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旺鎮

南旺鎮隸屬於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地處魯西南平原,古運河畔,為千年古鎮,距離魯西南中心城市濟寧21公里。 面積59.3平方千米,人口5.7萬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旺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
  • 地理位置:魯西南平原
  • 面積:59.3平方千米
  • 人口:5.7萬人
  • 方言:中原官話蔡魯片
  • 氣候條件:大陸性季風濕潤氣候
地理環境,由來,行政區劃,沿革,代碼,人口數據,下轄村,建設發展,經濟發展,現代農業,工業園區,城鎮建設,計生工作,文化遺產,

地理環境

南旺鎮位於汶上縣西南部,東經116°21′、北緯35°35′,距縣城19千米。東鄰劉樓鄉,西鄰嘉祥縣,南與濟寧市毗連,北接梁山縣。面積59.3平方千米,人口為5.7萬人。轄32個行政村。地勢北高南低,屬平原。京杭大運河流經南北,坑塘河流眾多。省級濟梁、汶金公路貫穿全鎮。名勝古蹟有南旺分水樞紐南旺分水龍王廟闞城遺址、蚩尤冢魯九公墓蜀山寺、周朝姬家皇林等。
南旺擁有現代化的農田水利設施,旱澇保收。優越的地理位置,不但人居適宜,而且也是有識之士的創業樂園。
南旺是運河文化、始祖文化、佛教文化的融集地,境內有遠古時代的蚩尤墓、皇林魯九公墓、分水龍王廟、蜀山寺等眾多的文化古蹟和古建築群,自古以來就以其獨特的區位優勢、豐厚的文化積澱而聞名遐邇,是古代著名的交通文化重鎮。南旺鎮地處京航大運河中段,素有大運河“水脊”之稱,當地古代著名的農民水利專家白英,為根治運河水運在南旺修建了舉世聞名的分水工程。南旺分水工程其科學價值和藝術水平均可與都江堰相媲美,明清兩代為紀念白英的豐功偉績,在南旺陸續修建了以分水龍王廟為代表的頗為壯觀的建築群,乾隆六次南巡,每次都為該建築群留詩駐詞,無數文人騷客留下墨跡。毛澤東主席在了解南旺分水工程時留下了“三分朝天子、七分下江南”的千古讚嘆。蚩尤墓、魯九公墓正在重修整建中,分水龍王廟等古建築群作為搶救性文物納入了國家“十一五”建設規劃,古運河分水工程的保護、整建和開發有望列入國家南水北調工程中。
豐厚的文化底蘊孕育了南旺輝煌的現代文明,在這片熱土上,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湧現出一大批令豪放的南旺人為之驕傲的優秀兒女,聞名全國的好軍嫂韓素雲,“春蠶到死絲方盡”累死講台的好教師顧繼芹,為民致富操碎了心以身殉職的村主任劉鹹江便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南旺鎮南旺鎮

由來

魯九公墓位於南旺鎮駐地西北十里閘村西1公里,亦即春秋闞城遺址。闞城,魯下邑。魯桓公十年(前702年),桓公游於闞,“望氣卜吉”,願死後葬於闞城南。十八年(前694年)駕崩,遵照他的遺願,葬於闞城鳳凰嶺南坡。後魯國莊、閔、僖、文、宣、成、襄、昭八公也都依禮葬於闞城。歷代守墓者居於闞南,子孫繁衍興旺,故取村名南旺。

行政區劃

十里閘南村、十里閘北村、辛莊村、壩上村、宋莊村、林莊村、田樓村、小店子一村、小店子二村、大店子一村、大店子二村、太平村、寺前鋪一村、寺前鋪二村、寺前鋪三村、寺前鋪四村、南旺一村、南旺二村、南旺三村、南旺四村、南旺東村、南旺西村、杏林村、白莊村、梁莊村、柳林閘一村、柳林閘二村、柳林閘三村、柳林閘四村、三里堡一村、三里堡二村、十里閘東村

沿革

鎮以駐地自然村命名。解放前屬汶上縣,1949年解放後屬濟寧縣第五區(駐南旺)。1956年屬汶上縣南旺區,下設南旺、杏林、十里閘、柳林、店子、寺前6個鄉。1958年8月成立南旺公社。1985年改為南旺鄉,1986年改為南旺鎮。1997年,面積58平方千米,人口5.4萬人,轄南旺一、南旺二、南旺三、南旺四、南旺東、南旺西、十里閘北、十里閘南、十里閘東、宋莊、田樓、三里堡一、三里堡二、林莊、杏林、梁莊、白莊、柳林閘一、柳林閘二、柳林閘三、柳林閘四、小店子一、小店子二、大店子一、大店子二、太平莊、寺前鋪一、寺前鋪二、寺前鋪三、寺前鋪四、壩上、北新莊32行政村(7個自然村)。

