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麂

河麂

河麂(學名:Hydropotes inermis):別名、牙獐,屬於鹿科。外形似麝而稍大,體長90-100厘米,肩高55厘米,體重約15千克。雌雄均無角,雄性撩牙發達,尾短被短毛、四肢較寬。冬毛粗而厚密,枯草黃色;夏毛細而較短,光潤而微帶紅棕色;腹毛略呈淡黃色;全身無斑紋。初生仔鹿暗褐色,有淺棕色斑點,隨胎毛更換而逐漸消失。

被認為是最原始的鹿科動物,原產地在中國東部和朝鮮半島,1870年代被引入英國。比略大。《本草綱目》說註:“獐無香,有香者麝也,俗稱土麝,呼為香獐”。分布於中國長江沿岸以及朝鮮。

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習性,棲息環境,生活習性,繁殖方式,分布範圍,亞種分化,種群現狀,經濟價值,致危原因,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河麂為小型鹿,體重約15公斤,體長約1米,肩高與臀高大致相等。雌雄均不具角。雄獸上犬齒髮達,突出口外。耳基部有兩條軟骨質的脊突,頂端稍尖。四肢壯而有力,蹄粗鈍。尾短。在鼠蹊部有鼠蹊腺1對。毛粗而長,體側及腰部之冬毛長達40毫米,呈波狀彎曲。體背及體側顏色一致,為棕黃色。耳背棕色,耳內側灰白色,下頦和喉上部白色。腹部中央和鼠蹊部淡黃。四肢棕黃。
河麂四肢粗壯發達,肩高略低於臀高,尾甚短,幾乎被臀部的毛所遮蓋。體毛多棕黃色、灰黃色、濃密粗長,體側及腰部的冬毛長達30多毫米。無額腺,眶下腺小。耳相對較大,尾極短,被臀部的毛遮蓋。毛粗而脆。幼河麂毛被有線色斑點,縱行排列。毛粗硬,體側和臀部毛長約4厘米;背和體側毛色沙黃,毛尖黑色,頭頂灰褐至紅褐色,頦、喉、嘴周圍和腹毛白色;幼河麂背部有白斑和白紋;上犬齒髮達,雄獸的尤其長而大(約5厘米),略彎,呈獠牙狀,露於口外,雌雄均有腹股溝腺(鼠鼷腺)。

習性

棲息環境

河麂生活于山地草坡灌叢、草坡中,不上高山,喜歡在河岸、湖邊等潮濕地或沼澤地的蘆葦中生活。棲息於河岸、湖邊、湖中心草灘、海灘蘆葦或茅草叢生的環境,也生活在低丘和海島林緣草灌叢處。它們選擇附近有水的草灘或稀疏灌叢生境。善游泳,能在島嶼與島嶼和島嶼與沙灘間遷移。在山丘、島嶼,河麂雖能在灌叢棲息,但更多選擇草叢。在舟山,凡灌木茂密的生境多麂而無河麂,茅草山坡或稀疏林區多河麂而無麂。在鄱陽湖草洲獐選擇較矮的苔草叢者占79.3%,較高的芒草叢為20.7%。《本草綱目》曰:秋冬居深山、春夏居澤。

生活習性

不結大群,居或成雙活動,最多3-5隻在一起。行動時常為竄跳式,迅速。河麂生性膽小,兩耳直立,感覺靈敏,善於隱藏,也善游泳,人難以近身。
雄性是領地性很強的動物,會用尿液和糞便來標記自己的領地。當別的雄性入侵時,如果威脅無效領地內的雄河麂會向對方發起進攻。爭鬥中雙方都會使用自己的獠牙來試圖刺傷對方的頭部,頸部或者背部。打鬥通常在其中一方低頭認輸或者逃跑的情況下結束。雌性獐在繁殖季節以外不具有很強的領地性,但是在小鹿出生的前後這段時間母鹿會顯示出攻擊性,把靠近小鹿的其他母鹿驅趕走。
河麂喜食植物,主食雜草嫩葉,多汁而嫩的植物樹根、樹葉等。受驚擾時狂奔如兔。以蘆葦、雜草及其他植物性食物為食。

