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博物館(南京六朝博物館)

六朝博物館

南京六朝博物館一般指本詞條

六朝博物館,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長江路302號,建築面積為2.3萬多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築面積為1.1萬多平方米,地上建築面積為1.2萬平方米。六朝博物館是中國展示六朝文物最全面的遺址博物館,也是反映六朝文化最系統的地方專題性博物館。

2014年8月11日,六朝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六朝博物館展出青瓷器、陶俑、墓誌、建築構件、石刻、書畫等大量珍貴文物以及六朝建康城城牆和大型排水設施遺蹟,並介紹六朝名人故事,分四個篇章闡述公元3至6世紀的東方大都會主題,設有“六朝帝都”“回望六朝”“六朝風采”“六朝人傑”四大展廳。館藏藏品是六朝時期的瓷器和陶俑,截至2021年,六朝博物館館藏文物約1200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六朝博物館
  • 外文名:The Oriental Metropolitan Museum/The 3rd-6th Century
  • 地理位置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長江路302號
  • 類別:歷史專題性博物館
  • 投用時間:2014年8月11日
  • 開放時間:9:00一17:30(17:00停止售票) 周一閉館、周五、周六和節假日夜間延時開放 
  • 門票價格:30元(南京旅遊年卡包含在內)
  • 建築面積:23000 m
  • 藏品數量:約1200件(截至2021年)
歷史沿革,建築布局,綜述,展廳,建築特色,館藏文物,綜述,重要藏品,文化活動,相關歷史,參觀信息,取消周一閉館,

歷史沿革

2008年,六朝博物館在六朝建康宮城的建築遺址上建設。
2014年8月11日,六朝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

建築布局

綜述

六朝博物館,建築面積為2.3萬多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築面積為1.1萬多平方米,地上建築面積為1.2萬平方米。六朝博物館整體建築為地下一層、地上三層,最高處為24米。六朝博物館分四個篇章闡述公元3至6世紀的東方大都會主題,設有“六朝帝都”“回望六朝”“六朝風采”“六朝人傑”四大展廳。

展廳

  • 六朝帝都
地點:六朝博物館負一樓展廳
六朝時期的古都南京是公元三至六世紀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的都城。初名建業,後改建鄴、建康。六朝建康城,宮室壯麗,人煙稠密,工商業高度發達,是一座聞名於世的東方國際大都會。進入21世紀,南京市博物館先後對南京城區數十個地點進行發掘,獲得了一批與六朝建康城密切相關的考古資料。
《六朝帝都》基本陳列通過對六朝古都遺址的出土文物的展示,帶領人們去認識、了解這座昔日東方帝都的壯麗與輝煌。
六朝博物館
六朝帝都
  • 回望六朝
地點:六朝博物館1樓展廳
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王朝相繼建都於南京,史稱“六朝”。在六朝近370年的時間裡,南京在城市建設、經濟發展、文化傳承與創新等方面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六朝建康城宮室壯麗,人煙繁密,手工業和商業高度繁榮,成為一座舉世聞名的東方大都會。
六朝博物館
回望六朝
地點:六朝博物館二樓展廳
六朝藝術創作重在表現傳神寫照、氣韻生動,這一點不僅體現於顧愷之、王羲之等書畫大師的作品中,還表現於青瓷、陶俑、石刻等出土文物中。六朝風采展陳以形形色色的六朝文物為載體,使觀眾感受到神采飛揚的六朝藝術之美。
六朝博物館
六朝風采
地點:六朝博物館三樓展廳
以建康為中心的六朝文化,上承秦漢,下啟隋唐,呈現出轉型時期的特點。六朝時期多名士,竹林七賢、王導、謝安、顧愷之、王羲之等等。“金陵昔時何壯哉,席捲英豪天下來”,步入展區,追尋六朝人物的腳步,領略他們的才華與智慧。
六朝博物館
六朝人傑

建築特色

六朝博物館展廳設計凸顯園林風貌,移步換景。展廳內幾乎沒有實牆,而是用竹子、荷葉等植物置景進行隔斷,再運用光影效果,使得館內視覺通透、移步換景,而擺放文物的展櫃也使用了不反光的玻璃,文物說明則使用鐵藝雕花的銘牌。
在博物館二層的觀眾休憩區,根據“蘭亭雅集”的意境,特別設計了一處曲水流觴的小品,四周掛著書法作品《蘭亭序》,擺放的長方形矮座椅則是根據東晉墓葬內出土的陶榻設計製作。座椅上設有兩個耳機插孔,觀眾只要自帶耳機就可以欣賞到《高山流水》《廣陵散》等六朝琴樂。

館藏文物

綜述

六朝博物館展覽圍繞六朝都城的面貌、歷史文化的成就為主線,藏品是六千年前六朝時期的瓷器和陶俑,截至2021年,六朝博物館館藏文物約1200件,其中大部分來自於南京市博物館的考古出土文物。包括鎮館之青釉羽人紋盤口壺和青瓷蓮花尊。