代碼

370830102:~200 122南旺壹村 ~201 122南旺貳村 ~202 121南旺叄村 ~203 122南旺肆村 ~204 122南旺東村村 ~205 122南旺西村村 ~206 122杏林村 ~207 220白莊村 ~208 220梁莊村 ~209 122柳林閘壹村 ~210 122柳林閘貳村 ~211 122柳林閘叄村 ~212 122柳林閘肆村 ~213 122三里堡壹村 ~214 122三里堡貳村 ~215 220十里閘東村 ~216 220十里閘南村 ~217 220十里閘北村 ~218 220北新莊村 ~219 220壩上村 ~220 220宋莊村 ~221 220林莊村 ~222 220田樓村 ~223 220小店子壹村 ~224 220小店子貳村 ~225 220大店子壹村 ~226 220大店子貳村 ~227 220太平莊村 ~228 220寺前鋪壹村 ~229 220寺前鋪貳村 ~230 220寺前鋪叄村 ~231 220寺前鋪肆村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53642
27696
25946
家庭戶戶數
13439
家庭戶總人口(總)
53363
家庭戶男
27506
家庭戶女
25857
0-14歲(總)
14393
0-14歲男
8091
0-14歲女
6302
15-64歲(總)
35528
15-64歲男
17900
15-64歲女
17628
65歲及以上(總)
3721
65歲及以上男
1705
65歲及以上女
2016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53110

下轄村

南旺三村
南旺東村
南旺西村
柳林閘一村
柳林閘二村
柳林閘三村
柳林閘四村
三里堡一村
三里堡 二村
十里閘東村
十里閘北村
寺前鋪一村
寺前鋪二村
寺前鋪三村
寺前鋪四村

建設發展

經濟發展

南旺鎮黨委立足本鎮實際,提出並實施了“農業調結構,民營搞突破,招商促騰飛”的富民強鎮戰略,圍繞這一工作思路,鎮黨委團結和帶領全鎮近兩千名黨員幹部,把樁樁實事辦在了農民的心坎上。在二年多的時間裡,全鎮發展並形成了以蔬菜葡萄、桑蠶、苗木中藥材等為主要特色的高價值經濟田2.6萬餘畝,占總耕地面積的50.3%,20多種主要農產品暢銷全國各地。農業發展帶動了畜牧養殖業,在畜牧業發展上,他們充分發揮本地資源優勢,新建4處養殖小區,扶持新發展5個養殖專業村,使全鎮新增年純收入3萬元以上的養殖大戶1500餘個。
南旺鎮南旺鎮
建“綠色銀行”,修“綠色通道”。這是南旺鎮黨委政府發展林業經濟的大手筆。全鎮主要交通街道和生產路段,全部實施了植樹綠化,植速生高價值樹木30餘萬棵。全鎮32個村村村實現林網化,全鎮營造綠色通道28.6公里,新建農田林網2餘萬畝,僅此一項就給農民“存下”6000餘萬元,幾年後即可“取款受益”.
為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促進全鎮民營經濟的發展,南旺鎮的決策者們不斷尋求招商引資的突破點。在鎮黨委書記張會學的積極爭取下,祖籍南旺的襄樊客商張兆存總投資2000多萬元建起了占地50畝的機械製造企業。在張會學的帶領下,這個偏遠古鎮引資3000餘萬元,新增固定資產近5000萬元,建起一處占地120畝的工業園區,新增個體工商戶200多家,達到2006家,民營企業達到86家,盤活民間資產3000餘萬元。全鎮民營經濟總量淨增了187%,使全鎮經濟發展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局面。

