
139.酲:酒醉而復醒之後神志不清的狀態。
140.糾宗綏族:使宗族安定團結。《左傳·二十四年》:“召移公思周之不類,故糾合宗族子成周而作詩。糾,集合。綏,安。
141.禴(yuè)祠蒸嘗:古代宗廟四時的祭祀。《詩·小雅·天保》:“祠蒸嘗。”毛傳:“春日福,互日翰,秋日嘗,冬日蒸。”應詩諧韻之便,未按順序排列。
142.速:召。遠朋。遠方的朋友。《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
143.嘉賓:佳賓,貴賓。將:進。
144.揖讓:古代賓主相見的禮節。揖,扶手為禮。升:登堂。
145.蘭堂:古代宮室,前為堂,後為室。“蘭者,取其芬芳也。”(呂延濟注)
146.珍羞:珍貴的食物。琅玕:美玉。
147.圓方:指美器,器有圓有方。
148.琢琱:雕飾,刻鎪。琱,通‘雕”。狎獵:妝飾之狀。
149.琳琅:玉石名。呂向註:“雕琢金銀琳琅以為器。
150.蠱媚:嫵媚。
151.巾褠(gōu):衣服。褠,上衣。
152.被服:穿的衣服。錯雜:不一,指非一種服裝。
153.履躡:腳步。履,鞋。躡,踩。英華:光輝。
154.儇:輕捷靈便的樣子。齊敏:迅速敏捷。
155.受爵傳觴:傳杯遞蓋。受同“授”,爵,酒器。觴,古代酒器。
156.獻酬:飲酒時賓主互相勸酒。《詩·小雅·楚茨》“為賓為客,獻醻交鐠。“醻”同“酬”。
157.率禮無違:不違於扎。率,遵循。
158.擫籥(yè yuè):以指按籥。籥,樂器。
159.流風:指樂聲隨風而流響。徘徊:指樂聲迴蕩。
160.清角:古代五音之一。《韓非子·十過》:“晉平公反坐而問日,音莫悲於清徵乎?師曠日:“不如清角。”徵:古代五音之一。
161.醉言歸、露未晞:呂延濟注“皆詩也,所以盡主客之情。晞,乾也。”《詩·有駜》:“鼓咽咽,醉言歸。”《詩·湛露》:“湛葚露斯,匪陽不唏。”
162.愷樂:歡樂。令儀:朱熹《詩集傳》:“令儀,言醉而不喪其威儀也。”
163.禊:古代民俗,於三月上旬已日於水濱洗,拔去不祥,清除宿垢,稱為禊。
164.元巳:農曆三月第一個巳日,也叫上巳,後來專指三月初三日。辰:辰時,上午七點至九點為辰時。
165.方軌齊軫:車駕並行。方,並排。軫,車的代稱。
166.祓(fú):古除災祈福的儀式。陽瀕:水之北譯。
167.曜:照耀。
168.姣服:漂亮的服裝。
169.駱驛繽紛:往來眾多的樣子。駱驛,同絡繹”。
170.程蠱:顯示媚態。程,示。蠱,媚。
171.偠(yǎo)紹:形容姿態美麗。偠,一作“要”。便娟:迴旋飛舞的樣子。
172.流睇:轉目斜視。
173.蛾眉:女子長而美的眉毛。連卷:夸曲的樣子。
174.齊僮:齊國的奴婢,此為奴婢之代稱。趙女:趙國之女,此為舞女之代稱。
175.南歌:南方音樂,指楚地歌曲。鄭儛:鄭因的舞蹈。儛,同“舞”。
176.白鶴飛:形容舞姿翩翩。繭曳緒:形容歌聲如蠶繭抽絲,繚繞不斷。
177.修:長。繚繞:迴環旋轉。
178.躡蹀:小步往來的樣子。容與:緩緩而動的樣子。
179.綿絕:長而不絕。
180.眩:眼花。
181.翹遙:輕舉。遷延:後退。
182.䠥躃:盤旋起舞的樣子。䠥,同“蹩”。蹁躚:旋轉的舞態。
183.九秋:即《歷九秋》,古樂府歌名。
184.西荊:楚舞。折盤:跳舞轉側盤旋的樣子。
185.寡婦、鵾雞:古曲名。一說非指曲名。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胡紹瑛日此非曲名,乃形容新聲耳。寡婦聞而悲吟,鴟雞聽而哀嗚。”