繁殖方式

發情期為每年11月到12月,此時雄性會跟蹤雌性,根據氣味判斷雌性是否發情。多數交配會發生在雄性的領地內。雌鹿的懷孕周期通常為170到210天,每年5月到7月為產仔高峰期。雌鹿會選擇開闊地帶分娩,然後把小鹿帶到植被茂密的區域隱藏起來。
河麂每年繁殖一次,發情交配多集中在冬季,11月至翌年1月左右交配,高峰期在12月,孕期6個月左右,每胎l~3仔,多者6仔。1齡河麂平均2.17仔,成年河麂平均2.73仔。繁殖期常用眶下腺的分泌物和糞尿等來標記。主要以青草和植物嫩葉為食,河麂有明顯的繁殖季節,但發情期卻隨著地點和年齡的不同而有差異,一般為11月到翌年1月之間。雌獸的懷孕期為168~210天不等,大約在5月份產仔,每胎產4~6仔,最多為9仔。幼仔出生後10餘分鐘就能站立,體重為870克左右,胎毛細軟,全身為灰褐色,雜有淺棕色斑點,1個月以後隨著胎毛的脫換和夏毛的生長而消失。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長江沿岸以及朝鮮。文獻記載的地點有:江蘇省的泰州、鎮江、蘇州、無錫;上海市及奉賢縣;浙江省的桐廬、寧波;安徽省的泗縣蕪湖;湖北省的宜昌,廣濟;湖南省岳陽。80年代的分布範圍處於24°-34°N及東經110°E以東範圍內。南至廣東乳源、仁化、樂昌、連縣,廣西的桂林,福建的寧德、晉江和浦田,北至江蘇鹽城及濱海地區、安徽蚌埠;西至湖南,湖北;東至浙江舟山諸島。廣西天峨和南丹縣,上林和武宣縣也有分布,其分布區向西推進到106.5°E,23°N。但谷地的河麂現已呈隔離點狀或小片狀分布。

亞種分化

河麂(2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
1
河麂高麗亞種
Hydropotes inermis argyropus
2
河麂指名亞種
Hydropotes inermis inermis

種群現狀

約在一百年前,上海市郊奉賢還常有河麂活動,但隨著農田的擴展,河麂已絕跡。河麂的密度隨不同生境有很大差別,1986年舟山的嵩山島4.3隻/平方公里,摘箬山6.5隻/平方公里。江西鄱陽湖的吉山1987年11月調查有河麂4.5~5.0隻/平方公里,這些河麂在水位正常時集中在草洲,在草洲最好的生境處用驅趕法統計,在0.21平方公里內趕出18隻,合75隻/平方公里。1988年5月,在同一地點用同樣的方法調查0.1平方公里,發現3隻成年河麂和6隻出生不久的幼河麂,即越冬河麂為30隻/平方公里,幼河麂為60隻/平方公里,表明越冬成年河麂明顯減少,同時說明河麂在草洲上能相對密集,當然草稀和光裸的沙洲就很少有河麂。
在河麂分布區內,已有江蘇鹽城自然保護區、麋鹿保護區,安徽皇甫山自然保護區,江西鄱陽湖自然保護區等。但包括保護區內也未受到真正的保護,因其繁殖力較高,只要環境不被破壞,當前並不存在絕滅的危險。
河麂數量較多的地區有:江蘇洪澤湖地區和鹽城以南的濱海地區,估計分別有300-500和500-1000隻;浙江舟山群島,據全島總捕河麂量650-850隻(1984),估計尚有1500隻左右,分散在以舟山島為主的數十個島嶼上;江西鄱陽湖地區,曾是河麂數量最多的地區,現有河麂也不過1000隻左右。安徽滁縣林場於1982年調查時大約在200隻,1993年調查,數量已有明顯增長,包括皇甫山自然保護區在內估計有500隻左右。如果能切實保護,那裡的數量可望再度上升。全國總數量估計約在1--3萬隻(1993)。