現代農業

南旺地屬平原,光照充足,土地肥沃,水源豐富,坑塘河流眾多,農田水利設施完備,具有發展現代農業的自然條件,是建設科技示範基地、進行科學種植、培育良種的最佳場地。農作物以小麥、玉米、棉花、大豆、花生為主,盛產葡萄、蘋果、碭山梨、西瓜等名優瓜果,三里卜大白菜更是名揚省內外。
南旺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著重調整最佳化了種植業結構,成功地實現了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在穩定糧食總產的基礎上,重點發展了蔬菜、桑蠶、葡萄、苗木四個主導產品基礎,經濟作物面積達到2.6萬畝,形成了“兩條線、四大片”的區域種植格局和“北菜、南桑、中瓜果”的規模化生產格局。畜牧業重點抓好養殖場、養殖小區的建設,以良種繁育基地帶動各家各戶從事畜牧業生產,突出抓好養雞、養鴿、養奶牛、養波爾山羊等產業,使全鎮50%以上的村成為養殖專業村。
南旺鎮南旺鎮

工業園區

南旺工業園區位於南旺鎮政府駐地南側,濟梁公路兩側,康南、郭南公路橫穿東西,北距汶金公路兩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利。園區占地面積800畝,是汶上較大的工業園區。園區內基礎設施不斷最佳化,交通、通訊、電力等日趨完善,具備了企業生產、經營所需的各種條件,是社會各界投資辦廠興業的理想場所
南旺鎮南旺鎮
為鼓勵外商及本地民營企業到工業園區內投資興業,南旺鎮黨委政府出台了優惠政策:凡企業投資200萬元以上的,10年內免收土地使用費,500萬元以上的20年免費使用土地,1000萬元以上的,30年免費使用土地,5000萬元以上的,50年內免費使用土地,並保證通電、通路、通信、通水及場區平整,實施“四通一平”。凡在園區落戶的企業,鎮政府按其第一年實際形成地方財力的同等數量予以獎勵,從第二年起,享受鎮政府規定的其他優惠政策。經過全鎮上下不懈的努力,2002年,全鎮引進項目5個,實際引進外資3650萬元,是全年任務的四倍。2003年引進項目5個,正在洽談的項目3個,簽訂契約或意向書5個,引進資金4400萬元。
汶上國峰門業有限公司是第一個入園的企業,由濟寧開發區電動門窗廠投資500萬元興建,占地20畝,其中廠房建設面積300平方米,是集科研、開發、生產綜合型的現代化企業。現已正式投入運營,年生產遙控不鏽鋼電動門15000米,遙控車庫門2000餘套,封閉式商用門10000平方米,實現年產值3000萬元,利稅400萬元。
汶上巨龍機械有限公司和巨龍加油站占地33.8畝,由湖北襄樊隆強物質貿易有限公司、北京中建盛業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興建的集團公司,公司總投資12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800萬元,流動資金400萬元。該公司主導產品是挖掘機、推土機和各類工程機械配件,在北京及華北地區建立了廣大的市場份額。該公司一期工程2002年10月已竣工,並投入批量生產,二期工程正在建設中,屆時公司將實現年產值4500萬元,利稅500萬元。 汶上縣南旺新力機械有限公司是由天津茂強機械公司投資興建,占地16畝,總投資500萬元,主要生產推土機及其它工程機械配件,2007年10月份正式投產,產品供不應求,效益良好。汶上縣三湖木業有限公司是由南旺白莊木器廠與韓國外商合資組建的木材加工企業,占地15畝,公司主導產品衛生筷全部回收韓國。公司總投資500萬元,基礎設施建設完畢。公司主要原料為楊樹,日生產衛生筷20萬雙。年生產能力6000萬雙,可實現產值700萬元,利稅200萬元。金屬板業加工城是為壯大白鐵加工而興建的專業性加工基地,占地60畝,由6家白鐵加工專業戶共同投資興建的,總投資600萬元,2002年已投入運營,每年可加工白鐵200萬張,實現產值3000萬元,利潤100萬元。濟寧汶上新世紀焊接有限公司是由濟寧客商投資興建的,占地30畝,總投資1000萬元。該公司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絲生產線是山東省最早的焊絲生產線,填補了省內空白,公司2008年3月份破土動工,10月份投入生產,年可實現利稅500萬元。汶上友幫塑膠有限公司投資600萬元,占地30畝,主要生產醫藥塑膠製品,8月份可投入生產,每年可加工塑膠50噸,實現產值1000萬元,利潤100萬元。汶上啟雲實業有限公司投資500萬元,占地30畝,主要生產羊毛衫,年產量700萬件,實現產值1500萬元。旺發畜產有限責任公司由梁山商家投資500萬元,占地40畝,主要經營養殖和加工,每年可實現利稅200萬元。煙臺投資500萬元的室內生產材料項目,大連投資800萬元的服裝加工項目,濟寧投資200萬元的幼稚園,投資200萬元的麵條加工項目正在洽談中。
南旺鎮黨委、政府決定在新的一年裡,加快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建設。投資20多萬元對園區進行綠化,投資240萬元在園區建設鎮辦中學一處,協調縣電力局投資近千萬元在園區建設農電站和35千伏安變電站,投資100萬元建園區管委會,將進一步提高園區檔次。同時,在全鎮範圍內繼續倡導“投資者是上帝,引資者是功臣”的觀念,為投資者營造更加優越的環境。