186.淒欷:悽愴。
187.情:胡刻本作“精”。據六臣注本改。
188.放逐:放縱馳逐。
189.沙場:平沙曠野。
190.騄(lù)驥:駿馬名。齊鑣:並駕齊驅。鑣,馬嚼子。
191.黃閒:弩名。也作黃肩。閒,同“間”。機:機牙,古代弩箭上的發動機關。
192.足逸驚飆:形容馬蹄飛快。逸足,捷足。飆,疾風。
193.鏃析毫芒:形容射術高妙。鏃,箭頭。
194.貫:穿通。魴鱮:皆魚名。魴,淡水經濟魚類之一,其近緣種有武昌魚。鱮,淡水魚,即白鰱。
195.鶬(cāng):鳥名。即鶬鵝,也叫黃鶯。
196.亂:橫渡。《詩·
大雅·公劉》:“涉渭為亂。”疏,水以流為順,橫渡則絕其流,故為亂。”渚:水邊。揭:息(用王念孫說)。
197.汰:水波。瀺灂:小水聲。容裔:船起伏行進的樣子。
198.陽侯:能興風作浪的水神。陽侯,陽國侯,被水淹死,傳說其神能為大波。澆:水迴旋的樣子。鳧鷖:皆水鳥名。鳧,野鴨子。鷖,鷗鳥。
199.水豹:水獸名,狀似豹。鞭:鞭撻。蛧蜽:古代傳說中的精怪名。
200.憚:驚。夔龍、蛟螭:皆水獸名。
201.逮:到。
202.荒:迷亂,樂過度。《
逸周書·諡法》:“外內從亂日荒,好樂怠政曰荒。”
203.驩:通“歡"。命駕;命人駕車,即動身之意。
204.分背回塘:背堤而歸。塘,堤。
205.雷震、風厲;形容驅車之聲。
206.鹿超、龍驤:形容車馬之快。
207.游觀:遊覽觀賞。
208.稱舉:稱道。劉良註:“言未觀南都之美,何足為稱游觀耳目之事。
209.遠世:指漢之遠祖。龍醢(hǎi):龍肉醬。《左傳・昭公二十年》載:劉累向龍氏學習養龍,以此本領事奉夏之孔甲。夏後獎勵他,賜氏叫做御龍。後來一條雌龍死了,劉累偷偷把它剁成肉醬給夏後吃,夏後吃完了,又讓劉累找龍肉吃,劉累害怕,就遷移到魯縣。《漢書》說,南陽郡魯陽縣郡御龍氏所遷。張平子認為,劉累為劉漢王朝之先祖。
210.先帝:指堯。追孝:追行前人之孝道於前。
211.立唐祀乎堯山:《
水經注》:“魯縣立堯祠於西山,謂之堯山也。”唐祀,即堯祠。張銑注,“漢承堯之後,故追孝而立。
212.靈根:本根。夏葉:夏代。
213.三代:指夏、商、周。
214.純德:大德。純,大。
215.揆:度。旃:之。
216.考侯:劉仁,戴侯之子。因春陵地勢低洼愁潮濕,不安於此,上書原徒南陽守祖墳。元帝允之,於是自湘江北行。思故:指思南陽故地。
217.匪居匪寧:指不安居春陵。
218.穢:荒蕪。
219.朱光:火德。古代方土有“五徳”之說,以帝王受命正值五行的火運,稱為火德。漢自稱以火德王。白水:白水鄉。考侯徙封南陽白水鄉。
220.九世飛榮:光武帝劉秀為漢高祖九代孫,故云九世飛榮。此指劉秀中興漢室。
221.邦:五臣本作都,指南都。神偉:神奇。緯,奇。
222.天心:上天之心。靈:神靈。李靜注“言考既察此都之神偉,且啟上天之心,又寤先靈之意,使之而王北。寤:通“悟”。
223.園廬:田園與房屋。
224.隆:高大。崔嵬:高聳的樣子。
225.御房:指皇帝的住房。穆:壯美。
226.連閣:相連的台閣。煥:光亮。相徽:(御房、連閣)俱美。徽,美。
227.聖皇:指光武帝劉秀。逍遙:安閒自得的樣子。
228.靈祇:天地之後神。保綏:保全。
229.章陵:陵墓名,漢光武帝(劉秀)祖考陵。青蔥:林本茂盛的樣子。
230.清廟:指章陵祠園廟。微微:幽靜的樣子。
231.皇祖:指漢高祖劉邦。歆:古謂祭祀時鬼神來享祭物的氣味。
