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午節
- 拼音:wǔ jié
- 注音:ㄨˇ ㄐㄧㄝ ˊ
- 出處:《辛酉端陽日》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龍節、重午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
端午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是源自上古先民擇“龍升天”吉日祭祀龍祖的節日,其起源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端午習俗...
午節(午節) 端午節的省稱。1 明 王屋《辛酉端陽日》 詩:“午節今朝是,開尊召酒徒。”清 焦循 《憶書》五:“督家人治角黍為午節用。” ...
端午風情即端午節期間的傳統民俗活動。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這一天常見的傳統民俗活動有划龍舟,掛草藥,鬥草,吃粽子,喝雄...
繼2005年前韓國“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後,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
《我們的端午》,是由嶽麓書社於2004年6月1日出版的一本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的圖書,該書屬於中國傳統節日系列叢書,作者是彭久洋。《我們的端午》是一本以端午節為...
《端午節》是近現代作家、思想家魯迅於1922年創作的短篇小說作品。此文所反映的是“五四”大潮退落以後,知識分子發生了分化的情形,文中作者運用輕鬆幽默的方式對...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
端午線,顧名思義,一種與端午節有關係的線。一般是指在端午節這一天戴在兒童四肢之上的一種五彩棉線,故又稱“五彩線”。五彩線,古代也叫五彩長命縷。端午節最...
越南端午節(越南語:Tết Đoan ngọ/漢越詞:節端午)是越南的傳統節日,又稱正陽節。端午節有吃粽子的習俗,還有端午驅蟲習俗。越南的端午節習俗和中國基本...
日本端午節(日語:端午、たんご)是日本大和民族一個傳統節日,又稱端午之節句(端午の節句、たんごのせっく)、菖蒲之節句(菖蒲の節句、しょうぶのせっく),...
端午節快樂,是節日祝福語。每到端午節,人們都會跟身邊的朋友道一聲問候:... 端午節快樂,是節日祝福語,端午節設立初衷是一個歡樂的節日,在端午節互道“端午節快樂...
賽龍舟是中國端午節的習俗之一,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節日民俗活動之一,在中國南方地區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賽龍舟習俗,而大部分是劃旱龍舟舞龍船的形式...
最重要的區別是江陵端午祭並不是特指某個時間一個節日。這跟我們傳統端午節有很大的區別。 江陵端午祭只發生韓國江陵地區端午節氣這個時間段的一種祭祀活動,整個...
採藥,即採集藥草,是最古老的端午節習俗之一。民俗認為,端午日午時陽氣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藥性最強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藥。端午期間,我國不少地方有采草藥煮草藥水...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端午節與賽龍舟》簡介:端是“最初”“開端”的意思,所以我們也稱初五為端五。農曆的五月初五,我們俗稱“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五一”國際勞動節由3天調整為1天,減少2天;“十一”國慶節放假3天不變;清明、端午、中秋增設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各放假1天(農曆節日如遇閏月,以第一個月為...
菖蒲節,是端午節的別稱。古人認為菖蒲有辟邪作用,在端午節那天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葉辟邪。掛菖蒲、艾草這已是南北城鄉的習俗。...
粽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粽子成為端午節的節慶食物。 [4-6] 有傳說粽子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誕生的,而早在春秋時期,用菰...
五彩繩,又稱五彩絲、五色絲等,是端午節吉祥物兼飾物,具有辟邪作用,兼有祈福納吉的美好寓意。五彩繩源於我國古代的五行觀念,由古代文身之俗演變而來。端午日天地...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除夕(臘月最後一天)、春節(正月初一)、元宵節(正月十五)、寒食節(清明節前一天)、清明節(陽曆:4月5日前後)、上巳節(農曆:三月初三)、端午節...
粽子節是端午節的別稱,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叫法達二十多個,如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農村習俗里毛腳女婿一般會在這天上門拜訪未來的丈母娘,我國民間一些地方也稱端午節為岳母節,俗稱“送端陽”。在民間,每到端午節女婿們都要給...
龍日節,是端午節的別稱,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百越)崇拜“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