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侗族傳統文化特點研究》是2007年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廖君湘。
基本介紹
內容提要,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提要
廖君湘著《南部侗族傳統文化特點研究》2007年6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該書分南部侗族區域範圍及其生存環境,南部侗族傳統文化的屬性,南部侗族傳統經濟文化的特點,南部侗族傳統制度文化的特點,南部侗族傳統思維與民族心理素質特點,南部侗族傳統文化的象徵—鼓樓文化,結語:從文化比較的視閾看南部侗族7章。侗族 (dòng zú)(The Kam People)主要分布在貴州省、湖南省及廣西壯族自治區交匯處。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侗族人口數為2960293。侗族使用侗語,屬壯侗語系,分南、北部兩個方言。原無文字,沿用漢文,1958年設立了拉丁字母形式的侗文方案。現在大部分通用漢文。
南部侗族,指侗族聚居區域內自貴州錦屏縣清水江以南,使用侗語南部方言的支系。由於漢文化對北部侗族地區的涵化程度較深,當地的文化變遷步伐較快,侗族南部方言區與北部方言區、南部支系與北部支系之間,除了語言因素外,還存在著更多的社會和文化層面上的明顯差異,形成兩個局部區域文化系統,導致兩地的文化習俗、文化景觀、文學藝術的表現形式等,各具地域性風格和特色。侗族傳統文化之特色或說是侗族的原生文化生態系統,比較完整地保存在南部區域。20世紀中葉以前,南部侗族的眾多村寨,還保留著一些典型的民族傳統文化景觀,民族節日、風俗習慣、社會初級組織、習慣法、生活方式、思維方式、民族心理、價值觀念也沒有發生多少變異。特別是以鼓樓、花橋和侗族大歌為代表的那些極具民族文化標誌性和個性色彩的原生文化內容,在南部侗族傳統文化體系中比較完整地傳承和延續下來,構成南部侗族傳統文化的主要內涵,其中蘊藏著的一些主要特點,也大體上反映出或代表著侗族傳統文化的主要特質。
本書秉承文化多元並存理念和文化價值相對性的立場,採取實事求是的實證分析方法,以翔實、客觀的民族學材料為依據,對南部侗族傳統文化幾個方面的內涵展開討論和闡述。在把握文
化主體生存的自然生態環境前提下,以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發展、人類社會基本演進軌跡為參照系統,對侗文化與漢文化和苗文化、南侗支系文化與北侗支系文化進行異同比較,具體剖析南部侗族傳統文化原生的、歷史的形態及其主要特點和特點形成的原因。
論文內容可概括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著重從“歷時性”的角度,多視角地審視侗族族源、民族形成問題以及南部、北部區域文化的差異;第二部分,則從“共時性”的角度,論述南
部侗族傳統文化的文化屬性特點(文化風格)、與他民族傳統文化比較後形成的整體性文化特徵,兩者的表現形式及其成因;第三部分,運用“歷時性”與“共時性”相結合的方法,就南部侗族經濟文化類型、豐富內涵和稻作農耕文化樣式的個性特點進行逐層探討。就制度文化中的“補臘”制度及其功能和特點,“合款”組織、侗款制度的功能和特點,“款約”習慣法的內容
和特點展開專題性思考。就傳統思維方式的結構、特徵、功能,傳統文化所蘊藏的民族意識和文化心理的具體內涵、特徵進行分析與闡釋。就南部侗族鼓樓建築特點和價值,鼓樓文化的象徵內
容、隱喻意義及其認同儀式,提出了個人見解。
作者簡介
廖君湘,1965年出生,湖南長沙人,湘潭大學本科畢業,蘭州大學研究生畢業。湖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世界史專業碩士生導生,1986年以來在湘潭師範學校、湖南省直屬機關講師團、長沙水利電力師範學字、湘潭大學、湖南科技大學從事世界歷史、民族學、社會學教學工作。出版《侗族傳統社會過程與社會生活》(民族出版社,2005年)、《細節如何決定成敗》(華文出版社,2005年)著作兩部,發表論文四十作篇。
目錄
導言
一、南部侗族傳統文化特點研究的基本狀況
(一)歷史文獻資料
(二)民族學實地調查資料
(三)南部侗族傳統文
二、南部侗族傳統文化特
(一)理論意義
(二)現實意義
三、基本範疇及研究方法
(一)“文化”、“傳統文化”與“傳統文化特點”
(二)套用的理論與研究方法
(三)本書的難點、重點和突破點
第一章 南部侗族區域範圍及其生存環境
第一節 侗族的來源
一、古越人活動地域
二、侗族族源再認識
三、侗族民族實體的初步形成
第二節 南部侗族及其分布區域
第三節 南部侗族的生存環境
一、南部侗族生存的自然環境
二、南部侗族生存的社會環境
第二章 南部侗族傳統文化的屬性
第一節 “溫和文化”的概念及其依據
一、對“文化屬性”與“文化衝突”的若干思考
二、“激進文化”與“溫和文化”
第二節 南部侗族傳統文化的“溫和文化”屬性
一、因地制宜創造物質文化,在生態平衡基礎上發展出切合環境特點的地方性生產技術和自然知識
二、習俗型道德與“合款”組織之款約、款規緊密結合,共同調適民族成員之間、群體之間的關係
三、由發達的民間自治和自衛機制保障民族社會的穩定有序與和諧運行
四、保留有大量的多元宗教信仰與尊崇女性的文化因素
五、由發達的歌舞藝術承栽豐富多彩的民族精神文化
六、樸實的民風和純良溫和的民族性格構成“溫和文化”的可感知表面印象
第三節 南部侗族“溫和文化”屬性形成的原因
一、封閉的自然地理環境空間
二、自給自足的“溪峒”經濟條件
三、特殊社會土壤的培育
第三章 南部侗族傳統經濟文化的特點
第一節 對南部侗族傳統經濟文化類型特點的認知
……
第四章 南部侗族傳統制度文化的特點
第五章 南部侗族傳統思維與民族心理素質特點
第六章 南部侗族傳統文化的象徵——鼓樓文化
第七章 結語:從文化比較的視閾看南部侗族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