232.彌:終。祀:年。
233.帝王:指光武帝劉秀。臧:善。擅美:特有之美。
234.南音:南方音樂。南都在南方,詠南音,有懷念南都之意。顧杯:指光武帝來過章陵。
235.弘懿:大德。明睿:通達明智。
236.允恭溫良:溫良恭儉讓。
237.容止可則:舉止可為榜樣。
238.出官有章:說話就是法規。
239.與時抑場:隨著形勢變化。
240.方今:當時,指漢高祖之時。方,從前。李善注引《漢書音義》:“方,向也。”天地:天下。睢剌:喻禍亂,指秦二世時。
241.帝:指漢高祖劉邦。亂:治理。李善注引馬融《論語注》:“亂,理也。”
242.豺虎:喻王莽。肆虐:猖狂作亂。
243.真人:指光武帝劉秀。賦家認為劉秀得天地之道稱帝,故稱真人。革命:實行變革以應天命。古代認為帝王受命於天,故稱朝代更替為革命。
244.攫戾:與凶暴的敵人擰斗。攫,搏。戾,暴戾。執猛:捉住兇猛的敵人。
245.破堅摧剛:攻破堅固的堡壘,摧垮頑敵。
246.排揵(jiàn)陷扃(jiōng):破關陷城。揵,關閉之門。扃,外閉之關。
247.蹴蹈鹹陽:指當年漢高祖劉邦攻占秦都成陽。蹈,踐踏,此為占領之意。
248.高祖階其途:指高祖開創漢業。
249.光武攬其英:指光武中興漢室。
250.關門反距:西漢建都長安,靠函谷關控制關東;東漢建都洛陽,靠函谷關控制關西,故曰反距。距,同“拒”,拒守,控制之意。
251.去危乘安:太平。
252.視人用遷:高步瀛《文選李注義疏》:“謂定都洛陽耳。”《尚書·盤庚》,“視民利用遷。”視人,即視民,避唐諱改民為“人”。(用孫志祖說)
253.周召:周成王時,周公(旦)、召公(奭)共同輔政,史稱周召。
254.鼎足:輔佐。周成王時,召公為三公(助國君掌握最高軍政大權的官員,周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漢稱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漢書曰:“夫三公,鼎足之輔也。”
255.庀:治理。
256.縉紳:士大夫。
257.經綸訓典:整理編纂經典著作和先王之書。
258.賦納以言:貢獻意見。
259.朝無闕政:朝政沒有過失。闕,過失。
260.風烈:遺風,指先輩留下的好的傳統和風尚。昭宣:發揚光大。
261.鯢齒:更生之齒。謂老壽之人。眉壽:年壽高的人,舊說眉長為年壽高者之壽征。
262.鮐(tái)背:指老人。
263.皤(pó)皤:頭髮斑白的樣子。黃髮:指老人。
264.翠華:皇帝儀仗隊中一種用翠鳥羽毛做裝飾的旗。葳蕤:鮮艷美麗的樣子。
265.太常:旗名。帝王畫有日月的旗叫太常。裶(fēi)裶:旗很長的樣子。
266.駟:四馬之車。飛龍:形容車馬疾馳。騤(kuí)騤:馬強壯的樣子。
267.鸞:車上鈴。京師:京都,此指洛陽。
268.萬乘:極言車馬之多。乘,一車四馬。
269.來歸:南陽為光武舊居,故稱其來南陽為來歸。
270.皇祖:指漢高祖劉邦。止:終止。一說“謂略南陽也"。
271.起:指光武起兵南陽,中興漢室。
272.河洛:指東漢京都洛陽。
273.本枝:子孫。
274.克孝:指能行孝思舊。克,能。
275.桑梓:故鄉,此指南都。
276.舊里:故地,此指南陽。
白話譯文
嚇,著名的南都,壯麗而又安康。它位於東京之南,漢水之陽。跨鄂、陝之沃土,分鄂、豫之界疆。地處乾爽廣闊的高原,繁榮昌盛,很難說詳。