經濟價值

河麂的另一個名字對許多人來說並不陌生,就是獐。獐是最原始的鹿科動物,據資料顯示,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在如今的紹興地區出現了,是最地道的“土著動物”之一。河麂的皮、骨、肉都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市面上俗稱的“獐寶”,是幼獐吮吸獐奶後在胃中結積的奶塊,屬於名貴稀有藥材。
河麂不僅是一種珍貴的物種資源,而且也是很有開發前途的經濟動物。河麂渾身都是寶,它的皮骨、肉都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作用。據梁代陶弘景著《名醫別錄》記載的:“獐肉,溫補益五臟;河麂骨,溫,主治虛損泄精;髓,益氣力,悅澤人面”,皮可制草。特別是幼河麂吮吸河麂奶後在胃中結積的奶塊(民間俗稱“獐寶”),更是數百年來在江浙太湖流域民間廣泛套用的名貴藥材,主治小兒疳積(民間俗稱“奶癆”)等消化不良症功效顯著。據臨床觀察分析,總有效率為93.3%且無明顯副作用。據上海二軍大藥學院等單位化驗分析表明:河麂寶的免疫蛋白質含量高達33.2%,高於多數奶食品。同時含有牛磺酸和蘇氨酸等至少17種胺基酸,總含量為39.6%,其中有7種人體必需胺基酸,其含量高於一般的奶食品,而谷氨酸、脯氨酸、纈氨酸、亮氨酸和賴氨酸的含量尤高。河麂寶的鈣質含量較一般食品為高,與各種奶食品相當,而銅、錳的含量為其他奶食品的數倍,鐵的含量也較高,鋅、鎂的含量則相當於其他奶食品。實驗結果提示,河麂寶對促進兒童發育、提高智力,補益身體有較好作用,對中老年具有提高抗病能力、延年益壽、健身美容之功效。
河麂的自身優越條件招來了殺身之禍,河麂受到亂捕亂獵,被剝皮取骨賣肉,危害最嚴重的是在每年5-7月份的繁育期,偷獵幼河麂,獲取“獐寶”。原本由於棲息地遭到破壞,河麂分布區已大大減少,加上如此過度捕獵,加劇了河麂資源的瀕危。野生河麂的瀕危狀況和保護問題一直來得到野生河麂分布地區當地政府的重視和關注,制訂頒發了關於保護河麂資源的法令,加強了野生河麂的保護管理工作,並增強了打擊非法獵河麂違法犯罪活動的力度。
為了對河麂資源進行有效保護和綜合開發利用,中國提倡開展野生河麂的人工馴養工作,並把河麂馴養繁育及產品開發作為農業開發重點項目。

致危原因

生境改變及過度捕獵是導致河麂數量下降,以至在一些地區絕跡的主要原因,江、湖沿岸人口密度不斷增加,又是發展工農業生產的主戰場。原來多高草叢和蘆葦的濕地,大部被墾為農田;殘留蘆葦,在冬季全部割盡,破壞了河麂的棲息環境和隱蔽場所,加上農民為吃其肉而過量捕獵,其主要棲息地在平原、江湖岸邊、海灘或低丘林緣,易被人追捕殺絕。
保護建議
  1. 河麂分布區不斷縮小的主要原因是棲息環境的改變,因此首要任務是保護現有河麂棲息地生境免遭破壞;
  2. 江西鄱陽湖(可結合鳥類保護區)及江蘇大豐海濱(可結合候鳥自然保護區),作為禁獵保護區。河麂及其他動物和鳥類在上述保護區內的偷獵現象仍然相當嚴重,應予嚴格制止;
  3. 嚴禁在河麂產仔期(5~6月)使用獵犬捕殺幼河麂取其未消化的奶塊(民間用於製藥)。在舟山及大豐等地,每年被捕幼河麂不計其數,應予關注。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易危(VU)。
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