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筷、即用即棄筷子、即棄筷、免洗筷,日語稱割箸或割り箸(),是免洗餐具的一種,指一般只使用一次就拋棄的筷子。
基本介紹
簡介,種類,筷子套,原因,環保問題,衛生問題,相關研究及報告,結論,
簡介
一般是。木材如白楊、山楊、白樺、松、檜、杉等等。一些較高級的木材如檜的幽香可增進食慾。而竹製的免洗筷因為會吸收外間的濕氣,以致發霉,所以製作時必須添加漂白劑或防腐劑等等。人體若吸收過量會危害健康,同時對地球上的樹木也造成了損害。
在一些小吃店、快餐店或路邊攤,多會供應客人一副這種筷子;如果是外帶的便當,通常也會在包裝的時候附上一副。
種類
天削筷 卵中筷 衛生筷可以分以下種類:
元祿:筷子尾部四角被削,打磨平滑,較容易分開來挾食物。
天削(てんそげ):頂部被斜削去一部分,易於分辨頭尾,不會倒轉使用。
利久:漢字也作“利休”,兩隻筷子分開但中間緊貼,故又名“夫婦利久”。
丁六:最基本的免洗筷,從頭到尾都是平的,只是把木片從中間分開,容易倒轉使用,分開時也可能分得不好,變成頂部一大一小。
小判:尾端部分呈橢圓形,像江戶時代的流通貨幣小判金一樣,故名小判
卵中:又名“兩口箸”,和利久一樣兩隻筷子是分開的。兩端既細且窄,中間粗。
筷子套
衛生筷通常有筷子套包裝,有紙套和塑膠套兩種。日本的紙套多會露出筷子頂端,香港的則多是密封。中國大陸生產的多會用透明塑膠套包裝。有些店家或製造商會在筷子套上印上自家的名稱、地址、電話等作廣告宣傳之用。在西方或旅遊區食肆,有些筷子套會印上筷子使用說明。
原因
有些人認為,用即棄筷子可能較乾淨及衛生,因為可以避免經唾液傳染的疾病傳播。此外像素麵、蕎麥麵、烏冬等面類,用免洗筷比塗漆筷較容易挾起食物。另外,顧客購買外帶食品時,店家提供免洗筷,可免卻顧客自攜筷子的麻煩。即食文化有助增加食店銷售額。
環保問題
有人認為一次性筷子對木材等消耗巨大,可能造成不利的環境影響。同時有人認為一次性木筷的木材是沒有其他用途的速生樺樹木材,多來自人工林,屬於對林業資源的正常使用,對環境的影響不大。
[2]
衛生問題
雖然衛生筷看似比一般多次使用的筷子衛生,但製作工場的衛生狀況與製作過程中所添加的物質都可能影響用家的健康。一雙衛生筷需要經過鋸開、刨片、煮、成型、烘乾、消毒、拋光及分揀包裝等工序,然而不是廠家為了節省成本,往往會省略部分工序或採用不合格的用料。
台灣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護理系的趙可式教授指出,衛生筷工廠把製作中的衛生筷浸在化學液體中,該等液體可能含有致癌物質carcinogen。曾投資免洗竹筷廠的台北市議員王正德表示,免洗竹筷一般製成不會再做任何處理,有發霉才會使用二氧化硫熏蒸漂白,將筷骨放進熏房,下燃柴火,上蓋硫磺來“熏白”筷子然後直接進烘房烘乾成形。最後再加入滑石粉給筷子“拋光”。部分黑心廠家為了節省成本,會用工業硫磺、雙氧水或硫酸鈉浸泡。硫磺燃燒後會產生二氧化硫,在熏制過程中殘留在筷子上,只有通過水煮或水洗才能把包裹在筷子上的二氧化硫清除掉。據2000年5月30日中央社記者康世人的報導,指出台北市議員陳玉梅、王正德、李彥秀根據台灣衛生署一份報告指出,製造竹筷必須以二氧化硫熏蒸,製造商又未予以水煮,殘留物質可能誘發氣喘。由於清洗硫磺需要浸泡一星期,廠家為降低成本,常把清洗硫磺這道工序省略。
中國包裝資源綜合利用委員會副主任董金獅表示,衛生筷子要包括消毒(把大腸桿菌等對人體有害的菌種殺死)和不能含有有害化學物質(硫磺、重金屬等)。他指出,正規的筷子生產過程中要對筷子進行充分的浸泡、消毒,用的消毒液要符合食品衛生要求。還要用清水進行充分的漂洗,漂洗完進行徹底的乾燥,使筷子的水分含量達到百分之七以下。包裝過程要在無菌的車間裡進行包裝材料也有嚴格的要求。不合格的筷子生產過程中少了嚴格消毒的工序,多了很多化學物質,化學物質會殘留在筷子的表面、滲透到筷子裡面,危害人體健康。比如硫磺會對人的呼吸道和胃黏膜產生刺激作用,會造成中毒。工業硫磺里有重金屬如鉛、砷等,損害肝和腎。滑石粉會導致膽結石。雙氧水是強氧化劑,會對人體產生很大的刺激作用。
台灣食品衛生處處長指出,二氧化硫會誘發氣喘,但不會增加罹患率,在衛生筷的殘存的量也非常稀少,又透過層層間隔,危害不大,另外,二氧化硫本來就是合法的食物添加物,有些食物中也含有二氧化硫的成分。
相關研究及報告
德育護專在1999年10月所出版的《德育學報》上有一篇“大台北地區免洗筷之衛生調查”,抽查大台北地區19件免洗筷之衛生狀況,結果在部分樣品中發現有黴菌,其他則未驗出大腸桿菌,作者結論是“顯示大台北地區免洗筷之衛生狀況尚可”。
台灣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出版的《消費者報導》1999年10月刊出的文章“免洗筷塑膠袋暗藏危機”提醒大家注意包裝免洗筷的塑膠袋內部所印刷的油墨。2000年8月又有“市售免洗筷二氧化硫測試報告”,同時含括衛生筷的“衛生測試”與“二氧化硫殘留量”。根據報告,在衛生測試的大腸桿菌部分,10件樣品皆符合“餐具衛生標準”的規定;二氧化硫的測試,由參考“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用量標準”,結果也都在標準範圍之內。
據中國包裝資源綜合利用委員會於2003年的統計,中國大陸一次性筷子的使用量是三百五十億雙,市場上用的筷子有百分之八十不符合衛生要求。
結論
現時衛生筷十分常用,消費者使用前要注意包裝上有沒有生產廠家的名稱,包括它的生產地址和聯繫方式、出廠日期等等這些信息,沒有這些信息,質量就不能保證。也要注意 注意包裝是否完整、是否有發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