它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武闕山是西面的關隘,桐柏山是東面的屏障,滄浪水是天然的護城河,方城山是牢固的圍城牆。城北湯谷,泅涌澎湃城南淯水,浩浩湯湯。淮水離城北去,湍水流進南陽。南有済水,西有滄浪,北有湯谷三水交淌,波濤滾滾,流向東方。
南都物產,珍奇罕見。黃金美玉放異彩,隋侯寶珠夜發光。銅錫鉛鐵,赭堊碗磺,綠碧紫英皆寶石,青丹砂好礦藏。不一餘糧可入藥,中黃瑴玉石脂香。松子亭,神水塘,赤龍蛻角在池旁。神仙耕父有靈光,清冷之淵常來往。漢水之神曰游女,弄珠就在河曲上。
漢水之濱,山勢險唆,陡綃相戾,參差不齊,驗峰對峙,懸堘絕壁。谷深更顯雲陡,盛夏猶見雪和。或者峰臨相連,或者樴然而斷。峻岭悅地而起,險峰高插雲天。凌峰鳥瞰,雲霧瀰漫。
天封大狐皆名山,山隅之中有眾仙。高處遼遠地平曠,低處傾斜草如煙。陡坡懸崖,又高又險,其形如距,下窄上寬,參差錯落,纖曲盤桓。岸角落長靈芝,流水潺潺有玉泉。莽莽崑崙無它大,巍巍閬風沒它險。
各種珍木,尤堪稱揚。檉松楔櫻,極柏忸櫃。楓柙櫨櫪,養蠶之桑。糈梹栟櫚,柍柘棯檀。盤根錯節,粗乾向天。柔條下垂,枝枝相奉。綠葉繁茂,芳蕊垂懸。烏雲凝聚黑幢幢,峽谷風起增哀情。林木茂密,擠擠擁擁,濃陰昏暗,幽幽冥冥。百樹都都潤底生,挺拔向上刺蒼穹。虎豹黃熊游谷底,覆猱延戲山。鷺蜆鵓翔其上,騰獺飛棲其間。各種竹子,多得無窮。籠鞶驚,猝。水洲山坡,到處皆是。四處分布,參差不齊。柔美秀麗,枝葉茂密。隨風擺動,婀娜多姿。
南都河川,縱橫交錯。湓澄漣,發源岩穴。流出山洞,洶湧奔瀉。然後逐漸漫延,水面寬闊。最後眾流匯合入江海,快如疾風和箭射。波浪相激聲響,水流急湍生漩渦。一瀉千里東流去,演濤相逐如穿梭。河中水族,百怪千奇。蠳龜鳴蛇,水下龍螭。鱘鱣鰅湍,黿鼉鮫觿。巨蚌含珍瓈,大蝦長數尺。
南都池塘,其多無比。鉗盧玉池,赭陽東陂。塘中水水不流,極目望水水無際。塘中花草,目接不暇。藨薴薠莞,蔣蒲蒹崀。藻茆菱芡,芙蓉開花。花兒迎風開放,艷麗隨風飄香。塘中水鳥,更是珍奇。鴛鴦鵠鷖,鴻鴇鴐鵝。𪃈鶂鷿鶙,鷫鷞鵾鸕。水鳥嚶嚶相和鳴,飄飄蕩蕩水上浮。
清清塘中水,水利說不完。開溝分流,灌溉稻田。田間小渠,互相通連。堤壩田埂,接續不斷。天不下雨,池水獨滿。排除渠水見陸地,水田早田兩相兼。早稻晚谷,交相成熟。南都沃野,物產豐富。桑漆麻薴,菽麥稷黍。百穀茂盛,蔥蔥鬱郁。
南都園圃,瓜果繁多。蓼蕺蘘荷,藷蔗姜䪤。菥蓂芧瓜,味道更鮮。櫻梅山柿,侯桃梨粟。榑棗之果,好像柘榴。穰縣糧,鄧縣蜜桔。中香草,多種多樣。薜荔若,薇蕪蓀萇。従得繁茂,含芬吐芳。
說到飲食,尤其美妙。華多的黍,溢水的鞭,肥美的大雁,肉嫩的鳥,米飯鮮魚,調味佳肴。酸甜滋味,百種千名。春天的小蒜,夏天的竹苟,秋天的非菜,冬天的蕪將,調料蘇藏紫薑,能夠除去羶腥。至於美酒,更是出名。九醞甘美,十旬純清。米酒混濁,浮皮若萍。甜不傷人,醉而不病。
團結宗族,四時祭祖。邀請遠方朋友,佳賓紛紛而至。賓主拱手施禮,赴宴登上蘭堂。佳肴美味,珍貴如玉,無比豐盛,尭滿餐具。美器飾花紋,滿目金観琳琅。侍女嫵媚,華服艷牧。每人穿,各不樣。小腳作細步,繡鞋生彩光。機靈敏捷,遞盞傳筋。互相勸酒,彼此謙讓,恪守禮節,分寸相當。彈琴吹籥樂聲起,樂聲起處音迴蕩。角音微音多淒清,使人斯了增哀仿。客人賦詩“醉言歸”,主人和時“露未晞”。宴飲通育達且,狂歡不失尊嚴。
