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石雕人面像
- 外文名:MaJiaYao Culture
- 發現:1923年
- 地址:甘肅省臨洮縣馬家窯村
- 代表:新石器時代晚器、彩陶文化
- 發現者:安特生
- 儲藏地點:甘肅省博物館
文物介紹,類型介紹,
文物介紹
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石雕人面像於1973年在鴛鴦池遺址出土。高3.9厘米,寬2.6厘米,厚0.8厘米。白色帶有褐色斑點的白雲石料磨成,呈橢圓形。製法為先刻淺槽,再鑲以骨飾,眼圈鑲一白色骨環,眼睛為黑色骨珠。鼻、口為用黑色粘膠質物鑲嵌的大小不同的骨環。頂端有一圓孔,可繫繩佩戴。造型準確,神態端莊。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
類型介紹
馬場類型起源
1924年安特生在甘肅省廣河縣半山村發現了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後不久,又在青海省湟水流域發現並命名了馬家窯文化的馬廠類型。馬廠類型是因為最早發現於青海民和縣馬廠塬而得名,在距今4350年至4050年之間。從考古發掘來看,其分布範圍與半山類型大致相同,只是發展到了河西走廊的西端玉門一帶,主要在甘肅和青海兩省境內。
馬廠類型是繼半山類型後發展起來的文化類型,個別地方與半山類型同時並存,但主流晚於半山。半山類型結束後,馬家窯文化進入馬廠類型,分兩支繼續發展:一支以青海樂都縣柳灣為代表,主要分布於蘭州以西及青海地區,此支後發展為齊家文化;另一支沿河西走廊向西北發展,以甘肅省永昌縣鴛鴦池遺存為代表,逐漸演變為四壩文化,向西進入新疆中部,最後在新疆絕跡。
馬廠類型的墓葬發現最多,隨葬品以彩陶為主。屬於該類型的房屋遺址附近,也常有燒制陶器的窯址被發掘出來。馬廠類型的重要遺址主要有:白道溝坪遺址,位於甘肅省蘭州市黃河北岸一黃土台地上,墓葬集中在劉家坪,已清理出陶窯12個;鴛鴦池遺址,位於甘肅省金昌市河西堡金川河西岸,已清理出半山和馬廠時期墓葬共189座,出土馬廠類型彩陶190件,彩陶紋飾以幾何紋為主,以單耳筒狀杯最具特色;柳灣遺址,位於青海省樂都縣高廟鄉柳灣村湟水北岸,遺址面積近12萬平方米,共挖掘墓葬1700多座,其中馬廠時期墓葬892座,出土了大量的馬廠時期彩陶。
在馬家窯文化彩陶中,與石嶺下類型、馬家窯類型和半山類型相比,馬廠類型彩陶的數量相對多一些。據有關專家估計,全部馬家窯文化彩陶相加還不超過十萬件,而馬廠彩陶最多也超不過六萬件。這一數量根本無法與全世界的10多億件瓷器存量相比。
馬廠類型的發展時期
馬廠類型文化彩陶分為早、中、晚三期。馬廠早期陶器組合以彩陶雙耳罐、小粗陶雙耳罐為主,雙耳彩陶壺體形矮胖,短頸侈口,長頸彩陶壺多直口,流行黑紅兩彩和鋸齒紋,某些因素和半山陶器頗相類似。馬廠中期彩陶數量大增,彩陶雙耳罐數量減少,彩陶壺由肥變瘦,頸部逐漸加長,腹微內收。馬廠晚期彩陶數量減少,彩陶壺更顯瘦長,腹部內收明顯,僅施淡淡一層紅色陶衣而不飾彩的雙耳壺十分多,出現了素麵斂口瓮等新的器物和折肩的作風。
馬廠類型彩陶,陶器種類繁多,主要有壺、瓶、罐、碗、盆、杯等,以瓶和罐的數量為最多。馬廠的器型大部分脫胎於半山類型,但有了進一步的豐富和變化,增加了一些新的器型,最具代表性的是單耳帶鋬的筒狀杯。馬廠彩陶器的造型特點更像一個圓球體向下延伸出底部,馬廠類型彩陶的最大直徑一般在腰部。
馬廠類型早期彩陶的花紋多承襲半山類型彩陶表達田園和土地的四圈紋,隨後把四圈紋減成兩圈紋,在另外兩個側面畫上能夠戰勝水患、保護土地的蛙神紋,有些則全部畫上了蛙神紋,而蛙神紋的畫法形式非常繁多,有些常以抽象變形和解構的方法畫成。馬廠彩陶主要紋飾有:四大圓圈紋、變體神人紋、波折紋、回形紋、卦形紋、菱格紋、三角紋等,其中四大圓圈紋和變體神人紋為馬廠類型的重要特徵。鋸齒紋消失,前期承接半山的雙彩四圈紋,後期出現蛙神抱雙圈紋、蛙神紋及變體蛙神紋。馬廠彩陶的繪畫特點是:半山彩陶的鋸齒紋被去掉,有的彩陶將紅彩直接塗成底色,在底色上以黑色線條表現圖案。其畫法粗獷、豪放、大膽、雄渾,類似於寫意畫形式,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馬廠彩陶的繪畫是中國寫意畫的源頭。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馬廠類型的彩陶上出現了大量的墨繪符號,一般繪製在器物的下腹部無紋飾處,常見的有“○”、“×”、“卍”、“+”、“—”等形狀,這些符號可能是當時一些氏族部落的記號,也可能是文字的前身。柳灣彩陶上的300多種符號已引起許多學者的尤其是文字學家的極大關注,這對破解漢字的最早起源和夏朝文字之迷有重要意義。
馬廠類型在整體上仍處於中國彩陶的繁榮時間,雖然在馬廠晚期已有衰落的趨勢。馬廠類型的彩陶,是繼馬家窯類型和半山類型之後,在藝術上達到了一個新的創造境界的十分珍貴的遠古藝術彩陶,它以高古、純樸、豪放、神秘的藝術感染力震撼著我們的心。
馬廠彩陶,雖古樸大方,極具藝術性,可人們對它的認識和了解卻不夠,忽視了其收藏價值。隨著人們對馬廠彩陶價值的進一步認識,馬廠彩陶價格的繼續升值會成為必然,從而具有很大的投資升值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