城鎮建設

南旺鎮以經營小城鎮建設為重點,加快鎮駐地的規劃和建設,使全鎮駐地向周邊村莊延伸。為發揮區域優勢和交通優勢,鎮政府在汶金公路、濟梁公路交匯處規劃設計了全長763米、總面積30餘畝的農貿商城,由政府統一管理、統一設計圖紙、統一安裝供水裝置、統一培植綠化帶。

計生工作

南旺鎮黨委政府正視現實,不怕困難,知難而進,堅持以穩定低生育水平為中心,把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擺到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地位,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始終堅持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鎮裡成立了由黨委書記任組長,鎮直各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計畫生育領導小組,並抽出政工書記和一名專職副鎮長具體負責計畫生育工作。
全鎮有28個行政村被定為計畫生育薄弱村。面對嚴峻的現實,鎮裡專門成立了由黨委書記掛帥的幫促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方案,嚴格獎懲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在全鎮展開了大規模的清理清查活動。他們以強有力的手段,對歷年的出生瞞漏報、計畫外生育、空掛戶、外出躲避戶、非婚生育戶、離婚戶、大齡未婚青年和長年外出無音信者,進行了全面的清理。在清理清查過程中,首先從黨員幹部清起。為澄清底子,抓出實效,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設立黨委書記舉報電話,發現問題,不論是誰一查到底。嚴格了政策兌現,確保了無人漏管。健全完善了村級檔、簿、卡,加強了村級制度建設、陣地建設。結合各村實際,選配了素質高、責任心強的村計生專職幹部,配齊配強了已婚育齡婦女小組長。由於領導認識到位,工作力度大,措施硬,方法當,幫促工作在短期內便收到了預期的效果,計畫生育薄弱村的工作成效非常明顯。南旺鎮還對照制定的獎勵政策,狠抓兌現。鎮裡在財政較為困難的情況下,仍然拿出30多萬元,重獎農村獨生子女戶和自願放棄二胎指標、終身只要一個女孩的育齡夫婦,得到了民眾的滿意。