三月三日上巳節,水邊洗求吉祥。車馬並行,消災祈福,祈禱儀式,在水之陽。墕紅車帷連成片,照亮原野映紅天。男男女女,穿著一新,來來往往,五色緱紛。倦飾打扮逞姻態,移動金蓮舞翻翩。轉盼送秋波,秀眉細彎彎。歌女放喉,舞女翩躚。唱南音,跳鄭舞,舞似白展翅飛翔,歌如蠶絲繚繞不斷。長揮舞滿堂前,舞姿輕緩左右旋。長長舞袖,若斷若連,時上時下,眼花繚亂。廣袖輕輕舉,步退舞迴環。《九秋》之歌使人哀傷,《西荊》怨曲婉轉纏綿。彈箏吹笙,再唱新曲。寡婦悲吟,鵾雞哀啼。聞者悽愴,魂魄若失。
於是,男兒放縱馳逐,沙場之上。駛馬齊驅,搭弓射箭,馬蹄生風,射術高超,百發百中。俯身射穿水中魚,仰身射落雙黃。魚兒想逃逃不了,黃鸝想飛來不及。然後駕輕舟,泛済池,橫波北渚,到南岸休息。水聲潺瀑,船兒徐徐。忽然,陽侯興風作浪,平靜水面狂濤頓起,野鴨鷗鳥,淹沒水裡。追遲水豹,鞭趙嫻蜥,鼟龍恐怖,姣螭驚慌。
這時已快黃昏,雖然盡歡樂,但是並不荒淫。遊樂完畢,命駕回城。車聲如雷快如風馬蹄語飛似龍。天黑歸家,其樂難忘。遊樂之美,耳目之娛;不臨其境,豈能稱頌?
南陽,的確可以稱作漢的故都。漢的遠祖劉累,因“龍醢事件”遷居南陽。他繼承堯的美德,在西山為堯建立了祠堂。大漢夏朝在此紮下了根基,歷經“三代”更加發達興旺。若無宏圖大,誰能發現南陽地靈,據此創立大業。
近祖劉仁思念故鄉,嫌長沙荒僻低法,缺少歡樂,不願住在那個地方,於是沿江北上南陽,元帝把他封在白水鄉。高祖九世玄孫光武帝出世,更為南陽增輝光。劉仁察知南陽的神奇,便應上天之意,領悟先祖之心,在此為王。
南都的宮室,有光武舊居,巍峨高大,雄偉壯麗,台閣相連,雙美無比。光武曾在此安然自得,天地神靈保祐他安定太平。章陵草木蔥蕘,清廟肅移幽靜。先祖享受祭祀,漢室千秋昌盛。光武喜歡南陽特有之美,常詠南音懷念故土。他素有君子之風,德高通達,溫良儉讓,舉止可法,進退屈伸,應時變化。
當年,秦二世暴政,天下大亂,高祖興兵,天下太平,王莽作亂,災禍橫生,光武中興,順應天命。高祖有許多文臣武將,人人皆可制勝頑敵,個個都能破聖推剛,於是奪關陷城,立破鹹陽。高祖知人善任開創漢業,光武招攪英豪中興漢邦。他東據洛陽,西控關中,使得漢室久長。削平王莽,天下太平,順應民心,建都洛陽。有周公召公那樣的賢臣輔佐朝政,協助皇上治國安邦。土大夫之流,編纂典籍,貢獻意見,使朝中政事無缺漏,祖宗遺風大發揚。於是老人們相與作歌讚頌:“光武儀仗隊輝輝煌煌,畫著日月的旌族又寬又長,四馬車子快如飛龍,車上変鈴在京都震響。皇上率萬乘出京師安然行駛,沿著平坦的大路來故鄉南陽。”怎能忘記天子南巡的頌辭,我於是作政頌揚:
“高祖業欲廢,光武乃中興。定都在洛陽,天下大一統。子孫傳百代,代代為天子。永世能盡孝,心中懷桑梓。光武來南巡,南陽看故里。”
創作背景
《南都賦》的賦寫對象是東漢時期的
南陽郡。
范曄《後漢書·郡國志》載:“南陽郡,秦置,洛陽南七百里,三十七城,戶五十二萬八千五百五十一,口二百四十三萬九千六百一十八。”南陽不僅是作者張衡的故鄉,更是東漢王朝開創者光武帝劉秀的家鄉和龍興之地。由於後一個原因,所以南陽郡與他郡不同,其城邑的建置級別似較他郡為高。張衡在為他的同鄉好友、曾任南陽太守的
鮑德所作的《大司農鮑德誄》中講到這一點:“昔我南都,維帝舊鄉。同於郡國,殊於表章。命親如公,弁冕鳴璜。若維允之,實耀其光。”“殊於表章”,
張震澤注曰:“表章,指法度禮文。”“此言南陽郡法度禮文與眾不同。”這裡是說,南陽因為是光武帝的家鄉,所以雖然建制同於郡國,但在典章制度、禮遇級別上都與普通的郡國不同,郡太守的實際地位與三公等同。
