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侗語在東亞語言的比較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侗語
聲調 名列侗族聞名中外的三大文化瑰寶(
鼓樓 、
風雨橋 、大歌和聲調)之列,其聲調之多,演變之大,為世界有
聲調語言 所罕見,是世界上聲調最多的語言。
侗語分南北兩個方言。
貴州的
黎平縣 侗族人口約36萬人,是使用侗語人數最多的地區。
語音 ①聲調有分化。南部方言第二、三土語有6個舒
聲調 和4個促聲調;北部方言第一、二土語和南部方言第一土語有9個舒聲調(全清陰平L、次清音平P、陽平C,全清陰上S、次清陰上T、陽上X,全清陰去V、次清陰去K,陽去H)和6個促聲調(全陰短入L、次陰短入P、陽短入C,全陰長入S、次陰長入T、陽長入X)。陰調類(第1、3、5、7、9調)的送氣聲母字各分出一個新調值,這在侗語中占優勢;北部方言第三土語有7個舒聲調(僅第1調有分化)和4個促聲調。
②濁塞音聲母已消失,同語支
水語 、
毛南語 的聲母mb、 nd、 妱b、妱d分別與侗語的p、t、m、l相對應。
③聲母,特別是塞音聲母都分不送氣和送氣兩套,並有少數齶化和唇化聲母。送氣
聲母 的
音節 是有一定的
聲調 。
④
韻母 趨於簡化。北部方言有6個
元音 :a、e、i、o、u、?#91;,其中?#91;是短元音;南部方言元音分長短:第一土語有短元音奃(短а)和?#91;;第二土語a、i、u、o都分長短;第三土語融水話有短的奃、?#91;、o。元音分長短的現象雖有消失的趨勢,但促聲韻不是兩個調而是4至6個調,與原來的元音長短有關。可做
韻尾 的元音和
輔音 有-i、 -u、-m、-n、-n、-p、-t、-k(或-妱)8個。北部一些地區輔音韻尾有失落或合併的現象。
⑤現代漢語
借詞 使侗語增加了幾個新的聲韻母,如z、c、f。
語法 ①以虛詞和詞序為主要語法手段。
②量詞可單獨修飾名詞,也可受數詞、形容詞、代詞、動詞、詞組的修飾;可以在句子裡做主語或賓語,如naen55(個)ja453(紅) nai33(這) lai55(好)。“這個紅的好”,tung24(遇) sam35(三) mung31(位)tei11(拿)tap24(擔)“遇到三個挑擔子的。”重疊後表示“每×”。
侗語十二月歌兩首 ③名詞的修飾語除數量詞組在前外,一般在後。數量詞組中數詞(包括“一”)在量詞前。如果名詞有幾個修飾語,則指示代詞在最後,人稱代詞在形容詞後,如ja11(兩)嶃ong11(座)jan11(房子)phang35(高)慩iu55(我們)慩a33(那)“我們的那兩座高房子”。
④語序是:主語在謂語前,賓語和補語在謂語動詞後。補語在賓格後的情況比較常見,如mau33(他)set55(掃)jan11(屋子)sin55(淨)“他把屋子打掃乾淨了”,嶃au35(你們)jo24(伸)mja11(手) uk24ma35(出來)“你們伸出手來”。處所賓語在兩個補語之間。如nong31(弟) mau35(他)tok55(掉)lui35(下)nya55(河)pai55(去)“他弟弟掉下河去”。
⑤形容詞謂語後可帶名詞補語,有的還可再被副詞修飾,如 kwang55(亮)maen55(天)la31(了)“天亮了”,nyaeng11(真) ja453(紅) na24(臉)怱奃嬜11(真)“臉紅得很”。
⑥“是”或“有”有時可以不用,所以表示範圍或否定的副詞也就直接在名詞、代詞前,如嶃et13(都)[慩a嬜24(是)]怱?#91;n11(人)kaem55(侗)“都(是)侗族”。p?#91;n24(只)[me11(有)]nya11(你)lai55(好)。“只(有)你好”。
⑦南、北方言的語法差異如下:嘙南部方言代詞複數第一人稱分包括式tau55“咱們”和排除式慩iu55“我們”;北部方言除新晃外,都只有一個慩au35。南部方言的指示代詞“那”,用變調的方法來區別遠指、中指;北部方言或沒有“中指”、“遠指”之分,或分“中指”、“遠指”而以不同的詞表示。嘜北部方言多數地方的量詞或部分數詞、 名詞、動詞在一定條件下發生音變,這種現象一般不出現於南部方言。嘩人稱代詞修飾名詞,南部方言用“名+代”(有時也用“代+‘的’+名”);北部方言是“代+名”或“代+‘的’+名”。如“我的家”:南部方言榕江車江話是jan11(家)jau11(我);北部方言天柱石洞話是 jau22(我)jan22(家)。嘮人稱代詞和數詞、量詞構成同位詞組時,南部方言代詞可前可後,而且多用“數+代”,如車江話:sam35(三)嶃au35(你們),或sam35(三)mung31(位)嶃au35(你們),或嶃au35sam35mung31“你們三位”;北部方言只能代詞在前,數詞量詞在後,如石洞話:嶃au11(你們)sam11(三)pu35(位)“你們三位”。嘯表示親屬稱謂的名詞和數詞結合時,南部方言不用量詞,北部方言除
