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漢語一級字,讀作wǔ,最早見於甲骨文,其本義是舂杵,引申指牴觸(即《說文解字》所謂的“啎也”),借作“五”而指縱橫相交,又借作十二地支的第七位,還可以表示十二生肖中的“馬”等。
(基本信息欄主要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午
- 拼音:wǔ
- 注音:ㄨˇ
- 結構:單一結構(獨體字)
- 部首:十
- 字碼1:U:5348;GBK:CEE7;鄭碼:MAED
- 字碼2:倉頡碼:OJ;四角碼:80400
- 五筆:TFJ
- 總筆畫:4畫
- 筆順:ノ一一丨
- 字級:一級字(0119)
- 平水韻:上聲七麌
漢字源流
詳細釋義
讀音 | 詞性 | 釋義 | 英譯 | 例句 | 例詞 | |
---|---|---|---|---|---|---|
wǔ | 動詞 | 通“啎(仵、迕)”,牴觸,違逆。 | violate;conflict,meet with | 《禮記·哀公問》:午其眾以伐有道。 | ||
名詞 | 舂杵。 | pestle | ||||
十二地支的第七位。 | 與天干相配,用以紀年六。 | 《爾雅·釋天》:太歲在午曰敦牂。 | 甲午中日戰爭 | |||
指農曆五月。 | Lunar May | |||||
與天干相配,用以紀日。 | 《左傳·昭公三十一年》:庚午之日,日始有謫。 | |||||
用以紀時,即上午十一點至下午一點,也泛指白天或夜晚的中間時段。 | the period of the day from 11 a.m. to 1 p.m.;noon;midnight | 中午、午夜 | ||||
乾支逢五日“午”,也特指五月初五。 | five | 陳與義《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 | 端午、重午 | |||
指十二生肖中的“馬”。 | Horse | 典午 | ||||
古人以十二支配方位,午為正南,因以為南方的代稱。 | southern | 午上 | ||||
月正中。 | middle of a month | |||||
“午供”的省稱。 | noon offering | 黃滔《龜洋靈感禪院東塔和尚碑》:嗚呼!和尚之道,不粒而午,不宇而禪,與虎豹雜居,所謂菩薩僧信矣!。 | ||||
姓。 | ||||||
形容詞 | 縱橫相交。 | crisscross | 《儀禮·大射》:若丹若墨,度尺而午。 | 午割 |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注
康熙字典
四庫全書本《說文解字》書影 | 《說文解字注》書影 | 同文書局本《康熙字典》書影 |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演示
各體書法
隸書 | 楷書 |
隸書 | 楷書 |
行書 | 草書 |
行書 | 草書 |
音韻匯集
字頭 | 小韻 | 韻目 | 韻部 | 韻母 | 反切 | 聲調 | 聲母 | 聲符 | |
---|---|---|---|---|---|---|---|---|---|
上古音系 | 午 | 五 | 魚 | 午 | |||||
廣韻 | 午 | 五 | 姥 | 模 | 疑古 | 上聲 | 疑 | ||
中原音韻 | 午 | 五 | 魚模 | 魚模合 | 上聲 | 影 | |||
洪武正韻 | 午 | 五 | 五姥 | 模 | 阮古 | 上聲 | |||
午 | 誤 | 五暮 | 模 | 五故 | 去聲 | ||||
分韻撮要 | 午 | 五 | 第三十三吾五悟 | 吾 | 陽上 | 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