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石器時代的一種文化。1923年首次分別發現於甘肅省和政縣半山、青海省民和縣馬廠塬,故名。年代約為公元前2500至公元前2000年。主要分布於甘肅省的洮河、大...
黃河上游地區馬家窯文化晚期類型之一。因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馬廠塬遺址而得名。主要特徵表現在彩陶上,器形以罐、瓮、壺為主,器物瘦高,底小,上腹大,重心...
中國黃河上游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馬廠類型 (馬廠期)、半山-馬廠文化由此得名。在青海省民和縣馬廠塬鄉邊牆村。1924年,瑞典學者安特生(1874~1960)在西北進行...
黃河上游地區馬家窯文化晚期類型之一。因甘肅省廣河縣(一說是和政縣)半山遺址而得名。是馬家窯文化的次一級的分類。半山遺址由瑞典學者安特生調查發現,當時把半山...
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石雕人面像於1973年在鴛鴦池遺址出土。馬家窯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發展的一種地方類型,出現於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時間晚期,歷經了三千多年...
馬家窯文化產生於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其中包括的幾種主要類型有馬家窯類型、半山類型、馬廠類型,它歷經了三千多年的發展時期後走向衰落。到公元前的...
平行線紋是貫串於半山、馬廠類型的主要紋樣和圖案骨式之—。半山類型早期彩陶的平行線紋以從頸部一直飾至腹部為特色。平行線紋有粗細、紅黑色的變化,並夾有平行...
半山、馬廠類型彩陶的自然形的花紋中以神人紋最引人注目,神人紋貫穿於半山、馬廠類型彩陶的始終,是半山、馬廠彩陶具有特徵的花紋。神人紋還被稱作蛙紋,因為馬...
馬家窯類型的墓葬中已經發現了海貝飾品,這類海貝是從南海傳入青海、甘肅地區的,為這地區的氏族人們所珍愛,貝形紋也成為半山類型彩陶上新出現的紋飾。半山彩陶上的貝...
半山類型陶器為馬家窯文化晚期的一個類型,年代約公元前2900~前2350年。其紋飾較複雜,動感強烈,以紅彩和黑彩兩色相間的鋸齒紋為骨架構成各種圖案。新石器時代馬家窯...
菱框紋是半山類型彩陶出現的一種紋樣,在馬廠類型仍延續發展著,成為半山、馬廠類型的一種主要的幾何形紋樣。 半山早期的菱框紋是斜交叉網線紋的擴大,因此多作...
從馬家窯文化的發展序列看,半山類型屬馬家窯類型及馬廠類型的過渡類型,其出土的彩陶無論質或量,均屬馬家窯各類型文化之冠。然而較奇怪的是半山彩陶紋飾上的鋸齒紋...
1975年11月15日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這是一處馬家窯文化的半山馬廠類型和齊家文化並存的遺址。同時,還發現在西山村普遍都有文化遺址和墓葬,特別是杏樹台、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