文化遺產

南旺是運河文化、始祖文化、佛教文化的融集地,境內有遠古時代的蚩尤墓、皇林魯九公墓、分水龍王廟、蜀山寺等眾多的文化古蹟和古建築群,自古以來就以其獨特的區位優勢、豐厚的文化積澱而聞名遐邇,是古代著名的交通文化重鎮。南旺鎮地處京航大運河中段,素有大運河"水脊"之稱,當地古代著名的農民水利專家白英,為根治運河水運在南旺修建了舉世聞名的分水工程。南旺分水工程其科學價值和藝術水平均可與都江堰相媲美,明清兩代為紀念白英的豐功偉績,在南旺陸續修建了以分水龍王廟為代表的頗為壯觀的建築群,乾隆六次南巡,每次都為該建築群留詩駐詞,無數文人騷客留下墨跡。毛澤東主席在了解南旺分水工程時留下了"三分朝天子、七分下江南"的千古讚嘆。蚩尤墓、魯九公墓目前正在重修整建中,分水龍王廟等古建築群作為搶救性文物納入了國家"十一五"建設規劃,古運河分水工程的保護、整建和開發有望列入國家南水北調工程中。
豐厚的文化底蘊孕育了南旺輝煌的現代文明,在這片熱土上,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湧現出一大批令豪放的南旺人為之驕傲的優秀兒女,聞名全國的好軍嫂韓素雲",春蠶到死絲方盡"累死講台的好教師顧繼芹,為民致富操碎了心以身殉職的村主任劉鹹江便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歷史悠久的南旺鎮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古代的蚩尤冢、周朝姬家皇林、魯九公墓、分水龍王廟等都規模宏大,氣勢雄偉。
蚩尤冢
蚩尤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傑出的人物,是與黃帝、炎帝同時代的部落首領、民族領袖。《據汶地理志》:其墓在東平郡壽張縣闞鄉城(南旺鎮),冢高五丈,秦汶之際。史料載,蚩尤城於涿鹿,宅於淮岱,遷徙往來,號令天下。《史記?二十八卷》載:“蚩尤在東平陸闞鄉齊之西境地”。東平陸,即今汶上縣;闞鄉,即今南旺鎮。蚩尤冢現存兩幢石碑,石碑高2.3米,寬1.5米,厚30厘米,屹立於蚩尤冢前,石碑的下面刻有文字“蚩尤冢",為清代所刻。“蚩尤祠”碑刻存放在縣博物館內。
蚩尤冢的發現已經引起國內外有關學者的關注。2000年5月以來,已有日本歷史學博士、韓國有關學者專家多次來蚩尤冢尋根訪祖、實地考察,現韓國有關人士已準備募捐修復蚩尤冢。
大運河南旺水利樞紐工程
汶上南旺是運河水脊之地,古籍載:南高於沽頭(今江蘇沛縣城西)38.7米,北高於臨清30米,經常出現斷流,歷來為運河險阻之地,船隻往往擱淺,影響漕運。明政權遷都北京後,政治中心北移,京師用糧增加,治理運河列入了朝廷政務。永樂九年(1411年),宋禮受命治理運河。宋禮採納汶上人白英“引汶濟運”建議,並通過水閘、水櫃配合使用來控制水流,調節漕運,比較科學地解決了運河航運史上的難題,使明清兩代航運暢通無阻。後人為紀念治河功臣,在南旺分水處建分水龍王廟,附以禹王殿、宋公祠、觀音閣等建築群體。
龍王廟古建築群座落在今汶上縣南旺鎮汶水入運河處,現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建築群呈扁方形,占地面積561OO平方米,其中建築物占地9338平方米。始建於明永樂年間,後相繼擴建,至清朝逐漸形成現規模。包括龍王大殿、戲樓、水明樓、禹王殿、宋公祠(宋禮祠)、白公祠(白英祠)、潘公祠、莫公祠、文公祠、觀音閣、關帝廟、螞蚱神廟以及和尚禪室等建築,共十餘院落,每個院落都有小門相通。建築群布局協調,院落錯綜,迂迴路轉,松柏參天,綠蔭蔽日,碑碣林立,廟宇巍峨,使人既感宏偉壯觀,又覺古林優雅。文化沉澱豐富,為運河文化主要集中地。
龍王大殿是建築群的主體建築,明洪武初年(1368年)敕建,天順年間重修。大殿7楹5間,2檐9脊歇山頂,飛檐挑角,彩繪斗拱。上下檐3斗4昂,斗拱交錯。頂覆綠瓦脊獸,姿態驚人。4個挑角尖端上各立武士一尊塑像,角下掛有風鈴。重梁起架,雕樑畫棟,20根大紅圓柱豎立殿內。正中神龕兩旁大紅柱上塑有青、火二龍護衛盤繞對峙。正中上懸“廣濟分流”,下掛“輸流利運”兩匾,字為鎦金,筆法嫻熟,雄渾有力。殿內塑有神像22尊,正中神龕內是龍王坐像,高約3米,像前左右有兩尊站像,一持“印璽”,一持“聖旨”,再前有一木刻站像。左邊靠後牆塑有漳漕河督大王,金龍大王兩尊坐像。右邊靠後牆為宴公、蕭公兩尊坐像。殿內山牆兩側,各塑風、雷、雨、閃、雹等神站像,持有不同法器,服飾有別,神態各異。大殿正門檐下懸掛“劈流神勇”等10塊大匾。前面是20扇屏隔扇,外圍木柵護欄,門前三層青石台階,三面大紅圍牆,非常壯觀。