重要藏品

青瓷伎樂俑群從南京市江寧區上坊吳墓出土。從衣冠服飾和姿勢的不同,分為坐榻俑、擊鼓俑、撫琴俑、侍從俑等。青瓷坐榻俑,戴平頂冠,身著交領寬袖長袍,榻前放著長條幾,當為主人。青瓷撫琴俑,戴冠,踞坐,手撫琴弦。青瓷擊鼓俑,用鼓槌與手掌敲擊扁鼓。青瓷吹奏俑,隻身站立,似在吹奏。從陶俑的服飾和姿態推測這是一場十分精彩的宴樂,不僅有弦樂,打擊樂,還有吹奏樂。它從一個側面表現了當時貴族生活場景,是十分珍貴的六朝青瓷藝術品。
人面紋瓦當在南京市大行宮工地出土。瓦當為灰陶質。瓦當正面為一個淺浮雕的人面圖案,眉、眼、鼻、面頰、口、鬍鬚俱全。瓦當是中國古代建築的構件,一般用於宮殿、衙署、寺觀等高規格的建築,用以保護檐頭,並具有裝飾性。歷代瓦當紋飾多樣,風格各異。人面紋瓦當在中國國內其他地區出土較少,極具特色。
蟬紋金璫在南京仙鶴觀高崧家族墓出土。自漢至晉,蟬紋金璫常與貂尾匹配,合稱“貂蟬”,為侍中、常侍的標誌性冠飾。此件為金質。頂部起尖,呈山形。主題紋飾為鏤空狀的蟬紋,蟬翼舒展,頭部兩側飾卷草紋,邊緣飾鋸齒紋。在鏤空的線條上焊有細小的金粟粒,蟬眼內的鑲飾已脫落。北部邊緣有一周鋸齒形卡扣。
玻璃杯在南京象山王氏家族墓出土。玻璃杯出土於東晉時期的世家大族墓葬中,具有明顯的薩珊風格特點,經檢測,其成分不同於中國傳統的鉛鋇系統,而是外來的鈉鈣系統玻璃,這是六朝時期中外交流的重要見證。
青瓷堆塑人物樓闕魂瓶在南京市江寧區上坊吳墓出土。魂瓶是一種流行於三國兩晉時期,專為陪葬燒制的明器。形制來源於漢代的五聯罐,裝飾內容十分豐富,成型工藝極為複雜。集多種題材於一體的裝飾風格顯示了強烈的時代特徵,與當時人們祈求靈魂升天的觀念關係密切。此瓶青瓷質,肩部以上堆塑各種人物、飛鳥、樓闕、亭台,錯落有致,姿態萬千;腹部貼有簡單的模印裝飾。上繁下簡的獨特造型,體現了細節與整體的結合,是六朝青瓷藝術中具特色精品。
青瓷雞首壺在南京市雨花台區華為工地出土。東晉墓出土雞首壺也稱雞頭壺、天雞壺,一般指壺身一側貼有雞首,另一側帶有把手的盤口壺,是六朝青瓷中的典型器。這種器型的出現,改變了原先壺、罐沒有流口,傾倒不便的狀況,為唐宋執壺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青瓷蓮花尊在南京東郊麒麟門外靈山南朝墓出土。青瓷質,喇叭形敞口,高脖,圓腹,圈足,尊蓋形似僧帽。裝飾繁縟華麗,以蓮花為主要裝飾圖案,在一件器物上集中了浮雕,模印、刻劃等裝飾手法,將蓮花紋恰當地裝飾在每個部位,形態豐富,變化多端,造型有仰蓮或覆蓮、單瓣或復瓣,巧妙穿插,上下呼應,創造了精美的藝術造型。青瓷蓮花尊通體蓮花滲透著濃厚的佛教色彩,是罕見的佛教藝術珍品。1972年同時出土了一對,為中國南北朝時期同類器物中最大最精美者,堪稱“青瓷之王”。
銅造佛像在南京市德基廣場工地出土。青銅質。佛右手結說法印,立於蓮座之上,面相豐滿,眉若彎月,唇角上揚,微帶笑意。佛身後有背光,淺刻火焰紋,並有小佛像數尊。整尊造像形象自然,衣紋流暢,體積雖小,製作精巧,類似的南朝青銅佛像出土並不多。
青瓷釉下彩羽人紋盤口壺在南京市江寧區上坊吳墓出土,青瓷質。圓弧形蓋,蓋鈕作回首鳥形。盤口,束頸,圓鼓腹,平底。瓷胎白中略帶灰色,外施青黃色釉。上腹一周貼塑四個鋪首、兩尊佛像、兩個雙首連體鳥,排列整齊,間隔有序,均以褐彩勾勒。胎上通體繪有褐彩紋飾,筆墨流暢,是我國迄今所見以繪畫技術美化瓷器的最早器物,堪稱早期瓷器中的藝術珍品。

文化活動

2022年5月27日上午,蘇繡名家朱壽珍向六朝博物館捐贈新創作的作品《微笑六朝》,六朝博物館常務副館長宋燕接收作品。

相關歷史

從公元3世紀初到6世紀末,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合稱“六朝”。六朝時期建都南京,南京因此習稱“六朝古都”,而當時六朝時期的南京城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和古羅馬城並稱為“世界古典文明兩大中心”。六朝時期是中國文化發展史上極其重要的時期,同時也是南京建城史、建都史上的重要篇章,璀璨的六朝文化,在南京留下了眾多人文典故、歷史遺蹟。

參觀信息

六朝博物館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長江路302號。
六朝博物館
捷運:南京市內乘2、3號線到大行宮站下車即可。
公交:南京市內乘29路、44路、65路、95路、304路、201路、202路到總統府站下車。
9:00一17:30(17:00停止售票)周一閉館。
周五、周六和節假日夜間延時開放。
30元/人。

取消周一閉館

2023年8月4日,南京六朝博物館發布公告,為更大限度滿足公眾參觀需求,7月31日至10月8日期間,六朝博物館取消周一閉館,開放時間為9:00-17:30,17:00停止檢票入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