關於張衡創作《南都賦》的動機,漢魏文獻中未見記載。唐初《文選》五臣注中的李周翰注云:“南都在南陽光武舊里,以置都焉。桓帝時議欲廢之,故張衡作此賦,盛稱此都是光武所起處,又有上代宗廟,以諷之。”這個說法存在很大的疑問。張震澤就曾指出:“按據《後漢書》本傳,張衡卒於順帝永和四年(139),桓帝即位於建和元年(147年),上距張衡之卒已八年,可知李周翰之說不可信。”另外,所謂“桓帝時議欲廢南都”,在現存諸家的《後漢書》中找不到相關的記載。相反,范曄《後漢書·桓帝紀》延熹七年記載:“冬十月壬寅,南巡狩。庚申,幸章陵,祠舊宅,遂有事於園廟,賜守令以下各有差。戊辰,幸雲夢,臨漢水。還,幸新野,祠湖陽、新野公主廟、魯哀王、壽張敬侯廟。”據此,則桓帝這次南巡,較前面幾位皇帝的南巡,規模還要大,祭祀的對象更要廣。所以,李周翰所說的“桓帝時議欲廢南都”,是很值得懷疑的說法。但是,《後漢書》諸帝紀在桓帝前的各位年長的皇帝中,只有《順帝紀》未見巡幸南陽的記載。巡狩南陽是大事,不可能會失載,《順帝紀》沒有記載,只能說明他在位時的確沒有舉行過南巡活動。順帝十一歲即位,三十歲駕崩。不但在位時間不短,而且正當青壯之年,不循例舉行南巡活動的原因很可能是順帝的父親安帝正是在南巡中駕崩的。《後漢書·安帝紀》延光四年記載:“(二月)甲辰,南巡狩。三月戊午朔,日有食之。庚申,行宛,帝不豫。辛酉,命大將軍耿寶行太尉事。祠章陵園廟,告長沙、零陵太守,祠定王、節侯、鬱林府君。乙丑,自宛還。丁卯,行葉,帝崩於乘輿。年三十二。”這件事與順帝不舉行南巡活動可能有直接關係。《桓帝紀》中的所謂“有事於園廟”,很可能是指與安帝有關的一些祭祀,甚至招魂、薦亡靈之類的活動,不好顯指,所以只說“有事”。桓帝在安帝南巡亡於途中四十年後再次舉行南巡活動,可能也是心懷餘悸的。無怪乎順帝在位期間,一直不舉行南巡活動。張衡《南都賦》的創作動機,或許是與順帝的不舉行南巡有一定的關係。張衡在安帝、順帝時長期擔任太史令、公車司馬令,屢上封事,頗有建言。安帝南巡,他作《東巡誥》。安帝南巡途死,對張衡這位出身南陽的安、順朝的重要文學侍從來說,應該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因為無論是從鄉土的感情還是從大漢朝的禮制來說,張衡都應該十分看重南巡這事的。這也許正是張衡寫作《南都賦》的真正動機。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張衡的《南都賦》生動地描繪了東漢時期南陽郡的社會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間風俗。張衡熱愛自己的家鄉,細緻入微地描述著自己家鄉的歷史、山川、景色、物產、民風、民俗等等,在這篇賦里,他傾注了不少心血和感情。
在《南都賦》中,作者寫了“於顯樂都,既麗且康”的南都的地理形勢,山明水秀的宜人景色,崇山峻岭、游浪長河、珍寶礦藏、叢籠樹木、走獸飛鳥、水族龍蛇、瓜芋菜蔬、山果香草、廚膳佳節、各種美酒以及“獻酬既交的宴會,載歌載舞的跋祭”,放馬馳逐的田獵,多姿多彩的遊樂及歷史淵源,官室舊廬,先朝遺風、皇家氣魄,更敘人事變遷,德風功業等等,真是一幅廣闊無垠的豐富多姿的藝術長卷。民俗民風的充分展示,多側面地記載了漢代南都的社會歷史,無論從社會學、歷史學、民俗學、美學、地理學、文學史、藝術史來看都是極難得的珍貴資料。
