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位於南京市玄武區和燕路,是中國唯一自收自支的公益性動物園,集野生動物保護、動物科普教育、科學技術研究及文化娛樂休閒四大職能為一體,同時也是中國野生動物保護科普教育基地、江蘇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前身是國民政府於民國十七年(1928年)在玄武湖設立的動物苑,是中國成立最早的動物園之一;1998年搬遷至此並改名為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2011年,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取消動物表演;2018年成功引進一對考拉夫妻,成為中國第一家擁有考拉的城市動物園。截至2020年,園區總面積68.4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85%,擁有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動物和珍稀動物近300種4000餘只,有從德國引進的白虎、澳大利亞引進的考拉、從南非引進的黑猩猩、從南極引進的企鵝等,有國家保護動物:大熊貓、金絲猴、長臂猿、黑葉猴、丹頂鶴、東北虎、小熊貓、河麂、揚子鱷等。
2009年,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被列為“全國野生動物保護科普教育基地”;2011年,獲“中國動物園協會保護教育先進單位”稱號;2012年,被列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17年,再次榮獲“全國優秀科普教育基地”稱號,紅山動物園已連續4年榮獲此稱號。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
園區布局
生物資源
植物資源
動物資源
主要館舍
小紅山片區
場館 | 基本信息 | 簡介 | 圖片 |
---|---|---|---|
犀鳥館 | 場館面積:760平方米 場館位置:小紅山 開放時間:8:00-17:00 展出動物:雙角犀鳥、花冠皺盔犀鳥、南美紅䴉、非洲冠鶴等 注意事項:請勿敲擊玻璃! | 犀鳥館於2011年在小紅山新建而成,建築面積760平方米,展出動物有雙角犀鳥、花冠皺盔犀鳥、南美紅䴉和非洲冠鶴。 | |
鶴園 | 場館面積:600平方米 場館位置:小紅山 開放時間:8:00-17:00 展出動物:丹頂鶴、白鸛、白䴉、銀鷗等 場館設定:水池、不鏽鋼網棚 注意事項:請勿翻越護欄及投餵食物! | 鶴園於1999年建成,面積600餘平方米。2006年將原網罩改為不鏽鋼網棚。該園採用不鏽鋼網架構,配以豐富的植物,動物表現自然,參觀視覺通透。展出動物有丹頂鶴、白鸛、白䴉、銀鷗等。 |
大紅山片區
場館 | 基本信息 | 簡介 | 圖片 |
---|---|---|---|
大熊貓館 | 場館面積:3000平方米 場館位置:北大門附近 開放時間:8:00~17:00 展出動物:“和和”、“九九”、“平平” 場館設定:恆溫 注意事項:請勿敲擊玻璃及投餵食物! | 大熊貓館於2008年4月建成,2017年9月升級改造完成,面積從1000平米擴大到3000平米,臥室擴至6間,面積由20至40平米不等,滿足不同需求;會客廳增加到2個,客廳面積分別為135、140平米;外運動場增加至3個,面積分別為890、550、1100平米。面積達1100平米的第三運動場是生態運動場,裡面有喬木和灌木叢。 | 大熊貓館 |