龍王殿前戲樓與大門建築始為一體。大門三間門樓是化妝室,出門便是舞台。戲樓全為木柱扎架而起,頂覆灰瓦,亦是重梁起架,斜山挑角,角下掛有風鈴。舞台後背和兩邊窗戶是精工巧制的木質花欞。舞台正中上懸有“大舞成池”四字匾額,匾下方是木製月窗,呈六棱形,雕刻細微玲瓏。舞台前場三面均有木質花欄桿。戲樓兩旁,左右有鐘、鼓樓各一座。
禹王殿位於龍王大殿左側,建於清康熙十九年(1680)。硬山式建築,屋脊蟠龍如生,瓦為黃綠色。殿門前建有月台,莊嚴壯觀,殿內塑有禹王像,穆如清風。今殿已殘舊。水明樓面對汶運交匯口,與禹王殿建於同時。底部為拱型大門,上部平台木柱擎立,前後兩壁均設花欞屏門,兩山砌八棱月窗。周圍是磚砌圍牆。樓之正中上懸“水明樓”匾額。樓體結構嚴謹,造型玲瓏優雅。
宋公祠建於明正德七年(1512年)。磚瓦木石結構,有走廊。祠內有宋禮塑像,內外碑碣眾多,至今尚藏有8塊壁碑,均是明清兩代官員來此瞻仰拜謁而作文賦詩,頌揚功德者。祠兩旁建有水利家潘叔正,白英二公配享殿。白大王廟即白英祠,建於宋公祠同時,有瓦屋3間,廟內有白英泥塑像,並建有大門院牆。莫公祠建於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共三間,磚瓦木石結構。
碑亭建於清乾隆年間,在水明樓下一側,假山旁邊。亭中有乾隆皇帝六次南巡登臨拜謁龍王廟時的賦詩御製碑。今碑已移置於縣城博物館中,碑亭已毀。
龍王廟大門為3個圓門組成,紅漆大門上釘著排列整齊的大釘。正門楣上鑲嵌著石刻“分水龍王廟”五字壁匾。靠大門牆立有兩層樓木質大牌坊,綠瓦斜山,飛檐挑角,4個大石座鑲嵌4根木柱支撐著牌坊。中間兩根突出坊頂約10米,上頂盆大錫帽,晴空映日,光芒閃爍。坊正頂懸掛“左右逢源”四字匾額。左右兩邊門上懸掛“海晏”“河清”兩塊匾額,筆法圓潤渾厚,雄健有力。
石剝岸建在龍王廟前,運河西岸,長約230米,與龍王廟建於同時。每塊石重約七、八百斤,稜角分明,從河底砌到岸上,河底有木樁。每兩塊石之間有“鐵扒口”。“鐵扒口”上鑄有“分水石剝岸”字樣。石剝岸對大門處砌有石階,3個石階兩旁雕成6個水獸,體臥面積約1平方米。身有麟,足有爪,兩耳鼓豎,兩眼突出,令人望而生畏。沿岸豎有13根石樁,供來往船隻挽纜之用。
蜀山、蜀山寺
汶運交匯的南旺鎮東面,是面積近二千頃的蜀山湖,湖面蒼天闊水,物產豐富,蜀山和蜀山寺屹立在碧波蕩漾的湖中,具有神奇色彩。
傳說中蜀山為古代三大山之一,狀如蘑菇,占地20畝,山上百花爭妍、蒼松翠柏、曲經通幽、柳底蔦轉、花間蝶飛、山水相映、千古風雅萬種情。
秀麗的湖光山色和燦爛文化吸引了歷代帝王將相,達官貴人,文人墨客,商賈遊人。
蜀山寺建於明朝永樂年間,傳說是有南方一富家舉子進京應試,自恃才情出眾,離家前曾向同窗誇下海口,不料三榜出示,名落孫山,無顏返鄉,見蜀山清靜宜人,把所帶銀票兌出銀兩,在此建寺出家。
顏體鎦金的“蜀山寺”,匾額高懸在門樓上,面南而立,朱漆圓釘大門,虎頭門環,兩塊漢白玉門枕玲瓏剔透,雕刻精細。寺院內翠竹亭立,柳暗花明。主建築為三十殿堂“聖母殿、釋迦牟尼殿、宗魯堂”。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蜀山雖小,但由於其屹立在風光優美的蜀山湖中,又有香火盛旺的蜀山寺和名聲廣遠的蜀山會,宛如海市蜃樓,勝過世外桃源,故而久負盛名。
吳尚書樓
位於蜀山寺聖母殿前靈觀正南不遠處,是明代吏部尚書吳岳辭官還鄉後給弟子講習、遊樂之地。樓上刻有乾隆皇帝游“蜀山寺”時題寫的“清心鏡境”回文壁碑。吳岳,明南旺人,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任南京吏部尚書。任滿後辭官返鄉。留有《望湖》詩稿一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