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北大理
白族地緣文化劃分的一個概念。大致的分界線是洱源沿著洱源-鳳羽一線以南為南大理,沿著喬後-三營-牛街一線以北為北大理。 這個界限一過,白語南北口音驟變,通話...
大理市,位於中國雲南省西部,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首府。大理市地處雲貴高原上的洱海平原,蒼山之麓,洱海之濱,是古代南詔國和大理國的都城,作為古代雲南地區的政治、...
大理鎮是中國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下轄的一個鎮,是第一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大理古城所在地。大理市大理鎮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四十四...
大理地處雲南省中部偏西,市境東巡洱海,西及點蒼山脈。這裡氣候溫和,土地肥沃,山水風光秀麗多姿,是我國,遠在四千多年前,大理地區就有原始居民的活動。...
大理皇族段氏一族歷史始於公元937年,在《段氏世家》、《南詔野史》載:“段氏,河西四郡之武威郡(涼州、雍涼)人,羌族,祖上段儉魏為閣羅鳳將,佐南詔大蒙國,唐...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處雲南省中部偏西,海拔2090米,東鄰楚雄州,南靠普洱市、臨滄市,西與保山市、怒江州相連,北接麗江市。地跨東經98°52′~101°03′,北緯24°...
大理古城位於雲南省西部,又名葉榆城、紫城。古城其歷史可追溯至唐天寶年間,南詔王閣邏鳳築的羊苴咩城,為其新都。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占地面積3...
大理皇族段氏一族歷史始於公元937年,在《段氏世家》、《南詔野史》載:“段氏,河西四郡之武威郡(涼州、雍涼)人,羌族,祖上段儉魏為閣羅鳳將,佐南詔大蒙國,唐...
大理市,位於中國雲南省西部,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首府。大理市地處雲貴高原上的洱海平原,蒼山之麓,洱海之濱,是古代南詔國和大理國的都城,作為古代雲南地區的政治、...
大理州地處雲南省中部偏西,地跨東經98°52′~101°03′,北緯24°41′~26°42′之間。東鄰楚雄州,南靠思茅、臨滄地區,西與保山地區、怒江州相連,北接麗江...
清代大理城,是指由滿族貴族建立的王朝在 1644年建立的一座城市。...... 在清代,有記載表明當時大理城內的街區規劃非常明確,主要由南北縱向大街5條和東西橫向大街7...
大理站站址在雲南省大理市蒼山路261號,郵政編碼:675601,建於1999年。是廣大鐵路(廣通~大理)終點,離廣通站213公里。隸屬昆明鐵路局管轄,現為一等站。辦理客貨運...
大理古城東臨碧波蕩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蒼山,形成了“一水繞蒼山,蒼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從779年南詔王異牟尋遷都陽苴咩城,已有1200年的建造歷史。現存的...
蒙古滅大理之戰是1252年(蒙古憲宗二年、大理天定元年)至1254年(蒙古憲宗四年、大理天定三年),在蒙哥攻宋之戰中,蒙古宗王忽必烈率軍攻滅大理國的遠程奔襲作戰。...
大理黑龍橋又名清風橋,大理黑龍橋在下關西洱河上,原為石頭橋,1979年改建為鋼筋水泥橋。...
巨匠娛樂旗下歌手郝雲全新創作單曲《去大理》於2014年8月22日全網首發,這首《去大理》被寧浩導演用於全新力作電影《心花路放》作插曲。 郝雲的單曲《去大理》被...
大理普濟寺位於麗江古城區以西的普濟山麓,距離縣城6公里,是麗江五大寺之一。普濟寺原有大殿、僧院等12個院落,現存3院,由山門、護法堂、大殿、南北廂房等組成。在...
大理文盛街是太極山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古絲綢之路”上“開南(現景東縣)古驛道”中的一個重要驛站,是茶馬古道文化線路上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彌渡南...
海東鎮位於大理市東部,洱海東岸,東與賓川縣交界,南與本市鳳儀鎮接壤,西臨洱海與大理鎮隔海相望,北和挖色鎮山水相連。海東鎮概況 鎮境東西橫距17.5 公里,南北...
大理地熱國占地1000畝,總投資3.47億人民幣,是以溫泉沐浴文化為特色的休閒度假型旅遊風景區,它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地處洱源縣國家級風景區茈碧湖畔,是到大理...
鳳儀鎮轄區南北長27.3km,東西寬17.3km,國土面積269.3平方千米;,是大理滇西中心城市規劃建設中以新型工業和倉儲物流業為主的第一城區和新型工業城。...
南澗縣位於雲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端,地處東經100°06′~100°41′,北緯24°39′~25°10′之間。東與彌渡縣接壤,南與景東縣毗鄰,西南與雲縣以瀾滄江...
大理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雲南最早的文化發祥地之一。大理歷史悠久,文物古蹟眾多,在大理古城及周圍分布甚廣,它們以古城為中心,沿蒼山之麓、洱海之濱呈線狀分布。...
大理古都學是由中國著名80後歷史學者、中國古都學會常務理事、雲南南詔大理歷史文化研究首席專家、雲南省社科委員楊周偉先生於2009年起開始創建的跨區域、跨學科、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