在作者的筆下,南陽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夏朝時就已經立國封戶,春秋時改名宛城,後稱南陽,因位於京都洛陽之南,漢水之北而得名。北有雄偉峻拔的伏牛山,東有起伏連綿的桐柏山,西有地勢險要的武關,南有奔流不息的漢水,土地肥沃,人傑地靈,久負盛名。張衡在論到南陽時云:“其地勢,則武闕關其西,桐柏揭其東,流滄浪為隍,廊方城而為塘。”張衡所說的南陽,東西皆有關山之便固,並有漢江作為它的城壕,又有方城作為他的外城,說明是一個險要便固的好地方。加上南陽這個地方是南北交通的要衝,東西往來之孔道,所以漢代詩人詠唱著“驅車策駑馬,遊戲宛與洛”,可以想見當時和洛陽之間的輕車聯翩,遊客往來,絡繹不絕的情景。同時,南陽平原,水利發達,坡田很多,農業繁盛,正如《南都賦》中所云:“其水則開竇流,津彼稻田。溝澮脈連,堤塍相輑朝雲不興,而潢潦獨臻。決渫則暵,為溉為陸。冬稌夏穱,隨時代熟。其原野則有桑漆麻薴,菽麥稷黍。百穀蕃廡,翼翼與與。”給人們提供良好的生產、生活條件,成為歷史文化發展的基地。
南陽山川峻岭,形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且物華天寶,地傑人靈。在張衡的《南都賦》中描寫南陽地勢險要,四通八達,保藏多獨玉為名,還有銅、錫、鐵各種彩石,山勢挺拔聳立,相互偎依,蒼蒼茫茫,歪斜崎嶇,礦漿玉液,谷縫流潺,巍峨的崑崙山,不能把它分開,強勁疾風也休想翻越。樹木則有青松、香怪、櫻桃、紅楓、香柙、桐樹、黃桑等盤根錯節,乾挺葉連,綠葉片片向上,滿山花果纍纍,還仔細描寫了竹類、河流、池塘、草類、飛鳥等,可謂是手法獨特,精妙絕倫。
在描寫水利方面也有其獨到之處,如“開竇灑流,浸彼稻田。溝澮脈連,堤塍相輑朝雲不興,而潢潦獨臻。決渫則暵,為溉為陸。冬稌夏穱,隨時代熟”。說到水利不免想到張衡所生活的時代。東漢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漢朝選任了水利專家王景、吳昊等共同負責修治黃河,調動了幾十萬農民,對河南和山東的河道大加整理,在王景的詳密計畫下,“高度地勢,鑿山開澗,防遏衝要,疏決壅積,十里一水門”(
酈道元《水經注卷三·河水》),劉汴渠的水通適當地流轉,避免河水崩潰堤岸,造成災害。西起今河南省榮陽縣,東到今山東省博興縣西千乘海口,長達一千多里。修築河堤“費以百億計”。這一空前偉大的水利工程,到永平十三年(70年)冬天宣告完成,皇帝親到黃河岸上巡行,下令沿黃河各郡國都高立“河堤員吏”管理水利。這可以說是東漢初期中國國力向上發展的強大體現。因此在《南都賦》中形容為:鑿洞分渠,灌溉田地,渠溝相通,堤窪相連,乾旱不雨,引水溉地,冬稌夏穱,堤時成熟,適時播種,免受損害。
這是一篇典型的大賦。由於這篇主要是用以讚美家鄉的大好山河和風土民情的,同一歌功頌徳的大賦有很大區別,所以具有極大的感染力量。
在藝術上,《南都賦》具有如下幾個特點。第一點,氣勢恢弘,給人以昂揚豪放的美感。作者以統型全局的請,準確地把著南陽的地域特點,從歷史寫到當世,從本地及四鄰。這裡的山山水水,萬事萬物,從天上到地下,從城市到鄉村,都是他抒寫的對象。正如袁達在《淺談賦的愉悅功能》中所說的:“漢大賦還處處洋溢著宏大之美。大賦的結構博大弘麗,裡面記敘了遼閣的大地,萬千的人民,宏偉的山川,繁華的都市,巍的宮殿,寬廣的樹苑,豐富的物產,以至出獵、典儀,無不氣象萬千,波瀾壯闊。”《南都賦》洋洋灑酒數千言就具備這樣的特點。作者對這裡的一切都是了如指掌,即使窮盡萬物,亦能如數家珍,信手拈來,指揮如意,給人以博大雄偉完整自然的美感。