錦屏縣 外都用。如車江話:pi55(一) 慩ai31(哥)ja11(兩)nong31(弟)“一兄二弟”;石洞話:ji35(一) wu35(個) 慩ai31(哥)ja22(兩)pu35(個)nong31(弟)“一個哥哥兩個弟弟”(北部方言發生音變:ji35pu35〉ji35wu35)。
侗語稱謂 侗語電影《我們的嗓嘎》演員
辭彙 ①固有辭彙以單音詞為主,也有少數多音單純詞,以雙音的居多。有許多單音節的近義詞,如表示各種方式的“打” 就有十幾個。
②合成詞的構詞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由詞根與詞根構成的複合詞,如名詞有“類名+專名”(樹+柿→“柿樹”)和“中心成分+修飾成分”(狗+追趕→“獵狗”,刀+菜→“菜刀”)等,動詞有動賓式 (去+丈夫→“出嫁”) 和動補式(看+輕→“輕視”)等,形容詞有形補式(好+臉→“體面”)和主謂式(口+多→“饒舌”)等;另一種是由詞根和附加成分構成的派生詞。由單音形容詞和後加成分構成的派生形容詞有很豐富的表現力。
③南、北方言常用詞的差異很小,相同的詞達70%左右。北部方言的漢語借詞比較多。
④有些詞語侗語固有詞和漢語借詞並存並用,新老借詞也有並存並用的現象。
讀法
漢字 侗語(song7 jinm6),一種8種聲調組成的語言,在西方被稱為多聲部自然和聲的民間語言,歷史上分布在整個侗族南部方言區,我們都有學習過漢語,漢語中有4種聲調,分別是平、上、去、入4種聲,主侗語中有8個聲調,分別用1.2.3.4.5.6.7.8代表聲調,有平聲、上聲、去聲、入聲、短聲、輕聲、長聲、重聲8種聲調,所以
侗族大歌 被西方標準譯名為Kam Grand Choirs,Grand Choeur des Kam,是在中國侗族地區由民間歌隊演唱的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和聲的民間合唱大自然音樂。在侗語中有8個聲調分別代表:1代表平聲,2代表上聲,3代表去聲,4代表入聲,5代表短聲,6代表輕聲,7代表長聲,8代表重聲。
侗文 song7 jinm6(侗語),jian2 xi7 jai6 li6 yi7 hang2 8 hang2 sen1 dao7 byin4 li6,geh4 geh5 wai7 gueh2 xi6 gang1 xia2 bying4 li6 song7,wang5 guang3 xi6 xi3 wang4 nan2 li6,liu4 li1 xio2 song4 jia6,song4 jia6 meh2 4 hang2 sen1 dao7,xi5 xi3 bing2 、jia6 、bai8、lao1 4 hang2 sen1 dao7,song7 jinm6 huan3 nai3 meh2 8 hang2,xi5 xi3 yong3 1.2.3.4.5.6.7.8 bying4 li6,meh2 bing2、jia6、bai8、lao1、din1、jia1、hai8、jing6 8 hang2 sen1 dao7,geh4 geh6 wai4 gueh2 xi6 gang1 "Kam Grand Choirs, Grand Choeur des Kam" liu8 geh6 中國 li6 jyinm6 xi6 gang1 yen2 jiong2 li6、meh1 s3 wi1 li6、meh1 yan3 li6、xia2 bying4 li6,li1 ga7 jia6. song7 jinm6 meh2 8 hang2 sen1 dao7:1 xi3 bing2,2 xi3 jia6,3 xi3 bai8,4 xi3 lao1,5 xi3 din1,6 xi3 jia jia1,7 xi3 hai8,8 xi3 jing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