細尾獴館 | 場館面積:500平方米 場館位置:大紅山 開放時間:8:00~17:00 展出動物:25隻細尾獴 場館設定:生態參觀隧道 注意事項:請勿投餵動物! | 細尾獴館於1998年8月建成,原為鬥獸場,面積300平方米。2000年後改為跑馬場。2013年改造為獴館,面積500平方米,建有仿石生態籠舍,模擬野外環境運動場,並增加參觀隧道。 | 細尾獴館 |
狼谷 | 場館面積:1000平方米 場館位置:大紅山 開放時間:8:30~17:00 展出動物:12匹狼 場館設定:建有躍層式加沉浸式參觀棧道 注意事項:請勿投喂! | 狼館為狼量身打造,為滿足狼的生活習性和福利需要,場館在原來山體地形的基礎上,運用專業的設計理念,增加山地的坡度,拉開了空間的層次,為狼提供了高、中、低三級活動區域。 | |
猴山 | 場館面積:1200平方米 場館位置:大紅山 開放時間:8:00-17:00 展出動物:獼猴 場館設定:假山、水池 注意事項:請勿投餵食物! | 猴山於1998年8月建成,面積約1200平方米。2001年修整部分池壁,種樹遮陽;2007年7月13日猴山木建構落成投用;2009年修整假山、護坡、為池壁粉飾作畫,增設活動設施等;2013年進行改造:增加進入下沉式參觀通道,滿足遊客近距離參觀的需求,增設玻璃隔斷、護欄、外立面出新、生態水循環系統、丰容設施、管理觀察用房,以及園林景觀提升等。場內展出動物為獼猴。 | 猴山 |
熊谷 | 場館面積:800平方米 場館位置:大紅山 開放時間:8:00-17:00 展出動物:亞洲黑熊和馬來熊各兩隻 場館設定:水池、山洞 | 熊谷於1998年8月建成,面積800餘平方米。1999年後多次對圍欄、閘門、護欄進行更新,增加多處丰容設施。展出動物為亞洲黑熊和馬來熊。 截至2020年底,該館正在升級改造,暫停開放! | |
獅虎生態園 | 場館面積:900平方米 場館位置:大紅山 開放時間:8:00-17:00 展出動物:非洲獅2隻 場館設定:水坑、遮陰棚 | 獅虎生態園於1998年8月建成,玻璃參觀面,面積約900平方米。後經多次整改假山圍牆、閘門,增設遮陽平台、電網等。展出動物為非洲獅。 截至2020年底,該館正在升級改造,暫停開放! | |
長頸鹿館 | 場館面積:1450平方米 場館位置:大紅山 開放時間:8:00-17:00 展出規模:長頸鹿四隻 場館設定:遮蔭棚 參觀注意事項:請勿投餵食物、請勿翻越護欄、請勿拍擊玻璃! | 長頸鹿園於1998年8月建成,面積1450平方米。2000年增建遮蔭棚,整改大門、圍欄等。2002年整改供暖系統。 | 長頸鹿館 |
放牛山片區
場館 | 基本信息 | 簡介 | 圖片 |
---|---|---|---|
猩猩館 | 場館面積:1293平方米 場館位置:中心廣場南側 開放時間:8:00~17:00 展出動物:黑猩猩4隻、紅猩猩4隻 場館設定:分內場館和外運動場 注意事項:請勿敲擊玻璃及投餵食物! | 猩猩館於1998年8月建成,原建築面積310平方米。2002年擴建黑猩猩館150平方米,並對原紅猩猩場館進行改建。2012年委託專業設計研究院進行深化設計,改造後的猩猩館增加了動物內展廳。2015年增建北側場館,整體占地面積1293平方米。 | 猩猩館 |
亞洲象館 | 場館面積:1540平方米 場館位置:中心廣場 開放時間:8:00~17:00 展出動物:“路麥”(雌)、“麥哥”(雄) 場館設定:泥坑、噴淋、遮蔭系統、行為展示牆等 注意事項:請勿投餵動物! | 亞洲象館於1997年8月建成,主體建築高達6米,面積1540平方米,1999年整改圍欄和運動場。2009年整改閘門,運動場地面等。2012年進行大象館丰容改造項目,總投資為220萬元,由香港金鳥基金會提供全程設計指導。全新的大象館落成後呈現雲南本土文化風格,為2頭亞洲象“路麥”和“麥哥”營造來自家鄉的生活環境。其中室內部分增加安全保定籠、沙池以增加大象醫療訓練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室外新增的泥坑、噴淋、遮蔭系統、行為展示牆和鏡面丰容等丰容設施。 | 亞洲象館 |