再一點是感受到作者感情真墊,給入以親切美好的印象。南都的一切都是作者讚美的對象,尤其是對於這裡的廣大人民所具有的純樸、熱情、開朗、禮儀、正直、勤勞的世風民情倍加珍愛,著力渲染,讀後使人難以忘懷,通篇完全讓事實說話,這同某些頌賦用堆華而不實的詞藻寫成的作品是絕不相同的,由於這篇賦寫得情深意濃、親切動人,所以使它成為古往今來評價南陽不可多得的歷史名篇。詩仙李白也對南都大加讚賞,專題頌揚南都的詩篇有四首之多。其中《南都行》里寫道:“南都信佳麗,武闕橫西關。白水真人居,萬商羅鄽闤,高樓對紫陌,甲第連青山。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這同張衡的《南都賦》中所描繪的景觀真是異曲同工,二者堪稱古人贊南陽的姊妹篇。
第三點較為顯明的特點當是構思巧妙,語言新穎;布局謀篇,獨闢蹊徑,所寫的南都不單是一座城市,還包括所轄屬地,這么大的地方,他採取先總說後分說,先地形物產再風俗民情,方方面面都是他涉足的對象,可謂多角度多層次多色調的立體圖畫,使讀者不能不嘆服作者淵博的知識,開闊的胸襟,豐富的想像和卓越的文采。此文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比喻、誇張、排比、對仗等,儘管各個部分都是讚美南陽的解說詞,卻沒有累贅冗長之感。而是如行雲流水,巧奪天工,一氣可成,渾然一體。最後歸結到漢光武帝衣錦還鄉作結,同樣是水到渠成,自然流暢,餘音繞樑。既含有對帝王將相成名之後莫忘鄉親故土的祈望,使他們莫忘為家鄉人民辦好事,從而使家鄉交得更加榮昌盛,也體現了作者熱愛故土的情懷。
張衡是一個憂國憂民、勤奮剛直的傑出科學家和文學家,他的賦中體現了深厚和鮮明的愛國性,具有深沉而真摯的感情,精煉而富有文采的語言、美妙動人的想像和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無論是在思想性和藝術性上,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名家點評
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
錢志熙《張衡和他的〈南都賦〉》:“《南都賦》在張衡的賦中並非代表之作,但由於這是以其家鄉南陽為詠寫對象的作品,裡面不僅包括了他的鄉土感情,同時也反映了作為光武龍興之地的南陽在東漢時代的特殊地位,所以還是具有很高的文學與歷史方面的價值。它的篇幅較一般京都賦要短得多,體制及其修辭風格介於張衡自己的鋪張揚厲京都大賦《二京賦》與抒情短賦《歸田賦》之間。”
作者簡介
張衡(78—139),東漢科學家、文學家。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省南陽市)人。漢安帝時拜郎中,遷太史令。漢順帝再復為太史令,後遷侍中,出任河間相,有政聲。征還,拜尚書,不久病逝。精於天文歷算之學,著有詩、賦、銘、七言凡三十二篇,其《
四愁詩》對後世七言詩的形成有一定影響。原有集十四卷,已佚,明人輯有《張河間集》,《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輯得其詩及斷句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