澳洲區 | 場館面積:4000平方米 場館位置:放牛山 開放時間:8:00~17:00 展出動物:袋鼠、鴯鶓、食火雞等 場館設定:水循環系統 參觀注意事項:請勿投喂! | 澳洲區於2009年10月建成,占地4000平方米,該展區採用進入時木棧道參觀方式,展現動物原始生態環境元素,構建人、動物、環境和諧融合的展覽模式。區內設有紅土區域、草地、水溪。展區建有水循環系統,一方面收集雨水,另一方面對廢水進行處理並重新利用。 | 澳洲區 |
小熊貓館 | 場館面積:600平方米 場館位置:放牛山 開放時間:8:00-17:00 展出動物:小熊貓10隻 場館設定:棲架、樹木、植被 參觀注意事項:請勿投餵食物、請勿翻越護欄、請勿拍擊玻璃! | 小熊貓館有2個內場館連線著3個外場館,其中一個外場館沒有玻璃阻擋。 | 小熊貓館 |
靈長館 | 場館面積:3970平方米 場館位置:放牛山 開放時間:8:00-17:00 展出動物:長臂猿、山魈、狒狒、黑白疣猴等 場館設定:棲架、遮陰棚 參觀注意事項:請勿投餵食物、請勿翻越護欄、請勿拍擊玻璃! | 靈長館1、4館於1998年8月建成,面積440平方米。2003年擴建長臂猿籠舍230平方米。主要展出動物為長臂猿、黑葉猴、環尾狐猴、山魈等。靈長2、3館於1998年8月建成,面積292平方米。2010年在該館北側擴建籠舍,面積3000平方米,其中玻璃參觀面400米。動物籠舍以木屋為主,面積約300平方米。展出動物有黑葉猴、白眉長臂猿、白頰長臂猿、黃頰長臂猿、川金絲猴、黑白疣猴、赤猴、熊猴、黑帽懸猴等。2017年重新改造,根據不同品種的動物還原了各自所生存地區的原風貌。 | 靈長館 |
考拉館 | 場館面積:600平方米 場館位置:中心廣場處 開放時間:8:00~17:00 展出動物:“梧桐”“茉莉”“檸檬”“柚子”一家四口 場館設定:恆溫 參觀注意事項:請勿投餵食物、請勿翻越護欄、請勿拍擊玻璃! | 考拉館占地面積1400平方米,建築面積600平方米,內展廳、外展區、陽光溫室展區、體檢區、動物隔離治療區、桉樹冷藏室、桉樹處理區、人員進出消毒池和更衣區和遊客互動體驗區等功能區俱全。展廳具有溫度、濕度控制系統,遊客區和考拉生活區兩套完全獨立的新風系統進行環境控制,確保遊客面空氣循環與考拉籠舍空氣循環不交叉。 | 考拉館 |
貓科館 | 場館面積:2000平方米 場館位置:大紅山 開放時間:8:30-17:00 展出動物:豹、豹貓、猞猁 場館設定:沉浸式參觀體驗 參觀注意事項:請勿拍擊玻璃 | 貓科館保留了原址的山體,將原址地形巧妙運用,在空間被利用化最高的同時,把自然的陡坡、原生態的植被都最大程度的給了動物為了把它們需要的環境儘可能的還原,在充分利用原有地形的基礎上組合山石、設計模擬岩洞,種植大量華北、華南地區特有的針葉林植物用作隱蔽,避免動物受到遊客的視線壓力。同時用原木搭建不同高度、難度的棲架滿足動物攀爬、玩耍、轉移等不同需要,增加水池、生態木屑池,製造溪水、濕地等景觀,為動物提供儘可能多的選擇和探索的區域。人造山洞內還設定了加溫系統。 |
所獲榮譽
文化活動
現任領導
參觀信息
地理位置
開放時間
門票價格
交通指南
- 到園交通
- 園內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